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庆  韩庆 《农垦医学》2012,34(3):236-238
目的:分析引起小儿脑性瘫痪的主要发病的高危因素,脑瘫患儿治疗时机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乌鲁木齐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2010年12月30日~2011年12月30日收治308例脑瘫患儿资料.结果:高危因素中以早产、窒息、低出生体重儿等最常见,多数患儿在1岁以后诊断,1岁前诊断16例,占5.2%,6个月内无诊断病人.住院病人以痉挛型为主,占75%.影像学检查异常率高达93.5%.民汉之比22.2∶1.结论:脑瘫病因复杂,但对有早产、窒息、低出生体重儿等高危因素的小儿早期诊断,早期康复,治疗时机尤为重要,提高新生儿急救水平和基层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对减少病残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危儿脑损伤早期诊断及康复治疗的方法,改善高危儿预后及降低脑瘫发生率。方法 对680例高危儿进行O~12个月神经发育监测、评价,神经发育异常患儿进行脑损伤诊断及康复治疗。监测采用Ameil-Tison 1岁内神经运动检查法(Ameil-Tison法)逐月进行。康复治疗以运动功能训练为主,教会家长,逐月检查并调整方案。结果 680例高危儿中,检出脑损伤患儿229例(占33.68%),检出中枢神经协调障碍(CCD)患儿207例,达30.44%,脑瘫(CP)患儿22例,达3.24%。均在生后6个月内出现神经发育异常表现,其中169例在生后3个月内出现神经发育异常169例(占73.8%)。经系统监测并系统康复治疗的患儿222例,CCD患儿207例,1岁时完全正常,治愈率100%;CP患儿15例,13例1岁时完全正常,治愈率86.66%,2例1岁时明显好转,系统监测并间断康复的CP患儿2例,1岁时明显好转,未系统监测(经常失访)并未康复治疗的CP患儿5例。结论 Ameil-Tison法可以有效检出高危儿神经发育异常,系统监测可以早期和超早期诊断脑损伤,系统监测并系统康复.治疗效果显著,但失访者脑瘫发生率高且严重,使治疗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3.
羊玲  钟丽花  林秋玉 《海南医学》2013,24(15):2305-2306
目的评价52项神经运动检查早期筛查高危儿脑损伤及在高危儿早期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脑损伤高危儿948例进行52项神经运动检查,筛查出148例可疑脑瘫患儿,对其进行早期干预,按月随访。随访中复查52项神经运动检查评价早期干预的效果,对52项神经运动检查持续多项阳性的患儿进一步进行脑瘫的确诊。结果通过对148例可疑脑瘫患儿早期干预,6个月龄时仍以52项神经运动检查进行评估,康复有效率达89.9%,并早期诊断脑瘫5例。结论 52项神经运动检查是一种早期发现脑瘫患儿的较好方法 ,对脑损伤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可以减少脑损伤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脑瘫是神经系统致残性疾病,发生在出生前、出生时及婴儿期。患病率为1‰~5‰,一般强调早诊断早治疗,最佳康复期是6个月前就开始。由于我国康复起步晚,经济不发达,近年接受的脑瘫儿童都是几岁甚至十几岁,其康复难度较大。我们按脑瘫康复程序进行治疗,并指导家长参与强化训练。现将20例脑瘫患儿康复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廖金轩 《华夏医学》2005,18(1):77-78
目的:通过对收治的55例脑瘫患儿的病因、临床分型、综合治疗措施及其效果的分析,提高对脑瘫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治疗的重要认识.方法:分析住院脑瘫患儿的病历资料以及出院后随访资料.结果:农村患儿占71%,城镇占29%;病因以产时产后占大多数,各例均有精神运动发育落后,合并中等以上智力障碍44例;分型以痉挛型最多见,占65.5%;脑电图检查异常率为52.2%,CT检查异常率为79.5%;只有20例坚持3~12个月的综合治疗,正常化3例,均为1岁开始治疗的患儿.结论:脑瘫预防的重点是围产期保健,防治的重点在农村,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脑瘫患儿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97例脑瘫患儿BAEP检测结果的分析,了解BAEP检测在脑瘫儿早期诊断中的变化.结果 BAEP正常19例(19.6%),异常78例(80.4%).结论 BAEP对脑瘫患儿的早期诊断,评估预后,指导治疗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50例婴儿脑损伤的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云  白琳  吕翠花 《中国医刊》2002,37(12):38-40
目的:观察婴儿脑损伤的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对50例婴儿脑损伤及脑瘫儿专人进行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并指导家长家庭训练与医院治疗相结合。康复评定采用综合评定方法。结果:通过1-2年的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45例脑损伤儿中除2例听力障碍外,全部恢复正常。5例脑瘫儿中3例接近正常,2例中-重度脑瘫儿仍在进一步康复治疗中。结论:积极适宜的医院与家庭相结合的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确能使大部分脑损伤儿恢复正常,并减轻脑瘫儿伤残程度。  相似文献   

8.
黄鹦  李瑞花  阙利双 《海南医学》2007,18(7):136-137
目的 总结分析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误诊的常见原因. 方法 对2002年2月~2006年6月间我院儿童康复中心收治683例脑瘫患儿中,62例误诊为其他疾病的首次就诊情况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结果 62例患儿首诊时误诊为佝偻病32例,营养不良12例,脑损伤后遗症、脑发育不良6例,智力低下2例,发育迟缓5例,癫痫2例,婴儿手足搐搦症1例,髋关节半脱位2例,使患儿失去了早期康复治疗的时机. 结论 提高对小儿脑瘫早期临床表现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是提高脑瘫患儿全面康复,减轻致残程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小儿脑性瘫痪的早期表现、临床诊断和鉴别方法.方法:对2005年10月~2007年10月间来我院康复科就诊后被确诊的小儿脑性瘫痪86例漏诊和误诊儿的首次就诊情况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86例患儿首诊时均被漏诊或误诊,使患儿失去了早期康复治疗的时机.结论:提高和加强对小儿脑瘫早期临床表现的认识,减少漏误诊率,是提高脑瘫患儿早期全面康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开展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56例1岁以内小儿脑瘫进行康复分析.结果 56例患儿通过治疗,46例(占82%)正常化.总有效率为92 8%,充分证明了早期诊治的重要意义.结论 (1)病因以早产及低体重最常见;(2)家长发现的高峰在4~6个月;(3)每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发育落后;(4)以Bobath、Vojta及上田法为主,辅以我国的中医按摩治疗不失为小儿脑瘫早期治疗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婴儿脑损伤筛查专科门诊在早期发现婴儿脑损伤的作用以及神经发育疗法治疗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采用专科门诊筛查,早期发现脑损伤忠儿。对婴儿脑损伤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以临床疗效评估。结果专科门诊对早期发现婴儿脑损伤有意义,88.1%的患儿由门诊筛查发现而被诊断,筛查中应着重注意小婴儿肌张力改变(48%)和运动发育落后(35%),脑损伤中不明原因占18%,1岁以内脑损伤诊断以中枢性发育障碍(89%)、运动落后(11%)为主,治疗以神经发育疗法为主的综合方法,20d一疗程,108例1岁以下脑损伤忠儿治疗效果:显效46.2%,好转47.2%,无效6.6%,总有效率为93.4%,6mo以下疗效显著高于6mo以上脑损伤忠儿。结论婴儿脑损伤专科门诊定期筛查能够早期发现患儿,CDD和MD作为婴儿脑损伤早期诊断的名称是可取的,治疗以神经发育疗法为主,治疗愈早,效果愈好,婴儿脑损伤早期诊断和早期医学干预方法可以在医疗保健机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常见的原因有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颅内出血、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以及母亲的一些因素,这些因素称为脑瘫高危因素,具有脑瘫高危因素的患儿称为脑瘫高危儿,不一定成为脑瘫患儿,但是患脑瘫的概率远远大于普通婴幼儿[1,2].随着新生儿医学和急救医学的发展,高危儿的存活率明显上升,与此同时伤残儿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那么追踪观察脑瘫高危儿,及时发现脑瘫早期患儿,及早实施系统化早期干预是脑瘫康复的关键,也是近年来被关注的问题.2009年7月~2010年12月收治脑性瘫痪患儿34例,采用早期综合干预治疗观察,现将疗效及随访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庆华 《中外医疗》2007,26(20):16-16
目的 研究高危儿筛查与早期干预,以期能早期发现婴儿脑损伤,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达到降低儿童残障发生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方法 对在本院2006年出生的新生儿和在门诊体检的6个月内的350例小儿进行了高危儿筛查,对于筛出的异常儿进行运动功能训练、按摩、理疗等综合治疗.结果 综合治疗后,盖塞尔测试五大能区的DQ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早期发现发育临界儿和进行早期干预,是降低婴儿脑损伤患病率、减少小儿残疾的一个重要途径,有效降低脑瘫、智力低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脑损伤患儿早期干预至关重要,脑损伤的早期诊断脑瘫征象的延迟出现与儿童复杂的神经运动发育相关,使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婴儿期脑损伤症状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测定某一阶段儿童的神经发育水平与正常年龄儿相比较并通过连续的发育评价步骤,进行系统的神经运动发育监测,可早期发现婴儿轻微的脑损伤,为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早期表现、临床诊断和鉴别方法.方法对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来我院康复科就诊后,被确诊的小儿脑性瘫痪86例漏诊和误诊儿的首次就诊情况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86例患儿首诊时均被漏诊或误诊,使患儿失去了早期康复治疗的时机.结论提高和加强对小儿脑瘫早期临床表现的认识,减少漏、误诊率,是提高脑瘫患儿早期全面康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儿童严重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如能早诊断、早治疗,除极严重者外,均可以治愈或基本正常。但早期临床表现往往缺乏特异性,极易造成临床上漏诊和误诊。为了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非专科医师对脑瘫患儿早期临床表现的认识,以期早期诊断、早期康复。现对2005年1月~2007年1月来我院康复科就诊后被确诊为小儿脑瘫的43例漏诊和误诊患儿首次就诊情况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0~1岁20项神经运动检查对1岁以内的高危儿进行筛查,及早发现脑损伤婴儿,积极主动进行早期干预,减轻残疾程度。方法:运用0~1岁20项神经运动检查的方法对门诊体检和乡镇转诊的182例高危儿进行筛查。结果:182例高危儿中共筛查出117例可疑患儿,在筛查出的可疑患儿中,通过转诊、复查、确诊后有2例为脑瘫,1例为精神发育迟滞,12例为运动发育迟缓,102例经过定期检查和指导干预后基本恢复正常。结论:20项神经运动检查是筛查高危儿神经运动功能的可靠、简便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为及早发现残障儿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治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在登封市中医院诊治的70例新生儿脑损伤患者资料,进行高危儿监测筛查、早期诊断及康复治疗,采用M法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儿均采取综合治疗,有效37例,显效21例,总有效率为82.86%。1岁以内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0.74%,1岁以上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新生儿脑损伤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治疗开始时间越早,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9.
小儿脑性瘫痪是指在妊娠及新生儿期间各种原因而致以脑的非进行性病变为基础,形成永存的,但可以变化的运动和姿势异常。其症状在2岁以前出现,很多典型的脑瘫患儿在早期,特别是6个月以内,症状并不太明显,家长难以自己发现。因此,脑瘫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有些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即使早期发现了自己的孩子比同龄儿运动发育落后,想当然地认为过一段时间或长大了就会正常,而不去医院就诊。等孩子1—2岁以后症状明显了才到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脑瘫儿童医疗保健服务利用状况,寻找影响早期诊断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2010年1月—12011年12月住院及门诊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216例,通过与患儿家长访谈后填写调查表,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延迟诊断率为37.04%,家长的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居住地为农村、确诊医院级别为市级以下是造成脑瘫延迟诊断的3种因素。脑瘫患儿医疗保健服务利用存在着从家长到医生对脑瘫缺乏足够的认识、儿童保健管理及高危儿管理不到位现象。结论整个社会存在对脑瘫认识不足的现象,应大力开展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提高各级医院儿科人员鉴别诊断及评估脑瘫患儿的能力,切实做好儿童保健、高危儿的管理以利于脑瘫患儿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