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程度不断提高,随着医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用法律来衡量医疗行为和后果的意识不断提升,如果在法律意识淡漠的状况下继续护理工作,将会影响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所以为了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在护理工作中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要用法律来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进程的加快,医疗护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及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患者、家属在整个就医进程中,用法律来衡量医院护理行为和后果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特别是护理工作科学性、服务性,稍有疏忽,难免发生医疗纠纷〔1〕。因此,医护人员除加强专业技术知识学习,还应熟知相关的法律条例。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及各项操作规程,以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为病人提供优质化的护理服务。1引起护患纠纷的因素1·1医护人员方面1·1·1护理人员对法律知识的淡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通过法律对自已的保护意识增强。在护理人员对…  相似文献   

3.
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虎娥 《护理研究》2008,22(5):1392-1393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法律观念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病人及家属对就医正当权益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对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制订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强化管理,给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现就护患纠纷发生的常见原因及防范对策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用法律知识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方法护理人员主动学习与护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医院管理者定期组织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教育,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结果对在医疗活动中发生的护患纠纷探究其根源,制定可行的防范措施,避免了类似护患纠纷的再次发生。结论应强化法制观念,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人员学法懂法依法施护的自觉性;对在护理工作中容易出现护理差错、发生纠纷的环节层层设防,有效杜绝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5.
护理部在提高护士长防范护理纠纷能力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孙孝芹 《现代护理》2006,12(7):675-676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国家法律、法制的健全,人们在就医过程中应用法律武器来衡量医疗、护理行为和后果的意识不断增强。护理纠纷的发生有各种原因和不可预测性,而护士长是科室护理工作开展的组织者、监督者和决策者,对及时阻止纠纷发生,化解矛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护理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提高了护士长防范护理纠纷的能力、减少了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法律衡量护理行为和后果意识不断增强。护理人员一旦侵犯了患者的权利,不管其行:勾是故意还是过失,都有可能引起护患纠纷。因此,如何正确防范纠纷是每位护理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如何在诊疗护理过程中,避免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最根本是预防。护理人员只有加强法律意识,处理好各个环节的工作,才能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重症监护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安全是指患在接受护理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而且取决于护理管理的效能。后必须以安全管理作保证,才能提高以护理质量为目标的全面管理。ICU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的生命安危和转归及抢救成功率。作认为,保证重症监护患的护理安全,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尤红 《全科护理》2008,6(17):1574-157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病人对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法律衡量护理行为和后果的意识不断增强。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增强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的业务水平,规范执业行为,确保护理安全;讲究语言艺术,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理念,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减少护患矛盾,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王欣萍 《家庭护士》2006,(12X):58-59
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法律法规的不断修正与完善,人们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已渐成为常识。为了防范和减少差错事故和护患纠纷的发生,除对护生做好基础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带教外,还应注重培养护生防范护理差错及纠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护士长在防范护患纠纷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病人及家属对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法律衡量护理行为和后果的意识不断增强,护理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一旦侵犯了病人的权利,不论其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都有可能引起护患纠纷。护士长作为科室的管理者,对防范护理纠纷起着不可推卸的作用。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人们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病人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医疗护理过程倍加关注。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潜在着诸多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引起护患矛盾甚至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强化医务人员的素质教育,落实各项行为规范和制度,注重语言艺术的应用,营造平等、和谐的护患关系是减少护患矛盾和纠纷发生的关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浅谈护理行为中强化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护理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社会要求每个成员,在从事的每项社会活动中,按照规范行为来调整自身的形象。为切实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真正保障患合法权益,纠正护理工作与法律关系不能正确接轨的状况,从法律的社会性与护理行为的法律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强化法律意识对规范护理行为、避免和减少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促进患康复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护士工作中的法律观念与自我保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护理工作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护士的工作很多时候耍直接面对患者和家属。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文化知识水平不断提高、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患者对自己就医权利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这就要求护士在平时护理工作中必须增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同时也要学会用法律维护患者的利益和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以确保护理的安全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难免会发生由于护士工作的疏忽而造成护患纠纷,甚至导致不良后果。现将护理工作中如何加强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教学中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分析临床护理教学中带教老师及实习护士各自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预防护患纠纷发生的措施。结果临床护理教学中产生护患纠纷的原因主要是护理人员法律知识的及自我保护意识的缺乏。结论临床护理教学中,带教老师应加强相关法律知识培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培养自身道德修养,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国法律制度的健全,公民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在医疗服务中患者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日益增强。一旦发生护患纠纷,患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处理的结果涉及的就是法律责任和赔偿问题。因此,提高广大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及在护理工作中防范风险的能力,是护理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法制建设逐步健全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维护个人权益的观念越来越强,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护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也不断出现,给护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如何杜绝护理差错和事故,提高护理技术操作和护理质量,避免纠纷的发生,是护理人员应该重视和探讨的问题,现就产生护患矛盾的原因及防范对策进行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减少护患纠纷及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护理工作应增强法律意识,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笔者多年来对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由于卫生法律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法律观念日益增强,医疗护理工作中的法律纠纷不断增多,为避免护患纠纷的产生,笔者拟从护理过失角度以及过失判断标准,护理人员注意义务的特点,浅谈护理工作中护理过失的潜在法律问题,理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杜绝法律纠纷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防范手术室护理纠纷的对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随着社会的进步,患对保护自己的就医权利意识很强,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服务质量、医疗护理安全,其法律观念,经济意识和自我利益保护观念也不断增强。作为医务工作应加强法律学习,依法办事,在维护好患权力的同时,也要学会用法律自我约束、自我保护。手术室作为患进行治疗和特殊场所,在护理工作中的几个法律问题应得到足够重视,以减少对护理工作投诉。  相似文献   

20.
分析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法律问题,通过自学<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护士法>及科室组织学习<患者安全目标手册>的内容,并进行考核,进一步掌握并提高对护理法知识及患者安全目标,增强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潜在法律问题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了处理护患矛盾,减少和避免护患纠绘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