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5月至2011年5月本院共收治直肠癌患者99例,其中低位直肠癌56例,56例采用经腹前切除,手法或双吻合器吻合治疗低位直肠癌,手术及保肛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
1.1一般资料
56例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27~ 80岁,其中<40岁5例,40~50岁14例,50~ 70岁32例,>70岁5例;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癌肿距肛门6cm以内,腹膜返折以下.Dukes分期A期5例、B期40例、C期11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吻合器技术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在直肠癌低前切除术中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采用直肠全系膜切除、双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3例,术后无吻合口瘘,无吻合口狭窄.术后肿瘤局部复发2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尿潴留4例.结论 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基础上,利用双器械吻合技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是保持排便功能,减少并发症,减少局部复发,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体会,探讨术后不良并发症的防治及合理保肛方法。方法对36例患者治疗过程及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无骶前静脉丛出血,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各2例,术后有便急、便频、便意不尽感22例,术后尿潴留2例,肝转移2例,1年内局部复发2例。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不良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合理保肛、减少术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4.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的直肠癌发病尤以低位为主.随着人们观念和追求生活质量目标的改变,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近年来成了外科领域关注、争论的热点,保肛手术已成为首选术式,占直肠癌外科手术的70%,成了"主旋律".这一方面是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如双吻合器技术的出现等;另一方面也是顺应人们对生命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有了更高的内涵,不只是单纯满足于生命的维持,更要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因而当前认为对低位直肠癌的手术目标有二:一是根除肿癌,二是保留排便功能.为达到这两大目标,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为(3.1~10.7)/10万,其中直肠癌约占56%~70%,而低位直肠癌的比例可达70%~80%。我国直肠癌的特点就是低位,肿瘤位于腹膜返折以下,距肛缘7cm以下。近年来,人们对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的要求已从以往单纯追求根治转向治愈疾病兼顾保全肛门功能,尤其是吻合器的广泛应用以后,保肛手术比例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70岁老年人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治疗。方法:高龄患者27例行保留肛门的低位直肠癌治疗方法。结果:术后4年仅1例(3.7%)局部复发做左下腹人造肛门,4年生存23例(85.2%),8年生存9例(33.3%),并发心肌梗死死亡2例,脑溢血死亡1例,肺转移死亡1例。结论:高龄患者直肠癌其术式只要不违反治疗原则,应尽量作保肛手术,它既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又不影响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直肠癌(rectal cancer)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在国内外均有上升趋势.在我国,低位直肠癌占直肠癌的85%.目前,低位直肠癌的外科治疗目标也从单纯的手术根治性转向为根治性和生活质量的共同兼顾.本文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的理论依据、术前评估、手术适应证以及术式选择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人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收治的103例老年直肠癌患者,充分术前准备,其中56例行保肛手术,47例行非保肛手术,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局部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保肛手术组与非保肛手术组比较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肛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保肛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保肛手术,既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又不影响生存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王文达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2(4):18-20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于山西省肿瘤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行保肛手术治疗的7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3例(3.8%)出现吻合口瘘,1例(1.3%)发生切口感染,均给予保守对症治疗后愈合;1例(1.3%)出现肛门狭窄,经肛门指法扩肛口排便通畅,未再次手术。术后随访18~26个月,于术后8~12个月所有患者排便功能恢复至正常,2~3次/d;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5个月和17个月发生吻合口复发,复发率为2.6%。无死亡病例。结论:遵循根治原则和全直肠癌膜切除原则,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效果较好,可以作为低位直肠癌治疗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回顾46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并进行总结分析.方法:以我院治疗的97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病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施行保肛术46例,对照组施行Miles术51例.结果:观察组2年局部复发率15.2%,生存率78.3%,5年局部复发率26.1%,生存率67.4%;对照组2年局部复发率15.7%,生存率76.5%,5年局部复发率23.5%,生存率64.7%,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保肛手术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同时极大的提高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自 190 8年Miles倡导经腹、会阴直肠切除术(Miles手术 )以来 ,此术一直作为治疗低位直肠癌的金标准〔1〕。随着人们对直肠癌病理解剖认识的提高 ,手术器械的完善和操作技术的进步 ,以及广大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的迫切要求 ,近些年来 ,广大外科学者对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就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现状作一综述。1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可行性Miles最初认为 ,直肠癌不论其位置高低 ,其肠壁外淋巴结的扩散同时向上方、侧方和向下方三个途径转移 ,根除癌肿除须切除直肠外 ,也应包括所有引… 相似文献
15.
16.
甘雨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2001,22(2):179-181,183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方法:分别采用经阴道超低位吻合、借用管状吻合器抵钉座吻合、借助支架管吻合等三种手术方法对16例低位直肠癌进行保肛手术治疗。结果:16例患者术中、术后均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术后肛门功能良好,复发率低。结论:有选择地对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是合理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实施保肛手术的治疗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自2001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53例患者行保肛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1年~5年,吻合口复发3例,盆腔复发1例,局部复发率7.55%。因肝转移死亡4例,脑转移死亡2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8%,70。%结论影响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生存率的主因是血行转移,而不是局部复发。低位直肠癌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及扩大淋巴结清扫,在保证根治前提下,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积极实施保肛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邱伟民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0,14(4):371-371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 ,直肠癌病人的保肛愿望也越来越强烈。本院从 1992年开展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30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并与Miles手术 6 0例效果进行比较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组 :30例 ,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34~ 70岁 ,平均 5 6岁 ;直肠癌肿位于直肠 5~ 10cm ,平均7cm。本组 2 6例行Dixon术 ,1例行Parks术 ,3例行改良Bacon术。术后病理诊断 :管状腺癌 16例 ,乳头状腺癌 12例 ,未分化癌 1例 ,粘液腺癌 1例。Dukes’分期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组 ,A期 3例 ,B期 2 …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在临床上的成功应用,使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明显提高,局部复发率显著下降.近年来,我们共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128例,疗效满意,现就其临床特点及外科诊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8年2月至2014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为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患者240例,所有病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腹腔镜组)和对照组(传统开腹组)2组,每组120例患者,分析比较2组术中、术后的情况,术中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评价指标包括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切口感染.结果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98.3 ±43.6) mL较对照组(286±92) mL少(P<0.05);实验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2.3±0.7)d较对照组(3.5±0.9)d快(P<0.05);实验组术后吻合口瘘(5例)较对照组(18例)少(P<0.05).结论 腹腔镜技术应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胃肠功能快、吻合口瘘发生率低等优点,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