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测定76例经治疗后的眼外伤儿童立体视训练前后双眼视功能,评价双眼视功能训练对眼外伤儿童立体视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01/2009-12期间在我院诊治的儿童眼外伤76例76眼,进行一期修复后,即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使用AIT-1000同视机检查眼外伤儿童训练前后融合和远立体视功能,使用Titmus立体图检查近立体视功能。结果:训练前无双眼视功能者26眼(34%),训练后无双眼视功能者16眼(21%);训练前有融合功能者27眼(35%),训练后有融合功能者48眼(63%);训练前有远立体视功能者23眼(30%),训练后有远立体视功能者29眼(38%),训练前有近立体视功能者14眼(18%),训练后有33眼(43%)。经统计分析,双眼视功能在训练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眼外伤儿童及时行双眼视功能训练,有助于重建患儿的双眼视功能。  相似文献   

2.
视力和双眼视力差异对弱视患儿立体视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眼视力差异及视力对弱视患儿立体视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4~14岁不伴斜视和其他眼病的弱视患儿160例为试验对象,屈光矫正后进行定性、定量立体视功能检查。比较不同双眼矫正视力差异及视力水平对立体视功能的影响。结果双眼矫正视力差<2行与≥2行组间立体视差异具有显著性,χ2=39.571(P<0.01);双眼矫正视力差≥3行组均无中心凹立体视。106例双眼矫正视力差<2行的患儿中,视力≥0.6组与视力<0.6组间立体视差异具有显著性,χ2=23.910(P<0.01)。视力≥1.0治愈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中心凹和黄斑立体视差异有显著性,χ2=8.617(P<0.01)。结论双眼视力差异大及视力低下是影响立体视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双眼视功能并探讨手术时机。方法将97例间歇性外斜视按年龄分成4—8岁(54例)和9~18岁(43例)两组。观察两组手术前双眼视功能及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两组间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术后的双眼视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远、近立体视均较手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远立体视:4~8岁组z=-3.50,P=0.0005,9—18岁组0—2.02,P=0.04;近立体视:4~8岁组z=3.34,P=0.001,9~18岁组z=-2.16,P=0.03)。两组问术后正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3,P=0.57)。术前具有融合点及融合范围者,术后双眼单视功能恢复率高,与术前不具有融合功能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9,P=0.03)。结论间歇性外斜视应根据患者眼位、年龄、融合状态及双眼视功能多方面综合考虑手术时机,手术治疗有助于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双眼视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压贴三棱镜治疗对共同性内斜视患儿双眼视功能的保护作用,比较术前压贴三棱镜与未行三棱镜治疗的内斜视患儿的术后远双眼视功能及近立体视情况.方法 选择自2010年6~12月我院就诊的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儿40例,年龄4~11岁之间,平均5+0.7岁,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配镜后根据戴镜后的三棱镜检查结果给予压贴三棱镜,对照组仅戴镜,所有患者均于戴镜6~12个月后接受斜视矫正手术,手术前后均用同视机检查远双眼视功能、Titmus立体图检查近立体视.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 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远同时视及融合功能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0.633,P>0.05).同视机远立体视、Titmus近立体视觉比较,实验组术后远立体视功能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x2分别为8.286、8.120,P<0.05).结论 内斜视患者术前行压贴三棱镜治疗能保护双眼视功能,同时视及融合功能改善较未戴三棱镜者无明显差异,远近立体视功能比未行三棱镜治疗者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影响弱视患儿双眼视觉功能重建的多个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192例就诊于我院斜弱视专科门诊,坚持治疗且视力恢复正常的弱视患儿进行双眼视觉检查,并记录其性别、初诊时年龄、视力正常时年龄、治疗时间、弱视程度及弱视类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这些因素与患儿双眼视觉功能重建的关系,结果在192例临床治愈的弱视患儿中,初诊时具有立体视功能者7例(400”者1例,占0.52%;800”者6例,占3.13%;共计3.65%),融合功能者22例(11.46%),同时视功能者76例(39.58%),无功能者87例(45.31%)。视力正常时具有立体视功能者61例(≤60”者27例,占14.06%;100”~200”者21例,占10.94%:400”~800”者13例,占6.77%;共计31.77%),融合功能者104例(54.17%),同时视功能者16例(8.33%),无功能者11例(5.73%)。对同时视有影响的因素为弱视类型(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时间和弱视程度;对融合有影响的因素为治疗时间、初诊年龄、弱视类型(斜视性弱视)和弱视程度;对立体视有影响的因素为视力正常时年龄、初诊年龄、弱视类型(斜视性弱视)和弱视程度。结论弱视类型、弱视程度、初诊年龄、视力正常时年龄和治疗时间是影响双眼视觉功能重建的有关因素,其中对同时视、融合和立体视形成影响最大的因素分别为弱视类型、治疗时间和视力正常时年龄。  相似文献   

6.
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LASIK术后双眼视功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亮  胡琦  康杨  黄磊  王珂萌 《眼科》2012,21(3):187-190
目的 观察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双眼视功能的变化,探讨LASIK手术矫治近视性屈光参差对三级视功能的影响,从双眼视觉的变化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设计 前瞻性病例系列。 研究对象 36例(72眼)行LASIK手术的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双眼屈光参差 ≥ 2.50 D)。 方法 对36例行LASIK手术的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分别于手术前和手术后3个月进行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状态和同视机双眼视功能的检测,并对双眼视功能的变化进行随访研究。 主要指标 手术前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同时视、融合功能、远立体视和近立体视。 结果 术前72眼的裸眼视力在0.01~0.2之间,术后3个月时均达到1.0。双眼屈光参差由术前的(5.01±1.96)D( 2.50~9.00 D),降低到术后3个月的(0.28±0.22)D(0.00~0.75 D)。手术前后的屈光参差度的改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6例屈光参差量≥2.50 D且≤6.00 D的高度屈光参差者术前戴框架眼镜下近立体视正常的12例,术后3个月增至2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屈光参差量>6.0 D的重度屈光参差者手术前后均没有正常近立体视。术前戴框架眼镜下三级视功能(同时视、融合功能、远立体视)正常的分别为33例、18例、13例,LASIK术后3个月三级视功能正常的分别为34例、33例、23例,手术后获得融合功能和远立体视者较术前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 LASIK矫治近视性屈光参差,不仅可提高患者裸眼视力,而且可通过减小患者双眼间的屈光差异,增加双眼物像的融合,改善立体视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年龄、双眼视功能状态手术前后变化,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方法 将56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根据手术时年龄≤5岁、5~9岁和≥9岁分为A、B、C三组,再根据术前有无融合功能及远或近立体视分组,统计分析不同年龄组手术前后眼位、双眼视功能变化,以及手术前后融合功能变化、远或近立体视功能变化.结果 术后眼位正位率A组77.8%、B组91.7%、C组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眼视觉功能的恢复率A组88.9%、B组87.5%、C组50.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组术后正位率优于A组,但双眼视觉功能的恢复却A组优于B组.术前具有融合点及融合范围者,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率高.近立体视丧失、远立体视保存者术后远立体视锐度恢复好,术后立体视的恢复由远立体视开始.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应根据病人眼位、年龄、融合状态及立体视功能多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间断遮盖治疗对弱视患儿双眼视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对70例经治疗后双眼矫正视力均达0.9以上的弱视患儿行双眼视功能检查.测量同时视、融合范围及远近立体视.根据治疗过程中是否有遮盖史将患儿分为A(遮盖组)、B(不遮组)两组.统计A、B两组同时视、融合和立体视差异.结果 遮盖组中存在同时视的42人(91.3%),集合融合范围正常的2人(4.3%),分开融合范围正常的36人(78.3%),有正常远立体视的15人(32.6%),有正常近立体视的6人(13.0%).不遮组中存在同时视的23人(95.8%),集合融合范围正常的1人(4.2%),分开融合范围正常的17人(70.8%),有正常远立体视的10人(41.7%),有正常近立体视的3人(12.5%).70例患儿中存在正常远近立体视的各为25人(35.7%)、7人(10.0%).同时视在两组患儿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1,P=O.839);集合性融合和分开性融合在两组患儿之间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x2=0.156,P=0.693; x2=0.473,P=0.492);远近立体视两组患儿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x2=0.564,P=0.453;x2=0.004,P=0.949); 70例患儿正常远、近立体视获得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125,P=0.000).结论 弱视治疗后矫正视力正常的患儿短期内双眼视功能仍未完全恢复正常.间断遮盖优势眼治疗弱视不会对患儿双眼视功能发育造成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斜视矫正术后的远期临床效果及其术后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斜弱视专科接受手术治疗且随诊时间超过12个月的间歇性外斜视儿童,分析患儿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远、近斜视角及双眼视功能参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术前和术后各时期的远、近斜视角。采用卡方检验比较手术前后远、近知觉性融合及立体视功能。结果:共纳入患儿139例,手术年龄为7.4±2.6(4~14)岁。随访时间为21.0±10.5(12~51)个月。术前视远和视近的斜视度分别为-33.9 △ ±10.9 △ (-20 △ ~-75 △ )和-38.2 △ ±10.2 △ (-20 △ ~-85 △ )。末次随访时视远和视近的斜视度分别为-6.4 △ ±8.0 △ (+16 △ ~-35 △ )和-7.7 △ ±9.6 △ (+20 △ ~-40 △ ),103例(74.1%)保持成功,35例(25.2%)欠矫复发,1例(0.7%)保持过矫。末次随访时双眼视功能显著改善,远、近知觉性融合功能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 χ 2 =26.88、26.24,均P < 0.001),远、近立体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 χ 2 =64.38,P < 0.001; χ 2 =14.63,P=0.002)。末次随访时复发的35例患儿其远知觉性融合功能较术前显著改善( χ 2 =14.58,P=0.002),远、近立体视水平均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约3/4的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术后远期能维持正位,患者术后双眼视功能有显著改善。即便是术后复发患儿,其双眼视功能仍较术前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0.
兰小川  石春和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2):2356-2358
目的:观察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双眼视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40例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观察配戴前和配戴3 mo 后裸眼视力(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屈光参差度、同视机双眼视功能、近立体视功能的变化。结果:配戴前平均UCVA为4.0±0.2,BCVA为4.96±0.2,屈光参差度-4.64±1.52D;配戴3mo后平均UCVA为4.97±0.07,BCVA为4.99±0.1,屈光参差度为0.23±0.12D;配戴3mo后与配戴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前拥有同时视者36例、融合功能21例、远立体视功能13例。配戴3 mo后分别为40例、36例、23例。配戴后获得融合功能和远立体视者较配戴前增加,与配戴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配戴角膜塑形镜前,框架眼镜矫正后近立体视正常者14例,近立体视异常者26例(13例黄斑立体视,7例周边立体视,6例立体盲)。配戴3 mo后近立体视正常者27例,近立体视异常者13例(7例黄斑立体视,3例周边立体视,3例立体盲)。配戴后3 mo的近立体视与配戴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配戴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性屈光参差3 mo后,不仅裸眼视力得到提高,而且可以改善立体视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使用立体3D技术作为一种视觉功能训练方法对弱视患儿的治疗效果。

方法: 纳入30名儿童,年龄4~16y, 其中18例是屈光不正性弱视(ametropic amblyopia,AMA),12例是屈光参差性弱视(anisometropic amblyopia,ANA)。双眼使用立体3D技术进行视觉功能训练,每次训练时间1h,每例患者训练约33次(平均: 32±8)。在每次训练前后检查患者每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使用同视机检查融合范围和远距离立体视,并使用颜氏随机点立体视图谱检查近距离立体视。

结果:在训练治疗后,所有弱视患儿最佳矫正视力较训练前均有显著提高,训练后融合范围较训练前显著扩大,尤其在屈光参差弱视患儿中融合范围扩大和立体视觉的恢复较屈光不正弱视患者组更明显。训练后近距离立体视觉的恢复程度要优于远距离立体视觉。

结论:立体3D视觉训练系统可以有效地恢复弱视儿童双眼立体视功能。  相似文献   


12.
共同性外斜视943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共同性外斜视各类型分布的情况,及其与发病年龄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943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的斜视类型、年龄及双眼视功能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943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中,间歇性外斜视536例、恒定性外斜视307例、婴幼儿性外斜视47例;继发性外斜视53例.①间歇性外斜视中基本型432例,外展过强型7例,集合不足型97例;②间歇性外斜视组融合、远近立体视存在例数均高于恒定型外斜视组和婴幼儿性外斜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而集合不足型对近立体视功能的影响大于基本型,而对远立体视功能的影响小于基本型,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年龄>12岁组,融合及近立体视存在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共同性外斜视各类型中,间歇性外斜视占首位.间歇性外斜视对双眼视功能影响最小.年龄在12岁之前者,双眼视功能保存率较高.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stribution of concomitant exotropia, 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binocular visual function caused by distribution and age. Methods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943 patients with concomitant exotrorpia about the disrribution, age and binocular visual function. Results① Of 943 patients with concomitant exotropia, 536 patients had intermitant exotropia 307 exotropia 47 exotropia and 53 secondary exotropia. ②The influence on fusion and stereopsis caused by intermitant exotropia was less than by constant exotropia and infantile exotropia,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0.05).③ The influence on near distance stereopsis caused by convergence insufficiency type was greater than basic type, yet the influence on long distance stereopsis was less than the basic type, the differerice was significant (P <0.05).④ In the group of age> 12 years,conservation rate of fusion and near distance stereopsis was lower than in other groups,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s Intermitant exotropia is the largest group in concomitant exotropia. The influence on binocular vision caused by intermitant exotropia is the minimum. Patients .younger than 12 years old with concomitant exotropia have better binocular vision.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年龄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选取2016-01/2018-01在我科住院行斜视矫正术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172例,其中男95例,女77例,年龄3~32岁(平均11.4±1.5)岁。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均为基本型。根据手术年龄分为两组:≤9岁组(90例)和>9岁组(82例)。术前和术后1、7d,1、3mo,采用同视机检查双眼视功能,Titmus检查近立体视。结果:≤9岁组患者的同时视功能、融合功能、融合范围、远立体视、近立体视随术后时间的增长恢复效果优于>9岁组患者(P<0.05)。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建议在9岁前手术治疗,尽早手术有利于术后双眼视功能更好地改善。  相似文献   

14.
于丽  郭美超  王雪梅 《国际眼科杂志》2023,23(12):2104-2107

目的:分析多媒体视觉生理刺激联合立体系统训练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疗效。

方法:选取2021-06/2022-06本院收治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02例102眼,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51例51眼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多媒体视觉生理刺激治疗,观察组患儿51例51眼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立体系统训练治疗。治疗后3mo,评估两组患儿双眼融象功能、双眼立体视、双眼立体视差,并根据视力改善情况评估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3mo,观察组患儿双眼融象功能、双眼立体视、双眼立体视差正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1% vs 60.8%,P<0.05),且观察组中不同年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6~8岁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最高; 观察组中轻中度弱视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0% vs 61.2%,P<0.05)。

结论:多媒体视觉生理刺激联合立体系统训练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较好,可促进患儿视力恢复,帮助重建双眼立体视觉功能,且对6~8岁及轻中度弱视患儿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远、近视性屈光参差对患者双眼视功能的影响。

方法:对238例屈光矫正后的屈光参差者和30例正常者进行近立体视和同视机三级视功能检查,并记录其结果。

结果:近视性屈光参差远、近立体视及融合功能正常者的例数高于远视性屈光参差者。远视性屈光参差组有正常立体视者少,低度屈光参差组以亚正常立体视者为主,而高、重度屈光参差组多无立体视; 近视性屈光参差组多有正常立体视或亚正常立体视。

结论:近视性屈光参差的双眼视功能总体优于远视性屈光参差,但屈光参差与立体视的关系应按性质分别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脱抑制及视功能训练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临床疗效。

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83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纳入本研究,所有患儿均为单眼弱视,随机分为训练组(44例44眼)和对照组(39例39眼)。所有患儿常规配镜,定量遮盖,均采用家庭+诊室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对照组训练内容为:弱视训练仪(光刷、红闪、光栅等)及电脑软件精细+刺激训练。训练组除完成对照组训练项目以外,当患儿弱视眼矫正视力已经提高到0.6以上后进行单眼调节功能训练、脱抑制训练、双眼调节功能训练及双眼集合、融像功能训练。随访6mo后,对两组的视力疗效及远近立体视功能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

结果:训练组与对照组相比,两个组间视力改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两个组间整体的视力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脱抑制及视功能训练后训练组远、近立体视功能改善的人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弱视治疗中加入脱抑制训练及双眼视功能训练后,能够增强弱视眼的竞争力,消除抑制,不但能提高视力,还能建立良好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Titmus、立体视觉检测板及立体视觉检查图在学龄前儿童眼保健检查中的立体视锐度值分布及完成情况。方法 对一组身体健康,智力正常,双眼视力、眼位、眼活动度、眼前段、眼底均正常的3~<7岁儿童共428人,分4个年龄段,3~〈4岁、4~〈5岁、5~〈6岁及6~〈7岁,在相同环境中分别做3种立体视锐度测定。结果 立体视锐度值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Titmus、立体视觉检测板: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62,P〈0.01;χ2=85.62,P〈0.01)。立体视觉检查图: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33,P〉0.05)。完成人数:立体视觉检测板>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但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94,P〉0.05)。结论 不同年龄立体视锐度阈值有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不同检查手段所得立体视锐度阈值亦不一致。Titmus法及立体视觉检测板法适合儿童筛查;Titmus与立体视觉检查图相结合可取得更为精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术前戴镜时限对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60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儿童,散瞳后进行验光全矫配镜。按术前戴镜时限分为A、B两组,A组为术前戴镜0.5 a且斜视度稳定的患儿30例;B组为术前戴镜1.0 a且斜视度稳定的患儿30例。每组患儿分别记录术前和术后0.5 a的视力、眼位、同视机及Titmus立体视检查结果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0.5 a随访时,戴镜正位54例,过矫1例,欠矫5例。术后0.5 a复查时,患儿术后双眼视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0),其中,A组无同时视及拥有一级视功能、二级视功能、三级视功能者分别为10例、2例、4例、14例,拥有近立体视功能者14例;B组无同时视及拥有一级视功能、二级视功能、三级视功能者分别为5例、3例、4例、18例,拥有近立体视功能者18例。A、B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位的正位率、各级视功能保留率、拥有近立体视功能的比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对于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患儿术前戴镜0.5 a即可以行手术矫正眼位,以期尽早改善眼位及双眼视功能。若因各种主、客观因素限制不能在戴镜0.5 a时手术,则宜在戴镜 1.0 a 时手术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