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焦作市麻疹暴发的原因,为今后麻疹控制在较低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年麻疹暴发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暴发病例发病数占病例总数的42.55%,病例主要集中在学龄前和学龄儿童中,3岁~15岁儿童共占80%;发生麻疹暴发到报告疫情时间平均为5天;暴发病例中无免疫史的占了52.5%,免疫史不详的27.5%。结论暴发地区麻疹基础免疫工作和加强免疫工作薄弱,常规免疫接种率不高,存在免疫空白;麻疹病例的诊治和报告不及时是暴发的主要原因;建议,做好学生入托、入学时的查漏补种工作;加大计划免疫宣传力度;进一步做好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工作;提高麻疹监测系统的灵敏性。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一起麻疹暴发流行病学特征及意义。方法:对流行期间发生的307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307例中1岁内婴幼儿95例(30.94%),其中少于6个月35例(11.4%);1-8岁75例(24.4%);9-15岁34例(11.1%);15岁以上82例(26.7%)。105例接种过1次麻疹疫苗,1例接种过2次。死亡3例。结果:麻疹暴发流行与易感人群增多及免疫力下降有关;应重视婴幼儿麻疹及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新时期麻疹流行的特点和规律。方法收集2007年春季沁源县麻疹暴发流行的传染病报告卡、个案调查和实验室报告资料,进行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沁源县2007年3月15日~4月27日共确诊麻疹93例,罹患率58.59/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沁源二中及其附近3个乡镇,平均年龄17.3岁,男女比例为1:0.7,职业分布以中小学生发病率最高,有免疫史者66例;93例全部有发热和全身皮疹,但发现口腔黏膜斑和退疹后有色素沉着糠麸样脱皮的分别有13例和26例。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带人性麻疹暴发流行,沁源二中防控机制不健全及应对措施不当是疫情扩散的重要原因;常规免疫疏漏、原继发免疫失败是流行的根本原因。应进一步完善传染病防控机制,切实保障冷链正常运转,在继续做好麻疹常规免疫的同时要加强重点人群的加强免疫,传染病疫情公布方式应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13年隆林各族自治县麻疹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隆林各族自治县报告的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3年隆林各族自治县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45例,发病率为11.56/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散居儿童,占62.22%;15岁以下儿童含麻疹类疫苗漏种率为11.46%;45例病例中0剂次含麻疹类疫苗免疫史44.44%,1剂次的仅占24.44%。结论常规免疫接种率低、基层防保人员及村医不足是本次麻疹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为有效控制麻疹疫情,应采取提高麻疹类疫苗接种率、加强麻疹疫情监测及处置等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1999年麻疹暴发疫情特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浙江省 1999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 10起麻疹暴发疫情 ,发病 475例 ,无死亡。农村和学校为主要发生地 ;最高罹患率171 6 0‰ ,同时存在城区流动人口聚集地的麻疹暴发 ,但是发病强度偏低 ;发病时间主要分布在 1~ 6月和 10月 ;暴发病例中有明确麻疹疫苗 (MV)接种史的占 13 1% ,无MV接种史的占 2 8 2 % ,MV接种史不详的占 5 8 7% ;<14岁儿童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91 1%。对于学校和城区型暴发 ,应急免疫措施效果相对较好。建议在切实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的同时 ,对持续有麻疹暴发和计划免疫工作薄弱地区采取MV的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分析和预测平顶山市麻疹发病与流行趋势,判定高危人群,评价加速控制麻疹工作进展.[方法]根据平顶山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料,对2000~2005年麻疹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平顶山市2000~2005年共报告麻疹暴发40起,333例.在本市人口暴发中,<1~6岁和7~15岁分别占33.33%和45.95%.暴发病例中有免疫史的占45.95%,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分别为16.51%和37.54%.[结论]控制暴发的重点在学校和外来人口.高质量的麻疹疫苗常规接种是减少麻疹发病,控制麻疹暴发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04年阳江市局部地区麻疹暴发流行情况,为麻疹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阳江市2004年麻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检测麻疹IgM抗体。结果2004年1-12月阳江市共发生麻疹暴发疫情5起,合计91例病例,罹患率为4.10%(91/2 218),均为13岁以下儿童,其中6~13岁儿童发病85例,占总病例数的93.41%;病例发生时间分布在3-5月;在91例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者占13.19%,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分别占39.56%、47.25%。患者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84.38%(27/32)。5起疫情从首例病例到报告疫情时间为9~54 d。结论疫情报告不及时和麻疹疫苗接种率偏低是发生麻疹暴发的主要原因。今后在做好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初始免疫的同时要切实加强复种免疫工作,努力消除免疫空白和减少易感人群的积累,预防控制麻疹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一起麻疹暴发流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意义。 方法 对流行期间发生的 30 7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30 7例中 1岁内婴幼儿 95例 (30 .94 % ) ,其中少于 6个月 35例 (11.4 % ) ;1~ 8岁 75例 (2 4 .4 % ) ;9~ 15岁 34例 (11.1% ) ;15岁以上 82例 (2 6 .7% )。 10 5例接种过 1次麻疹疫苗 ,1例接种过 2次。死亡 3例。 结果 麻疹暴发流行与易感人群增多及免疫力下降有关 ;应重视婴幼儿麻疹及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0.
2005—02—28/03—12黑水县石碉楼乡发生一起麻疹暴发流行,发病35例,死亡2例,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为849.31/10万、48.53/10万、5.7I%,发病人群年龄8个月~15岁,分布于2个行政村。为进一步分析麻疹暴发原因和流行规律,制定相应的对策,现将该次疫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2003年麻疹爆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贵州省2003年麻疹爆发的原因。方法对每起麻疹爆发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贵州省2003年发生74起麻疹爆发,疫情波及9个地区(州、市)的36个乡(镇),累计报告发病1756例,死亡17人。麻疹爆发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3~5月;发病年龄以5~13岁为多(占74·5%)。麻疹疫苗(MV)常规免疫工作开展差,疫情报告不及时,实验室监测不完善等延误了采取应急预防控制措施,是造成疫情的蔓延主要原因。结论由于MV初免接种率低等原因,导致局部地区出现麻疹爆发,因此控制爆发成为控制麻疹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泉州市2003年多起麻疹爆发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分析麻疹爆发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生原因 ,指导麻疹防制工作 ,加速控制麻疹进程。方法 对爆发调查和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捕捉法检测麻疹IgM、IgG抗体 ,应用SPSS统计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在 5个县 (市、区 )发生 1 0起麻疹爆发 ,爆发分学校 (幼儿园 )型、城镇工业区型、农村散居型 ,学校 (幼儿园 )型占 71. 6 %;主要集中在 5~ 6月 ;本地儿童占 6 8.1 %,流动儿童占 3 1 9%;4~ 9岁占73. 6 %;有麻疹疫苗 (MV)接种史的占 4 1.7%;多数病例有典型的临床症状 ;有 7起爆发经实验室确诊。对 6 4 9名 1~ 1 5岁健康人群进行麻疹IgG抗体监测 ,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均 >85 %,几何平均滴度 (GMT)均 >1 :80 0。实施MV应急接种或查漏补种 ,疫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麻疹爆发是影响泉州市麻疹疫情的主要因素 ,流动儿童麻疹爆发在麻疹爆发中具有重要意义 ,预防和控制麻疹爆发是目前加速控制麻疹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和分析巴马县2013年麻疹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生原因,为消除麻疹提供参考。方法对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结果此次麻疹爆发疫情持续5个月,共报告麻疹528例,发病率为232.99/10万,死亡1例。〈6岁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82.76%。结论当地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低、瞒报迟报疫情是此次麻疹疫情爆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旬阳县沙阳乡和赤岩镇麻疹流行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996年10月~1997年1月期间,旬阳县沙阳乡、过岩镇发生麻疹暴发,疫情波及两乡镇37个村。累计发病225例,罹患率为1061%。无死亡病例。沙阳乡第一例麻疹病人为本次流行的首发病例,于1996年9月底由外省传入。本次麻疹流行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10~14岁组,在校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麻疹疫苗(MV)接种质量低造成的有效接种率降低以及漏种、漏卡造成易感人群大量积累,疫情报告不及时延误了应急预防措施的采取,是本次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仪征市4起校园麻疹爆发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 0 0 0年 1~ 4月 ,仪征市在校园内连续发生 4起麻疹爆发 ,分布在 2个乡 (镇 )的 4所小学 ,总病例 16 3例 ,罹患率分别为 32 12 %、7 83%、6 6 1%、3 4 7% ,占全市 2 0 0 0年麻疹总病例数的 93 14 %。在疫点内采集现症病人血标本 2 2份 ,经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实验室检测 ,麻疹特异性IgM抗体均为阳性。导致爆发的原因是基层不能早期诊断、及时报告疫情 ,虚高的麻疹疫苗 (MV)接种率 ,存在着免疫空白。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在开展加速控制麻疹活动中麻疹爆发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苏省 1999~ 2 0 0 1年共发生麻疹爆发 30起 6 13例 ,其中 2 8起经实验室确诊 ,爆发病例数占全省麻疹监测系统确诊病例数的 16 1%。麻疹爆发主要发生在经济欠发达、计划免疫工作基础较薄弱的Ⅱ类地区 ,高发季节为前一年的 11月至次年的 3~ 6月 ,爆发病例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及小学生 ,并且未免疫者占 2 6 1%。免疫空白的存在、疫情报告迟缓、处理不当是导致爆发疫情蔓延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一起成人麻疹爆发调查及其流行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麻疹爆发原因,以控制爆发。方法对2005年3~5月发生在山东省邹平县某纺织集团的一起成人麻疹爆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M抗体,并运用病毒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从病原学上明确病因及病毒来源,同时结合血清流行病学探讨其发病原因和流行因素。结果这次爆发共报告麻疹314例,全县罹患率52.17/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该集团园区内,发病264例,园区罹患率为293.34/10万;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6岁成人(占92.04%),16~30岁占81.53%,≤15岁人群占7.96%;男女性别比为1.62∶1。麻疹病毒分离鉴定为H1基因型,有H1a、H1b两个亚型,以H1a为优势亚型,H1b为外来输入亚型。新加入集团的流动务工人员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89.00%和1∶372。结论该次麻疹爆发是一起典型具有麻疹流行病学特征的成人麻疹爆发,为外来输入病毒株造成的传播,与易感人群聚集和其它内外环境等流行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1999年麻疹疑似病例监测分析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自 1994年山东省利用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开展麻疹监测以来 ,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1999年 ,经该专报系统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 1776例 ,多于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 13 2 6 % ,尽管较以前报告病例数有所增加 ,但其敏感性仍不够理想。通过对监测工作各环节监测指标的分析 ,发现存在的问题 ,为今后麻疹监测工作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1999年麻疹实验室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山东省 1999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 1776例 ,采集血清标本 86 1份 ,采集率为 48 4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捕获法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 ,阳性率分别为 5 9 12 % (5 0 9/ 86 1)和 10 34% (89/ 86 1) ,两者全部阴性者占 30 5 4% (2 6 3/ 86 1)。1337例麻疹暴发疑似病例 ,麻疹、风疹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5 8 81% (32 7/ 5 5 6 )和 14 5 7% (81/ 5 5 6 ) ;439例散发疑似病例分别为 5 9 6 7% (182 / 30 5 )、2 6 2 % (8/ 30 5 )。首次在 1例典型麻疹确诊病例的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 1株麻疹野病毒株。ELISA捕获法检测IgM抗体用于麻疹的血清学早期诊断敏感性较高 ,其结果与血清标本采集时间及麻疹疑似病例的最终分类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1999~2000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6,自引:7,他引:26  
为了解山东省麻疹流行状况 ,更好地指导今后加速麻疹控制工作 ,对山东省 1999年和 2 0 0 0年麻疹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 :两年全省共报告麻疹 2 138例 ,2 0 0 0年报告发病率为 0 6 2 / 10万 ,比 1999年下降6 5 75 % ,为历史最低水平。病例分布广泛 ,呈散发和爆发并存的流行病学模式 ,以爆发为主 ,局部爆发影响着全省的发病强度。病例主要集中在 15岁以下儿童 ,其中 1999年以学龄前儿童为主 ,占 4 4 34% ;2 0 0 0年以学龄儿童为主 ,占 5 1 4 6 %。麻疹发病主要与免疫失败有关 ,其次与实际接种率不高有关。今后在抓好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接种工作的同时 ,适时开展大年龄组儿童的强化免疫 ,进一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预防和控制麻疹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