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评价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从2014年2月开始筛选患者,截止2016年6月,收治恢复期和后遗症期脑梗死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干预组4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丰富康复训练内容、健康教育、重视督导、做好家属的沟通、创造条件及早训练.结果:90日后,组内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FMA运动评分、ADL评分高于干预前,组间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改善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但康复组治疗后的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实施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康复护理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100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100例,在此基础上加以康复护理,3周后通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3周后,干预前,实验组FMA评分23.85±10.9分,MBI评分44.13±20.05分;对照组FMA评分24.18±9.6分,MBI评分43.53±19.07分。干预后,FMA评分24.18±9.6分,MBI评分43.53±19.07分;对照组FMA评分31.22±10.9分, MBI评分59.18±18.81分。2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康复,实验组患者的FMA评分、MBI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研究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于2009年1月-2013年1 1月对我区某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措施一致,住院期间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功能障碍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急性脑梗死患者以康复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不失为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行之有效的辅助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按照数字随机方式将70例脑梗死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分成两组,35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35例实验组患儿则才康复护理。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康复护理,能让脑梗死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对其不良生活状态进行显著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病患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伴肢体功能障碍的病患随机分60例为接受传统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以及余下60例为在接受常规护理外辅以康复护理手段的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病患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提高情况.结果:接受临床护理后,两组病患的肢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改善,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患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病患,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伴肢体功能障碍病患进行康复护理能明显回复病患肢体功能,提升病患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改善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用康复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功能障碍改善情况.前后肢体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能够显著增强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改善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9 年7 月~2011 年10 月收治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 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 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评价2 组治疗前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康复的改善效果.结果:2 组患者治疗前肢体功能障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肢体功能障碍均较治疗前有所好转,其中试验组肢体功能障碍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2 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雪  杨宏  孙博 《吉林医学》2015,(5):100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QOF评分、FMA评分及BI评分变化。结果:相交治疗前两组患者QOF评分、ESS评分及BI评分均出现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期间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促进患者缺损神经的修复,促进患者康复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脑梗死致肢体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6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在入院后2~3d根据病情即开始有计划、有目的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对比护理前后患者肌力变化。结果:4周结束后,所有肢体功能障碍肢体肌力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有效率为100%。结论:对脑梗死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是尽快恢复患侧肢体功能的关键,从而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分为浅试验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加用康复护理,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FmA)积分评定,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一个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而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上肢P0.05,下肢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提高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张琰 《中国医疗前沿》2011,6(1):86-86,92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与护理对脑血管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56例中老年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进行康复与护理,包括瘫痪肢体置功能位、被动活动、主动活动、坐起训练等。结果 1年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治疗脑血管的同时进行偏瘫肢体功能康复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探讨康复护理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结果:8周后进行效果评定,比较治疗前后及组间Barthel指数的变化。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Barthel指数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康复护理措施,提高康复效果。方法:采用心理疏导、功能训练综合护理措施,促进脊髓损伤患者身、心康复。结果:96例患者中83例(86.46%)依靠轮椅、支具或拐杖能自理生活,13例(13.54%)治愈,恢复正常生活。结论:有效的心理疏导及正确到位的功能训练,促进脊髓损伤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死致肢体功能障碍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神经内科疾病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在急性脑梗死入院早期运用循证护理对肢体功能障碍进行康复,对照组不进行康复训练。入院3周后进行肢体功能缺失评定。结果:按简化Fugl-Meyer评分法和日常生活评价(ADL)Barthel记数的记分法评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死致肢体功能障碍早期进行康复是恢复患肢功能的关键,能减少运动的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致残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回归社会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行为护理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10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脑梗死运动障碍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行为护理。利用肢体运动功能(FMA)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并调查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2.5%,研究组满意度达94.7%,研究组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干预能提高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效果,实施行为护理能增加患者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系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系统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显著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系统化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