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极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极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60例依据呼吸机治疗模式不同分为4组,每组15例,分别给予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A组)、自动调压正压通气(B组)、双水平气道正压(C组)和自动调压双水平气道正压(D组)通气模式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4组诊断夜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比较,经不同模式无创呼吸机治疗后,4组患者最长呼吸暂停时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低脉搏血氧饱和度、平均脉搏血氧饱和度,<90%的氧减时间等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但A组各项指标改善最明显(P<0.01).结论:极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采用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模式治疗临床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称为重叠综合征。仅以常规药物及氧疗不能改善通气,纠正呼吸衰竭效果亦不显著。本研究主要探讨夜间睡眠时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对重叠综合征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叠综合征(OS)双水平正压通气的治疗疗效.[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经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分为OS组和COPD组,对19例OS进行夜间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对治疗前、后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OS组夜间睡眠呼吸紊乱较单纯COPD组严重,差异有显著性(P<0.05).OS组经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夜间睡眠呼吸指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OS组存在严重的夜间睡眠呼吸紊乱,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4.
张刘洋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5):6279-6279
1病历摘要男,53岁。打鼾25a,夜间憋醒,白天易疲劳5a来院。患者25a前出现打鼾。夜间睡眠时鼾声如雷,晨起口干,精神差,白天疲劳困倦,常瞌睡,记忆力减退。曾以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症状无改善,仍有心慌气短。查体:患者肥胖,体重指数26.8kg/m2颈短,鼻中隔偏曲,软腭低平,咽腔狭窄。窥镜检查示:先天性咽喉壁狭窄。多导睡眠监测(PSG)诊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重度低氧血症。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1周后复查多导睡眠监测无改善,加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PSG示显效,但因使用不便,噪音过大停用。后使用双水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使用至今,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3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来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39例,所有病例均在给予低流量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并于治疗期间严密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分析变化。结果:无创通气治疗8 h后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开始下降,72 h后36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2例改为有创机械通气,后序贯改为无创机械通气后脱机存活,1例病情加重,家属放弃治疗。治疗后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均恢复正常。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肯定,掌握好适应证,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和参数,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伴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危重病患者临床价值。方法NEWPERT200型呼吸机经鼻或口鼻面罩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结果血压、血氧饱和度波动幅度减小(P<0.001),呼吸暂停次数明显减少(P<0.001),有助于整个病情的控制与稳定。结论对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危重病患者要重视其治疗,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简便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慢性通气功能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有创机械通气疗效肯定,但因其有创且并发症多,患者及其家属不易接受。而经鼻面罩无创性机械通气方法在临床的应用,为纠正由COPD并发的通气功能呼吸衰竭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机械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0PD)并发通气呼吸衰竭疗效各家意见不一[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术前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2例OSAHS患者术前采用CPAP治疗1周-1个月,治疗后行多导睡眠监测并接受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结果:CPAP治疗后多导睡眠监测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所有病例手术经过顺利,无1例并发症。结论:CPAP治疗能有效改善OSAHS患者术前的缺氧状态,明显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降低手术的风险,可作为OSAHS术前常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伴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危重病患者临床价值。方法 NEWPERT2000型呼吸机经鼻或口鼻面罩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结果 血压、血氧饱和度波动幅度减小(P<0.001)呼吸暂停次数明显减少(P<0.001),有助于整个病情的控制与稳定。结论 对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危重病患者要视其治疗,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简便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是目前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有效方法。我们对2006—12/2008—06在我科行CPAP治疗的48例患者进行了观察和护理,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无创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并发呼吸衰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飒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3):2014-2016
目的:探讨经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对重叠综合征(overlap-syndrome)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24例OS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采用BiPAP治疗+常规临床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比较入院时、治疗结束时患者的多导睡眠图(PSG)检测结果、动脉血气(pH、PaO2、PaCO2)、肺功能(FEV1%、FEV1/FVC和FVC%)及两组间气管插管率等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动脉血气(pH、PaO2、PaCO2)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试验组的肺功能(FEV1%、FEV1/FVC和FVC%)及PSG监测结果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P<0.05),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的气管插管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BiPAP对重叠综合征合并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比单纯常规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可明显减少气管插管率,缩短住院时间,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白柯  赵施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4813-4814
目的探讨面罩式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6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持续鼻导管吸氧;治疗组(34例)给予面罩式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观察治疗前后及治疗期间症状体征变化、经皮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和最大通气量。结果治疗组症状及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面罩BiPAP辅助通气治疗哮喘有较好的疗效,是治疗急性重症哮喘和哮喘持续状态的一种安全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陶星法  杨卿 《临床医学》2004,24(4):13-14
目的 :探讨面罩下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PAP)治疗重症哮喘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方法 :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3 0例重症哮喘呼吸衰竭的患者 ,进行呼吸 (RR)、心率 (HR)、血氧饱和度 (SaO2 )平均动脉压 (MAP)、血气分析等指标监测。结果 :3 0例患者临床症状全部缓解 ,与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改善明显 ( P <0 .0 1)。结论 :面罩下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PAP)对重症哮喘呼吸衰竭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激光辅助性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和口腔矫治器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近期及远期治疗效果.方法[1]选择1998-04/2002-10在江西省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286例.[2]对患者分别进行激光辅助性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口腔矫治器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3]疗效分3级呼吸暂停、打鼾,临床症状(白天嗜睡,疲乏等)消失或基本消失,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下降75%,或低通气指数低于10次/h为显效;呼吸暂停,打鼾,临床症状有较明显减轻,低通气指数下降75%~25%为有效;呼吸暂停,打鼾,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低通气指数下降低于25%为无效.[4]治疗效果评估采用患者填写调查表(内容主要有睡眠鼾声、呼吸暂停、晨起口干、白天嗜睡)和医师评价形式完成.调查表每项目了解3个时间段情况,治疗前、治疗后2周内(近期),治疗2年后(远期).[5]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286例中配合调查的117例纳入结果分析.其中经激光辅助性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48例,经口腔矫治器治疗26例,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43例.[1]近期疗效激光辅助性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有效率96%(46/48),经口腔矫治器治疗有效率100%(26/26),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有效率100%(43/43),3种治疗方法近期有效率相近(P>0.05).[2]远期疗效经口腔矫治器治疗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激光辅助性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100%(43/43),92%(24/26),54%(26/48),χ2=11.196,31.344,P<0.01],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经口腔矫治器治疗[86%(37/43),23%(6/26),χ2=27.36 P<0.01].结论治疗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效果最好的是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其次是经口腔矫治器治疗,远期疗效相对最差的是激光辅助性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BiPAP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气管内插管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48 h后的动脉血气、辅助呼吸肌动用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动脉血气和疗效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BiPAP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肥胖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16例肥胖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分析及多导睡眠图变化。结果: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及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均高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饱和度、呼吸紊乱指数、低通气指数及最低氧饱和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肥胖低通气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总结25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序贯治疗的护理。护理重点是治疗前做好卫生宣教,正确实施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加强呼吸道管理和生命体征的监测,重视营养指导,积极预防和处理各种并发症,做好脱机护理。经治疗和护理,23例患者成功撤机,2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给予2次插管后仍序贯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成功脱机。  相似文献   

18.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COPD急性加重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32例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16例,给予氧疗、药物等常规治疗,BiPAP组16例,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BiPAP无创通气.结果:BiPAP组治疗后2 h,PaO2即有显著上升(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24 h,pH值上升、PaCO2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BiPAP组气管插管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BiPAP无创通气仍然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较快地改善动脉血气,减少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19.
陈哲  刘素彦  陈宝元 《新医学》2006,37(8):510-511
目的:比较两种类型的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重叠综合征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16例重叠综合征急性加重期患者,按使用的呼吸机类型不同分为2组,2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应用第3代头孢菌素、氨茶碱、氨溴索治疗,疗程7~14日),7例予以多功能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多功能组),9例予以普通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普通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PaO2和PaCO2的水平、不良反应、转归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前后2组PaO2和PaCO2水平无明显差异;2组不良反应皆轻;多功能组无死亡病例,普通组2例死亡;多功能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日,普通组则为14日.结论:两种类型的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均能有效地改善重叠综合征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应用多功能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能明显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伴轻度意识障碍患者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伴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患者65例,给予经面罩行双水平气道正压模式辅助通气,观察通气前,通气后2 h,1 d,2 d,3 d和治疗期间患者症状、体征、血气分析(pH、PaO2、PaCO2)结果、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经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后明显好转63例(96.9%).pH、PaO2、PaCO2、心率、呼吸频率于治疗2 h有较大改善(P<0.01),1 d达明显效果,1~3 d仍进一步好转(P<0.01);2例无效(3.1%).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伴轻度意识障碍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