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包头市昆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对自愿参与治疗的9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纯中医治疗组、西医治疗组,各30例分别用药治疗,中药治疗组在行经前3~5d开始服用,每日1剂服2次,连服5剂。一个周期为一个疗程,一般需连续服3个疗程。西药治疗组经前3d开始服消炎痛25mg,3次/d持续至经期第3d。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中药基础上加消炎痛口服。结果中西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6.6%,纯中药治疗组有效率86.7%,西药治疗组67.8%,中西结合治疗组、纯中药治疗组、纯西药治疗组疗效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单纯治疗组比较,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方法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2.
侯新霞 《职业与健康》2002,18(12):113-113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妇乳汁分泌不足的疗效。方法 对71例产后不同程度乳汁分泌不足的产妇随机分3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中药组:口服猪蹄汤,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西药组:口服甲氧普胺(胃复安)20 mg,每日3次。中西医结合组:猪蹄汤与灭吐灵联合服用,7d为1疗程,共服1疗程。结果 中药组与西药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中西医结合组与前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4.73,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妇妇乳汁分泌不足有很好的疗效,且经济,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杨忠华 《中国卫生产业》2014,(12):187+189-187,189
【摘要】目的通过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来治疗糖尿病,并探讨研究其疗效,总结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9月的就诊的糖尿病病人120例,将这120例患者分成三个组,西药组、中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其中,西药组有40例患者,只用西药注射剂;中药组有40例患者,只用注意饮食治疗加中药口服;中西医结合组有40例患者,治疗方法是即用西药注射,又有自己的饮食疗法,再加上中药口服。三组的一个疗程为3个月。观察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处理。结果在选取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之中,好转的有28例,有效的有80例,总共的有效率就是90%,无效的有12例,其发生率为10%。西药组的有效率为85%,中药组的有效率为87.5%,中西医结合组的有效率为97.5%。结论在治疗效果上,中西医结合组的明显的比西药组与中药组要好,中西医结合这种用药方法有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刘长君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2302-2303
目的观察引用方结合盐酸加替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服用盐酸加替沙星,同时口服中药,对照组27例单用西药盐酸加替沙星口服。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3.33%,对照组有效率33.3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淋菌性前列腺炎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方法将社区中幽门螺杆菌阳性的5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1例。胃溃疡1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痢特灵、阿莫西林口服,治疗组服中药,并加对照组的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96.55%;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75.8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温经止痛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212例原发性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治疗前行彩超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6例)和对照组(106例)。治疗组用温经止痛方加减,每日1剂,分2次服。对照组服用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每次0.3 g,每日2次。结果两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与西药治疗临床疗效相同,但中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护的临床效果,总结中西医结合治护理论。方法:选择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把70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选择西药布洛芬治疗,观察组选择中药方剂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给予相应护理措施干预,以3个月作为1个疗程,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临床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方法中西医结合组采用口服汤剂中药,静滴丹参注射液。同时应用利尿荆及一般护肝对症支持治疗;西医组采用西药护肝、利尿及对症支持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24例中治愈10例,有效12例,无效2例;单纯西医组治疗17例,治愈5例,有效5例,无效7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9.
崔红利  李伟 《工企医刊》2012,25(2):72-73
目的 观察中药辨证施治和弥可保片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治疗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纳入临床观察范围的糖尿病伴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三组,即对照组、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对照组予以弥可保片500μg,3次/d,口服;中药组中药日一剂两次分服;中西医结合组为弥可保片与中药同时口服.连续服药1个月为1个疗程,均观察1个疗程.观察三组治疗1个疗程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变化(以治疗后积分减少为优)和神经传导速度变化,以及三组临床疗效有否差异.结果 (1)中西医结合组和中药组积分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1,P<0.05);(2)中西医结合组和中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5%和78.0%)亦明显优于对照组(46.2%)(分别为P<0.01,P<0.05);(3)中西医结合组积分变化和总有效率虽优于中药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较好,尤其是中药辨证施治在其治疗中的作用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0.
朱瑞兵 《现代保健》2009,(34):84-85
目的探讨中药天麻钩藤饮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单纯中药组口服天麻钩藤饮,每天1剂;西药组口服尼莫地平片30mg,每天2次;中药加西药组中药口服天麻钩藤饮,每天1剂,加尼莫地平15mg,每日2次。治疗1个月,比较血压降低情况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单纯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单纯中药组与中药加西药组比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加西药组与西药组比较,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说明单纯中药与单纯西药对高血压均有效,说明中药配合西药优于单纯中药及单纯西药。中药天麻钩藤饮配合西药尼莫地平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5例)采用激素治疗的不同阶段加用中药辨证施治,西医治疗组(23例)仅用激素治疗作为对照。结果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2%,激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7.8%。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明显高于西医组;激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西医组。结论中药配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能增加疗效,减少激素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热罨包联合耳穴压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12月上海 市浦东新区洋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中医辨证为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 80例,将其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 (n=40) 和中医外治组 (n=40)。西药对照组给予患者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中医外治组给予患者中药热罨包联合耳穴压丸法治 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中医外治组总有效率 (80.00%) 显著高于西药对照组 (55.00%),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Z=-2.414,P<0.05)。治疗后中医外治组患者 VAS评分和 SAS评分均低于西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 别为2.772、3.896,P<0.05)。两组治疗方案均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可靠。结论:中药热罨包联合耳穴压丸可有效治疗寒 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可明显改善痛经等相关症状,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与硝酸甘油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各29例,两组除给予一般处理外,西药组加用硝酸甘油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缓慢滴注,每日1次,连用5天后改为口服维持,每次2,5mg,1日2次,服药10天。中西医结合组加用参麦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15天,同时应用硝酸甘油,用法同西药组。结果心绞痛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中西医结合组为93.1%,西药组为79.3%(P〈0.05),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6.5%及82.7%(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与硝酸甘油二者联合治疗能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时间,同时心电图也有明显改善,综合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应用硝酸甘油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方法将社区中幽门螺杆菌阳性的5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1例,胃溃疡1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痢特灵、阿莫西林口服,治疗组服中药,并加对照组的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96.55%;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75.8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熏蒸方法治疗对老年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配为A(中药熏蒸加西药口服)、B(中药熏蒸)、c(西药口服)三组各30例,中药熏蒸方法使用中药黄芪桂枝五物汤进行膝关节以下药物熏蒸,每天一次,每次时间为30min;西药口服使用弥可保(甲钴胺),每片500μ-g,每日三次,每次一片口服。两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三组病例临床症状、深浅感觉和肌电图变化的情况对照。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中药熏蒸+西药组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熏蒸组和西药组,中药熏蒸组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和肢端麻木发凉等主客观症状优于西药组。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熏蒸能较好地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以及深浅感觉,对肌电图也有较好的改善,其改善症状和下肢血液循环方面优于西药弥可保口服效果。而中药熏蒸配合西药口服疗效明显高于单一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何小静 《中国校医》2007,21(3):321-322
目的对心痛定与金佛止痛丸治疗原发性痛经进行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对原发性痛经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7例,含服心痛定每次10 mg,每天3次,连服3 d;对照组25例,口服金佛止痛丸每次10g,每天2次,连服3 d;连续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进行临床疗效、复发率、不良反应等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7%,对照组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痛定对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优于金佛止痛丸,且服用方便,显效快,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小儿咳嗽的疗效。方法选取82例咳嗽的小儿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1例)及西药治疗对照组(41例);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病人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小儿咳嗽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与硝酸甘油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各29例,两组除给予一般处理外,西药组加用硝酸甘油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缓慢滴注,每日1次,连用5天后改为口服维持,每次2.5mg,1日2次,服药10天。中西医结合组加用参麦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15天,同时应用硝酸甘油,用法同西药组。结果心绞痛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中西医结合组为93.1%,西药组为79.3%(P<0.05),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6.5%及82.7%(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与硝酸甘油二者联合治疗能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时间,同时心电图也有明显改善,综合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应用硝酸甘油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7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接受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服五子固肾胶囊及自拟肾复汤治疗,治疗结果观察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胆固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服五子固肾胶囊及肾复汤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7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兰英 《职业与健康》2002,18(8):121-122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原发性痛经70例,于月经前1d开始服用,至月经来潮3d停止,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同时与消炎痛治疗原发性痛经62例作对比。结果 治愈率治疗组为68.57%,对照组为29.03%,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1.77,P<0.01)。其中第1疗程治疗组治愈率为48.57%,对照组22.58%,二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2.33,P<0.01)。结论 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大大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