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感音性耳聋常由毛细胞及其相联系的螺旋神经节不可逆转的缺失导致.干细胞移植是近年一个发展很快的研究领域,它通过向受体组织植入干细胞以修复或替代受损退变的组织从而恢复正常生理功能.将干细胞植入内耳的研究将给感音性耳聋的治疗带来新希望.本文就近年来着重在再生和保护毛细胞及其相联系螺旋神经节的方面的干细胞移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感音神经性聋是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其发病机制是毛细胞及螺旋神经节细胞数量的减少及功能的丧失。由于神经细胞不能再生或再生能力有限,如何保护听觉神经元和促进神经元再生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尚缺乏真正有效的办法。干细胞植入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感音性耳聋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聋是影响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病因复杂,包括:噪声暴露、衰老、病毒和细菌感染、耳毒性药物、缺血、自身免疫、基因、内分泌疾病等.各种不同病因导致的感音神性聋的分子和细胞病理机制还不清楚.耳聋可能与多种分子、生化、生理改变(如DNA损伤、线粒体功能下降、细胞内液改变、血管功能下降、细胞膜弹性下降等)有关.研究表明,活性氧物质(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谷氨酸兴奋毒性是感音神性耳聋发病机制之一.感音神经性耳聋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本文对治疗和可能预防感音性耳聋疾病的药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耳蜗有内外两种毛细胞。内毛细胞把外界传人内耳的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外毛细胞对声信号起到协调作用。听觉神经元把电信号进一步传人听觉通道,最后传人听觉中枢。不幸的是,无论毛细胞或听神经元的损伤都可导致永久性不可逆转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占人类10%以上的成年人群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耳聋,随着世界人1:3的老龄化,耳聋占人类群体的比例会进一步上升。  相似文献   

5.
感音神经性聋(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是耳科学领域难点及热点问题,内耳毛细胞和螺旋神经元(spiral ganglion neurons,SGNs)的损伤是导致SNHL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治疗SNHL的方法主要有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CI),但都无法恢复正常的听觉结构,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是否能将干细胞移植与人工耳蜗植入相结合,以实现SGNs损伤修复从而提高人工耳蜗植入的效能,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由于其高扩增潜能,遗传稳定,易于分离培养,低免疫源性和免疫调节功能,近几年成为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的研究热点,且已被多个临床试验证实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潜能,可被应用于组织损伤修复,如心肌梗死、脊柱及脑损伤、软骨及骨损伤。本文将从SGNs数量与人工耳蜗植入效果的关系、BMSCs移植实现SGNs再生或修复几方面进行综述,包括探讨人工耳蜗植入联合干细胞移植面临的治疗难点。  相似文献   

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的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种因素引起的内耳毛细胞及与之相连螺旋神经元的受损死亡,产生感音神经性聋。在目前有关治疗的研究中,能否通过细胞移植方法在所需部位定向产生内耳细胞,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本文从骨髓问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在内耳感音神经性聋治疗中的基础研究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骨髓神经组织定向干细胞(nerve tissue committed stem cells, NTCSCs)移植治疗大鼠听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 将60只SD大鼠按数字随机法分为5组,每组各12只,A组为对照组,在平静饲养环境下培养,另外4组(B、C、D、E组)构建感音神经性耳聋动物模型。B组大鼠断头后取出听泡组织行HE常规染色,详细观察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spiral ganglion neurons, SGNs)损伤和内耳毛细胞存活情况,确认造模成功。将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 scent protein, EGFP)基因表达阳性的骨髓NTCSCs注射至C、D、E 3组大鼠左耳耳蜗蜗轴处,SD大鼠右耳及A组作为对照;采用同一方法注射相同体积的0.1%PBS溶液。HE染色观察耳蜗中轴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EGFP基因的NTCSCS存活、分布部位及表达情况。结果C组(移植后1周)内耳耳蜗切片上发现转染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 scent protein, EGFP)基因的骨髓NTCSCs分散在鼓阶的腔隙内,D组(移植后2周)发现转染EGFP基因的骨髓NTCSCs位置靠近基底膜和柯蒂氏器部位,E组(移植后4周)发现转染EGFP基因的骨髓NTCSCs球团和多个在一起的细胞聚集,并且位置靠近基底膜和柯蒂氏器部位,呈现良好的分布,类似有向基底膜和柯蒂氏器迁移行为。随着骨髓NTCSCs移植时间的延长,Nestin(+)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而Myosin Ⅶa(+)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骨髓NTCSCs移植大鼠耳蜗后可在一定程度上修复损伤听神经。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在药物致聋豚鼠内耳的表达及对螺旋神经节细胞(spiral ganglion cell,SGC)的保护作用.方法 阿米卡星致聋的豚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经鼓阶开窗注射BDNF基因修饰的MSC,对照组注射外淋巴液.各组分别在术后7 d及28 d处死动物,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耳蜗组织中BDNF mRNA的表达,耳蜗切片计算SGC细胞密度,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SGC凋亡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术后7 d和28 d的BDNF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治疗组术后7 d及28 d的SGC密度均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组术后7 d及28 d的SGC凋亡指数也比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BDNF基因修饰的MSC在致聋豚鼠内耳中的表达时间超过28 d,对SGC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