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影响囊胚种植的3个因素包括:卵母细胞/胚胎的质量、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和子宫内膜与胚胎间的应答.近年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酶分子表达有别于正常妇女子宫内膜.对EMs在位子宫内膜与正常妇女子宫内膜酶分子的表达进行比较,并就其与胚胎容受性的相互关系作一研讨.  相似文献   

2.
池丰丽  童国庆  段涛 《生殖与避孕》2011,31(12):827-832
良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着床成功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展开了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基因的高通量筛选研究。学者们通过对正常妇女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初步总结出一些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基因,同时也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不明原因不孕的妇女子宫内膜基因表达异于正常妇女,某些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造成植入失败引起不孕。而近期,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基因的表达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人们正努力寻找能用于指导临床的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基因,这对了解植入失败原因、评估子宫内膜功能和预测妊娠结局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表观遗传在调控子宫内膜容受性和胚胎植入方面有重要作用。表观遗传学调控参与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再生和增殖、血管形成、植入和蜕膜化。DNA甲基化与EMs发生有关,卵巢癌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的高甲基化导致基因表达沉默,很多与子宫内膜癌相关的肿瘤基因都有异常甲基化变化,进而发生肿瘤。组蛋白修饰参与许多妇科疾病的发生过程,其中部分妇科疾病正是因为改变子宫内膜容受状态进而导致不孕。组蛋白修饰和DNA甲基化之间也可以相互调控,同时组蛋白乙酰化也可以调节DNA甲基化。缺少miRNA的表达与某些人类子宫内膜疾病相关,例如EMs、子宫内膜增生和肿瘤,这些疾病影响子宫内膜的厚度、血流状态、分子表达进而降低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导致不孕。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通过多个环节影响女性生育能力和不孕的治疗效果。EMs合并不孕的患者其子宫内膜细胞学形态方面:胞饮突的表达量、内膜腺体数目、基质有丝分裂细胞数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减少,腺体的腺腔分布不规则,微绒毛少、纤毛再生不全、发育不良;分子生物学方面:种植窗期内膜整合素αvβ3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外基质、激活素A、细胞黏附分子、芳香化酶P450、IgG和IgA抗体等多种细胞因子的异常;基因学方面:HOXA10、HOXA11基因呈低水平表达,MMP-2和MMP-9表达升高;类固醇激素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7β-HSDs)等不表达,从而降低EMs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预处理可有效提高EMs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5.
胚胎与子宫内膜的同步发育是着床的必要条件,而在着床窗期间,胚泡滋养外胚层侵入和妊娠建立的关键是子宫内膜具有容受性。近年从分子机制研究子宫内膜容受性取得很大进展,学者们发现了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关的一些基因。本文主要从同源结构域基因EMX2和HOXA10在子宫内膜的表达和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容受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女性不孕常见原因之一,该病通过多种途径导致不孕。近年研究发现,EMs致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EMs使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导致胚泡着床障碍.EMs不孕患者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成功率低。因此现针对EMs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女性不孕常见原因之一,该病通过多种途径导致不孕.近年研究发现,EMs致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EMs使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导致胚泡着床障碍,EMs不孕患者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成功率低.因此现针对EMs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Meis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索HOXA10的辅因子(Meis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不孕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组织学定位并进行半定量分析,采用Westernblot-ting方法在蛋白水平上进行定量分析,检测EMs不孕患者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中Meis1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Meis1在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仅有弱表达,而在正常同期内膜中呈较明显的阳性表达,差异显著(P<0.01);比较Meis1在分泌中期在位内膜与正常内膜中的表达,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Westernblotting显示,Meis1在分泌中期在位内膜中仅有弱表达,而在同期正常内膜中呈高表达(P<0.001)。结论:Meis1在EMs患者分泌中期在位内膜中低表达,可能是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从而影响胚胎着床导致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Meis1在异位内膜中的低表达说明异位内膜可能对体内雌、孕激素正常调控具有抵抗性,异位内膜细胞具备了对抗凋亡的能力,提示Meis1可能参与了EMs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调控因子的时序表达及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胚胎着床是复杂的程序化的生理过程。子宫内膜仅在极短时期内允许胚泡植入,此时子宫内膜达到最大胚泡种植容受性。子宫内膜容受性形成过程中受多种细胞因子、蛋白分子调控,这些特定调控因子在子宫内膜发育分化过程中呈现较为显著的时空表达特征,对内膜容受性形成有重要作用。相关细胞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蛋白分子(胎盘蛋白、半乳糖凝集素-1)及特定转录因子(同源框基因)在子宫内膜容受性形成过程中伴随短暂、瞬间性高表达,其表达量为增生期的4~5倍,该时期与着床窗期时间一致,呈现出时空特异性。表明这几类生物活性分子可能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植入的重要因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与胚胎植入最为密切的物质分子信号之一,hCG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具有调控作用,可以刺激子宫内膜细胞生长成熟、促进子宫内膜血管形成、调节子宫内膜对胚胎的免疫耐受和调控子宫内膜细胞因子的分泌。本文回顾总结了hCG及其受体对子宫内膜的作用机理及临床研究,旨在对hCG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胚胎着床是复杂的程序化的生理过程.子宫内膜仅在极短时期内允许胚泡植入,此时子宫内膜达到最大胚泡种植容受性.子宫内膜容受性形成过程中受多种细胞因子、蛋白分子调控,这些特定调控因子在子宫内膜发育分化过程中呈现较为显著的时空表达特征,对内膜容受性形成有重要作用.相关细胞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蛋白分子(胎盘蛋白、半乳糖凝集素-1)及特定转录因子(同源框基因)在子宫内膜容受性形成过程中伴随短暂、瞬间性高表达,其表达量为增生期的4~5倍,该时期与着床窗期时间一致,呈现出时空特异性.表明这几类生物活性分子可能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植入的关键因素,作为生育的必要条件一直备受关注。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将显著提高临床妊娠率。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从未间断,发现众多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生物分子,如有关基因、蛋白、细胞因子、微小RNA、子宫内膜菌群都影响着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但有关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应用研究还较少,尚待进一步完善。总结分析子宫内膜相关因子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研究文献,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估及改善治疗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而获得的优质胚胎数量日趋增多,但胚胎着床率始终未能达到较高的水平。因此,良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成为胚胎成功着床的关键一环。瘦素作为一种常见的脂肪因子,可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瘦素受体结合,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并合成转录因子后,与特定基因启动子区域的DNA元件相互作用,启动目的基因转录,从而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瘦素已被广泛证实对人体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响,特别是瘦素会影响与胚胎着床有关的生殖调控因子表达水平、母体内分泌和代谢状况及子宫内膜微环境等。更有研究发现,瘦素及其受体在人类和啮齿动物的子宫内膜上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因此认为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现就瘦素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尝试为临床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估提供一个崭新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而获得的优质胚胎数量日趋增多,但胚胎着床率始终未能达到较高的水平。因此,良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成为胚胎成功着床的关键一环。瘦素作为一种常见的脂肪因子,可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瘦素受体结合,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并合成转录因子后,与特定基因启动子区域的DNA元件相互作用,启动目的基因转录,从而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瘦素已被广泛证实对人体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响,特别是瘦素会影响与胚胎着床有关的生殖调控因子表达水平、母体内分泌和代谢状况及子宫内膜微环境等。更有研究发现,瘦素及其受体在人类和啮齿动物的子宫内膜上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因此认为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现就瘦素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尝试为临床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估提供一个崭新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有着床能力的胚胎、容受性良好的子宫内膜以及胚胎和母体的相互作用是胚胎成功种植的主要因素。子宫内膜厚度仍是目前临床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重要指标。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厚度可以反映内膜功能状态,子宫内膜充分的增殖和向分泌期转化是胚胎成功着床的前提条件之一。目前一致认为,薄型子宫内膜显著降低胚胎种植率,此外,薄型子宫内膜也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探索薄型子宫内膜的病因并积极治疗、提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非常重要。对妨碍胚胎种植的子宫内膜进行预处理,通过治疗使子宫内膜增加至正常厚度,将有助于提高妊娠率及活产率。然而,目前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方法大多效果不理想。综述薄型子宫内膜的定义、病因及临床处理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正>妊娠的发生要求子宫内膜允许囊胚定位、黏附和侵入,这需要通过多种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的共同协调来实现,胚胎植入的关键是子宫内膜容受性(endometrial receptivity,ER)的建立。影响胚胎种植成功的关键因素有胚胎质量、子宫内膜因素等,提高胚胎质量和改善ER是治疗的两大关键问题。ER是指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与胚胎种植窗开放关系密切。正常生理状态下,胚胎于排卵后6~8天着床于子宫内膜,着床子宫内膜仅在较短暂的一段时间内  相似文献   

17.
人类生殖过程涉及各种复杂因素,其中胚胎能否着床是受孕过程中的关键步骤。顺利的着床需要有正常生命力的胚胎在适当的时间植入具有接受性的子宫内膜,且胚胎与内膜达到同步交流状态。着床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妊娠率,而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可能是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着床初期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为后续胚胎的植入做准备,随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发生蜕膜化为胚胎提供良好的发育环境。这提示EMT与蜕膜化是维持子宫内膜容受状态的基本条件,而良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植入并充分发育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其中高达40%的患者合并不孕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腹腔镜手术已成为治疗EMs相关不孕症的重要治疗措施,其通过改善盆腹腔微环境、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卵泡及胚胎质量等多方面改善EMs患者的生育能力,对提高腹腔镜术后EMs患者的自然妊娠与辅助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降钙素是含有 32个氨基酸残基的肽类激素 ,分子量为 350 0。主要生理功能是调节细胞外 Ca2 + 生成。近年来发现子宫内膜降钙素表达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密切相关 ,并受孕激素调节 ,着床结束后 ,表达下降 ,阻断其表达 ,导致着床失败。通过对假孕小鼠子宫降钙素m RNA水平的检测 ,发现子宫内膜降钙素的表达不需要胚胎存在 ,只受母体因素调控。提示 :降钙素在子宫可能是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标志 ,在胚胎着床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局部雌激素的大量形成在EMs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芳香化酶是雌激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近年来研究已经证实,EMs患者的在位和异位内膜均有芳香化酶的异常高表达,而正常子宫内膜却无该酶的表达,且已有不少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EMs成功的病例报道。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类固醇合成因子1(SF-1)在正常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中不表达,而在异位内膜基质细胞中异常表达,SF-1是异位子宫内膜组织芳香化酶合成的主要调控者,EMs患者的异位和在位内膜中芳香化酶表达量直接受SF-1表达的影响,而SF-1表达的异常主要是由于表达该蛋白的基因启动子区的过甲基化。综述SF-1在EMs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