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5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2000-01/2006-12连续完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5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8例,女16例,年龄38~76岁,平均61.2岁。其中不稳定心绞痛22例,稳定心绞痛32例,陈旧性心梗10例,急性心梗5例,合并糖尿病1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例,高血压36例,脑血管病2例。术前冠状动脉造影示3支以上病变43例,2支11例。左主干病变20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45%~67%44例,45%~30%10例。1.2手术方法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同时准备体外循环,常规胸骨正中切口,取左乳内动脉,大隐静脉备用。断开左乳内动脉前静脉注入肝素(1~1.5 m g/kg),控制全血激活凝固时间(ACT)250~400 s,术中每30 m in复查ACT 1次。左室后垫纱布显露前降支,心肌固定器固定靶血管,辅钝针橡皮阻断带暂时阻断吻合口远近端血管,必要时用冠脉分流拴,首先行L IM A与左前降支吻合(用7-0 P ro lene线),然后行大隐静脉与右冠脉、后降支、后外侧支、对角支、钝远支吻合,最后行大隐静脉与升主动脉吻合。吻合完成后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并止血... 相似文献
3.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心脏不停跳,可避免全身炎性反应、凝血异常、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等体外循环(CPB)存在的一系列有害作用,且患者围术期生理干扰小, 相似文献
4.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是指应用血管桥移植的手段来改善冠状动脉狭窄远端的心肌缺血的一种治疗方法.我院2010-01-2010-12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68例,手术顺利,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0例,女18例,年龄50~70(平均60)岁.冠状动脉造影均显示多支冠状动脉病,搭桥数2~4支,均采用乳内动脉,大隐静脉.
1.2 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麻下,经胸骨正中切口入路,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冠心病治疗的常用外科方法,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0PCABG)缩短了手术时间,避免了体外循环的不良影响,延长了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和减少患者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等优点,我科2004—05/2008—10共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麻醉3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进行全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多支冠状动脉搭桥26例,利用器械使吻合处的局部心肌处于相对静止和冠状动脉处于无血状态下做血管吻合。结果:26例患者术中情况平稳,术后恢复良好,均康复出院。结论:此手术要求护士具备熟练的技术操作,特别是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动脉分离及缝合的配合、手术温度的保持对手术的成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6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常规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5-07/2008-07 366例常规拟行经桡冠脉造影和PC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率100%,经桡冠脉造影PCI成功率98.9%,术后并发症:皮下瘀斑面积大于5 cm×5 cm的发生率2%,皮下血肿大于1 cm×1 cm的发生率1%、与穿刺相关的死亡0,桡动脉栓塞、全身大出血、动静脉瘘、手神经损伤、皮肤寻麻疹、迷走反射的发生率均为0。结论:常规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PCI安全、有效,有显著优点,应在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急诊体外循环在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管理。方法应用急诊体外循环抢救心脏介入治疗并发症12例,8例采用中低温体外循环,2例采用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2例采用心脏不停跳常温体外循环。结果体外循环时间31~17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7~95min,住ICU时间1~7d,12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结论急诊体外循环是心脏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抢救治疗措施之一,在急诊手术中果断做出诊断,快速建立体外循环,尽快解除危急状态,是抢救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对我院2001—04/2007—04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梗死进行冠脉介入治疗7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2例,年龄60-72(66.7±7.20)岁。其中下壁和或正后壁或累及右室心肌梗死6例,前壁心肌梗死1例。5例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但无昏迷;2例合并轻度的肢体活动障碍。6例为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1例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条件:(1)有胸闷、胸痛或晕厥症状;(2)心电图有动态演变;(3)心肌坏死标记物阳性。脑梗死诊断条件:(1)意识改变或无改变(腔隙脑梗死);(2)有脑梗死定位体征或无定位体征(腔隙脑梗死);(3)CT扫描证实有腔隙脑梗死。 相似文献
13.
对我院2005—06/200706住院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6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9例,女7例,年龄62~85岁,平均(71.5±7.6)岁。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3例,急性心肌梗21例,稳定性心绞痛2例。合并心源性休克1例,心力衰竭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高血压12例,糖尿病3例,高血脂6例。 相似文献
14.
对我院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再流近期临床观察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选择我院2002-01~2005-12 ACS患者82例,均行冠脉造影及急诊PCI,根据PCI术后血流分级(TIMI分级),冠状动脉前向血流≤TIMI 2级患者9例为无再流组,正常血流(TIMI 3级)患者73例为对照组.两组基本情况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15.
我科自开展介入手术以来发生了急性心包填塞2例,经积极抢救转危为安。现将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采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方法^[1]。具有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易被患者接受等特点,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但其术后血管并发症仍占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