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感染性心内膜炎(IE)为微生物感染心脏内膜面,伴赘生物形成.赘生物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血小板和纤维素团块,内含大量微生物和少量炎症细胞,最常累及瓣膜.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特征为:①中毒症状明显;②病程进展迅速,数天至数周引起瓣膜破坏;③感染迁移多见;④病原体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特征为:①中毒症状轻;②病程数周至数月;③感染迁移少见;④病原体以草绿色链球菌多见,其次为肠球菌.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相对少见,本节重点介绍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相似文献   

2.
感染性心内膜炎(IE)为微生物感染心脏内膜面,伴赘生物形成.赘生物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血小板和纤维素团块,内含大量微生物和少量炎症细胞,最常累及瓣膜.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特征为:①中毒症状明显;②病程进展迅速,数天至数周引起瓣膜破坏;③感染迁移多见;④病原体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特征为:①中毒症状轻;②病程数周至数月;③感染迁移少见;④病原体以草绿色链球菌多见,其次为肠球菌.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相对少见,本节重点介绍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3~2013-10间我院收治的5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征、血培养情况、超声心动图情况等内容。结果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特征为发热(94.6%)和心脏杂音(92.9%),71.4%的患者存在基础心脏病,链球菌为最常见的病原菌,89.3%的患者发现心脏赘生物。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最多见的基础疾病为非风湿性瓣膜心脏病,最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和心脏杂音,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链球菌,超声心动图对该病有较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培养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52例2003年9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血培养实验和病原菌耐药性实验,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培养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结果:52例患者共筛选出32株病原菌,感染率为61.54%,其中革兰阳性菌株28株,占87.50%,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粪肠球菌、牛链球菌、口腔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革兰阳性菌对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耐药性较强,对万古霉素耐药性较差;革兰阴性菌4株,占12.50%,主要为铜绿假单胞、产气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革兰阴性菌对庆大霉素耐药性较强,对头孢哌酮和环丙沙星耐药性较差。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而这两株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均较差,所以临床上可以用万古霉素作为预防和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抗生素,这对临床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并发于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的心内膜炎,常表现为亚急性经过。病原以草绿色链球菌为主;而化脓性细菌(以金葡为常见)则不仅可以侵犯病理心办膜而且可侵及正常心办膜,造成急性心内膜炎。我院儿科于1954—73,年曾收治金葡心内膜炎6例,其中3例并发于风湿性心  相似文献   

6.
<正>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以草绿色链球菌最多见,其次为D族链球菌(如肠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其他如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嗜乳酸杆菌属和类白喉杆菌等,也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常见致病菌。少数病例由真菌、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尤其是柯萨奇B病毒)、螺旋体等引起。50%的患者可找到诱发  相似文献   

7.
<正>牙周炎主要是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牙周的局部感染可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的一些重要脏器患病,如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感染性休克、甚至败血症等。纵隔脓肿是指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纵隔的组织或血管内,使组织坏死、液化,形成脓液积聚的急性结缔组织化脓性感染。牙源性感染是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纵隔脓肿形成脓液后可破入胸膜腔形成脓胸及脓气胸,出现呼吸困难甚至感染性休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笔者医院近8年来确诊并收治的16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同济医院2011~2018年168例符合Duke大学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标准的病例进行分析统计。结果168例确诊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平均年龄43.66±13.76岁,既往有基础心脏病患者112例(66.67%),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所占比例最高,为50例(29.76%),风湿性心脏病22例(13.10%)。临床表现中发热所占的比例最大(135例,80.36%)。血培养阳性患者中,最常见为草绿色链球菌(33例,28.95%),其次为血链球菌(19例,16.6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7例,14.91%)。82例(48.81%)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86例(51.19%)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168例患者中,63例(37.50%)痊愈出院,86例(51.19%)有效,11例(6.55%)未愈,8例(4.76%)死亡,经统计,手术组疗效优于非手术组。结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病因为先天性心脏病,其次为风湿性心脏病,发热仍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草绿色链球菌,手术疗法优于非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9.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心内膜表面或心脏假体材料感染细菌引起的。80%以上病例的致病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肠球菌的亚类。虽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总发病率保持相对稳定,但近年来,其流行病学发生了明显变化,更多患者的感染性心内膜炎与人工瓣膜及院内获得性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0.
邓惠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3):405-406
目的:观察与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病原菌、治疗效果等,以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选取6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且对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效果及生存质量等进行观察与相关数据记录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表现多样、而以发热为首发症状最为常见,病原菌为草绿色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且本次治疗死亡率为3.33%。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应综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及早做出判断,从而早期给予合理治疗,方能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一、病因 全身化脓性感染常见的病原菌有以下四类.(1)革兰阳性球菌以金葡球菌最为常见,在医院内感染者,表皮葡萄球菌(表葡菌)也不少见,还有肺炎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后者常引起新生儿脓毒症.另外,D组链球菌(肠球菌)以易并发心内膜炎而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2.
<正>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指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直接感染而造成的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1]。起搏器相关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0.13%~19.9%[2],死亡率为7%~11%[3],常见的感染部位包括囊袋内电池、电极导线和心内膜等[4]。起搏器相关的感染性心内膜炎致病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其次是链球菌,真菌罕见[5-7]。起搏器植入术后的真菌性心内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的临床特点、抗感染治疗及疾病转归。方法:对12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基础病因、临床表现及其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基础病因中,非风湿性瓣膜心脏病最多,54例,占43.5%;其次是先天性心脏病,25例,占18.4%;再次是风湿性瓣膜心脏病,18例,占14.5%。在大多数患者(80.6%)疾病早期,IE的经典临床特征已不常见。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链球菌(56.1%)。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占72.6%,住院死亡率为1.6%。结论:IE常见的基础病因前3位分别为非风湿性瓣膜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瓣膜心脏病;IE通常是一种急性以链球菌感染率高为特征的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感染性心内膜炎(IE)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进行分析,以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IE.方法:对9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住院病人的血培养/赘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培养培养的67例IE患者中,阳性的有20例(29.9%),主要致病菌为链球菌和葡萄球菌.药敏分析结果显示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和万古霉素敏感,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阿莫西林耐药.赘生物培养的44例IE患者中,阳性的有4例(9.1%).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病原菌以链球菌和葡萄球菌为聿,需依靠血培养/赘生物培养以及其他实验手段正确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1 临床常见化脓性细菌葡萄球菌 :为革兰阳性菌。共有 19个菌种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力最强 ,产生外毒素 ,常常是疖、痈、急性骨髓炎、切口感染等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形成的脓汁特点是 :黏稠、黄色、无味 ,可引起全身感染及转移性脓肿。链球菌 :为革兰阴性菌。菌种较多 ,常见的有 :①溶血性链球菌 ,产生溶血素和透明质酸酶等 ,使感染易于扩散。常为急性蜂窝织炎、丹毒、淋巴管炎的致病菌。脓汁特点 :稀薄、量多、粉红色 ;②草绿色链球菌 ,参与胆道感染及急性心内膜炎的感染 ;③粪链球菌 (肠球菌 ) :常是继发性腹膜炎和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16.
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的变迁(附9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9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或赘生物、手术时心瓣膜活检组织培养,提示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但在逐渐减少;草绿色链球菌似有增加趋势,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杆菌无变化,但占有一定比例,肠球菌仍少见。葡萄球菌心内膜炎的减少可能与有效的抗葡萄球菌抗生素广泛应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正>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 IE)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本病临床表现变得不典型。目前常见的致病菌为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及肠球菌。急性IE基本病理变化在心瓣膜表面附着由红细胞、白细胞、纤维蛋白原和病原体沉着而形成的赘生物。赘生物下心内膜可出现炎性反应和坏死。  相似文献   

18.
沈贵林  张济富 《浙江医学》1996,18(6):338-339
通过9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或赘生物、手术时心瓣膜活检组织培养,提示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但在逐渐减少;草绿我链球菌似有增加趋势,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杆菌无变化,但占有一定比例,肠球菌仍少见。葡萄球菌心内膜炎的减少可能与有效的抗葡萄球菌抗生素广泛应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回顾性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前驱感染症状、病原菌检测及抗菌药物治疗情况,加强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诊疗的认识,为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诊疗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杭州市西溪医院收治的17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一般资料、前驱感染情况、病原菌检测结果、基础疾病及易感因素)及抗菌药物治疗情况。 结果 17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9.13±3.19)岁,平均住院时间为(8.41±1.23)d。其中75例(43.35%)具有明显的前驱感染症状,以肺部感染为主(33.53%),且部分病例存在合并两处感染情况。共113例(65.32%)血培养阳性反应,共培养出118株病原菌,链球菌占比最高有60株(50.85%),葡萄球菌属共37株(31.36%),革兰氏阴性杆菌4株(3.39%),真菌8株(占比6.78%)。常用抗菌药物主要有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万古霉素类抗菌药物和头孢类抗菌药物,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使用率逐年下降(从82.71%下降到54.21%),万古霉素类抗菌药物和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率逐年上升,分别从53.66%和49.54%上升到89.15%和74.63%。 结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前期感染症状以肺部感染为主,以链球菌及葡萄球菌感染为主,还包括革兰氏阴性杆菌、真菌等。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使用率逐年下降,万古霉素类抗菌药物和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率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20.
感染性心内膜炎致肾脏损害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致肾脏损害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旨在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8年1月-2008年8月收治的7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其中4例病人有肾活检组织病理资料。结果:草绿色链球菌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肾脏损害包括无症状的血尿和(或)蛋白尿(86.4%),急性肾炎综合征(4.8%),肾病综合征(1.7%),急进性肾炎(3.4%),肾栓塞(3.4%);4例患者给予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例肾功能完全恢复。感染性心内膜炎伴肾脏损害组与无肾脏损害组在心脏结构病变与致病菌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肾脏损害很常见,多数为无症状的血尿和(或)蛋白尿;肾栓塞,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炎综合征,急进性肾炎综合征也可以出现;心脏结构改变不能增加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的发生;草绿色链球菌仍然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所致的重度增生性肾炎,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可适当给予糖皮质激素(包括冲击)及免疫抑制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