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模拟定位机的影像工作站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计划射野位置验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影像工作站上比较模拟定位机的验证野影像和治疗计划系统的验证野数字重建影像(DRR),测量摆位误差。结果 254例患者的放疗计划通过模拟定位机进行了射野的位置验证。位置校正后,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放疗计划在x轴、y轴、z轴方向上的误差分别为(-1.0±1.0)mm,(-1±2)mm,(2±1)mm;胸腹部肿瘤患者为(1±2)mm,(0±2)mm,(3±1)mm;盆腔肿瘤患者为(1±1)mm,(1±2)mm,(2±2)mm。位置校正后,各放疗计划的误差都能够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结论 模拟定位机的影像工作站可以对放疗计划进行射野位置验证,减少摆位误差。  相似文献   

2.
负压真空气垫对精确放疗体位固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负压真空气垫固定技术在肿瘤精确放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真空气垫体住固定技术,利用激光线标出真空袋与身体之间的关系,在患者的相对应部位和真空袋作连线标记,以便患者体住重复。在放疗摆住投照实施前后,用射野标尺测量验证射野前后的靶区各点的移动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根据真空气垫标记摆位,患者体住重复性误差〈2mm。患者在0°位置摆位误差〈2mm。验证适形照射野在模拟机下灯光野深度在治疗计划所给深度的平均误差在2-3mm以内。结论:在开展肿瘤精确放疗过程中,用真空气垫固定体位方法的偏差幅度均明显减少,其临床应用价值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3.
韦晓波  裴红蕾 《现代保健》2010,(32):171-172
目的比较分析头颈部与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时的摆位误差为临床靶区勾画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对21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与23例胸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时进行前野与侧野摄片,与数字重建图像(DRR)比较,分别记录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对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头颈部肿瘤摆位的平均平移误差分别为左右(0.97±0.72)mm,头足(1.22±0.77)mm,前后(0.80±0.68)mm,胸部肿瘤分别为左右(2.10±1.38)mm,头足(1.93±1.31)mm,前后(2.40±1.64)mm。两者在三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都存在差异(P(0.05)。结论胸部肿瘤患者的摆位误差要比头颈部肿瘤的大,故而在放疗计划PTV的设定中胸部肿瘤要比头颈部肿瘤外放范围大,而在实际投照中对腹部肿瘤患者的摆位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来提高其摆位精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使用X线图像引导系统配合六维移动治疗床在头部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瓦里安Trilogy直线加速器对35例头部肿瘤患者进行调强放射治疗,每次治疗前均行X线图像扫描,应用红外线标记摆位后,采用ExcTrac X线图像引导系统拍摄双斜位交叉X线射野照片,与重建的数字射野影像图像进行匹配,得到等中心X、Y、Z三个方向的平移误差及绕三个方向中心轴的旋转误差。结果 35例患者共获取202幅图像。红外线标记摆位纠正摆位后平移误差及旋转误差均低于纠正前。结论治疗前借助X线图像引导系统拍摄扫描图像,可以减少分次治疗间摆位误差,为临床放射治疗提供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利用瓦里安23EX机载影像系统(On Board Imager System,以下简称OBI系统)进行普通放疗模拟定位的可行性,开发其新的功能,拓展其使用范围。材料与方法:选取欲行全盆腔前后两野对穿照射患者一例,在源皮距为100cm时摆好位,通过OBI系统拍摄平片,调整患者体位或治疗床参数,使治疗部位全部位于图像窗口之内,根据临床要求确定照射野大小、形状及准直器转角,机架转角等射野参数。根据定位参数设置加速器,打开加速灯光野进行体表射野的勾画,记录相关治疗参数。结果与讨论:OBI系统可以用于常规放疗中的模拟定位,但其范围受非晶硅探测板灵敏区大小(X方向397mm、Y方向298mm)等因素的限制,对于上下(Y方向)超过298mm的病变,因图像范围不能全部包括靶区,无法进行定位。结论:在未配置普通X线模拟定位机或普通X线模拟定位机出现故障时,OBI系统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临时替代常规X线模拟定位机用于常规放疗模拟定位。  相似文献   

6.
CT模拟定位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宫瑾 《医疗设备信息》2001,16(8):18-18,20
目的:通过对CT模拟定位系统在临床应用上的探讨,评价其在放疗中的作用。方法:用CT机、激光定位系统、“魔十字”、STAR-2000三维计划系统和加速器共同对肿瘤病人的CT模拟定位和治疗计划的制定。结果:CT模拟定位可以和X线模拟定位一样完成从定位到做体表标记的全过程。利用CT进行定位,可为靶区的确定、复杂多野照射、立体定向放疗提供更多的原始信息和更高的定位精度,治疗等中心与实际靶中心的误差小于2mm。结论:CT模拟定位可用于对大多数肿瘤病人的定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锥形束CT(CBCT)图像引导系统在精确放射治疗中提高摆位的精度,减少摆位的不确定性的作用。方法:对头颈部肿瘤患者(30例)和胸部肿瘤患者(40例)用CBCT扫描,其中头颈部肿瘤患者扫描90次,胸部肿瘤患者扫描113次,统计患者前后、头脚及左右方向的摆位偏差。结果:对于头颈部肿瘤患者前后方向的最大偏差值为6 mm,3个方向中〉3 mm偏差的均在10%以下;对于胸部肿瘤患者的头脚方向摆位误差最大,〉5 mm的达21.51%。前后方向的误差≤5 mm,左右方向〉5 mm的为4.53%。结论:采用CBCT图像引导系统对患者体位实时修正,极大的提升了放射治疗的精度和疗效。相对于电子射野影像验证系统(EPID),CBCT对患者的累积剂量的影响更小,图像分辨率更高,图像匹配更精确,但是和普通螺旋CT相比,其分辨率和扫描范围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适形照射技术在胸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自行研制的胸部肿瘤放疗定位装置和现有的放疗设备,实现适形放射治疗.并探讨这种适形照射技术在胸部肿瘤放疗中应用的可行性。选择42例胸部恶性肿瘤患者,其中肺癌33例,纵隔肿瘤9例;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鳞癌29例,腺癌13例,采用Rander Plan3.0治疗计划系统设计放疗计划,每例患者均做常规和适形2个计划,照射总剂量均为60Gy。常规计划先采用前、后对穿野40Gy,再加斜野20Gy;适形计划依照医生勾画的靶区设计3~5个共面或非共面不规则射野.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s)比较靶区剂量和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的差异。胸部定位装置能够起到体位固定和重复的作用,实现三维适形照射.满足临床要求,大大减少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头颈部肿瘤在调强放射治疗中的摆位偏差,分析计划设计中从临床靶区(CTV)到计划靶区(PTV)的外扩边界.方法:随机抽取76名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治疗时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拍摄射野片,将射野片和计划系统中的数字重建射野(DRR)图像片进行误差比较.结果: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是(-0.62±1.46) mm,(-0.41±1.54) mm,(-0.31±1.67) mm,外扩边界分别是2.27 mm,1.87 mm,1.98 mm.结论:对于头颈部调强治疗的患者,CTV到PTV的外放边界在左右方向需要2.5 mm,头脚方向和腹背方向需要2 mm.并且随着治疗时间的递进,摆位误差没有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射野影像系统研究放疗过程中人体不同部位摆位误差和空腔脏器不同充盈状态及有无体位固定装置对摆位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放疗前先采集定位片图像为参照,与治疗过程中实时采集的验证图像对比,测量摆位误差。结果头颈部肿瘤靶区摆位误差较小;胸部肿瘤靶区由于呼吸心跳运动的影响,误差较大;在平静呼吸状态下,腹腔和盆腔的肿瘤靶区摆位误差与各脏器的不同充盈状态关系不大。结论利用射野影像系统可以有效减少放疗摆位误差,提高摆位的准确性,及时纠正摆位误差,是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有力工具;有体位固定措施的摆位误差较无体位固定措施的误差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调强放疗重复CT模拟定位的作用。方法:前列腺癌调强放疗首次CT模拟定位后行CT扫描,在模拟定位工作站确定靶体积中心(等中心)做体表标记。于放射治疗4周左右进行重复CT模拟定位,扫描前用激光灯核对原等中心标记,记录等中心数值后进行CT扫描。在模拟定位工作站录入记录的原等中心数值传输至治疗计划系统,与首次CT模拟定位的图像融合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首次CT与重复CT图像融合后测量靶区位移的平均误差左右(RL)方向为1.9mm;头脚(SI)方向为2.8mm;前后(AP)方向为3.1mm。危及器官膀胱和直肠的最大剂量分别增加0.5~3.7Gy、0.9~5.0Gy;平均剂量分别增加0.7~4.9Gy、0.6~5.4Gy;最小剂量分别增加0.3~1.3Gy、0.6~2.8Gy。结论:前列腺癌调强放疗重复CT模拟定位便于对比分析靶区和危及器官的位移和对剂量的影响,为及时调整治疗计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肿瘤患者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摆位误差,并研究其控制策略。方法:对本院2019年11月~2021年2月收治的50例肿瘤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进行放疗前使用KV-CBCT进行扫描,并配合六维床(Lng Lat Vrt Rtn Pitch Roll六个方向)进行校准获得图像匹配数据。对患者治疗中的摆位误差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控制策略。结果:头部摆位误差较小,误差平均值<1mm,而胸腹部摆位误差相对较大,误差平均值>3mm,头部摆位的误差低于胸腹部,头部摆位的重复性准确率明显高于胸腹摆位;这与技师的技术、设备的精准度以及患者自身的自主和不自主运动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结论:在肿瘤患者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经常会出现摆位误差的现象,因此要积极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并进行有效的纠正和控制,提高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摆位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分析不同分段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首次摆位误差。方法:在首次治疗前行CBCT验证,当平移误差<3 mm且旋转误差<3°时实施治疗;当平移误差>3 mm,<5 mm,在线纠正,再次行CBCT扫描,如果误差<3 mm实施治疗,否则需要重新摆位,重新验证。利用SPSS软件分析胸上段、胸中段及胸下段食管癌摆位误差。结果:胸上段、胸中段及胸下段食管癌首次摆位误差合格率分别为82.62%、79.59%和75.41%,再次摆位共8例,占比分别为2.94%、0.68%和6.56%。胸上段X轴、Y轴及Z轴误差与胸中段、胸下段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胸中段X轴、Z轴与胸下段治疗误差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t=-4.46;P<0.05)。结论:在首次摆位中胸下段食管癌摆位误差略大于胸上段和胸中段食管癌,必要时可通过在线纠正和重新摆位减少摆位误差,提高治疗精度。  相似文献   

14.
翟丽  李军  桂龙刚 《医疗装备》2022,(1):121-125
目的 探讨ExacTrac X线(ETX)图像引导系统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SBR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5—10月于医院接受SBRT的NSCLC患者24例,治疗前均采用ETX图像引导系统获取六维治疗床校正前、后的误差,并利用锥形束CT(CBCT)获取验证误差,比较上述3组误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在头颈肩面罩固定下颈、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放疗中的效果。方法放疗前先采集定位片图像为参照,与治疗过程中实时采集的验证图像对比,测量摆位误差。结果入组30例患者共进行了120次治疗重复摆位,采集验证片120张比较每次摆位的体位误差。X轴(左右方向)3 mm以内误差有29例(96.67%),3~5 mm误差有1例(3.33%);Y轴(头足方向)3 mm以内误差有28例(93.33%),3~5 mm误差有2例(6.67%);Z轴(前后方向)3 mm以内误差有27例(90%),3~5 mm误差有3例(10%);X轴、Y轴、Z轴3个方向误差超过5 mm者未发现,我们对误差在3~5 mm患者进行重新摆位验证。结论利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可以有效减少放疗摆位误差,提高摆位的准确性,是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Varian金点定位法与Topslane数字床定位法的精度误差。方法:对同一患者,分别采用VarianEclipse金点定位法和Topslane头体集成定位床法定位,在模拟定位机下分别测量两种定位方式下得出的肿瘤中心坐标的偏差。结果:两种定位方法下,长度误差:1.7±0.3mm;宽度误差:0.5±0.4mm;高度误差:1.2±0.4mm。结论:结合两种定位方式的优点,将Topslane定位床应用到VarianEclipse计划系统上以改进定位方式,提高放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锥形束CT (CBCT)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中颈部的摆位误差.方法: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并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共12例.患者采用颈肩面罩加个体化真空垫头枕固定,所有患者均行CT模拟.每周治疗前拍1次CBCT图像,每位患者接受6次CBCT.相对于计划CT,分别分析整个靶区和颈部在头脚、垂直、左右方向上的摆位误差.结果:整体的摆位误分别为0.58±1.82mm(头脚方向),1.85±1.76mm(垂直方向),0.76±2.13mm(左右方向);颈部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68±1.93mm(头脚方向);2.23±1.89mm(垂直方向);1.03±2.34mm(左右方向).结论:颈部摆位误差与整体摆位误差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前列腺癌患者IMRT中的摆位误差及其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对45例前列腺癌患者IMRT时行CBCT确定移床坐标,计算获得摆位误差后分为A(σ ≤ 6 mm)、B(σ>6 mm)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膀胱和直肠体积变化的差异。并根据移床坐标移床后治疗计划系统计算获得的剂量参数,比较45例患者原计划和移床后计划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参数差异。结果 45例患者的X、Y、Z方向移床坐标分别为(0.020±0.407)、(-0.031±0.424)、(-0.107±0.273)cm;以摆位误差分组时,A组23例与B组22例患者的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年龄、膀胱和直肠体积改变差异均无统计意义;移床前后45例患者的靶区参数PTV95、PTV平均剂量、CTV95、CTV平均剂量、膀胱V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直肠V60及股骨头V20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调强放疗时需关注摆位误差,而摆位误差可能与患者BMI有关,与年龄、膀胱直肠体积变化等关系不大,治疗时需通过移床进行校正,否则会造成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分布与原始计划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头体一体式体位固定板在全中枢神经系统放射治疗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使用螺旋断层放疗设备实施全中枢放疗的患者资料,其中10例使用了头体一体式体位固定板,10例使用了头体分体式固定板,将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各个方向的摆位误差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头体一体式体位固定板组患者X轴和Y轴方向摆位误差显著小于头体分体式固定板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9,t=4.750;P〈0.05);Z轴方向摆位误差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头体一体式体位固定板在全中枢放疗时可以减小头脚方向的摆位误差,与螺旋断层调强放疗相结合可提高治疗精度,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