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周玉洁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492-493
目的分析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探讨正确采集检验标本的方法。方法对我院从2011年2月到2011年11月这段期间,各科室的住院患者进行采集血液做血液细胞学、免疫以及生化检查的1100份血液标本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进行严格的质量标准检查,以判定血液标本质量,对于不合格的血液标本要进行准确的记录,标明血液样本不合格的原因,以探讨正确采集检验标本的方法。结果共收集了1100份血液标本,其中血浆标本为290份(26.4%),血清标本640份(58.2%),全血标本170份(15.4%)。其中有120份的血液标本不合格,占总血液标本的10.9%。其中不合格的原因:采血量不正确29份,所占比例为26.4%;标本容器选择不正确13份,所占比例为11.8%;标本溶血45份,所占比例为40.9%;错用抗凝20份,所占比例为18.2%;凝固3份,所占比例为2.7%。结论正确采集血液标本是确保血液检验结果准确、真实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大标本质量的监管力度,严格规范采集检验标本的行为,保证检验标本流程的完整性与准确性,确保检验标本的可靠性,降低不合格检验标本的比例,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可靠的诊断依据,从而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合格血液标本在临床检验中的原因。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科接受血常规检查的健康体检者150例,记录分析不合格血液标本在临床检验中的原因。结果在150份血液标本中,有14例血液标本不合格,不合格率为9.33%。不合格血液标本的种类包括:3例溶血,占比21.4%;4例凝血,占比28.6%;5例标本量不足,占比35.7%;2例标本错误,占比14.3%。结论不合格标本对血常规检验结果有一定影响,在临床应用时要分析总结出现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并且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血液标本的采集质量。  相似文献   

3.
李建芬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7):88+99-88,99
目的探讨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影响原因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采集950份本院住院患者的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标本中溶血、脂血、凝血等情况及时处理并分析原因。结果对950份血液标本进行总体分析,其中含血清标本650份、血浆标本220份、全血标本80份,不合格标本60份,占标本总数的6.31%;经过分析,不合格标本主要由5种原因造成,分别为溶血10例(16.67%)、凝固5例(8.33%)、抗凝剂错用20例(33.33%)、量的误差18例(30.00%)及其他7例(11.67%)。结论分析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临床血液检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关于临床血液检验标本检验结果准确性的营养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来我院进行血液样本检验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标本调查,统计其中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发生率,并根据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标本当中存在33例标本被判定为检验不合格,不合格的发生率为27.50%;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导致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主要为标本采集不当15例,标本保存不当10例,抗凝剂和血量比例不大8例,分别占45.45%、30.30%、24.24%。结论临床对患者进行血液检验时导致血液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标本的采集方式、标本的保存方式和抗凝剂比例等,需要严格的把控各个环节的检验质控工作,才能够更好的提升血液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出现的原因和解决对策.方法 2009年4月-2012年7月采集血液标本700份,分析其不合格的原因.结果 700分血液标本中不合格标本45份(6.43%).导致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量不准15份(33.33%)、溶血12份(26.67%).结论 血液标本的合格管理要从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做起,这样才能有效降低不合格现象的出现,提升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6.
丁静 《中国医药指南》2013,(25):320-321
目的探讨影响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的因素及临床控制策略,以提高血液样本检验的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2年7月采集的340份血液样本,并分析血液样本检验的质量。结果340份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中,不合格的标本有40例,占总数的11.76%。结论通过进行分析造成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标本采集方法不当、抗凝剂和血量比例不合理等,所以规范采集方法,实施标准化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检验的质量,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黄敬 《黑龙江医药》2014,(3):597-598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和相应优化对策。方法:对某医院2012年10-12月收集的血液标本4015份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15份血液标本中,检测不合格218份,百分比为5.43%;通过对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可知,主要有样本量少、溶血、抗凝不全、容器不当、输液同侧采集、受检者准备不足、送检不及时及标本污染等方面。结论:为了使得临床检验血液标本更为合格,即保障检测准确性,就需要相应科室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并且相关人员应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责任感及专业技能等,最大化减少不合格的风险,促使检验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8.
秦兵 《哈尔滨医药》2013,33(4):300-301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以及对策.方法 选取2010年6至12月期间,本院各科住院患者采集血液作生化、免疫、血液细胞学检查的630份血液标本作为统计分析研究对象.所有检验标本均由护理人员采集、送检.采取严格监管措施,判断标本是否合格,对于不合格标本进行详细登记,注明不合格标本的原因,针对原因探讨解决方法.结果 共收集血液标本630份,其中血清430份,血浆149份,全血51份.其中不合格标本41份,占总标本的6.51% (41/630).依据不合格标本的不同原因分为5类:即溶血、凝固、错用抗凝、量不准及其他,各自的所占的比例为29.27%、14.63%、12.20%、31.71%以及12.20%.结论 医护人员必须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标本采集规范,注意标本采集、送检、处理等事项的每一个环节,从而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依据,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9.
马永梅 《北方药学》2011,8(4):91-92
目的:研究临床上影响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原因。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0年12月我院门诊住院40例病人临床血液不合格检验标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份不合格病人临床血液检验标本中,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主要有:采血量不准确;采血时机不恰当;抗凝的标本有凝块;体外溶血;把病人标本弄错或者是标本采集好后没有马上按时送检等。其中采集标本量不够占总数的30,采集标本的时间不恰当占15,标本有凝块占27.5,溶血占5,其他原因占22.5。结论:在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把握好其中的每一个环节,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及其相关的对策。方法选自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送检的1500份血液标本,对这1500份血液标本进行分析,了解临床检验不合格率,积极的查找原因,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结果血液标本临床检验的不合格率为10.9%。其中120份不合格标本中,33.3%是由于标本凝固导致的,25.0%是由于没有及时送检导致的,16.7%是由于标本量不足导致的,12.5.0%是由于患者信息丢失导致的,8.3%是由于采血过程不规范导致的,4.2%主要是由于使用的材料不合格导致的。结论血液标本临床检检验不合格是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通过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解决,能够进一步提高血液标本临床检验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尿液检验过程中影响检验质量的各种因素,针对各种原因来找到控制检验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检验科于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检的49358份尿检样本的资料进行分析,将其中检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的209份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探究是在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中何种因素导致结果出现偏差。以此来具体分析尿液检验过程中影响检验质量特点,推进质量控制的深入。结果通过对我院检验科收检的检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的209份样本进行分析。分析前,影响质量的因素主要有采集数据记录、样本采集方法错误、样本运送失误,占29.67%(62/209)。分析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检验人员操作失误、检验仪器或试剂错误、尿沉渣镜检失误,占46.89%(98/209)。分析后影响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样本结果审查失误、样本结果运送失误,占23.44%(49/209)。结论尿液检验是我们进行临床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医院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尿液检验工作。如何保障尿液检验的质量,便是我们相关医护人员需要十分重视的工作。我们要重视整个尿液检查工作的流程,细心对待每个步骤,以保障尿检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门诊血液标本采集患者采血检验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寻求门诊开展检验咨询服务的方向和方法。方法采用解释现象学质性研究方法对8名成人患者及5名患儿家长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了解其对血液标本采集检验的态度、检验咨询服务需求等,运用类属分析法归纳主题。结果共提炼出5个主题,包括采血患者准备知识的需求、标本采集送检知识的需求、检验结果咨询服务的需求、检验结果领取服务的需求、检验项目价格。结论在患者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应关注患者及家属的检验咨询服务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多种形式的检验咨询服务,提高检验质量,满足患者健康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方法通过近几年临床实验室开展血细胞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评价活动,分析质量控制分析前的影响因素,明确血细胞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工作要求。结果血细胞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检验科工作人员素质及仪器设备状态;分析前项目的正确选择;标本采集前患者的准备;正确的标本采集;标本的正确处理;药物及生理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论血细胞分析前的质量保证,既能减少实验误差,还能提高血细胞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检验科静脉采血过程中对凝血四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进行的术前静脉采血行凝血四项检查标本200例进行抽血复查比对。结果:本组资料中200份标本中.影响检查结果因素的有,血液凝固62例(31.0%)、小凝块98例(49.0%)、采血量少27例(13.5%)、溶血和脂血13例(6.5%)。结论:临床检验工作者应结合临床检验工作中的长期实践,对静脉采血影响凝血四项结果做细致的分析,避免错误发生,减少误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的影响及干预措施。方法 2012年6月-2012年12月共采集血液标本32 567份,观察血液标本采集部位、时间、标本量及送检时间等对血液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35 267份样本发生检测误差67份(0.19%),其中由于采集部位、体位引起检测误差13例(19.40%),血液标本量导致检测误差23例(34.33%),标本放置时间导致检测误差22例(32.84%),患者心理因素导致检测误差9例(13.43%)。结论血标本的采集质量对血液检验分析结果有直接影响,医院应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血标本采集质量,提高医院血液检验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2010—2012年河南省人口计生系统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以督促各实验室提高临床全血细胞计数检测质量,提高计生检验服务能力。方法每年发放质控物6份,分两次测定,按分组对其汇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3年室问质量评价,全血细胞计数回报率由95.5%增长到99.5%,合格率由37%增长到76%,PT成绩由61%增长到79%,各地区PT平均成绩及合格率均增长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省计生检验科全血细胞计数室间质量评价总体水平在逐年提高,有必要在全省范围内继续开展质评活动以提高计生检验水平。  相似文献   

17.
李旭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360-361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检验前护理工作影响因素,加强临床科室和检验科联系,提高血液标本送检质量。方法通过对影响血液检验全程质量控制的护理因素分析,找出问题,加强护理管理,提高血液标本采集质量。结果在血液分析前质量控制中,护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某一环节出现问题,会使检验结果出现偏差。结论只有通过医、护、技各方面的相互协作,杜绝标本采集缺陷,才能提高血液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确保实验室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探讨其解决对策.方法 选取94例接受尿常规检验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尿液采集法和清除阴道分泌物采集法进行尿常规检验.比较两种方法细胞及尿蛋白检出率,蛋白质、尿糖、pH值.结果 清除阴道分泌物采集法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及蛋白质检出率分别为7.45%、3...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院一般就诊人群和献血(浆)员HIV感染率,为医院和采供血机构艾滋病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28份省内各医疗和采供血机构HIV初筛实验室2007—2008年间所送确证标本进行免疫印迹确证试验(WB),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28份初筛阳性标本经WB确认,242份为确证阳性,占73.78%,其中在青壮年中占绝大多数,并在各类就诊人群和献血(浆)员中均有分布,同时有210份(占86.78%)出现8条以上的WB阳性带型结果,P24抗原和外膜抗原成分阳性率最高,分剐迭100%和99.45%。结论当前医院和采供血机构应加强工作人员的防艾意识,防止从业人员职业暴露,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检测和防控措施,以遏制艾滋病的医源性蔓延,确保血液制品和输血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