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子宫肌瘤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记录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肛门排气、住院时间,并比较其不良反应(切口及盆腔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肿瘤直径≤6.0 cm时,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操作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为7.0~9.0 cm时,两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杨琳琳 《中外医疗》2014,(22):49-50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的意愿将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8例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分成两组,腔镜组与开腹组,每组54例,腔镜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采取常规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腔镜组的手术时间为(50.5±17.5)min,术中出血量为(50.4±14.5)mL,术后排气时间为(1.3±0.4)d,住院时间为(4.5±2.7)d,常规组的手术时间为(108.7±43.6)min,术中出血量为(121.3±31.5)mL,术后排气时间为(3.1±1.2)d,住院时间为(8.5±1.9)d,腔镜组的各项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开腹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龚敏 《河北医学》2013,19(5):690-69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妇科住院治疗的11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传统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低于传统开腹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镜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和手术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开腹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和患者手术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常捷芳  马飞 《吉林医学》2013,(34):7333-7333
目的:探讨妇科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诊治子宫肌瘤患者56例,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剔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各项指标。结果:通过观察得出,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剔除术对于妇科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更佳,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5.
赵明红 《西部医学》2017,29(2):207-209
【摘要】 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VM)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23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VM组116例与LM组12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肌瘤剔除数目、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进行6个月随访,并统计肌瘤复发情况。结果 与LM组对比,VM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VM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住院费用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90%,LM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M组复发率086%,LM组复发率167%,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VM与LM治疗子宫肌瘤均具有显著效果,其中VM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且治疗费用相对较低,两种手术方式均各有优势,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所需时间,术后恢复快,住院天数短,术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陈立 《中外医疗》2010,29(8):52-5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方式行肌瘤剔除术。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8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过程及手术技巧,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8月收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以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情况,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开腹组手术时间低于腹腔镜组;腹腔镜组术后发热率、需要使用镇痛剂少于开腹组,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廖凤儿 《吉林医学》2013,(36):7578-7578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子宫肌瘤患者44例,将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23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开腹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采取传统方法进行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进行腹腔镜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治疗具有非常明显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方法、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腹腔镜下86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资料。结果86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出血不多及术后无并发症,切口愈合良好,术后3个月复查 B 超子宫均恢复正常大小,有月经者月经均正常。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腹部切口美观等优点,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甚好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行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的94例子宫肌瘤患者.结果94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无1例子宫穿孔.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和血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随访,血红蛋白明显高于手术前(P〈0.01).全部月经恢复正常或减少,无宫腔粘连.1例无蒂性粘膜下肌瘤术后3月,再发肌瘤.希望生育的29例患者中,术后3月试行妊娠,11例妊娠成功.结论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操作简单、精确、出血少、并发症少及疗效明显,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该研究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6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子宫动脉栓塞及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相当,其中子宫动脉栓塞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洪开 《医学综述》2014,20(20):3731-3733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子宫肌瘤患者多无临床症状,有症状者多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生育能力低下以及痛经等,尤其黏膜下肌瘤患者。一旦子宫肌瘤出现临床症状,均需积极治疗,其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如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术等。妇科内镜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宫腔镜作为妇科疾病的常用诊治工具,现已被广大妇产科医师及患者所认可。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已成为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2011年1至2013年1月妇产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及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分别有44例、48例.对2组患者的性激素及AMH及窦卵泡数、卵巢早衰症状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术后FSH、LH、E2较本组术前虽略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较对照组术后FSH、LH虽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较对照组术后E2虽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术后AMH、窦卵泡数较本组术前虽略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较对照组术后AMH及窦卵泡数虽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阴道干涩发生率均有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虽略有影响,但不会导致性激素水平及卵巢储备功能的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5.
唐兴艳 《中外医疗》2013,32(3):99+101-99,101
目的探讨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对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经过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治疗,用量为12.5mg/d,每晚睡前服用,治疗时间为1个疗程(3个月)。结果 64例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期间均闭经,贫血症状纠正,血红蛋白上升,子宫肌瘤体积缩小,患者肝、肾功能均正常。结论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小,是一种理想的保守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及临床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晴 《医学综述》2013,19(6):1063-1066
子宫肌瘤是生育年龄妇女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近年来随着高龄、晚育产妇的增加及孕期B超的普及应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检出率及发病率均有上升趋势。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孕妇的高危因素,可在妊娠、分娩及产褥期发生各种与肿瘤有关的并发症,对妊娠与分娩均有一定影响。故应加强孕期保健,严密监测产程进展,积极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并且予以最佳的临床处理。  相似文献   

17.
李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9):1136-1137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临床治疗子宫肌瘤过程中采用腺肌瘤剔除术与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差异,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本文以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16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随机分为腺肌瘤剔除组和子宫次全切除组各58例,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治疗方法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后,进行血红蛋白水平组间比较,腺肌瘤剔除组患者低于子宫次全切除组患者的水平,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痛经缓解方面,腺肌瘤剔除组总有效43例,总有效率74.14%,子宫次全切除组总有效率100.00%,子宫次全切除组患者水平高于腺肌瘤剔除组患者水平,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实践过程中,与腺肌瘤剔除术相比较采用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18.
王晓琴 《中外医疗》2013,32(13):13-14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患者的各种相关症状及临床表现,探讨其采用手术治疗的有效措施。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6月间该院收治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综合的分析,充分考虑子宫肌瘤患者的年龄和生育要求以及体内肌瘤所在位置、大小和数目,正确选择手术方式。结果手术后所有患者的原有症状基本消失,手术治疗取得显著的效果。手术后把所有标本送去进行病理检查,证实都是子宫肌瘤。50例子宫肌瘤患者中,子宫肌瘤变性患者有10例,其中有4例玻璃样变,3例钙化,2例囊性变,1例肉瘤样变,该组所有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治愈出院。结论采用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取得十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方式的选择必须是医生在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在保护患者卵巢的前提下,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法,才能更好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陈美一  杨斌 《吉林医学》2002,23(5):284-285
目的 :观察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5 4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法 ,用PVA作为栓塞剂 ,进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术前及术后定期B超下测量子宫及肌瘤大小 ,记录术后相关症状变化。结果 :插管栓塞成功率 10 0 %,B超随访 1个月~ 12个月 ,治疗 6个月后 ,肌瘤体积平均缩小 5 8 2 1%,治疗 12个月后 ,平均缩小 75 15 %,93%患者经量恢复正常或明显减少。结论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微创性、临床效果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