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睫状体脱离复位联合手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睫状体脱离复位联合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例眼挫伤后睫状体脱离合虹膜根部断离、晶状体脱位、外伤性白内障、玻璃体浑浊采取睫状复位术同时联合其他不同术式。结果 8例联合术式7例一交坟恢复正常。其中4例联合晶状体或/和玻璃体切除,4例联合晶状体或/和玻璃体切除,4例联合白内障囊外摘出或虹膜根部断离整复,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联合手术急取了手术时机,同时减少了手术并发症,为尽早恢复视功  相似文献   

2.
联合手术治疗虹膜根部断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刚  庞秀琴 《眼科》2002,11(1):22-24
目的:探讨联合手术治疗虹膜根部断离(iridodialysis)的疗效。方法:25只眼患者在虹膜根断离 复位术中同时联合囊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1只眼;联合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术11只眼;联合玻璃体切割术2只眼;联合睫状体复位术1只眼。结果:联合术后视力提高者22只眼,视力不变者2只眼;术前继发青光眼9只眼,术后眼压控制者7只眼,经二次抗青光眼手术后眼压控制者2只眼。虹膜根部断离均复位满意。结论:联合手术治疗虹膜根部断离不仅使患者迟早解除单眼复视,改善外观,而且使大部分患者只通过一次手术达到了脱残的目的,帮助患者恢复双眼立体视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出现虹膜根部断离的修复方法.方法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出现虹膜根部断离者21例(21眼).19例行Ⅰ期修复手术,将断离的虹膜根部用10-0尼龙线缝合至巩膜隧道切口的后唇;2例虹膜根部断离范围小,无需修复.结果 术后随访3周~2年,19例经修复后瞳孔形态、位置明显改善,2例无需修复.所有患眼人工晶状体正位、稳定,无明显双瞳,无复视、眩光等不适.结论 术中操作不当是造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虹膜根部断离的主要原因,需行Ⅰ期修复手术,可将断离的虹膜缝合至巩膜隧道切口的后唇.  相似文献   

4.
白内障手术致虹膜根部断离原因及修复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操作过程中,导致虹膜根部断离的原因和修复手术方法.方法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560例(560眼)中出现术中虹膜根部断离≥60°者有18例(18眼),占3.21%.处理方法是存虹膜根部断离区域作以穹隆为基底的结膜瓣,角膜缘切口,利用黏弹刺进行根部断离虹膜推移,Ⅰ期手术缝合固定.结果 分析术中发生虹膜根部断离的原因:与作巩膜隧道切口有关者2眼(11.11%)与进出眼内器械有关者2眼(11.11%),与娩核有关者8眼(44.44%),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有关者1眼(5.56%),清除皮质时误吸虹膜造成者5眼(27.78%).经显微手术修复.术后视力≥0.5者16眼(88.89%),≤0.2者2眼(11.11%).均避免了双瞳孔及影响视功能的因素.结论 手术中操作不当,技术不够娴熟是造成术中虹膜根部断离的主要原因.而及时发现,积极妥善修复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分段小切口在虹膜根部断离后的复位成形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分段小切口法修复外伤性虹膜根部断离63例(63眼).结果 所有的虹膜根部断离均得到修复,未出现并发症.术后瞳孔基本恢复圆形或椭圆形,复视症状消失.结论 分段小切口修复虹膜根部断离是一种微创、安全、简便而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直视下睫状体复位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断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外伤性睫状体断离23例(23眼)在直视下行改良睫状体缝合复位术的临床资料.男19例,女4例.病程1 h~2年半.就诊时眼压为4 ~ 10 mmHg(1 mmHg =0.133 kPa).术前均通过前房角镜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确定睫状体断离的位置和范围.结果 术后随访1~6个月,全组23眼眼压均提高到>8 mmHg.随访6个月时23眼眼压均正常,和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597,P=0.0000).术后视力提高者17眼(73.9%).大部分前房加深或正常,眼底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直视下改良睫状体缝合复位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离断疗效显著,手术成功率高.UBM可明确睫状体离断的位置和范围,对手术成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闭合性Ⅱ区眼外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3例(75眼)闭合性眼外伤进行UBM检查,了解相应部位虹膜、睫状体及晶状体的情况,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75眼均有不同程度的眼前段损伤,前房积血34眼、前房角后退28眼、虹膜根部断离17眼、睫状体脱离29眼(睫状体浅脱离3眼)、晶状体脱位9眼、晶状体混浊3眼。结论 UBM可清晰显示闭合性眼外伤Ⅱ区前房积血、房角后退、虹膜根部断离、睫状体脱离、晶状体不全脱位及晶状体混浊,还可显示传统B超不能显示的睫状体浅脱离;不受屈光间质影响,对闭合性Ⅱ区眼外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眼球挫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67例(67眼)眼球挫伤UBM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超声生物显微镜可清晰显示前房角后退、虹膜根部断离、睫状体分离及晶状体不全脱位,还可显示出传统B超所不能显示的睫状体和脉络膜浅脱离.本组67眼均有不同程度的眼前段损伤,前房角后退18眼、虹膜根部断离15眼、睫状体脱离14眼、睫状体分离8眼、以及晶状体脱位和不全脱位12眼.结论 UBM能清晰显示虹膜、睫状体、前房角和晶状体损伤的形态、位置和范围;不受屈光间质影响,对眼前段损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并对治疗提供确切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复杂的外伤性睫状体断离的临床特点和手术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复杂的外伤性睫状体断离111例(111眼).结果 在全部患眼中,除睫状体断离外,均伴有其他眼部病变,主要包括玻璃体视网膜病变75眼(67.57%);晶状体病变62眼(55.85%);眶壁骨折12眼(10.81%);虹膜根部断离10眼(9.01%);前房积血 6眼(5.41%).全部患眼均进行了睫状体复位手术,其中,39眼同时进行了联合手术,手术方式包括:单纯白内障摘出(ECCE)3眼(2.70%);白内障摘出 IOL植入1眼(0.90%);晶状体玻璃体切除26眼(23.42%);晶状体玻璃体切除 IOL手术5眼(4.50%);虹膜修复4眼(3.60%).结论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晶状体病变是最多见的伴随体征.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是主要的联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改良的睫状体缝合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 20例(20眼)外伤性睫状体脱离进行改良的缝合复位术,主要是只针对断离区进行水平叠错式缝合.分析临床资料并评价其疗效.结果 18眼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所有患眼术后眼压均提高,18眼眼压恢复至正常.3眼术中出现前房积血.结论 改良的睫状体缝合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脱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剪开法前囊截囊术在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23例(23眼)。进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术中采用剪开法进行前囊截囊。术后随诊6~24个月,平均10.5个月。结果手术中均未出现晶状体脱离范同扩大或玻璃体脱出增加,术后最佳矫正视力≥1.0者2眼(8.70%),≥0.5者7眼(30.43%),〈0.5者16眼中:2眼为视网膜色素变性、7眼为眼挫伤伴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挫伤、2眼为外伤性视神经萎缩、2眼为玻璃体浑浊(陈旧血性)、1眼为外伤性黄斑孔、2眼为≥-10.00D高度近视。结论应用剪开法前囊截囊术进行晶状体半脱位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广泛性睫状体脱离分段缝合手术的效果。方法 对12例(12眼)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睫状体脱离范围〉180。。术中在睫状体脱离区域做巩膜瓣,于角膜缘后1.5mm处做切口,用10-0尼龙缝线分段性缝合睫状体脱离。结果 手术后患者随访1—6月。有8眼(66.67%)在第一次手术后1—2周内眼压恢复到9~21mmHg(1mmHg=0.133kPa);其他4眼(33.33%)术后眼压仍然低于9mmHg,分别在20~45d后行第二次手术,术后2周内眼压恢复正常。在随访结束时,有10眼(83.33%)视力均有改善;另2眼(16.67%)因白内障、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挫伤疾病未显著改善。结论 睫状体脱离分段缝合复位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玻璃体晶状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治疗眼挫伤所致晶状体脱位临床效果。方法对眼挫伤致晶状体脱位32例(32眼)作回顾性研究,均采用闭合式三切口玻璃体晶状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伴视网膜脱离者,同时行视网膜复位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摘出脱位晶状体,患眼视力均有提高。合并继发青光眼者,眼压得到控制;合并视网膜脱离者,术后视网膜复位。术后并发症有角膜水肿6例,虹膜炎症反应2例。结论眼挫伤所致晶状体脱位导致视力障碍、继发性青光眼、伴有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时,采用玻璃体晶状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治疗效果良好。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应证及掌握娴熟的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和Ⅰ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治疗晶状体后脱位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晶状体后脱位11例11眼作回顾性研究, 均采用闭合式三切口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 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摘出脱位晶状体, 且视力均有提高。合并继发青光眼者, 眼压得到控制。术后并发症有角膜水肿3例, 虹膜炎症反应2例。 结论:晶状体后脱位导致视力障碍、继发性青光眼、伴有玻璃体积血时, 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治疗效果良好。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应证及掌握娴熟的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白内障手术中 1 2点与 1 0点半角巩膜隧道切口区域损伤睫状前血管的差异。方法 在 2 0 0 0年 5~ 1 1月期间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 ,以阶性选择的方法 ,选择 1 2点与 1 0点半的角巩膜隧道切口 ,术中统计该区域内有无睫状前血管。结果  1 0 6眼中选择 1 2点为中心的角巩膜隧道式切口者 50眼 ,区内有睫状前血管者 30眼占 60 0 %。选择 1 0点半切口者 56眼 ,区内有睫状前血管者 1 3眼占 2 3 2 1 %。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t=4 97,P <0 0 5。结论 白内障手术 1 0点半角巩膜隧道式切口区域睫状前血管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少于 1 2点角巩膜隧道切口区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术后经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的二期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通过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对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术后6~12个月的29例(29眼)二期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用聚丙烯缝线将人工晶状体襻固定于睫状沟中.术后随访6~18个月,观察术后视力、人工晶状体位置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0.5者16眼,0.3~0.5者12眼,0.2~0.3者1眼.术后视力与术前最佳校正视力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主要为眼内出血(1眼)、人工晶状体倾斜(2眼).结论 经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及睫状沟缝合固定襻的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效果可靠,并发症少,是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屈光矫正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睫状体固定术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效果。方法 术前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确诊为外伤性睫状体脱离40例(40眼),随机分成2组:A组20例行单纯的睫状体固定(缝合复位)术;B组20例行睫状体固定术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分析两组临床资料评价其疗效。结果 A组术后眼压升高恢复正常8眼,术后1个月8眼眼压高于14mmHg(1mmHg=0.133kPa),OCT检查黄斑水肿消退,二次手术者2眼,术后2个月眼压高于14mmHg者16眼。B组术后眼压短暂增高至正常者15眼,术后1个月18眼眼压高于14mmHg,OCT检查黄斑水肿消退,无二次手术者。两组术后2个月矫正视力0.4—0.8者分别为40%,55%,0.1~0.3者为30%,20%,〈0.1者为30%,25%。结论 睫状体固定术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眼压恢复快,黄斑水肿消退快,视力恢复好。  相似文献   

18.
AIM: To investigate a surgical method of modified lensectomy within combined lensectomy and vitrectomy surgery in traumatic eyes. · METHODS: Clinical records were studied retrospectively for a series of consecutive 27 traumatic patients who were performed vitrectomy combined with lensectomy surgery. A modified lensectomy through pars plana incision of sclera was performed to these cases and lens capsule was reserved. It was then combined with vitreous and retinal operations. · RESULTS: All lens were removed completely with lens capsule remained. All cases achieved improved visual acuity. 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in all eyes was in normal range after surgery. · CONCLUSION: The modified lensectomy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surgery manner which has few complications and is more suitable for traumatic eyes in the combined lensectomy and vitrectomy surgery.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摘出,经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硅油填充眼并发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16例(16眼)进行小切口非超乳的白内障摘出,经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手术。术后随访1年,观察术后视力、视网膜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56.25%(9/16)视力提高明显,1例出现视网膜脱离,所有患者无人工晶状体移位等特殊并发症。晶状体前后囊有不同程度浑浊,中央部因无囊组织而透明。结论该联合手术治疗硅油眼并发白内障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降低医疗成本,减少患者多次手术造成的痛苦;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病例和具备娴熟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