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巩膜瓣下蓄水池样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及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不同类型的难治性青光眼95例(102眼)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8例(52眼)行巩膜蓄水池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及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和可调整缝线,对照组47例(50眼)行常规的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4~15个月.结果 术后视力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4,P=0.75).术后2周两组眼压均较其术前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6,P=0.08);术后6个月观察组平均眼压(14.75±3.87 )mm Hg,对照组(19.25±7.14) mm Hg;手术成功率:观察组86.54%,对照组64.00%,观察组成功率较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5,P<0.05).功能性滤过泡观察组83.0%,对照组6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3,P=0.02).术后观察组出现浅前房较对照组多,治疗后1周均恢复正常.结论 与常规小梁切除术相比,巩膜蓄水池样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及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和可调整缝线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在防止滤过道瘢痕形成,术后控制眼压等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瓣下蓄水池样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4例(33眼)不同原因引起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该手术方法,以降低眼压、缓解症状,术后随访2~10个月。结果术后24例(33眼)仅有3眼视力增加,大都保持其原有视力。眼压均控制在20.55mmHg以下,其中,在10~20.55mmHg之间者21眼(63.64%),在6.46~10mmHg之间者9眼(27.27%),低于6.46mmHg者3眼(9.09%)。术后结膜滤过功能良好,未发现包裹性或局限性的无功能滤过泡。结论因各种原因所致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本手术方法,可有效控制眼压,解除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下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28例(35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羊膜植入,观察术后滤过泡的形成、眼压变化、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滤过泡形成情况:I型滤过泡21眼.Ⅱ型滤过泡9眼,Ⅲ型滤过泡2眼和Ⅳ型滤过泡3眼;其中,功能型滤过泡占85.7%(30/35),非功能型滤过泡占14.3%(5/35)。眼压情况:术后第3个月,平均眼压(13.1±2.6)mmHg;术后第12个月,平均眼压(15.4±3.1)mmHg。手术总有效率为94.3%(33/35),主要并发症为前房渗出性反应5眼,前房有少量积血1眼(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均在1周内消退。结论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羊膜植入术能有效提高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和巩膜瓣松解缝线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和巩膜瓣松解缝线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对完成追踪观察的 5 8例 (6 7只眼 )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施行小梁切除术 ,术中巩膜瓣下及结膜瓣下植入新鲜或贮存羊膜 ,联合应用巩膜瓣松解缝线术控制房水渗漏量。结果 术后随访 5~ 38个月 ,平均 19 5个月 ,其中≥ 12个月者占 79 1%。术后 12个月时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眼压由术前 (43 86± 7 12 )mmHg(1mmHg=0 133kPa)降至 (19 6 3± 2 5 7)mmHg(t=4 96 ,P <0 0 0 1)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青光眼的眼压由术前 (40 31± 4 79)mmHg降至 (18 0 9± 2 2 1)mmHg(t=3 5 4 ,P <0 0 5 ) ,无晶状体性青光眼的眼压由术前 (37 94± 5 6 3)mmHg降至 (2 0 14± 3 15 )mmHg (t=5 12 ,P <0 0 5 ) ,青少年型青光眼的眼压由术前 (32 4 8± 3 98)mmHg降至 (16 5 4± 1 84 )mmHg(t=4 2 3,P <0 0 1) ,葡萄膜炎性青光眼的眼压由术前 (36 0 1± 4 13)mmHg降至 (18 11± 3 4 0 )mmHg(t=4 4 7,P <0 0 1) ,滤过性手术失败的青光眼眼压由术前 (34 4 3± 5 2 8)mmHg降至 (18 31± 1 5 2 )mmHg(t=2 0 5 ,P <0 0 5 ) ;患者手术前、后眼压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 80 6 %。无排斥反应和严重并发症。结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瓣下蓄水池样小梁切除加羊膜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43例(52眼)难治性青光眼进行瓣下蓄水池样小梁切除加羊膜植入术,术后随访2-10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其并发症。结果术后眼压大多控制良好,成功率达94.23%;视力除3眼增加外,其余均保持不变;功能性滤过泡为92.31%;并发症以浅前房为主,达25%,前房积血次之,为21.15%。结论因各种不同原因导致的难治性青光眼采用本手术方法,眼压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难治性青光眼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1/2015-06收治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110例122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5例62眼和对照组55例60眼,均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术中加用丝裂霉素C.术后随访12mo,对患者眼压及视力进行测量,术前及术后3 mo清晨采集空腹血3 mL,ELISA法其血清维生素B12(VB12)、维生素B6(VB6)、叶酸(FA)及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术前,两组眼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lwk~ 12mo,观察组眼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前,两组视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wk~12mo,观察组视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前,两组患者VB12、VB6、FA、IL-2、IL-6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 mo,观察组VB12、FA、IL-2、IL-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丝裂霉素C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可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改善病情,提高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羊膜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与手术方法。方法对11例(11眼)不同原因引起的难治性青光眼采用该手术方法,以降低眼压、缓解症状,术后随访2~10月。结果术后仅有1眼视力增加,大都保持其原有视力。眼压均控制在20.55mmHg以下。其中在10~20.55mmHg之间者6例(54.55%),在6.46~10mmHg之间者3例(27.27%),低于6.46mmHg者2例(18.18%)。术后结膜滤过功能良好,未发现包裹性或局限性的无功能滤过泡。结论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难治性青光眼采用小梁切除巩膜下羊膜植入,可有效控制眼压。 相似文献
8.
丝裂霉素C联合可拆式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可拆式缝线是否能减少丝裂霉素 C(MMC)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方法 MMC联合可拆式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 16例 ( 2 1眼 )难治性青光眼 (RG)。术后 1天、1月及 1年 ,检查纪录术眼前房深度、眼压、滤过泡情况。结果 本组病例 ,术后早期Ⅱ度浅前房占 9.5 2 % ,持续性低眼压 14 .2 9%。术后 1年 ,保持功能性滤过泡者 76.19%。全部手术眼均无伤口漏和滤过泡漏。以眼压≤ 2 1.0 5mmHg为手术成功标准 ,手术成功率为 80 .95 %。结论 MMC可提高RG术后眼压控制率 ,而联合可拆式缝线 ,可有效控制术后滤过水平 ,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鲁诚魏盟魏承丽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5,(5):365-368
目的 探讨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生物羊膜和丝裂霉素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难治性青光眼30例(32眼)随机均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施行改良小梁切除术+巩膜瓣下丝裂霉素C处理+生物羊膜移植;对照组施行传统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年的视力、滤过泡和眼压.结果 术后1周两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及1年,联合组保持功能性滤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6个月及1年联合组眼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生物羊膜和丝裂霉素C,可有效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相似文献
10.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下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莉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8,30(5):398-400
目的 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F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40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下羊膜植入,观察术后滤过泡的形成以及眼压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随访3~24个月.结果 滤过泡:Ⅰ、Ⅱ型滤过泡34眼,Ⅲ、Ⅳ型滤过泡6眼;眼压:术后3个月平均眼压(13.2±2.7)mmHg,术后12个月平均眼压(15.6±3.1)mmHg.,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下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小梁切除术联合生物羊膜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包括29例29眼具有高危因素如新生血管、葡萄膜炎、无晶状体、人工晶状体和发育性的难治性青光眼。13例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16例行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比较的指标包括:术后眼压、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滤过泡形态特点以及术后并发症。所有研究对象随访12mo。
结果:术后6mo,手术完全成功:羊膜组11/13(84.6%),对照组10/16(62.5%)(P<0.05); 术后12mo,手术完全成功:羊膜组10/13(76.9%),对照组10/16(62.5%)(P<0.05)。术后12mo,羊膜组和对照组眼压分别从术前50.3±11.3,49.7±10.7mmHg降至15.7±1.1,19.8±2.3mmHg(P<0.05)。由于滤过过强,对照组术后早期出现低眼压3例(18.8%),羊膜组无1例发生; 对照组出现包裹性滤过泡6例(37.5%),羊膜组仅出现1例(7.7%)。
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与单纯小梁切除术相比,具有手术成功率高,术后眼压控制良好、平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生物羊膜应用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收治的36例(36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施行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下生物羊膜植入术并应用可松解缝线技术,术后观察其视力、前房、滤过泡和眼压等情况。结果:术后与术前相比眼压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滤过泡均为功能性滤过泡;视力保持不变或有所改善;并发症仅为早期浅前房和低眼压。结论:生物羊膜应用于难治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可有效地防止滤过泡的瘢痕组织形成,并发症少,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双瓣形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分别采用改良双瓣形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及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患者40例48眼, 术后随访1a,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眼压、滤过泡、视力及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联合治疗组术后1mo,1a平均眼压分别为11.8±25,12.2±2.1mmHg,与术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1a均为功能性滤泡,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前房深度及早期并发症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
结论:改良双瓣形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临床效果肯定、并发症少、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难治性青光眼MMC联合可拆式缝线小梁切除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联合可拆式缝线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方法MMC联合可拆式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17例(22眼)难治性青光眼,术后追踪6~24月,平均10月。结果术后早期无1例出现浅前房,7眼由于拆线过早出现滤过过盛而致浅前房,无低眼压性黄斑水肿或滤过泡渗漏(31.82%)。术后早期均为Ⅰ型或Ⅱ型有功能滤过泡;随访10月有功能滤过泡15眼(68.18%)。术后早期眼压低于6mmHg的2眼,6mmHg~21mmHg的20眼,随访10月眼压在6mmHg~21mmHg的13眼,2眼需经局部降眼压药物控制,手术完全成功15眼(68.18%)。随访10月视力提高或不变14眼,8眼视力下降乃由晶状体浑浊加重或视神经损害所致。结论MMC可提高难治性青光眼术后眼压控制率,而联合可拆式缝线,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难治性青光眼68例(95眼)均采用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术,术后1wk,1mo及1a,检查记录术眼眼压、滤过泡、前房深度情况。结果:术后近期和远期眼压降低良好、视力明显改善并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术后1wk,I度浅前房3眼,2例前房积血;1mo后随访,浅前房消失,积血吸收。随访1a,全部病例无滤过泡漏、伤口漏,前房形成良好。结论: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可有效降低眼压、改善视力、形成功能性滤过泡、控制术后滤过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Comparison of trabeculectomy and trabeculectomy with amniotic membrane transplantation in the same patient with bilateral glaucoma 下载免费PDF全文
Qing-Shan Ji Bing Qi Lian Liu Wei Lao Zhi-Hao Yang Gui-Fang Wang Guo-Cheng Yu Jing-Xiang Zhong 《国际眼科》2013,6(4):448-451
AIM: To observe effects of trabeculectomy with amniotic membrane transplantation (AMT) in controlling postoperative 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in patients with medically uncontrolled glaucoma.METHODS:This study included adult patients with requiring bilateral glaucoma surgery. Each patient underwent trabeculectomy (Non-AMT group) in one eye and with AMT (AMT group) in the other eye according to randomized principle. Success was defined as intraocular pressure (IOP)<21mmHg without any anti-glaucoma medications at 24 months follow-up.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terms of IOP, complications and success rate.RESULTS: Thirty-four eyes of 17 patient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cant difference in pre-operative IO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mean IOP was lower in AMT group compared with Non-AMT group on follow up months 12, 18, and 24.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more frequent in Non-AMT group (35.3%, 6/17) compared with AMT group (5.9%, 1/17). The success rate of surgery was 88.2% (15/17) in Non-AMT group and 100% (17/17) in AMT group.CONCLUSION: Trabeculectomy with AMT is an effective procedure to reduce IOP and complications, thereby improving surgical success rates. 相似文献
17.
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和分析在难治性青光眼手术中羊膜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入院治疗的连续病例36例(45眼)难治性青光眼,在小梁切除手术中联合羊膜植入并应用可松解缝线技术,术后观察其视力、前房、滤过泡和眼压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后平均随访(13.5±6.2)月,随访12月以上者66.67%。手术后6月的39眼平均眼压由术前(42.65±8.40)mmHg降至(17.60±5.16)mmHg,手术总成功率为89.74%;随访12月以上的30眼眼压由术前(41.95±7.18)mmHg降至(19.08±4.81)mmHg,手术总成功率为86.67%;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12月以上功能性滤过泡占76.67%。未发现羊膜排斥反应或严重并发症。结论羊膜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并应用可松解缝线技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安全和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巩膜池成形联合小梁切除及羊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收治的196例276眼青光眼患者施行巩膜池成形联合小梁切除及羊膜植入术,对比术后与术前眼压、并发症、房水流畅系数、滤过泡形态。随访3~16mo。结果:眼压术后1wk及1a不用降眼压药物情况下眼压控制在16~21mmHg;并发症:浅前房、低眼压及脉络膜脱离发生率低于10%;房水流畅系数平均0.28Cumm/min.mmHg;滤过泡形态为功能性滤过泡。结论:巩膜池成形联合小梁切除及羊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降压效果明显,可以有效的抑制滤过泡的瘢痕组织形成,并发症少,是治疗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以作为常规手术实施。 相似文献
19.
小梁切除联合双瓣下羊膜植入术后青光眼滤过泡形成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术中同时羊膜植入巩膜及球结膜瓣下滤过泡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46眼青光眼患者施行小梁切除联合巩膜及结膜瓣下羊膜植入术。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球结膜滤过泡形成良好,无透明泡、漏水泡或扁平泡出现。最终随访时平均眼压(15.86±4.00)mmHg(1kPa=7.5mmHg),明显低于术前(29.65±5.76)mmHg。最终随访时形成功能性滤过泡42眼。结论小梁切除联合巩膜及结膜瓣下羊膜植入术能有效地促进青光眼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避免了诸如结膜菲薄型青光眼或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球结膜下筋膜囊黏连所引起的远期术后滤过泡形成不良的并发症。[眼科新进展2007;27(3):224-22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