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经尿道腔内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60例经尿道腔内手术随机分为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组(Ⅰ组,n=30)和硬膜外麻醉组(Ⅱ组,n=30).分别予以评定麻醉效果,记录感觉阻滞平面、起效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药剂量。结果:两组麻醉起效后,血压均有所下降,组间相比无显著差异。Ⅰ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快于Ⅱ组,麻醉满意率明显高于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Ⅱ组,麻醉药剂量明显小于Ⅱ组。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经尿道腔内手术,只要应用得当,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是一种可行的并具有一定优点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应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需行急诊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妊娠妇女,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应用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麻醉,Ⅱ组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间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诱导时间、局麻药用量、血流动力学影响、术后镇痛效果等。结果麻醉操作时间Ⅰ组比Ⅱ组略长,麻醉诱导时间Ⅰ组比Ⅱ组明显减少,局麻药用量Ⅰ组比Ⅱ组少,血流动力学、术后镇痛效果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起效快,麻醉效果好,是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74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产妇未选择镇痛分娩。观察组产妇自愿接受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镇痛分娩。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且第一产程比对照组短(P<0.01)。结论: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加强产程中的观察与护理可确保镇痛分娩的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硬膜外腔阻滞法治疗颈椎间盘病变的效果。方法:对38例颈椎间盘突出病变的病人在硬膜外阻滞的基础上,采用硬膜外腔快速注射阻滞法治疗,每周1次,3-4周为1疗程,并对临床疼痛计分,MRI/CT改变进行分析。结果:23例优,12例良,2例一般,1例差,CT和MRI片显示为中央型椎间盘且尚未脱出的病人,临床上为脊髓型和神经型,并以疼痛为主,采用硬膜外阻滞疗法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但对于椎间孔部位及骨化的椎间盘效果较差,患者临床症状是以麻木为主,此类有明确压迫者应进行PCD或前路减压治疗。结论:硬膜外快速注射阻滞法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疗法,明确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部位可指导对其治疗方法的正确选择,病变程度,注射技术也是影响疗效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王晓  王健  罗朝志 《华西医学》2003,18(3):328-329
目的:比较1%利多卡因复合0.25%丁卡因液与2%利多卡因硬膜外腔麻醉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研究1%利多卡因复合0.25%丁卡因液进行硬膜外腔注射(实验组)30例,2%利多卡因(对照组)30例,观察指标分为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时效评定;阻滞最高节段数;阻滞最低节段数;VAS疼痛评分;肌松质量和镇痛效果的评定。术中不良反应以及生命体征的改变。结果:1%利多卡因复合0.25%丁卡因液在麻醉时效、麻醉效能和麻醉效果上比2%利多卡因硬膜外腔麻醉,作用时间延长,麻醉平面扩大,有统计学意义。而不良反应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利多卡因复合0.25%,丁卡因液在麻醉时效、麻醉效能和麻醉效果上优于2%利多卡因硬膜外腔麻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比较布比卡因在肾移植术和肾功能正常病人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近两年ASAⅡ-Ⅲ级肾移植患者136例(GroupT),选择ASAⅠ-Ⅱ肾功能正常的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130例,作为对照组(Groupc)。两组病人在T11—12和13—4间隙作硬膜外腔穿刺并置留导管。先上管注射2%利多卡因3ml作为实验剂量,5分钟后给予0.75%布比卡因10ml。观察麻醉阻滞效果。结果 T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达峰时间、运动阻滞达峰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1),而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则显著短于C组(P〈0.01)。两组间麻醉感觉阻滞平面的差异不大(P〉0.05)。结论 布比卡因等局麻药应用于肾移植术硬膜外麻醉中,起效较肾功能正常患者慢,维持时间短。  相似文献   

7.
腰椎旁经椎间孔硬膜外腔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为克服经后正中穿刺硬膜外空注药和经骶管硬膜外腔注药操作复杂、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缺点,作者研究了腰椎旁垂直穿刺经椎间孔膜外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X光造影证实。造影剂不仅聚集在腰椎旁组织,还可通过椎间孔进入硬膜外腔。并与经后正中穿刺硬膜外腔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进行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双侧连续肌间沟臂丛阻滞和C7-T1高位硬膜外腔阻滞在双上肢断肢(指)再植术中的麻醉效果,以及对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A SAⅠ-Ⅱ级拟行双上肢断肢(指)再植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双侧连续肌间沟臂丛阻滞组(A组,15例)和C7-T1高位硬膜外腔阻滞组(B组,15例)。两组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监测记录各时点的呼吸、循环变化。结果:A组麻醉后呼吸、循环功能无明显改变,B组麻醉后呼吸、循环功能明显降低。结论:在双上肢断肢(指)再植术中宜应用双侧连续肌间沟臂丛阻滞。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和探讨经椎间孔硬膜外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要点和疗效。方法 采用胶原酶1200u在C型臂X线机电视监控下经椎间孔注入到突出节段的硬膜外腔500例。结果 经随访(平均28个月)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0%。结论 该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只要适应证选择恰当,操作规范,注射部位准确,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硬脊膜穿破病人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方法及可行性,防治硬脊膜穿破后头痛。方法,随机先择15例硬脊膜穿破病人行硬膜外阻滞麻醉,术中根据麻醉平面选用2%布比卡因或以0.75%布比卡因为稀释液稀释液将2%利多卡因至所需浓度,小量分次给药。于手术结束前行硬膜外腔生理盐水注射。结果:15例病人均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完成阻滞麻醉,术后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可以很好地预防硬脊膜穿破后头痛。  相似文献   

11.
我院近年来对65-86岁50例髋关节簧换术患者均选择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和硬膜外骶管联合麻醉用于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对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选择单侧肾脏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阻滞组(Ⅰ组)以及硬膜外骶管联合麻醉组(Ⅱ组),每组各25例;Ⅰ组选择第11—12胸椎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平面在第6胸椎以下。Ⅱ组先选第9~10胸椎或第10-11胸椎间隙穿刺,再行骶管穿刺,控制平面在第6—12胸椎。结果Ⅰ组患者在截石位和俯卧下血压和心率均有下降,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患者血压和心率稍有改变,但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硬膜外阻滞相比,硬膜外骶管联合麻醉用于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对循环功能的干扰较小。  相似文献   

13.
联合阻滞麻醉中腰穿失败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具有许多优点。但随着其推广应用,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缺点,如影响硬膜外麻醉试验剂量的判断、可能产生金属微粒污染、CSF回流困难、腰麻后硬膜外置管困难或误入蛛网膜下腔等。现将我们联合阻滞麻醉中腰穿失败3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轻比重小剂量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在下肢骨折老年患者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下肢骨折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3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组(30例),比较2组局部麻醉药物用量、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改良Bromage评分、麻醉效果及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局部麻醉药物用量少于连续硬膜外麻醉组(P<0.01);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快于连续硬膜外麻醉组(P<0.05或P<0.01);2组改良Bromage评分、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患肢与健肢改良Bromag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1例应用麻黄碱,连续硬膜外麻醉组6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连续硬膜外麻醉组影响轻微。结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均可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采用小剂量轻比重局部麻醉药物配方,管理简单,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轻微。  相似文献   

15.
1病例资料 资料,男7例,女11例,年龄 26~ 59岁,胸段结核13例均为胸 以下,腰段结核5例,均合并不同程度脊柱畸形,局部有压痛或叩击痛,其中全瘫4例,单瘫14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贫血,心肺无重要疾病,血沉均小于30mm/h,以上病人结核病灶均未浸入椎管内,手术时间1.5~3h。 麻醉方法,常规硬脊膜外腔麻醉准备,穿刺点避开脊柱畸形部位在正常棘突间穿刺,头向置管2~3cm,术华经硬膜外腔给予术后镇痛剂,本组18例中17例麻醉阻滞完善,效果满意,仅1例胸段结核并单瘫患者麻醉阻滞不全,效果欠佳,术…  相似文献   

16.
产程阻滞剖宫产多为急诊手术 ,要求麻醉诱导迅速 ,效果确切 ,肌肉松弛良好 ,以便能迅速解除胎儿宫内窘迫状况。我院2 0 0 2 - 0 5~ 2 0 0 3- 0 9在产程阻滞剖宫产手术中 ,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各 10 0例 ,比较两组间的不同效果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 ASA ~ 级足月妊娠发生产程阻滞拟行剖宫产的产妇 2 0 0例。随机分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CSEA)组和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 (EA)组 ,每组 10 0例。1.2 方法 患者取左侧卧位 ,CSEA组选 L2~ 3间隙为穿刺点 ,用“针内针”型联合穿刺针 ,使用阻力消失法判断硬…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轻比重小剂量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在下肢骨折老年患者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下肢骨折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3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组(30例),比较2组局部麻醉药物用量、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改良Bromage评分、麻醉效果及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局部麻醉药物用量少于连续硬膜外麻醉组(P<0.01);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快于连续硬膜外麻醉组(P<0.05或P<0.01);2组改良Bromage评分、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患肢与健肢改良Bromag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1例应用麻黄碱,连续硬膜外麻醉组6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连续硬膜外麻醉组影响轻微。结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均可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采用小剂量轻比重局部麻醉药物配方,管理简单,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轻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SEA)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剖宫产产妇200例,随机分成两组。CSEA组100例,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腔分别注入小剂量0.75%布比卡因和2%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EA)组100例,在硬膜外腔注入2%利多卡因。对比两种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CSEA组从麻醉诱导到胎儿娩出的时间较EA组明显缩短;CSEA组阻滞完善,产妇对牵拉疼痛的反应较轻。两种麻醉方法对血压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胎儿娩出后1、5 min Apgar评分均为7~10分。结论 CSEA既发挥了腰麻起效迅速、作用确切的作用,又弥补了EA用药量大、骶神经阻滞不完善的缺点。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硬膜外阻滞的引进及全麻技术的改进和发展,蛛网膜下腔阻滞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同时低毒长效局麻药的出现及消毒灭菌方法的改进,使其并发症明显降低。因此我们对妇科手术的麻醉做如下改进:双针分间隙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观察组)与先前双管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了解硬膜外腔注药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选取33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研究组168例和对照组165例。研究组采用硬膜外腔注药联合椎旁神经阻滞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硬膜外腔注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5.12%,对照组为73.94%,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为2.42%,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硬膜外腔注药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