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神经内科新型临床教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新型教学模式,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医疗质量。方法将10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新型医患沟通模式,对照组采用普通沟通方式。应用新型教学模式效果,将临床医学生40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对照组采用既往医疗常规培养。结果观察组住院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医学生临床能力优于对照组。结论神经内科新型教育模式有利于医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医患的沟通是医疗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和患者对治疗措施依从性的重要保证。临床医学生除了需要掌握扎实的临床知识和技能外,对于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可或缺的。本文在分析医患沟通能力的基础上,阐述了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和几个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家庭式沟通模式对妇科住院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78例妇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并将7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分别为39例。在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家庭式沟通护理的为观察组,实施一般常规护理则为对照组。结果:通过对2组患者的治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时间上也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模式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应用家庭式沟通模式对妇科住院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3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118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医疗费用、卧床时间、患者满意度。结果开展临床路径提高了医疗质量,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数,促进了医患沟通,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提高工作效率,控制医疗费用,保证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非外伤性腹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80例急诊非外伤性腹痛患者选入此次研究,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例数等同的2组,对照组(n=40)给予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n=40)给予实施SBAR沟通模式,将这两种护理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不安全事件以及沟通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护士的临床沟通能力要比对照组的优(P0.05)。结论 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非外伤性腹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临床综合素质及医患沟通能力对临床医学生今后从事医疗工作至关重要,有利于临床医疗和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目前临床实习生诊疗能力及医学生沟通技能的现状,探讨了如何在临床带教中注重加强临床实习生诊疗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医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和医患沟通技巧。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ICARE流程化护患沟通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急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按照急诊科CICARE流程化沟通模式实施护患沟通,对比分析两组急诊患者满意度的变化。结果实施流程化护患沟通模式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程化护患沟通模式能有效提高急诊护理的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GLTC(示善Goodwill,倾听Listening,交流Talking,合作Cooperation)医患沟通模式结合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口腔修复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入住实习的30名口腔医学本科实习生,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和观察组(n=15),对照组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进行培养,观察组采用GLTC医患沟通模式结合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进行培养。评估两组临床学习疗效(理论成绩、病历分析成绩、操作成绩、讲课成绩)、教学满意度、实习生自我评价结果、实习生进行医患沟通的能力、实习生教学模式主观评价。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成绩、病历分析成绩、操作成绩、讲课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生的教学满意度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实习生的教学满意度为60.00%(P<0.05);观察组实习生的自我评价优良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实习生的自我评价优良率为53.33%(P<0.05);观察组实习生的利物浦医生沟通能力评价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生教学模式主观评价中提高学习兴趣、集体意识、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临床操作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GLTC医患沟通模式结合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口腔修复实践教学中效果明显,能有效提升实习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学满意度以及医患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实践中医患沟通告知技巧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问于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医患沟通告知技巧指导下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临床护理时间中医患沟通告知技巧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细节管理,对比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明显高于观察组,且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医患关系,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巴林特小组在医学生临床实践中培养共情和医患沟通能力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实习的50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大学四年级),通过杰弗逊量表和SEGUE量表筛查出在共情与医患沟通能力上有不足的学生,从中随机选取60名,将其随机分为巴林特小组(实验组)和常规教学组(对照组)。实验组除了常规临床实习外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对照组仅参加常规临床实习。在巴林特小组干预后再次对两组成员进行评估,评价巴林特小组对改善医学生共情与医患沟通能力的效果。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担任班级干部以及前一年理论考试成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情能力方面,在常规教学实习前,两组人群在观点采择、情感护理、换位思考以及共情总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过常规教学实习,两组人群在上述各维度均有明显提升(P均<0.05),但实验组在上述各维度提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医患沟通方面,在教学实习前,两组人群在沟通启动、信息收集、理解病人、信息给予、结束问诊以及SEGUE量表总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教学实习后,两组人群在上述5个维度得分均有明显提升(P均<0.05);其中除理解病人维度外,实验组在其余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临床教学基础上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能进一步改善医学生的共情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在急诊医学实践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50名规培生在急诊科入科培训病史采集及专科体格检查过程中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标准化病人教学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理论授课后开展临床见习模式,出科时进行考核。采用SPSS 13.0进行t检验及卡方检验。结果研究组在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沟通交流和人文关怀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对标准化病人教学更加喜欢,认为可以增强医患沟通能力、提高临床实践操作水平(P<0.05)。结论采用标准化病人教学能明显提高急诊医学实践教学的效果,对提高医学生的急诊临床能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注重医患交流能力培养 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医患交流是医学生未来医学实践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基础。本文从现代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的要求,在防范医疗纠纷、提高医疗质量和医学教育等多层次多角度出发综合分析,阐述了医学生医患交流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探讨现代医学模式下开展医患交流实践教学,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途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在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培训中的教学效果,选择2006级临床医学本科生8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学生SP和真正患者进行沟通技能训练。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人际沟通技能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该组学生的人文素质也得到很大提高,应用SP进行医患沟通技能培训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Currently,with the increasing tensionin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and medical disputes,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importance to train medical students’communication skills in order to establisha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teaching.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on of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medical education and suggests ways to improve communication skills among medical students.  相似文献   

16.
医患沟通课程是现代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美两国高等医学院校在医患沟通课程教学方法、课程设置、考评方式等方面有着明显差异。美国医学院校大多采用书面教学、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并且教学周期长,将知识和技能训练贯穿于医学教育全过程,其考核方式日常化且形式多样。与美国相比,中国医学院校的医患沟通课程课时较少、缺乏完整的教学体系。中国可以借鉴美国医患沟通课程在课程设置、人员组织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经验,进一步完善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利用标准化病人培训医学生临床沟通技巧的效果。方法将46名实习学员随机分为2组,一组在利用SP进行临床技能培训中增加医患沟通技巧的内容,另一组只利用SP进行临床技能培训;分别在培训前后6个月由SP对两组学员的医患沟通技能作出评估。结果实验组学员的医患沟通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增强。结论利用SP对医学生进行医患沟通技巧培训,可明显提高其医患沟通能力,增强其临床综合技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接触临床对提高医学生综合能力及强化职业认知的作用。方法选择本校2014级儿科专业五年制学生,其中在大二结束的暑假开展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活动的学生为实验组(78名),未参加的学生为对照组(81名)。在活动结束后,对参加教学活动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该年级学生小儿外科学理论课成绩及临床实习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超过90%的学生对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活动满意,认为该活动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强化职业认知、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沟通技能、促进基础与临床知识相结合。同时,后期追踪分析发现,早期接触临床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理论课考试成绩,实验组学生临床工作熟练度、临床思维、动手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医学生中开展早期接触临床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强化职业认知,为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解在校本科阶段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现况,探讨建立基于社区环境的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评价体系的意义和方法.方法 带教教师运用SEGUE量表,通过结构化观察的方法对基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真实临床情境的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进行评价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60名被评估对象中,就医患沟通内容而言,仅有38.3%达到合格标准;就沟通技巧而言,有93.3%达到合格标准.结论 基于社区环境的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评价能够客观地反映了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现况,高等医学院校应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同时也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和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