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电离辐射对男性生殖腺的远期效应可能是引起精源干细胞损伤。因此 ,研究了γ射线和中子的单次和分割照射对小鼠精原干细胞的相对生物效应 (RBE)。方法 :选 8~ 12周龄雄性 NMRI小鼠 ,每一剂量和每一时间组用 4只 ,2 0只作对照 ,用 6 0 Coγ射线 10 c Gy~ 15 Gy(剂量率 5 0 c Gy/ min)或 14Me V中子 10 c Gy~ 7Gy(剂量率 10~2 0 c Gy/ min)单次或分隔两个等分间隔 2 4h照射小鼠体后部位。每只小鼠处死后取出睾丸 ,睾丸细胞 DNA用 5 μmol/ L4′,6 -二脒基 - 2 -苯基吲哚盐酸 (DAPI)染色 ,用 PAS 流式细胞仪测得典型的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毛细血管扩张运动共济失调症(ataxiatelangiectasia,AT)细胞系的辐射敏感性和对低剂量辐射能否诱导细胞遗传学适应性反应。方法用2cGy60Coγ射线预先照射进入G1期的AT5B1VA(AT)细胞和GM0639(GM)细胞,培养6h后再照射1.0Gy或3.0Gy60Coγ射线,分析染色体畸变。结果G1期的GM细胞在预照射2cGy60Coγ射线的诱导剂量后能非常显著地降低随后照射1.0Gy或3.0Gy60Coγ射线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率,染色体畸变的观察值非常显著地低于预期值(P<0.001),而对AT细胞则没有观察到这种现象,染色体畸变的观察值与预期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1.0Gy或3.0Gy60Coγ射线诱发AT细胞的各种畸变率(包括着丝粒畸变、无着丝粒畸变和染色单体型畸变)均显著地高于GM细胞(P<0.001)。结论低剂量电离辐射不能诱导AT细胞产生细胞遗传学适应性反应;AT细胞对电离辐射诱发染色体畸变高度敏感,可能是由于不能正确修复DNA双链断裂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剂量X线照射对BALB/c小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小鼠按实验分组经直线加速器2和3 Gy X线照射,流式细胞仪动态测定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照射后,小鼠外周血CD3+、CD4+、CD8+细胞呈进行性降低,至第3、4周出现逐渐恢复迹象,4、5周后恢复正常。在同一时间,3 Gy较2 Gy照射所导致的细胞亚群降低的程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BALB/c小鼠经照射后T细胞亚群下降明显,4~5周后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啤酒及乙醇对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小鼠所诱发的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方法 雄性健康BALB/c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啤酒组和乙醇稀释液组,分别用1 ml灭菌生理盐水、啤酒及乙醇稀释液灌胃.30 min后给予不同剂量γ射线1次全身照射.照射后24 h颈椎离断法处死动物(处死前4 h按4 μg/g体重腹腔注射秋水仙胺),立即取双侧股骨,进行骨髓细胞常规染色体制片、染色.每一剂量点选取5个个体进行染色体畸变观察.每只动物镜检分析100个细胞分裂相.结果 啤酒组及乙醇稀释液组染色体畸变率在照射剂量达0.5 Gy以上时明显降低(P<0.05或P<0.01),其中啤酒组的下降比乙醇稀释液组更明显.结论 啤酒中除乙醇以外的其他成份(如酚类化合物等)也发挥了降低染色体畸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子和γ射线照射后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的死亡方式及其意义。方法采用不同剂量中子和^60Coγ射线全身照射350只BALB/c小鼠,通过光镜、电镜、流式细胞术、原位末端标记和DNA凝胶电泳等观察造血细胞凋亡与坏死情况。结果中子照射后小鼠骨髓中坏死和凋亡的造血细胞均明显增多,5.5Gy组以坏死为主;而γ射线照射后则以凋亡为主,且呈剂量相关性。凋亡的细胞表现为核染色质浓缩、边移,呈半月型、环状或不规则状,凋亡小体形成,电泳下见DNA梯状图谱。坏死的细胞表现为核肿胀、溶解,线粒体膜、核膜等膜性结构破坏。结论2.5~5.5Gy中子及5.5~12Gy γ射线照射可使骨髓造血细胞死亡方式不同:中子照射见凋亡与坏死并存,5.5Gy组以坏死为主;而γ射线照射则以凋亡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生血管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FGF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能否改变全身照射后C3H小鼠小肠的辐射效应。方法:18~10周龄雌性C3H/He小鼠,体重为21~25g,用137Csγ射线全身照射,剂量率为1Gy/min。生血管生长因子通过静脉给予,静脉注射无菌生理盐水的小鼠和假照射的小鼠作为对照。2经14Gy照后1小时的小鼠给予生血管生长因子3~12μg/小鼠,3.5天测定其小肠每横断面的隐窝数。3经7~16Gy照前24小时或照后1小时的小鼠给予生血管生长因子6μg/小鼠,测定LD50/30和LD50/6。4经12~18Gy照前24小时或照后1小时的小鼠给…  相似文献   

7.
目的 :用重组人细胞因子刺激血浆凝块培养法评价人胎盘和脐带血巨核细胞系集落形成单位 (CFU- Meg)的体外辐射敏感性。方法 :1征得产妇同意的脐带血在密度为 1.0 77g/m L细胞分离液中离心分离 ,收集低密度的单个核细胞 ,再用磁性细胞分选富集 CD34 + 细胞 ,其纯度从 88%至 93%之间。 2用 X射线照射 CD34 +细胞从 0至 5 Gy或 7Gy(73c Gy/m in) ;或照射 2 Gy,剂量率从 8.9c Gy/m in至 5 .3Gy/min。 3用去除血小板的人血浆以血浆凝块培养技术测定 CFU- Meg,其中含 CD34 +细胞浓度为 1× 10 3/m L,THPO(血小板生成素 )单用或与 FL T…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γ射线照射后C5 7小鼠骨髓中CD34 细胞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流式细胞仪测定CD34 细胞在骨髓有核细胞中的比例 ;AnnexinV FITC试剂盒检测骨髓细胞的凋亡 ;细胞固定后PI染色测定细胞周期。结果 ①CD34 细胞在骨髓有核细胞中的比例随照射剂量的加大而降低 ,在 5 5Gy照射后 14d内小鼠CD34 细胞的减少表现为持续性 ;②小鼠照射后6h骨髓细胞凋亡率最高 ,以 5 5Gy照射组最为明显 ;③ 5 5Gy照射后小鼠骨髓细胞周期紊乱。 结论 γ射线损伤骨髓中的干祖细胞 ,造成骨髓中干祖细胞的数量减少 ,其途径之一是诱导骨髓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3.5Gyγ射线照射对小鼠骨髓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3.5Gyγ射线照射对小鼠骨髓蛋白质表达的影响,为阐明射线损伤骨髓细胞的分子机理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3.5Gy^60Coγ射线全身一次性照射小鼠。利用蛋白质组织学技术分离、分析和鉴定小鼠骨髓细胞差异蛋白质。结果3.5Gyγ射线可使小鼠骨髓细胞蛋白质18个上调,6个下调,这些蛋白质多与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有关。结论γ射线影响骨髓蛋白质表达,并可能由此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γ射线照射后 ,在辐射损伤期和修复期小鼠肠上皮细胞蛋白质组的改变 ,以探讨肠上皮细胞损伤与修复的分子机理。方法 采用 9Gy全身照射BALB c小鼠 ,分别于照射后3h和 72h取小肠制备卷肠切片 ,染色并观察小肠形态。分离未照射小鼠及照射后 3h和 72h小鼠的肠上皮细胞 ,制备蛋白样品 ,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样品 ,PDQuest软件处理双向电泳图谱 ;并对差异的蛋白质点进行肽质量指纹分析。结果 小鼠肠上皮在照射后 3h以损伤性改变为主 ,72h后出现明显再生修复。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在正常对照组、照射后 3h组以及照射后 72h组分别检测到(6 38± 39)、(5 6 6± 32 )和 (5 91± 2 9)个蛋白质点。对其中 2 8个差异蛋白质点进行了肽质量指纹分析 ,经数据库检索 ,初步鉴定为一些与代谢、过氧化应急、信号转导相关的蛋白质。结论 电离辐射能诱导小鼠肠上皮细胞蛋白表达的改变 ,双向电泳技术对从整体方面揭示辐射损伤的分子机理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褐藻糖胶对^60Co-γ射线照射小鼠体内造血系统的辐射防护作用。方法以BALB/c小鼠进行体内照射,一次性全身照射前腹腔注射给予褐藻糖胶3d,测定脾指数、脾脏内部结构以及内源性脾结节数(7.5Gy)、骨髓有核细胞计数(6.0Gy)、外周血象(5.5Gy)。结果小鼠体内造血系统实验显示7.5Gy^60Co-γ照射后,各给药照射组的脾指数及内源性脾结节数明显较对照组增多,中剂量照射组的脾脏大小以及脾脏内部组织结构均比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别;6.0Gy^60Co-γ照射后,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各给药照射组与照射对照组比较,均高于照射对照组(P〈0.05或P〈0.01):5.5Gy^60Co-γ照射后30d,小鼠外周血象测定中各给药照射组白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外周血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无明显影响。结论褐藻糖胶对^60Co-γ射线照射引起的小鼠造血系统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氮氧自由基化合物NHCOCH3-TEMPO对雄性BALB/c小鼠电离辐射损伤的防护效果。方法 将120只雄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和7 Gy照射组,每组60只,每组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生理盐水照射组、低剂量TEMPO照射组、中剂量TEMPO照射组、高剂量TEMPO照射组和阳性对照(WR-2721)组。60Co γ射线照射前0.5 h动物腹腔注射防护药物,剂量分别为:WR-2721组200 mg/kg、低、中、高剂量TEMPO组分别为100、200和400 mg/kg、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照射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4 Gy全身照射组用于观察小鼠照后8和15 d骨髓有核细胞数、骨髓DNA含量和外周血象的变化;7 Gy全身照射用于观察小鼠照后30 d生存率。结果 4 Gy照射后,TEMPO预处理组小鼠骨髓有核细胞计数、骨髓DNA含量较生理盐水照射组均明显增加(t=2.53~6.13,P<0.05);中剂量TEMPO预处理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较生理盐水照射组明显增加(t=4.34,P<0.05),但外周血红细胞数与生理盐水照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 Gy照射后,低剂量TEMPO预处理组小鼠30 d存活率较生理盐水照射组明显增加(χ2=5.934,P<0.05)。结论 氮氧自由基化合物NHCOCH3-TEMPO对雄性BALB/c小鼠γ射线辐射损伤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60 Coγ射线为参比射线 ,研究裂变中子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时间效应 ,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用形态学观察、DNA电泳、流式细胞仪 (FCM )分析及二苯胺 (DPA)法检测细胞凋亡 ;用斑点杂交方法检测 p53与bcl 2的基因表达。 结果 :小鼠经裂变中子 2 .5Gy照射后 2~ 2 4h ,在各时间点上均检测到胸腺细胞DNA梯状条带 ,利用光镜与电镜观察到具有典型凋亡特征的胸腺细胞 ;以DPA法、FCM分析与形态观察计数测定的结果 ,绘制时间效应曲线 ,发现胸腺细胞凋亡比例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在 6h前上升较快 ,8~ 10h达到峰值 ,12h后开始下降 ,2 4h较 4~ 12h明显降低 (P <0 .0 5) ,但略高于正常水平。γ射线 5.0Gy照射后 ,胸腺细胞凋亡比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与之相似 ,但在 6h之前增加较缓 ;此外 ,在照后 2 4h检测不到DNA梯状条带。裂变中子 2 .5Gy照射后 ,小鼠胸腺细胞 p53基因表达水平在 2、4、12、2 4h均比未照射组有显著增加 (P <0 .0 5或P <0 .0 1) ;bcl 2基因表达水平均比未照射组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裂变中子 2 .5Gy照射小鼠可诱导其胸腺细胞凋亡 ,且与γ射线 5.0Gy照射有类似的时相性 ,但裂变中子诱导的胸腺细胞凋亡比γ射线增加快、持续时间长 ,表明裂变中子对小鼠免疫系统损伤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pEgr-IFNγ重组质粒在接种B16黑色素瘤小鼠体内的辐射诱导表达及其抑瘤效应。方法 小鼠肿瘤局部注射脂质体包裹的重组质粒pEgr-IFNγ后36h,接受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观察各组小鼠照射后不同时间肿瘤生长速率和平均存活时间,照射后第3天用RT-PCR法检测瘤内IFNγ转录水平,照射后第l,3和5天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FNγ含量。结果 照射后第3天重组质粒 20Gy组瘤内IFNγ转录水平明显高于重组质粒组;照射后第l,3天血清中IFNγ含量明显高于重组质粒组和对照组;照射后第9-15天,4次(质粒 5Gy)组小鼠肿瘤生长速率明显低于重组质粒 20Gy组,且平均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多次基因-较小剂量放射治疗的抑瘤效应优于单次基因.较大剂量放射治疗;基因-放射治疗组可能通过诱导瘤内IFNγ表达增强,使血液中IFNγ浓度升高,从而提高荷瘤机体免疫功能和抗肿瘤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AIF、Bax和Bcl-2在中子及7射线照射致肠道损伤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290只BALW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4只)、2.5Gy中子照射组(80只)、4.0Gy中子照射组(60只)、5.5Gy γ射线照射组(72只)及12.0Gy γ射线照射组(54只),分别采用5.5和12.0Gy γ射线以及2.5和4.0Gy的中子照射,并于照射后6h,1、2、3、5、10d活杀,取空肠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定量分析MF、Bax及Bcl-2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对照组小鼠空肠绒毛及隐窝上皮细胞质AIF呈强阳性,Bax和Bd-2呈弱阳性.中子和γ射线照射后6h~1d,隐窝细胞核中AIF呈强阳性,表达明显增加(P<0.01);4.0Gy中子照射后Bax强阳性持续至照射后3d,表达明显增加(P<0.01).5.5、12.0Gy γ射线及2.5Gy中子照射后6h~5d,Bcl-2于上述部位呈强阳性,表达明显增加(P<0.01).4.0Gy中子照射后6h~3d,Bcl-2于上述部位呈弱阳性,表达无改变(P>0.05).结论 中子及γ射线照射后空肠隐窝上皮细胞核中AIF表达增加,参与了肠上皮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子照射时的Bax表达强于γ射线照射时,γ射线照射时的Bcl-2表达强于中子照射时,二者变化规律不同,提示中子和γ射线致肠道损伤具有不同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6.
实验用雄性,4周龄的 SAS/4小白鼠,分别受到2、4和6Gy(剂量率为0.2Gy/分)~(60)Coγ射线的全身照射。然后,以~(59)铁标记法计算骨髓细胞总数,用骨髓移植方法测定股骨骨髓的 CFU-s 浓度和绝对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Gyγ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小鼠胸腺组织信号转导差异基因表达谱的动态变化。方法雄性C57BL/6小鼠48只,5~6周龄,经6Gyγ射线照射后,分别于照射后1、6、14、28d分批活杀取胸腺。提取胸腺组织总RNA,应用快速高通量cD-NA基因芯片技术检测γ射线照射后的差异表达基因,特别是与信号转导相关的差异基因的表达。结果小鼠经6Gyγ射线照射后,随时间推移,胸腺组织信号转导相关差异表达基因数目逐渐减少,照射后1、6、14、28d差异基因数量分别为126、43、27和0个。辐射所诱导的胸腺组织信号转导差异表达基因在照射后不同病理阶段,涉及不同的信号通路,主要包括Wnt受体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PI-3K/AKT通路、NIK-I-κB/NF-κB级联信号通路等。结论 6Gyγ射线照射小鼠胸腺组织信号转导基因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并且显示出时间上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肿瘤细胞p(35)Be块中子及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为肿瘤的快中子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细胞集落在存活方法研究人黑色素瘤细胞(WM9839)、人口 皮癌细胞(KB)、人结肠腺癌细胞(LS-T-117)和人前列腺癌细胞(PC3M)等4种细胞对快中子及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用彗星电泳技术研究WM9839细胞在快中子及γ射线照射后DNA损伤的修复效应。结果 细胞存活实验表明,p(35)Be快中子照射后4种肿瘤细胞的D0值(或SF2值)较γ射线照射后差异减小,即4种肿瘤细胞对快中子的辐射敏感性差异减小;快中子2Gy照射后,WM9839细胞DNA损伤修复曲线整体上下降较γ射线2Gy照射后慢,到180min时,DNA损伤残留率明显高于γ射线2Gy照射。结论 快中子治疗肿瘤可以很好地弥补低LET射线放射治疗的不足,特别是对低LET射线较为耐受的肿瘤细胞,如KB细胞和WM98309细胞。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AT)细胞突变基因 (ATM)在细胞凋亡的活化和进程中的作用。方法 :1选择 3种正常和 3种 EB病毒转化的 AT成淋巴细胞株。2细胞给予 1 37  Csγ射线 5 Gy照射 ,剂量率为 5 Gy/min。 3用台盼蓝染剂排除法检测活细胞 ,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亚 G1 期细胞及其凋亡。 4用免疫印迹和细胞质提取体外分析以评价凋亡蛋白酶 caspase- 3的活性。 5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潜能 (△ Ψ)和活性氧 (ROS)。 6用 Western印迹分析聚 ADP核酸多聚酶 (PARP)和细胞色素 C。结果 :15 Gy照射后 ,AT成淋巴细胞死亡率高于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辐射诱导SCID细胞恶性转化的机制。方法:1命名为3T1的SCID原代成纤维细胞取自孕16d的小鼠胚胎。2在指数生长期的细胞用137 Csγ射线照射6~8周后,用转化实验分别测定C3H10T1/2细胞和3T1细胞的转化率;2.5Gy辐射后3h提取细胞总蛋白,用Westernblot法测定Trp53、Cdkn1α(又称P21、Cip1)蛋白表达。3用直接PCR序列分析检测Trp53(又称p53)基因突变。4用3H标记法测定G1期阻滞。514C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参入集落细胞,用双向电离室测定放射性核素在集落中的分布,观察细胞接触抑制。6转化细胞克隆:4~5周雄性无胸腺小鼠皮下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