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药量效关系基本规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从中药量效与阴阳观、中药量效与"藏""泻"观、中药量效与归属观、中药量效与毒性观、中药量效与整体观5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中药分阴、阳,其量效的分布形如"山"字曲线,阳药中大辛、天热和阴药中大苦、大寒位置在"山"之两边,凉温和缓者位置在"山"之中央近似正态分布.药物在脏"藏"为补,用量较少;在腑"泻"为用,用量偏大.主归某经的药适量即效,次归某经的足量或大量才可见效,而不归某经的药即便药性与证相符,也不能取效.有毒之药小量递增,直至有效,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2.
目的〓方药临床疗效的发挥,不仅与药物剂量有关,且与体质因素密切相关。人体对方药的耐受性及反应性与体质状态有关。根据体质状态差异来确定方药的剂量,不仅可以减少和避免方药不良反应,而且能增强疗效,有助于从单纯的“疾病—药物”治疗模式,转变为“体质—疾病—药物”的诊疗模式,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剂量,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  相似文献   

3.
方药量效关系是中医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方药量效关系的文献与理论研究包括7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经方本原剂量考证、方药剂量发展变化历史研究、证-量-效关系研究、方剂结构与量效关系研究、方药量效关系影响因素研究、随证施量原则研究,以及方药临床用量控制策略与方法研究。经方本原剂量目前虽然不能得出最终结论,但方药剂量发展变化历史的研究有助于认识经方的本原剂量。方药量效关系是一种"证-量-效关系",所以对方药关系的理解,不可忽略证的因素。中医临床处方用药应该在辨证论治的原则下,讲究方药用量控制策略与方法,随证施量。由于经方本原剂量尚难确定,所以也不能确定历史上存在经方剂量大幅缩小的变化。大量的临床事实表明,中医方药具有较低的"剂量阈"和较宽的"治疗窗",这与临床病证的复杂性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对方药的反应性有密切关系。中医临床处方用药应该在辨证论治的原则下,讲究方药用量控制策略与方法,随证施量。  相似文献   

4.
中药量效关系理论及临床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临床是以辨证论治原则为指导,分析四诊所收集的临床资料,确立治则治法,选方用药。其临床疗效主要是指所选方剂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效应。而决定所选方剂疗效的因素除了所包括的药物以外,还与药物的剂量有着密切的关系。1量效关系1.1量效的基本概念用药量称为剂量,有两层定义  相似文献   

5.
方药剂量与量效关系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将大大提高中医方药剂量与量效关系古今文献的使用效率,对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互联网在线访问平台,以MsAccess数据库系统建立与经典名方相关的基础研究历史文献数据库,对30首常用方剂(TOP30)和50种常用中药(TOP50)各年代历史文献的搜集整理,按一定的数据模型进行组织、描述和存储,通过单机或internet的访问实现文献共享。  相似文献   

6.
临床合理用药的四要素为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其中的“适当”包含了中药适当的剂量、适当的用药时间和适当的用药方法.中药服用的剂量与疗效有着颇为重要的关系,合理的剂量有助于疾病的康复,甚至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地避免了药物的不良反应[1]. 1 剂量的定义与意义 剂量或称用量,是依据传统经验为达到一定治疗作用所应用的药量.首先是指一味药的成人1日量,其次是指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例份量,即相对剂量.剂量实际是指药物应用于机体能够产生特定的生物效应的量.理想的剂量要求有最好、最大的疗效,最小的不良反应.在方剂中,单味药的剂量还涉及对其他药物作用的影响以及与其他药物配合后产生共同效应的需求量.  相似文献   

7.
方剂的量效关系是现代中医药研究领域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影响方剂的量效关系的因素进行归纳分析,从方剂的组方中单味药剂量变化、组方中各药之间配伍比例变化、组方全方剂量的大小变化的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探讨。其对指导临床合理、安全的选择用药剂量,确保疗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的中药特色量效关系是指药物剂量改变导致功效发生改变的量效关系。通过搜集以《中华医典》历代本草书籍为主的古代医学文献,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集具有此类量效关系的中药,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发现古代医家关于中药特色量效关系的认识大致经过3个发展阶段,即此类量效关系在宋元以前被直接应用于临床,在明代得到明确表述,在清代进一步丰富。自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以来,对于某些中药的特色量效关系,现代医家或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或通过药物化学分析其机理,进一步发展了中药特色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9.
浅议中药的量效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剂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药物的疗效,二者之间的变化规律有异于西药的量效关系而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探寻中药药物剂量与药理效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经后人整理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古今医家遵从传统医书进行辨证论治、随证施药的同时,愈加注重方、药之间的量效关系。仲景经方中含有人参的经方约42首,本文试通过探析人参在经方中的量效关系,总结出四个量效层次。其中,四至六两人参主温中、驱水邪;三两人参主调中止呕、补中生津;二两人参助甘温药复脉滋津液、降逆和胃;二两以下人参主扶正。本文将通过横向比较仲景经方中人参的用量与功效,探析仲景在临床实践中的用药思维,进一步扩大仲景经方量效学说,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中成药处方的规范性与用药合理性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规范中成药处方的开具,促进中成药的合理应用.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中成药处方22652张进行点评,对不合格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2652张点评处方中,不合理处方1203张,处方不合理率为5.4%,我院中成药处方在中医临床疾病和中医证型诊断、用法用量、处方书写、不适宜处方等方面存在问题.结论 开展中成药处方点评,有利于不断规范中成药处方,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针灸-免疫学研究是采用针灸学同现代免疫学理论、多学科方法和技术,研究针灸于腧穴后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是针灸学同现代医学交叉的新兴领域.大量的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已经证实,针灸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能力,包括机体的特异和非特异的免疫功能,这种调节作用与针灸治疗时间的长短,针刺的次数,疗程的长短,艾灸的壮数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且这种时效-量效关系存在于多种疾病中.该研究综述了近年来针灸效应与时效、量效的关系及针灸量效与时效在调节机体免疫调节过程中的作用,使得针灸对机体免疫调节的作用研究更加规范化,更好地为临床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成药退药处方共计1 296张,按退药原因进行统计,结果退药原因主要集中在不良反应、病人拒服或不要、医生开错、重复开方、禁忌症等11大类,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认为提高门诊诊疗质量,加强医患沟通,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技能,重视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禁忌,可有效减少门诊退药情况,减少医患矛盾,更好地进行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治疗急腹症方剂中常用药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对"是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药或三味药的配伍形式,它既可以作为组成方剂的基本单元,又可以单独成方;它虽然组合简单,但内涵丰富,符合中医药理论,是中医遣药组方的独特形式之一。急腹症如胆囊炎、胰腺炎、阑尾炎等疾病属于中医理论的"腹痛""胁痛""肠痈"等范畴。文章选取急腹症常用有关药对,从中医配伍理论,或现代中药化学、药理学、药动学等方面,对其逐一简述。  相似文献   

15.
16.
在综论现代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现状作了全面的评价,并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作了阐述,认为只有建立中医复方药效动力学的临床研究方法及相应的学科--中医复方临床药效动力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医临床复方给药的量化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药及方剂量效关系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方药量效关系的现代研究是当前中医药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分析了中药及方剂量效关系的研究现状,从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探讨,以期为阐明基于中医临床实践经验积累的方药量效关系的基本特征与内在规律提供参考,为中医临床规范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疗效,以及为创新中药研究与发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医治病的关键是辨证、立法、遣药、用方。临证时依据什么选用中药?是依据药性,或是依据成分,或是依据药效选用中药,是当前医药界存在的不容回避的问题,亦是治疗效果和成败的关键,更是真假中医的区别所在。因此,保持和发挥中药道地药材、药物炮制、配伍应用、中药药性的特色,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也是中医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广东省中山市石岐苏华赞医院66668份中成药医嘱干预效果分析及医嘱点评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山市石岐苏华赞医院中成药医嘱66668份,统计特殊人群中成药用药情况,从不规范医嘱、超常医嘱、用药不适宜医嘱等方面进行点评。结果 66668张中成药医嘱中,妇产科最高,眼科其最少。204种涉及特殊人群的中成药,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进行说明的占66.18%,对儿童用药进行说明的占37.25%,对老年人用药进行说明的占22.06%。共862份涉及特殊人群用药,其中716份进行医嘱干预,146份未进行医嘱干预,医嘱干预患者不合理处方发生率显著低于未进行医嘱干预的(P0.05)。66668例中药医嘱中,438例为不合理医嘱,占0.64%,其中适应症不适宜最为常见,占37.67%。结论中成药说明书对特殊人群用药信息标注不明确,应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20.
配伍不仅是决定一首方剂是否行之有效的关键要素,还是研究方剂以及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学者们多从以下3方面进行配伍规律的研究:(1)传统理论研究;(2)以不同切入点进行研究,如整方、拆方、药对等;(3)多学科结合进行研究,如统计学、循证医学、化学和药理学、网络药理学等。目前对配伍规律的研究有很多,但多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对以上几个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配伍规律研究的指导原则、研究对象、研究切入点、说理工具、研究工具、验证工具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