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宋德根  宋丰银 《医学争鸣》2001,22(13):1226-1226
0 引言 近年来有关细胞趋化因子参与某些疾病的发病过程的研究已有文献报道 [1 ] ,我们通过测定 IL- 8含量以探讨其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 76(男 4 2 ,女 3 4 )例 ,平均年龄65 .4岁 ,全部病例符合中华神经学会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 [2 ] 并经头颅 CT扫描确诊 ,其中脑出血 4 0例 ,脑梗塞 3 6例 ,所测病例于发病后 2 4 h内抽外周静脉血待测 .对照组 3 0 (男2 0 ,女 10 )例 ,为成年健康人 ,平均年龄 5 2岁 .1.2 方法 采受试者空腹外周静脉血 2 m L ,以 3 0 0 0 r·min- 1离心 15 min,4…  相似文献   

2.
窒息新生儿血清IL-6和IL-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分素-8(IL-8)在窒息新生儿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42例不同程度窒息新生儿不同病期血清的IL-6、IL-8水平,并与正常足月新生儿脐血42例进行对照.结果 窒息新生儿第1天血清IL--6为57.6 ng/L(中位数,以下同),IL-8为353.3 ng/L,明显高于正常脐血对照组的2.0、92 ng/L(Z=4.564~5.856,P<0.01).重度窒息组患儿血清IL--6、IL-8分别是87、579.6 ng/L,分别高于轻度组(52.6、336.3 ng/L)(Z=2.228~2.702,P<0.05).血清IL-6、IL-8水平间呈显著正相关(α=0.59~0.72,P<0.01).窒息组患儿动态观察发现,病程第3天时血清IL-6(56.6 ng/L)、IL-8(320.6 ng/L)水平较第1天时(分别为57.6、353.3 ng/L)差异均无显著性(Z=0.314~1.372,P<0.05);第7天时血清IL-6(14.6 ng/L)、IL-8(238.4 ng/L)水平均明显低于第1天和第3天时(Z=2.455,P<0.05,Z=3.622,P<0.01).结论 窒息新生儿血清中IL-6、IL-8水平明显增高,在新生儿窒息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慢性肝炎发展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80例慢性肝炎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L-6、IL-8和IL-10的水平.结果各组慢性肝炎患者血清IL-6和IL-8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IL-8和IL-10水平的变化与慢性肝炎病变程度密切相关.结论细胞因子IL-6、IL-8和IL-10在慢性肝炎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联合检测其水平的变化对探讨慢性肝炎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8和IL-23分泌水平的变化及其之间的相互关联,以期为乙型肝炎的诊断及临床治疗监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经检查确诊的43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患者血清中IL-8和IL-23的分泌水平,并以36名正常健康人血清作比较。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8和IL-23的浓度分别为(96.4±51.6)μg/L和(140.5±50.1)pg/ml,均高于正常健康人血清中IL-8[(81.2±29.2)μg/L]和IL-23[(47.1±8.5)pg/ml]的浓度(P<0.01),并且血清中IL-8和IL-23的表达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8和IL-23水平显著升高,其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和病理损伤密切相关,检测血清中IL-8和IL-23的分泌水平为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监控提供了一个有应用价值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5.
方有根  雷德利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4):1994-199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IL-6和IL-8的临床意义。方法67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IL-6和IL-8,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为A组(22例)、B组(25例)、C组(20例),并与正常对照组65例作比较。结果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IL-6和IL-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A、B、C三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血清IL-6和IL-8水平是反映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损害程度及判断病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sIL-2R、IL-8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25例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血清sIL-2R、IL-8水平、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及中性粒细胞(NEU)计数,并设健康体检者15名作正常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哮喘患者发作期、缓解期血清sIL-2R浓度分别为(650±132)U/ml、(408±119)U/ml,IL-8浓度分别为(9.5±2.7)pg/ml、(6.8±2.6)pg/ml,EOS计数分别为(0.42±0.17)×109/L、(0.29±0.15)×109/L均显著升高(均P<0.05),哮喘发作期sIL-2R、IL-8、EOS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均P<0.01);sIL-2R与EOS、IL-8均存在正相关(r=0.52,0.47,均P<0.01),IL-8与EOS存在正相关(r=0.43,P<0.01)。结论血清sIL-2R、IL-8和EOS水平可以作为哮喘急性发作与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虞昆  吴育连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0):867-868
目的检测胰腺癌患者外周血清中IL-2、sIL-2R、IL-6、IL-8水平,探讨其与胰腺癌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ASA法分别检测3(3名胰腺癌患者外周血清中的IL-2、sIL-2R、IL-6、IL-8水平,并与30名健康人群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胰腺癌患者外周血清中sIL-2R IL-6 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IL-2水平则明显下降(P〈0.05)。结论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胰腺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体内淋巴因子网络失衡。IL-2水平降低,sIL-2R、IL-6、IL-8水平升高现象与胰腺癌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时血清IL -6、IL -8、PCT的变化。方法 :IL -6、IL -8用ELISA双夹心法 ,PCT用放射免疫法。结果 :新生儿败血症血清IL -6、IL -8、PCT明显升高。结论 :IL -6、IL -8、PCT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IL-8与IL-10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与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探讨IL-8和IL-10水平变化与HIE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新生儿血清IL-8与IL-10的水平。HIE组32例,对照组24例。结果HIE治疗前血清中IL-8与IL-10水平明显高于HIE治疗后及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中度高于轻度、重度高于中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血清中IL-8和IL-10水平较急性期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IL-8和IL-10在HIE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检测血清中IL-8与IL-10水平变化对判断HIE病情进展、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右江医学》2016,(4):370-373
目的研究血清IL-8及IL-18水平在骨肉瘤患者与健康体检者之间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60例骨肉瘤患者及250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血清IL-8及IL-18水平,比较两组间IL-8、IL-18水平的差异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血清IL-8及IL-18水平与骨肉瘤发病及进展的关系。结果骨肉瘤患者组血清IL-8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1),血清IL-18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1)。在骨肉瘤患者组中,未发生远行转移的患者其血清IL-8水平低于已发生转移患者(P<0.05),未发生远行转移的患者其血清IL-18水平高于已发生转移患者(P<0.05)。AJCC分期中Ⅰ~Ⅱ期的低度恶性肿瘤相对于Ⅲ期同一骨断不连续的肿瘤、Ⅳ期伴有血源性肺转移以及远行转移肿瘤其血清IL-8水平均较低(P<0.01),Ⅲ期较Ⅳ期伴有血源性肺转移以及远行转移肿瘤其血清IL-8水平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患者较Ⅲ、Ⅳ期患者血清IL-18水平均较高(P<0.01),Ⅲ期较Ⅳ期伴有血源性肺转移以及远行转移肿瘤其血清IL-18水平较高(P<0.05)。结论血清IL-8水平升高、IL-18水平下降可能与骨肉瘤发生、进展、转移有关,其作用可能表现为促进骨肉瘤细胞的增生和转移,两者有可能成为判断骨肉瘤的进展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介素-8(IL-8)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25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IL-8水平,10名正常谜康志愿者血清作为对照。结果恶性肿瘤组化疗前血清IL-8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TNM分期有关,但与肿瘤组织分化类型无明显相关性。化疗后血清IL-8显著下降(P〈0.01)。结论IL-8是肿瘤发展和转移的有效生物学指标。化疗后IL-8的表达量可能有助于临床判断化疗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2.
COPD患者不同时期血清IL-8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俊兰 《重庆医学》2008,37(20):2329-2330
目的 探讨白介素-8(IL-8)参与COPD的发病机制及其与COPD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30例,测定新入院时及治疗后血浆IL-8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好转组和恶化组患者IL-8水平仍然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IL-8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的发生发展,贯穿整个COPD病程始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16例MDS患者血清IL-8,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及MDS亚型间比较。结果:MDS患者血清IL-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5),RAEB/RAEB-t组显著高于RA/RAS组(P<0.05)。结论:IL-8在MDS的发病中有一定作用,IL-8的检测可为MDS的疗效判断及预后转归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14.
胃癌患者血清P_(53)抗体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血清P53 抗体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以及手术前后血清P53 抗体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对原发胃癌患者 4 6例 ,良性胃部疾病患者和正常人各 30例 ,以及胃癌患者术前和术后 7d进行血清P53 抗体检测。结果 :4 6例原发胃癌患者中有 12例血清P53 抗体阳性 ,阳性率为 2 6 1%。胃癌患者血清P53 抗体指数和吸收率与肿瘤的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密切的关系 (P <0 0 5 )与患者性别、年龄、原发肿瘤大小、部位无明显的关系 (P >0 0 5 )。术后 7d较术前血清P53 抗体指数、吸收率和阳性率明显下降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血清P53抗体用于胃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术后血清P53 抗体水平明显下降 ,动态检测血清P53 抗体水平 ,对于判断预后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各种类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1(interleukin-11,IL-11)水平及它与外周血小板计数(plateletcounts,PET)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10例不同病因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IL-11水平,同时用自动血细胞仪测定其血小板数,以2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结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清IL-11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清IL-11水平比对照组稍高,差异无显著性(除再障外)(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IL-11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表明ITP患者血清IL-11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559,p=0.001〈0.05)。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IL-11水平与血小板计数相关性不明显(r=-0.432,p=0.057〉0.05)。结论:本实验的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探讨血小板减少症IL-11的调控机制,为临床诊断、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在化疗后继发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以改进治疗措施,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方法分析8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微生物学情况及治疗预后。结果感染部位:呼吸道为最常见,其次为胃肠道、血液。真菌培养结果:白色念珠菌最多(44.7%),其次为热带念珠菌(17.6%)。所有病例均经抗真菌治疗,总有效率75.3%,病死率24.7%。结论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病死率高,是恶性血液病患者早期治疗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因而早期诊断及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对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scatter factor,HGF/ SF)测定在恶性肿瘤患者诊断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测定 (EIA)法定量测定 5 8例恶性肿瘤患者 (已确诊 )血清中 HGF含量 ,同时对2 0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复查阴性患者 (指术后复查未再发现肿瘤 ) ,12例癌前病变患者 ;18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检测。结果 :1恶性肿瘤患者组同健康对照组相比血清中 HGF含量显著升高 (P<0 .0 1) ;而其他各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 HGF含量明显升高并同肿瘤的侵袭状态密切相关 ,HGF可能成为一项有价值的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筛选诊断和术后随诊的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游离Fas (sFas)在恶性血液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 6 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血清sFas。结果 :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清sFas质量浓度高于正常人 (P <0 .0 1 ) ,治疗后sFas下降 ,下降的程度与疗效有关 ,但治疗前sFas质量浓度的高低与疗效预测无关。结果提示 :sFas对恶性血液病的诊断及疗效判定有一定意义 ,并可能对其发病机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脑出血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水平与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测定脑出血病人发病后24小时内及恢复期血清胃泌素水平,并与正常人作对照.所获数据用t检验.结果脑出血病人发病后24小时血清胃泌素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者升高更显著,恢复期病人血清胃泌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胃泌素在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构建基于Web平台的血液病临床教育资源系统,介绍系统设计原则、网络拓扑结构及开发情况,阐述系统功能,包括在线综合培训、模拟考试、互动交流模块,指出该系统有助于提高带教工作效率,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共享,提升临床教学水平和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