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全胃切除术后胃肠道连续性的重建可以运用各式各样的手术完成 ,全胃切除后是否应该使用代胃进行重建、哪一类代胃最为理想迄今为止仍无定论的观点。本文对支持使用代胃和不支持使用代胃进行消化道重建的文献作一综述 ,并总结了如何选择代胃的类型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全胃切除模型,探讨全胃切除术后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方法 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Roux-en-Y组(RY组)、近端空肠储袋组(PJP组)、远端空肠储袋组(DJP组)、双空肠储袋组(TJP组)、十二指肠空肠储袋间置组(DJPI组)和剖腹探查组(L组)6组,观察和比较术后大鼠体重、肠道排空距离、食管空肠吻合口黏膜病理改变以及小肠黏膜形态学变化.结果 各组术后2周大鼠体重均较术前明显减轻(P<0.05),术后第 4周及8周体重开始逐渐恢复,PJP组、TJP组和DJPI组均较RY组恢复好(P<0.05). PJP组与RY组相比,肠道排空距离缩短,排空减慢(P<0.05). 在小肠黏膜形态改变方面,TJP组和DJPI组与RY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返流性食管炎方面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近端和双空肠储袋吻合术是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理想术式,十二指肠空肠储袋间置术也如此,但与前两者比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全胃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6例患者中,胃癌76例,恶性淋巴瘤8例,平滑肌肉瘤2例;Ⅱ期17例,Ⅲ期48例,Ⅳ期21例。根治性全胃切除48例,姑息性全胃切除38例,其中联合脏器切除28例,肝动脉置MT药泵28例。消化道重建方式:食道十二指肠吻合术12例,食道空肠袢式吻合术15例,食道空肠Roux en Y吻合术29例,间置空肠加袋术30例。术后并发症18例,其中吻合口漏3例,胰瘘1例。术后症状:烧心21例,倾倒综合症18例,餐后上腹饱胀15例,腹泻12例,吞咽困难9例。结论:全胃切除后,间置空肠加袋术在改善患者术后症状和生活质量等方面是比较理想的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4.
全胃切除术后胃肠道连续性的重建可以运用各式各样的手术完成 ,广义上重建方法可分为保留或不保留食物十二指肠通道连续性的方法。本文对支持和不支持保留食物十二指肠通道连续性重建的文献作一综述 ,并指出这一有争议性的问题仍需运用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大量病例的多中心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获得比较明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是否需要代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胃切除术后胃肠道连续性的重建可以运用各式各样的手术完成,全胃切除后是否应该使用代胃进行重建、哪一类代胃最为理想迄今为止仍无定论的观点。本文对支持使用代胃和不支持使用代胃进行消化道重建的文献作一综述,并总结了如何选择代胃的类型问题。  相似文献   

6.
消化道重建:循证医学和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全胃切除手术后消化道重建的论文所见甚多。迄今,文献报告的重建术式不下70种。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术有几种分类方法。按重建所用的肠段可分为小肠重建和结肠重建;按有无制作贮袋可分为贮袋重建和非贮袋重建;按胃和十二指肠之间有无间置肠段可分为保持和弃置十二指肠连续性重建;按有无预防反流的功能可分为抗反流和非抗反流重建。  相似文献   

7.
全胃切除术后胃肠道连续性的重建可以运用各式各样的手术完成,广义上重建方法可分为保留或不保留食物十二指肠通道连续性的方法。本文对支持和不支持保留食物十二指肠通道连续性重建的文献作一综述,并指出这一有争议性的问题仍需运用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大量病例的多中心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获得比较明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全胃切除间置空肠重建消化道28例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我科自 1990年以来 ,选用间置空肠重建消化道 2 8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年龄特征 :2 8例患者 ,男 18例 ,女 10例。最大年龄 76岁 ,最小年龄 2 1岁 ,平均年龄 48岁。2 .病理类型 :胃恶性淋巴瘤 8例 ,胃平滑肌肉瘤 6例 ,胃底腺癌 8例 ,胃体腺癌 6例。3 .手术方式 :全胃切除后 ,在屈氏韧带下 15~ 2 0cm处切断空肠 ,游离长约 2 0~ 2 5cm一段带血管蒂的空肠 ,通过横结肠左侧系膜无血管区的开孔拉到横结肠上方 ,将间置空肠的近端与食管对端吻合 ,间置空肠远端与十二指肠对端吻合 ,最后将切断的空肠远近端对端吻合 ,完成消化道的重建。…  相似文献   

9.
作者探索将改良Double tract法消化道重建术应用于全胃切除,旨在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组5例初步观察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返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和腹泻等并发症,术后生存质量较高,是值得推荐的全胃切除后的消化道重建术。  相似文献   

10.
推荐一种全胃切除后的消化道重建术:改良Double tract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柏元  万协存 《普外临床》1996,11(6):350-351
Double trac6法消化道重建术系日本尾谷畏于1965年首创。作者就Double trac6法的理论基础,临床依据,术式特点进行讨论并对尾保畏原法作了三点技术改进。1993-1994年作者将改良的Douletract法消化道重建术用于全胃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3S型空肠代胃和P袢型空肠代胃在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中的临床作用.方法2005年2月至2009年2月间河南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进行全胃切除术85例,其中46例采用3S型空肠代胃、39例P袢型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比较两种重建术后6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  相似文献   

12.
将行择期全胃切除术的47例胃恶性肿瘤患者分为两组,即间置横结肠代胃组21例,Roux-en-Y消化道重建组(RYP)26例。随访两组术后1年无肿瘤复发者的营养状况,包括消化道症状、体重变化及其他营养指标,对随访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示,两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均明显优于术前(P<0.01)。横结肠代胃组较RYP组改善更为明显,且无倾倒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低(P<0.01)。提示全胃切除术后行间置横结肠代胃重建,术后肠道功能紊乱发生率低,可明显改善术后早期营养状况,是全胃切除术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直接影响病人短期恢复及长期生存质量,是胃癌微创外科领域讨论的热点和难点。无论实施何种胃切除术,术者均不可避免地需要选择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因此,确保消化道重建的安全、降低吻合口相关短期和长期并发症,对改善病人预后及生存质量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腹腔镜胃切除术后化道重建方式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在远端胃切除、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术中均有其特有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各类重建方式孰优孰劣仍然需要高级别研究证据来证实。在临床实践中,术者须根据病人实际情况,结合术者腹腔镜操作经验,选择安全、有效、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近端胃切除术难以控制反流,术后反酸、烧灼感等消化液反流症状给病人带来持久的痛苦,饮食受限,发生营养不良甚至衰竭。我科开展了保留贲门的近端胃切除术和环状襻式单通道间置空肠近端胃切除术已6年余,截至2010年9月,已完成保留贲门的近端胃切除术40例,环状襻式单通道间置空肠近端胃切除术102例,基本上消除了传统近端胃切除术后的反流等问题,同时极大地减少了全胃切除的概率,远端残胃得以保留,改善了营养状态。通过核素检测发现,术后6  相似文献   

15.
全胃切除后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估全胃切除术后三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术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994年5月至2004年5月我们对96例全胃切除术患者分别采用了Orr式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P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及“6”字形间置空肠代胃术三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术式,并对三种术式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2周与2个月的营养指标、饮食状况及消化道症状进行对比。结果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6”字型术组最高,Orr式术组居中,P形术组最低(11%、2.1%、0);术后2周与2个月的体重、总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在Orr式术组明显低于P形术组(P<0.05)及“6”字形术组(P<0.05);术后倾倒综合征(7%、0、0)、返流性食管炎(60%、4%、0)及营养不良(20%、0、0)的发生率Orr式术组最高,P形术组居中,“6”字形术组最低。结论P形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操作更简便,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好、生活质量高,是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胃切除后重建术式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切除后,理想的重建手术应符合的要求及其代表性手术如下:①控制胃的梯度排空,防止倾倒综合征,其代表性手术为保留幽门(PPG)或人工幽门术;②减少肠胃返流,防止返流性胃炎和残胃癌,其代表性手术为Roux-en-Y吻合术;③保留十二指肠的食物通道,防止消化功能受损,其代表性手术为BI式及各种空肠间位术;④维持正常的食物贮库,防止进食量明显下降。其代表性手术为全胃切除后的各种代胃术。此外,理想的重建手术还应符合手术简便、不增加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原则。胃的消化、运动、排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非机械过…  相似文献   

17.
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与患预后的关系。方法 研究分析1984年10月至2000年10月我科收治的300例全胃切除患的部分临床资料,包括手术前后体重、血红蛋白、血浆蛋白的变化及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等,并在各种消化道重建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胃癌280例,胃恶性淋巴瘤15例,胃平滑肌肉瘤5例。消化道重建采用4种方式:Omega、Roux-en-Y、Roux-en-Y伴有“9”形袋状和与十二指肠直接吻合。30d内手术死亡8例(2.7%),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0%,33.3%和18.3%。采取Omega及十二指肠直接吻合方式的患全部发生反流性食管炎,而Roux-en-Y与Roux-en-Y加“9”吻合方式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1、3、5年分别为49%和49%、30%和35%、15%和20%。Omega与十二指肠直接吻合体重、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较Roux-en-Y与Roux-en-Y加“9”吻合明显降低。Roux-en-Y方式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2%,明显低于Roux-en-Y加“9”吻合方式(6.0%)。结论 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时,简单Roux-en-Y术式优于其他术式。  相似文献   

18.
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8  
目的:探讨胃癌患全胃切除术后更加符合生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对235例经病理证实为胃癌而行全胃切除术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FJI)78例(33.2%)、“P”型Roux-en-Y空肠代胃术(PR)93例(39.6%),“P”型Roux-en-Y空肠间置代胃术(PIR)64例(27.3%),随访2年或2年以上,89.2%的FJI术后患的Visick指数为I-II级;Roux-en-Y滞留综合征在FJI,PR,PIR3组中总发生率分别为0、31.3%,15.6%。结论:FJI保持了重建消化道神经-肌肉功能的连续性,恢复食物经过十二指肠生理通道,对于减少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全胃切除术后一种较为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19.
标准的胃癌根治术主要包括胃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和消化道重建3个部分。胃切除范围已形成定式(T2以上局限性的肿瘤需3 cm,浸润型需5 cm以上,如切缘距离低于以上要求,需对肿瘤边缘全层进行快速病理检查;T1期肿瘤在内镜活检明确边缘后,可考虑缩小范围的手术)。近些年,关于胃周淋巴结清扫的问题,东西方观点也已逐渐统一,达成了以D2淋巴结清扫为基础的共识[1-2]。然而,胃癌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目前已达上百种,却至今没有大家公认的方法。远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方式争议不大,但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术后的重建方式各国学者们一直争议不断。尤其是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占的比例最大,变化最繁杂。笔者经过梳理分析后发现,其主要是围绕下面3个思路进行演进。  相似文献   

20.
随着胃上部癌发病率的上升和早期病例的增加,选择合适的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方式逐渐被大家重视。目前,手术的安全性问题已不再是外科医生们担忧的主要问题,手术关注点逐渐转变为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胃上部癌手术方式包括全胃切除术(TG)和近端胃切除术(PG)。TG推荐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为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经典PG术后的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