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廖天源 《国医论坛》2013,28(1):46-47
中医学对痰有广义狭义、有形无形之分,狭义有形之痰,是指呼吸道分泌和咳出之痰液,也包括瘰疬痰核等可以触及的有形病变;广义无形之痰乃停积于经络、脏腑,引起各种顽症、怪病,而手不可触及,眼不能视见者.无论有形之痰或无形之痰,其成因都是人体津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尤其是因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导致水液停积、流溢而为痰为饮,并变生百病.肺为水之上源,主治节,司通调水道之功能,若肺气不足,或风寒束肺,宣降失常,治节无权,水液可聚而为痰为饮,肺阴虚或肺郁生热亦可煎灼津液为痰.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如脾气不足,运化失职,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聚湿生痰,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肾为水火之脏,阴阳之宅,元气之根,若肾阳不足导致五脏六腑之阳气虚衰,脾肺二脏功能失调,可滋生痰浊,故张景岳云:"盖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在肾者以水不归源、水泛为痰也,在脾者以饮食不化、土不制水也."此外,肝气郁结、心阳不振均能引起气滞水停,聚而为痰,或瘀血既久,亦能化生痰水.  相似文献   

2.
肾炎的发生主要是由感受外邪 ,或劳倦内伤 ,或饮食失调引起的气化不利 ,津液输布失常导致水液潴留的一种病症 ,临床主要可参照祖国医学的水肿病症进行辨证施治。《景岳全书》云 :“凡水肿等证 ,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 ,故其本在肾 ;水化于气 ,故其标在肺 ;水惟畏土 ,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 ,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 ,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因此 ,肺脾肾三脏与水肿的发病密切相关。1 肾炎初期 ,从肺论治 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多由外感所致 ,一般先犯肺系 ,肺肾本为母子之脏 ,肺肾相关 ,即可从肺治肾 ,以…  相似文献   

3.
治“慢支”重在肺脾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慢支”重在肺脾肾周宜强河南中医学院二附院(450002)笔者认为治疗慢支应重在肺、脾、肾三脏。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本。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三脏受损则脾失健运,肺失治节,肾不纳气而成咳喘、痰饮诸症。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  相似文献   

4.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观点在临床中被众多医家奉为圭臬。然而痰饮的形成、为患绝非仅仅关乎脾、肺两脏,更与肝、肾、三焦之功能密切相关。《素问·逆调论》云:"肾者水藏,主津液。"人体一身的水液代谢全赖肾的主司和调节,若肾脏功能发生异常,痰饮则可伺机而生,故肾亦为生痰之源。  相似文献   

5.
别福仙  李吉茹 《新中医》1989,21(7):32-34
慢性肾炎的治疗,目前治疗较困难。笔者从二十余年临床中,对慢性肾炎辨证论治,获得一些体会。现介绍如下:一、关于消除水肿问题《内经》云:“三阴结谓之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证治汇补》云:“肾虚不能行水,脾虚不能制水,故肾水泛滥反得浸渍脾土,是以三焦停滞,经络阻塞,水湿渗于皮肤,注于肌肉而为肿。”综上所述,可知水肿一证之因多责于肾、脾、肺三脏。而从慢性肾炎所见,属肾、脾虚惫而发者尤多。因“肾主水”“脾主运化”  相似文献   

6.
张安平 《河南中医》2001,21(4):58-59
痰、喘、嗽是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组特有证群 ,且以反复发作为特点。现代医学多诊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 ,多冬春发病 ,乃危害老年人健康一大症。笔者近年来采用助阳健脾法为主 ,辨证用药 ,取得满意疗效 ,介绍如下。1 痰喘嗽的病机与治则本病证的形成 ,内因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 ,外因触冒风寒 ,劳逸失度 ,饮食不节而诱发。老年人阳气已衰 ,致使三焦气化不利 ,肺不宣降则水气内停 ;脾不运化则水湿聚中 ;肾阳不化则寒水泛滥。水停饮留 ,聚湿成痰 ,则为喘为嗽。故云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无湿不生痰 ,无…  相似文献   

7.
脾为土脏,胃为水海,水赖土存,土赖水润,方能滋阴不息,万物茂生,故本病从脾胃论治是治本大法,前人虽从肺、脾、肾三消分治,但从脾治也列治消之例,如张隐庵云“燥脾之药治之水液上升即不渴矣”。故以凉润治渴之皆知,而以健脾燥药治渴者不多,还有人口渴不止,服凉润药不效但用四君子汤加健脾  相似文献   

8.
蒋兆定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0):806-806
“肺为贮痰之器”一句见于明·李中梓《证治汇补·痰证》云 :“脾为生痰之源 ,肺为贮痰之器”。因此 ,其认为“肺为贮痰之器”是指肺为贮有脾生之痰的容器。此论一出 ,即受到不少医家的推崇 ,如清·柳宝诒《柳选四家医案·环溪草堂医案·上卷》中就有“肺为贮痰之器 ,脾为生痰之源 ,肺虚则痰不易化 ,脾虚则湿不能运。”现在 ,亦有不少医者认为 ,此为诊治痰证的一条重要思路 ,并有人认为 ,“凡治痰 ,不仅要宣肃肺气 ,助痰液排出体外 ,更须治脾健脾补气 ,促其运化 ,以杜绝生痰之源”。然而 ,笔者认为 ,“肺为贮痰之器”此说欠妥 ,今试浅论之 ,…  相似文献   

9.
生痰之源非独脾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脾为生痰之源”,但凡学中医者莫不耳熟能详。脾主运化,脾气散精,脾能“灌溉四旁”,“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因此若是脾气虚弱,或脾阳不足,运化功能失常,则会导致津液输布障碍而生痰。《诸病源候论·虚劳痰饮候》指出:“劳伤之人,脾胃虚弱,不能克消水浆,故为痰也。”这便是后世创“脾为生痰之源”的主要理论依据。《丹溪心法》云:“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也。”汪昂曰:“治痰宜先补脾,脾复健运之常,而痰自化矣。”张介宾亦云:“夫人之多痰,皆由中虚使然。”张氏所谓的“中虚”主要是指中焦脾胃之气虚弱,升降失调。《读医随笔》上…  相似文献   

10.
肝痰证辨治     
探讨痰证从肝辨治。据肝主疏泄,能调节津液代谢及影响肺、脾、肾等脏腑气机,故取疏肝、平肝、养肝祛痰,兼活血、清火、除湿、补脾、润肺等法,治疗因肝本脏自病与干及他脏所生之痰证,疗效显著。在临证中,肝痰证辨治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正>水肿病为常见症状,但病因复杂,人体水液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又赖于脾气的生化转输,肺气的宣降通调,心气的推动,肾气的蒸化开合。《景岳全书·肿胀》云:"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宣肺利水法,是治水肿病常用方法之一。其原理是肺主皮毛,通调水道,下  相似文献   

12.
试论水肿     
<正> 水液潴留,溢于肌肤,谓之水肿。为探索其治疗规律,本文就笔者临证体验,结合有关文献,讨论如下。五脏气虚为水肿之根源“水化于气”“气化水自化”(《景岳全书》),气虚水自溢。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肃降,则水液通调。若肺气不足,肃降无权,则水液不行,溢为水肿。脾为生气之源,主运化。脾虚不运,则水湿内停。肾为水之下源,水液赖其蒸化,肾阳虚衰,蒸化无力,则为水肿。张景岳说:“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气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  相似文献   

13.
肾病从脾论治探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铭  李宁 《西部中医药》2009,22(12):39-40
<景岳全书·肿胀>云:"凡水肿等症,乃脾、肺、肾3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水不归经则逆而上泛,故传于脾而肌肉浮肿,传入于肺则气息喘急."由此可知.脾在津液代谢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虽然肺肾在调整津液代谢中的地位脾脏难以代之,但脾脏的地位肺肾更难以相抵.现就脾在肾病中的重要意义做一探骊,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4.
治水当审肺脾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锦海  罗淑君 《光明中医》2003,18(1):F003-F004
水肿者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肿胀》言之最详 ,其云 :“凡水肿等证 ,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 ,故其本在肾 ,水化于气 ,故其标在肺 ,水惟畏土 ,故其制在脾。”故水肿皆责之于肺脾肾 ,以肺者多因感受外邪 ,失于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脾者多因外感内伤 ,而运化失司不能制水。肾者多因劳倦内伤而失开阖。水肿的治疗 ,《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云 :“平治于权衡 ,去宛陈 ,开鬼门 ,洁净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水气病脉证并治》更为具体指出“诸有水者 ,腰以下肿 ,当利小便 ;腰以上肿 ,当发汗乃愈。”古籍也记有麻黄连…  相似文献   

15.
水肿之证 ,早在《内经》已有“水”、“风水”、“水胀”、“石水”等记载 ,后人对水肿论述颇丰 ,其中以张景岳所述最为扼要 ,如云 :“凡水肿等证 ,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 ,故其本在肾 ,水化于气 ,故其标在肺 ,水惟畏土 ,故其制在脾。今肺虚气不化精而化水 ,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 ,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说明三焦气化失常为水肿病机之綮。治疗水肿 ,首先应当辨其病在气分、血分。气分之治 ,大略有二 :宣肺利水、风药新用。肺居上焦 ,主宣发肃降 ,通调水道 ,凡风邪上受 ,首先犯肺 ,肺失宣降则风水泛滥 ,故曰水无风则平静而澄 ,…  相似文献   

16.
水气,即水肿。古人云:“水得阳可化气,气得阴则化水。”水气是言病机,水肿是从证候上论述,此乃由于气化失常而致水,液潴留引起。三淫之邪侵袭,气失宣畅,三焦决渎之官失职,水道不通,此乃水肿之外因。内因是脏腑功能失调,水液运行发生障碍,溢于肌,形成水肿。脏腑功能失调,主要关系到脾肺肾。如张景岳指出:“凡水肿等证,肺脾肾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  相似文献   

17.
龙牡二贝汤治疗肿瘤经验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本,怪病痰治。自拟龙牡二贝汤加补脾陪土药物治疗以痰为病机的多种顽痰如肿瘤。指出:顽疾怪病可以无形之痰角度分析病因病机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18.
陆拯主任中医师系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导师,业医四十余载,治学严谨,熟谙经典,融汇各家,学验俱丰.笔者有幸侍诊,深受教诲.陆师认为,哮喘属于祖国医学"哮"、"喘""痰饮"等范畴,病情复杂,痰饮内伏是哮喘的主要病理因素.诚如<脉因证治*哮病>曰:"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则哮喘之症作矣."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若论及痰之本也,又无不在于肾.痰与饮为阴邪,深伏于内,盖因阳气虚弱不能化阴.因此,哮喘之根本在于肺脾肾三脏阳气虚衰,功能失调,病性总属本虚标实.故临证之时应审证求因,四诊合参,细察虚实,罹寒罹热,循泻实、补虚、温寒、清热之治则,施以相应方药.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诊断的恶性肿瘤和癌症致死的首要因素之一,已经严重危害到了人类的生命安全。在我国,受地域差异影响,肺癌对于各地区的影响虽有所不同,但仍是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西医治疗肺癌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阶段西医、中医配合治疗,或者直接采用中医治疗已经成为肺癌治疗的必然趋势。中医治病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整体观念包括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故中医对于肺癌的治疗讲求虽病一脏,应治全身,与五脏一体观理论相对应。即对于肺癌的治疗除了治疗肺脏之外,还应同治脾、肾。肺、脾、肾三脏在五行上分别对应金、土、水,依据五行相生关系,土生金,土为金之母,金生水,水为金之子,益火(肾)补土,通过补益肺的母及子,治疗肺脏疾病,相生相化,生化不绝。肺癌耗气日久必累及母脏,子盗母气,应虚则补其母,故采用培土生金法以扶正治本,土旺金自生,自去肺虚之候。肺肾亏虚是肺癌发病的重要因素,阴虚日久则金不生水,水不润金,故应母子同补,采用金水相生法以滋肾润肺,肺阴得润,肺自宣降有力。脾为肺之母,肾为肺之子,肺癌日久则致母亏子虚,故采用益火补土法以益肾健脾,先后天皆充,肺亦调节有度。肺脾肾三脏调和则气血化生有源,气血阴阳平衡,机体自我康复能力再现,治疗肺癌会取得更好的疗效。根据中医整体观念,安周身以治肺癌,治疗肺癌时肺脾肾三脏同治,以肺脾肾为中轴,采用培土生金、益火补土、金水相生的治法治疗肺癌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 水肿,《内经》称之为“水”,《金匮要略》称之为“水气”。它是病邪侵袭人体或饮食起居失常,导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停骤体内的病变,正如《景岳全书·臌胀篇》所言:“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治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这就指出了“水不自行,赖气以动”之理。因此,在治疗上除用发汗(宣肺)、利尿、攻逐等法外,还有健脾、温肾等法。若有瘀血征象,还应合以活血化瘀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