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肝脏恶性肿瘤的生长、转移及预后与肿瘤新生血管密切相关,通过各种检查手段评价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血管生成疗效已成为临床的迫切需求.CEUS在评价肝肿瘤血管生成和抗血管生成疗效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三维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及特异性靶向分子超声造影技术在临床应用及科研中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以新生血管为靶点的抗血管生成治疗是肿瘤靶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治疗后反应要早于肿瘤大小的变化,一些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超声造影能早期显示肿瘤抗血管生成疗效[1-2],针对血管内皮细胞相关靶点的靶向造影剂在动物模型上能较好地显示肿瘤新生血管[3]。在此通过总结超声造影的原理、技术以及研究结果,对超声造影及针对分子水平的靶向超声造影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肝脏恶性肿瘤的生长、转移及预后与肿瘤新生血管密切相关,通过各种影像学手段评价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血管生成疗效已成为临床的迫切需求。CEUS在评价肝肿瘤血管生成和抗血管生成疗效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三维CEUS成像技术及特异性靶向分子CEUS技术在临床应用及科研中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肿瘤血管生成与超声造影成像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血管生成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微血管密度是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金标准,且与肿瘤的分级有很好的相关性。超声造影成为目前评价肿瘤血管的最新检查方法,可通过测定各种灌注参数对活体肿瘤组织的微血管生成情况进行判断。不仅可以为临床提供术前更加丰富的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信息。同时其反映肿瘤血管的指标与肿瘤微血管密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从而为预测预后及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疗法、手术切除等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微泡造影剂用于肿瘤血管生成的超声分子成像。方法:用生物素-亲和素桥接法制备靶向VEGFR2超声微泡,免疫荧光法检测微泡与抗体的结合。建立裸鼠Hep G2肝癌皮下种植瘤模型,随机分成靶向组(n=5)和非靶向组(n=5),经尾静脉团注相同剂量靶向微泡或非靶向微泡,录像并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注入造影剂5 min后利用高声压爆破技术清除肿瘤内部微泡,比较爆破前后两组造影图像灰阶强度的下降,估计靶向微泡在体内与靶点的结合能力。结果:靶向造影剂和非靶向造影剂均表现为裸鼠皮下瘤的显著增强,但TIC显示两组间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940.4±200.9)dB·s vs.(2 796.8±452.3)dB·s,P=0.001];微泡爆破后靶向组灰阶强度降低显著大于非靶向组[(7.61±2.20)dB vs.(3.74±1.40)dB,P=0.010]。结论:靶向VEGFR2微泡造影剂在体内能显著增强肿瘤血管成像,可作为监测肿瘤血管生成的较可靠分子影像学探针。  相似文献   

6.
超声造影定量评估肝肿瘤血管生成和血流灌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研究结果证实,实体肿瘤的生长和代谢依赖于血管生成(angiogenesis),其血管的形态学分布和功能结构不同于正常组织[1],而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分期及预后有密切关系[2].探索一种准确的、无创的、在活体上可重复的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方法是目前影像学的研究热点,并期望进一步获得反映肿瘤血流动力学(如血流速度、血容量和血流量等)早期变化的功能成像(functional imaging)或灌注成像(perfusionimaging),为临床的抗肿瘤血管治疗提供一种预测和监测手段.现就超声造影评价肝肿瘤血管生成和血流灌注的定量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都依赖于新生血管的生成,通过抑制血管生成而切断肿瘤营养供给的方法一直是肿瘤生物治疗的研究热点。内源性新生血管抑制剂靶向性治疗肿瘤具有不产生耐药性、无毒副作用以及广谱性,故应用前景良好。肿瘤抑素(tumstatin)是最新发现的来源于基底膜Ⅳ型胶原的肿瘤血管生成的内源性抑制因子。本文就tumstatin在肿瘤生长、转移中的作用,及在肿瘤诊断研究中的意义、抗肿瘤血管生成基因治疗研究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在诊断乳腺肿瘤及预测肿瘤血管生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5例由手术及病理证实乳腺肿瘤患者行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检查,并对肿瘤血管三维图像进行定量及半定量分析。采用链霉素-生物素免疫组化技术对所有乳腺肿瘤进行CD34指标检测。结果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三维血管形态不一,以血管分型Ⅲ型诊断乳腺恶性肿瘤,其敏感性为88.24%,特异性为68.29%。其定量指标血管指数也有明显差异,以血管指数〉0.3条/cm^3诊断恶性肿瘤敏感性为81.57%,特异性为67.56%。良性肿瘤血管指数与微血管密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恶性肿瘤血管指数与微血管密度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技术为乳腺肿瘤的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并且可初步评估肿瘤组织微血管的丰富程度,从而预测预后及为抗肿瘤血管生成的基因疗法、手术切除等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超声检测乳腺肿瘤血管是最简便可靠的非侵入性方法,已被临床认可并广泛应用。本文对目前几种评价乳腺肿瘤内血管生成及血流分布情况的超声成像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Endoglin是内皮细胞表面与细胞增殖密切相关的膜抗原,在肿瘤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上特异性高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密切。用Endoglin标记血管内皮,记数微血管密度(MVD)在恶性肿瘤诊断及预后评估中有重要意义。Endoglin是人体恶性肿瘤诊断和生物治疗的理想生物靶分子,是判断恶性肿瘤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微泡增强超声空化毁损肿瘤微血管联合恩度对肿瘤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方法 对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于单侧大腿内侧皮下种植Walker-256肿瘤,随机均分为超声空化联合恩度组(A组)、恩度组(B组)、超声空化组(C组)和超声假照组(D组),每组10只,每天1次、连续给予相应干预3天;干预前、干预后1天和4天分别行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CEUS)检查。之后获取肿瘤组织,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微血管密度(MVD)。比较各组造影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肿瘤体积及MVD。结果 干预后1天,CEUS中A组PI和AUC值明显低于其余各组(P均<0.05),B组和C组则低于D组(P均<0.05);干预后4天,各组中A组PI和AUC值仍最低(P均<0.05),B组仍显著低于D组(P<0.05)。干预后1天,A组肿瘤体积(1.94±0.64)cm3最低,B组、C组均低于D组(P均<0.05)。干预后4天,A组肿瘤体积(5.25±1.74)cm3仍为各组中最低(P均<0.05)。各组MVD存在差异(F=30.121,P<0.001)。A组(18.33±3.10)、B组(24.17±2.16)MVD明显低于C组(30.43±4.17)和D组(31.57±1.74)(P均<0.05)。结论 微泡超声空化联合恩度治疗可显著减少肿瘤血流灌注,从而抑制大鼠Walker-256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及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2.
13.
高频超声诊断腮腺肿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经病理确诊的72例腮腺肿瘤患者的高频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其声像图表现、诊断符合情况等。结果 腮腺混合瘤、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腮腺癌共占本组腮腺肿瘤的90.28%(65/72),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00%(22/25)、56.25%(9/16)、45.83%(11/24)。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多发生于老年男性,血流信号较丰富。部分早期或低度恶性腮腺癌缺乏典型的恶性肿瘤声像特征,高频超声难以做出准确诊断。结论 腮腺肿瘤的定性诊断主要是混合瘤、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腮腺癌三者的鉴别诊断,密切结合临床综合诊断可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4.
刘扬  钱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12):2371-2374
目的 探索一种合适的AM中值滤波窗口,以使通过示踪剂动力学模型得到的功能参数和功能图片可以准确表征肿瘤的生长状态。方法 对原始CT序列图像进行不同窗口下的AM中值滤波,通过示踪剂动力学模型获取相应的功能参数及其功能图片;对功能图片中的肿瘤进行分割和测量,比较不同滤波窗口下肿瘤形态的差异性。结果 滤波窗口越大,所获得的功能参数值越准确;同时肿瘤区域逐渐增大,肿瘤的面积变大,由于边缘的毛刺、突起等得到平滑,周长反而减小;不同滤波窗口下肿瘤区域的灌注参数与正常组织的灌注参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滤波窗口越大,差异性越明显。结论 在3×3 AM中值滤波预处理基础上得到的功能参数和功能图片可以准确地表征肿瘤的生成状态。  相似文献   

15.
超声诊断静脉内平滑肌瘤病(附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分析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的超声表现,提高对IVL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确诊为IVL临床资料,总结所累及脏器的超声表现.结果 7例均为女性,6例有子宫肌瘤病史,5例已行子宫切除手术,1例超声见子宫肌壁间多发结节及盆腔多发肿物.7例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均发现一侧髂内静脉伴髂外静脉或髂总静脉占位,并见下腔静脉不同段实性中等回声占位:4例累及下腔静脉下段;3例累及下腔静脉全程,其中2例向上延伸至右心房.结论 IVL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点,掌握IVL超声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6.
卵巢颗粒细胞瘤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临床、超声及CT特征,旨在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其中11例同时接受CT检查.结果 超声检查中,2例表现为实性包块,21例表现为囊实混合性包块,1例表现为囊性包块;CT检查者中,1例表现为实性包块,9例表现为囊实混合性包块,1例表现为囊性包块.卵巢颗粒细胞瘤的超声、CT表现与病理表现基本一致.结论 卵巢颗粒细胞瘤的超声和CT表现虽具有一定特点,但特异性不高,最后诊断常需依赖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裸鼠胆囊癌皮下移植瘤CEUS定量参数与肿瘤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建立裸鼠胆囊癌皮下移植瘤模型,测定CEUS定量参数和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成功建立移植瘤20个,最终CEUS成功16个。裸鼠胆囊癌皮下移植瘤PI与MVD、PCNA呈正相关(r=0.635、0.514,P=0.008、0.042),而CEUS各定量参数与VEGF表达均无相关性(P均>0.05)。裸鼠胆囊癌皮下移植瘤MVD与VEGF、PCNA表达呈正相关(r=0.680、0.650,P=0.004、0.006),VEGF与PCNA呈正相关(r=0.611,P=0.012)。结论 裸鼠胆囊癌皮下移植瘤PI与MVD、PCNA呈正相关,有助于评估肿瘤的血管生成及细胞增殖状态;MVD、VEGF、PCNA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表明肿瘤血管生成与细胞增殖之间相互促进,共同促进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胃间叶源性肿瘤(GMT)的二维超声(2D)、CDFI、动态三维表面成像(4D)、3D-CDI表现。方法 分析45例GMT患者的超声表现,将其分为A组(良性或可能良性)、B组(低、中危)、C组(高危或恶性)。结果 术前超声诊断GMT部位、生长方式、物理状态、起源、病理类型、性质的符合率分别为95.56%(43/45)、95.56%(43/45)、91.11%(41/45)、93.33%(42/45)、62.22%(28/45)、73.33%(33/45)。组间病灶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C组回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应用多种超声检查技术,可早期发现GMT。  相似文献   

19.
携VEGFR2单抗靶向微泡评价小鼠肿瘤新生血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携带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单克隆抗体的超声微泡造影剂(MBv)评价小鼠肿瘤新生血管的可行性.方法 以生物素-亲和素桥接法构建MBv.免疫荧光法体外鉴定其性质.建立小鼠H22肿瘤模型,分别注射MBv和普通脂质微泡(MBc)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定量分析造影图像视频强度变化,描绘时间-强度曲线,并行肿瘤组织VEGFR2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成功构建偶联抗小鼠VEGFR2单抗的MBv.造影结果 表明MBv组较MBc组达峰时间提前,峰值较高,持续时间更长.免疫组化证明瘤体内新生血管内壁VEGFR2高度表达.结论 应用MBv结合超声造影可较好地评估肿瘤新生血管状况.MBv是良好的肿瘤靶向造影剂.  相似文献   

20.
声触诊组织量化和弹性成像技术评价乳腺良、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和弹性成像技术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对86例乳腺病变患者术前分别进行常规超声、弹性超声及VTQ检查,对各病灶进行弹性成像评分和VTQ速度分组,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乳腺良、恶性肿瘤弹性超声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中弹性超声评分为1~3分者占为68.09%(32/47),恶性肿瘤中弹性超声4~5分者占82.05%(32/39)。乳腺良、恶性肿瘤的VTQ速度值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弹性超声、VTQ技术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率达91.86%。结论联合应用常规超声、弹性成像、VTQ技术,可显著提高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