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套入捆绑式胰肠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的首选手术,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我院从1998年2月至2003年12月共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2例,其中非随机采用套入捆绑式胰肠吻合28例,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1997年3月~2000年5月,我们在传统胰腺空肠套入吻合法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简易安全的吻合方式,治疗壶腹周围癌患者42例,效果满意,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42例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42~67岁,平均年龄56岁。病史7~23d。其中胰头癌6例,胆总管下端癌14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0例,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1例,十二指肠腺癌1例,合并进行性梗阻性黄疸41例。1.2 手术方法按肿瘤根治要求切除肿瘤,消化道重建以Child术式为基本术式。游离胰腺残端时保证残存胰腺的血供,缝扎胰腺上、下缘的血管,在肠系膜上静脉左侧切断胰腺,将胰腺断端修…  相似文献   

3.
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肠吻合重建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7年3月-2000年5月,我们在传统胰腺空肠套入吻合法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简易安全的吻合方式,治疗壶腹周围癌患者42例,效果满意,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改良胰腺空肠套入式吻合与胰管空肠黏膜吻合两种胰肠吻合方式术后胰瘘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盛京医院胰腺内分泌外科实施的59例PD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改良胰腺空肠套入式吻合35例,采用胰管空肠黏膜吻合24例,比较两组术后胰瘘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比较改良胰腺空肠套入式吻合与胰管空肠黏膜吻合两种胰肠吻合方式,发现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胰瘘等相关并发症指标、住院时间、死亡率等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胰腺空肠套入式吻合与胰管空肠黏膜吻合相比,同样安全可靠,具有操作方便,易于掌握,胰肠吻合严密牢固的优点,尤其适用于胰管直径小的病人,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肠吻合方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3年8 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45 例术前诊断为壶腹周围肿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术后胰瘘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27例术后发生胰瘘。在4 种胰肠吻合方式中,胰管空肠黏膜吻合和Blumgart 吻合的胰瘘发生率低,且皆无C 级胰瘘。多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不同的胰肠吻合方式及性别为术后胰瘘发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胰肠吻合方式是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胰头癌、十二指肠癌的治疗,手术切除仍是唯一可能根治的有效方法。但临床确诊时,多数为晚期,常累及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即属手术禁忌症。本研究旨在探讨累及门静彬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的胰头癌、十二指肠癌切除的处理方法,以提高切除率及生存率。方法:总结2002年2月-2005年6月5例联合血管重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及经验,其中胰头癌合并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人工血管重建3例,十二指肠癌合并下腔静脉切除人工血管重建2例。结果:本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人工血管感染、阻塞并发症。随访10个月死亡1例,24个月死亡1例,术后存活超过3年2例,超过4年1例。结论:对累及门静彬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的胰头癌、十二指肠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血管重建手术是安全的,可提高肿瘤切除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胰管空肠端侧粘膜对粘膜及胰管空肠套入式吻合方式,以其预防术后胰瘘发生。 方法: 2003年1月~2007年1月回顾性分析25例PD的临床资料,残胰的重建方式分别按胰管空肠粘膜对粘膜套入式端侧吻合,胰管支撑管胰液体外引流。 结果: PD24例术后恢复顺利,未发生胰瘘;1例术后腹腔创面广泛渗血,多器官功能衰竭围手术期死亡,其余随访无远期并发症。 结论: PD胰管空肠端侧粘膜对粘膜套入式吻合有明显避免胰瘘及并发症的发生,真正临床应用价值有待更大量的对照随机前瞻性大样本研究才能作出正确可靠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高龄壶腹周围肿瘤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老年壶腹周围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其中〉70岁高龄患者27例、60~69岁老年患者101例,对比两组资料。结果两组在术前心电图检查异常、胸片检查异常且术前白蛋白水平有差异,在并发症的发生和术后30天死亡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不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禁忌证。慎重选择合适老年患者,正确处理围手术期的相关问题,是降低老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1997年 2月 -2 0 0 1年 12月我院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 ,置入鼻肠营养管用以术后的肠内营养 ,在改善患者体质、提高抗病能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面 ,起到良好作用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7年 2月 -2 0 0 1年 12月共收治壶腹周围癌 18例 ,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8例 ,占 44 4%,其中胰头癌 4例 ,胆总管下端癌 3例 ,壶腹癌 1例。该组病例均行经典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重建采用Child式的结肠后胰肠套入式吻合 ,胆肠吻合与结肠前的胃肠吻合。1.2 置管方法及营养液的应用鼻肠营养管采用内径为 3mm的硅胶管 ,长 10 0cm ,术前随同…  相似文献   

10.
11.
手术治疗十二指肠肿瘤患者 12例 ,术前分别行B超、螺旋CT、钡剂造影、内镜检查 ;术中行常规冷冻病理切片检查 ;确诊良性肿瘤 8例 ,恶性 4例。除降部 3例恶性肿瘤行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外 ,其余病例行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结果 :B超、钡剂造影、螺旋CT、内镜检出率分别为 5 / 7、81 8% ( 9/ 11)、8/ 9及 83 3 % ( 10 / 12 ) ;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手术平均时间 2 5h ( 1 5~ 4h)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平均 5 5h( 4 5~ 6 5h)。所有病例术后恢复良好 ,无手术并发症出现。平均住院时间 18d( 12~ 2 3d)。随访时间 3 0 ( 3~ 48)个月 ,无肿瘤复发。回顾分析结果显示 ,螺旋CT在诊断十二指肠肿瘤方面具有优势 ,十二指肠降段及水平段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行十二指肠节段切除安全简便 ,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2.
早期胃癌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分析 1985年 6月~ 2 0 0 3年 10月手术治疗 89例早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电子胃镜检查诊断复合率为 97 4% ( 75 /77) ,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诊断符合率为 41 7% ( 5 /12 )。 89例患者全部施行胃癌根治手术 ,5年存活率为91 5 % ( 5 4/5 9) ,1~ 5年存活率为 10 0 % ( 2 5 /2 5 )。初步研究结果提示 ,早期胃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胃镜检查是早期胃癌的最佳诊断方法 ;病变的大小与胃癌的分期不完全成正比 ;单纯手术治疗预后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肠肿瘤临床特点和早期诊断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 33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小肠良性肿瘤 5例均为平滑肌瘤 ;恶性肿瘤 2 8例 ,其中平滑肌肉瘤 13例 (4 6 4 % ) ,淋巴肉瘤 11例 (39 2 % ) ,腺癌 3例 (10 7% ) ,类癌 1例 (3 5 % )。临床上无特异性症状及可靠的诊断方法 ,内窥镜和全消化道钡餐造影是主要诊断手段。 5 3 6 %的恶性病例在手术时已有远处转移 ,仅 13例(4 6 4 % )行根治性切除。根治切除术后 5年生存率为 4 6 1%。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对无远处转移者应争取行根治术。  相似文献   

14.
探讨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小肠肿瘤多表现为腹痛、腹块、黑便、腹胀、恶心、呕吐。平滑肌肉瘤中有63·2%(12/19)位于空肠,腺癌75·0%(12/16)位于十二指肠,淋巴瘤66·7%(4/6)位于回肠。54·2%(26/48)的小肠肿瘤位于十二指肠及屈氏韧带以下20cm的空肠。多发性小肠肿瘤为8·3%(4/48)。术后复发的占10·4%(5/48)。根治性切除占70·8%(34/48),姑息性手术占25·0%(12/48),探查活检术占4·2%(2/48)。对腹痛、腹部肿块、黑便患者如已排除胃结肠病变应高度怀疑小肠肿瘤,特别是平滑肌肉瘤的可能性。小肠肿瘤常多发,术后易复发。根治性切除术是治疗小肠肿瘤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小肠肿瘤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小肠肿瘤惠者的临床资料。小肠肿瘤多表现为腹痛、腹块、黑便、腹胀、恶心、呕吐。平滑肌肉瘤中有63.2%(12/19)位于空肠,腺癌75.0%(12/16)位于十二指肠,淋巴瘤66.7%(4/6)位于回肠。54.2%(26/48)的小肠肿瘤位于十二指肠及屈氏韧带以下20cm的空肠。多发性小肠肿瘤为8.3%(4/48)。术后复发的占10.4%(5/48)。根治性切除占70.8%(34/48),姑息性手术占25.0%(12/48),探查活捡术占4。2%(2/48)。对腹痛、腹部肿块、黑便患者如已排除胃结肠病变应高度怀疑小肠肿瘤,特别是平滑肌肉瘤的可能性。小肠肿瘤常多发,术后易复发。根治性切除术是治疗小肠肿瘤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胸壁肿瘤的诊断治疗及胸壁缺损的重建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胸壁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外科手术切除胸壁肿瘤及胸廓重建修复胸壁缺损,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对12例恶性胸壁肿瘤患者随访1个月~11年,生存最短者6个月,最长者11年9个月。对46例良性肿瘤随访3个月~12年,全部生存。结果提示,胸壁肿瘤无论良恶性均首选手术切除,尤其对较大恶性肿瘤病灶患者,应进行胸壁扩大切除,并行胸廓重建修复胸壁缺损。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膀胱小细胞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例膀胱小细胞癌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病例1术后病理示膀胱小细胞癌,随访8个月后因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病例2术后病理示膀胱低分化癌伴神经内分泌癌。根治性手术后GC方案化疗6个疗程,随访中。初步观察结果提示,膀胱小细胞癌尽管比较少见,但因其恶性程度高,更具侵袭性,转移的更早、更快,应该引起重视,根治性手术治疗辅以系统的化疗将有助于提高生存率和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8.
选取肺癌、肺良性病变患者痰液标本180份(肺癌、肺良性病变各90例),经S液固定、DTT溶液解黏、涂片后,用ABC法以异质性核糖核蛋白(hnRNPA2/B1)抗体作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对比肺癌组与非癌组(良性肺病变)染色情况。另从我院同期确诊的肺癌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对比hnRNPA2/B1抗体检测与痰细胞学联合纤支镜活检、刷检诊断肺癌的阳性率。结果:hnRNPA2/B1在肺癌组阳性表达率为47.7%,特异性82.2%,与非癌组(17.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与痰细胞病理学联合纤支镜活检、刷检阳性率(4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hnRNPA2/B1在肺癌的诊断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阳性率接近于痰细胞学联合纤支镜活检、刷检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2003年8月~2005年2月需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其意愿分为腹腔镜组(28例)和传统开腹组(31例),对比两组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肿瘤根治性和随访结果.结果:腹腔镜和开腹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P=0.035;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开腹组,P=0.041;两组生存时间、淋巴结清除数目,切口种植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符合肿瘤根治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