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小莉  张向阳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8):3049-3051
目的:探讨维汉民族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在民族间的差异.方法:纳入356例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患者,其中冠心病270例,非冠心病86例,汉族183例,维吾尔族173例,男190例,女166例,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痛在不同民族的相关性.结果:维、汉民族人群中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维吾尔族与汉族冠心病发病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冠心痛密切相关的因素是颈动脉IMT,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为冠心病及其病变程度的有效预测因子;新疆地区维汉民族冠心痛发病情况及颈动脉IMT均无明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寻求进行干预的可能性。方法:老年患者198例,男196例,女2例,年龄72~92岁。应用彩色多普勒B超显像仪进行颈动脉检测。结果70岁以上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81.3%。颈动脉粥样硬化高龄老年患者的高血压检出率显著高于颈动脉正常患者(χ2=8.8342,P<0.01)。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在高龄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与颈动脉正常高龄老年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0332,P>0.05;χ2=0.6275,P>0.05;χ2=1.07018,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检出率(26.1%)与颈动脉正常患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检出率(8.1%)比较相差显著(χ2=9.9675,P<0.01)。但是,当并存两个或两个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时,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72%)显著高于颈动脉正常检出率(18.9%)。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在高龄老年患者中常见,高血压是高龄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重叠增加后者的危险性,并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究彩超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脑梗死患者110例,设为实验组;另随机抽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非脑梗死患者110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观察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斑块的性质。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狭窄的情况。结果经临床超声检测对比,实验组脑梗死患者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90例,检出率为81.6%,明显高于对照组检出率22.1%,(P<0.05);实验组检出动脉粥样斑块软斑38例、混合斑45例,所占比例(92.2%)远大于硬斑(7.8%);对照组检出硬斑19例(79.2%),远高于软斑及混合斑例数。两组斑块性质、大小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彩超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高,对斑块形成的早期诊断、及时预防和治疗具有极高的价值,应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 892例健康体检人员行双侧颈动脉检查,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关系。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血脂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年龄段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对照组间血脂水平比较:LDL-C在30~79岁、TC在30~59岁、TG在40~59岁年龄段颈动脉粥样硬化组高于对照组(P0.05);HDL-C在40~49岁年龄段颈动脉粥样硬化组低于对照组(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对照组间不同水平血脂构成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体检人员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水平有关联,积极降低血脂尤其是LDL-C,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疾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2007年1~12月,我们对7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同期经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颈动脉斑块15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8例,干预组男 45例,女 33例;年龄45~80岁,平均62.5岁.对照组男 46例,女32例;年龄43~81岁,平均62岁.两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性质均为软斑块,其狭窄程度、性别、年龄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寻求进行干预的可能性。方法:老年患者198例,男196例,女2例,年龄72—92岁。应用彩色多普勒B超显像仪进行颈动脉检测。结果70岁以上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81.3%。颈动脉粥样硬化高龄老年患者的高血压检出率显著高于颈动脉正常患者(X^2=8.8342,P&;lt;0.01)。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在高龄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与颈动脉正常高龄老年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0.0332.P&;gt;0.05;X^2=0.6275,P&;gt;0.05;X^2=1.07018,P&;gt;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检出率(26.1%)与颈动脉正常患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检出率(8.1%)比较相差显著(X^2=9.9675,P&;lt;0.01)。但是,当并存两个或两个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时,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72%)显著高于颈动脉正常检出率(18.9%)。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在高龄老年患者中常见,高血压是高龄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重叠增加后者的危险性,并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TNF-α水平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之间的关系。资料与方法:选取颈动脉超声检查确诊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2例,其中男41例,女21例,年龄52~75岁,平均(65.9±10.2)岁;同期选取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或脑血管疾病且颈动脉超声检查正常者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52~76岁,平均(64.6±8.2)岁。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并同健康人比较。对血清TNF-α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示内膜回声增强变厚,表面粗糙,连续性差,有中断现象。可见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粥样斑块。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为(51.4±6.6)μg/L,显著高于健康人(8.8±1.2)μg/L,P<0.01;高敏C反应蛋白为(8.8±0.56)mmol/L,高于健康人(8.3±0.43)mmol/L,P<0.01,且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分级呈正相关(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升高,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且与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2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作了声像图特征和血流参数分析,认为脉冲超声多普勒可以较为准确的判断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存在及管径狭窄程度,(?)ICA/(?)CCA比值对于判断管径狭窄>50%的血管,具有一定的特异性。200名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其中男143例,女57例,年龄34~83岁。左、右颈总、颈内动脉共800条血管,其中病变血管312条(39%)。  相似文献   

9.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11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彩色多普勒检测颈动脉二维及彩色血流变化,特别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析,以期达到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目的。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为2005—05/2007—11在我院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5例,男70例,女45例,年龄45-81岁,平均59岁。均经临床、CT或MRI而确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累及或未累及颈动脉窦的老年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将住院患者根据是否存在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两组,并全部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对照组共50例,年龄60~75岁,化验血糖、血脂正常,X线胸片未见异常,血管超声未见颈部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组共45例,62~83岁,颈部血管超声提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31例累及颈动脉窦。超声检查采用GE System Five彩色超声诊断系统。DCG仪为美国DMPv型三通道分析系统。分析指标:SDNN、SDANN、SDNN index、rMSSD、PNN50%等。应用t检验方法,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与患者组HRV对比,患者组SDNN、SDAN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患者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累及和未累及颈动脉窦者HRV对比SDNN,rMSSD有明显差异(P<0.01和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累及颈动脉窦可损害老年人自主神经功能调节。  相似文献   

11.
1139例颈动脉的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山东肥城矿务局中心医院陈国领,王志方,汪心慧,王曼逊我们于1992年9月~11月在保健体检中.对41岁以上1139名干部普遍进行了颈动脉超声检查,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223例,报告如下。本组男995例,女144例,年龄...  相似文献   

12.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正良  陈心岭 《临床荟萃》2007,22(9):641-642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动脉硬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研究证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研究通过对脑梗死患者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取2005年1月至2006年10月我院因颈动脉系统脑梗死住院的患者116例,男79例,女37例,年龄39~82岁,平均(61.8±9.9)岁;脑梗死的诊断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其中根据1995年全国脑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脂肪肝和正常人群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分析脂肪肝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本院体检者6 671例,年龄22~86岁,将观察人群按每10岁为一个年龄段分成6个年龄组,≤30岁,>30~40岁,>40~50岁,>50~60岁,>60~70岁,>70岁。根据肝脏超声结果将人群分为脂肪肝与正常肝两部分人群,分别统计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脂肪肝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结果所有体检人群中脂肪肝的检出率为36.7%(2 483/6 671),男、女人群脂肪肝检出率分别为46.3%(1 680/6 671)、25.6%(803/3 140),性别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肪肝、正常肝人群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分别为35.5%(881/2 483)、23.5%(984/4 188),>30岁以后各组人群脂肪肝人群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P<0.01)。结论脂肪肝的发生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30岁之前仅检测到脂肪肝、30岁以后颈动脉粥样硬化开始发病,脂肪肝人群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肝人群,对脂肪肝的早期防治,可以间接的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病变超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检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的100例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超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0例高血压中61例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61%。60岁以上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者50例,无颈动脉粥样硬化者13例;60岁以下组动脉粥样硬化者11例,无颈动脉粥样硬化者26例。两组间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有密切相关性,随年龄增大,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明显增高。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作为高血压患者筛选缺血性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的常规首选检查,安全、无创,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勒流社区40岁以上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 976例40~80岁人群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调查其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测血压,验血脂及血糖等生化指标.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总患病率为61.5%,年龄与患病率相关分析r=0.988,呈正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阳性组的血压、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比阴性组高,膳食纤维摄入量则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膳食纤维摄入量与患病率相关分析r=-0.935,呈负相关.结论:40岁以上的勒流社区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与年龄、高血压、高血脂、血糖、膳食纤维摄入量相关,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降低而升高.  相似文献   

16.
超声评价颈动脉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84例经CT、MBI证实的脑梗死患者和84例非脑梗死患者行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壁光滑程度和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 84例脑梗死患者中,58例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斑块形成,发生率68.3%;非脑梗死组84例中有30例,发生率35.7%,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梗死组60岁以上患者有颈动脉粥样斑块者22例,无粥样斑块者25例;60岁以下患者有颈动脉粥样斑块者8例,无粥样斑块者29例,60岁以上组和60岁以下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有密切的相关性;年龄越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越高。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对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发生相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定量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可否先期预测脑梗死的发生?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关系.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研究对象为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患者,均为佛山市常住居民,年龄23~87岁,其中脑梗死患者148例(脑梗死组),非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45例为对照组.方法对两组患者颈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主要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及狭窄情况.结果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的发生率脑梗死组为76.6%,对照组为15.6%,脑梗死组高于对照组(x2=40.877,P<0.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脑梗死组为58.8%,对照组为26.7%,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2.99,P<0.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有关,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可能是引起脑梗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朱昕 《临床荟萃》2000,15(12):536-537
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血管疾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硬化具有相同的病理改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狭窄导致的急性心肌缺血可引起心肌梗死,目前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较少,为了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我们从1995年1月至1999年1月对100例脑梗死患者及正常对照组90例进行了颈动脉超声检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①100例脑梗死患者均符合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均无糖尿病及明确的冠心病史,肝肾功能正常,男39例,女61例,年龄54~74岁,平均年龄(63.1±6…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89例住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统计临床资料,并进行肝脏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同时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及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本组89例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检出率为27.0%,肝脏脂肪变检出率为33.7%;肝脏脂肪变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检出率(40.0%)显著高于无肝脏脂肪变患者(20.3%)(P<0.05);颈动脉超声检查正常组年龄显著小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P<0.05);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偏大、共患糖尿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患者年龄偏大、血糖升高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20.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成脑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原因是颈内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缺血的原因是管腔狭窄或闭塞和脑栓塞。动脉内膜切除术(CEA) ,是切除狭窄部位的粥样硬化斑块和已破坏的动脉内膜 ,从而使狭窄的颈动脉管腔复常 ,同时清除了产生栓子的来源 ,因此是预防和治疗脑缺血的有效方法。我院 2 0 0 2年 4月~ 7月成功实施了CEA19例 ,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19例 ,男 18例 ,女 1例。年龄 5 1~ 78岁 ,平均 5 6岁。其中单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占 15例 ,双侧占 4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史 15例 ,合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