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虫类药方治疗乳腺增生病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病属中医“乳癖”范畴。笔者临床喜用虫类药方治疗本病,且具有一定的治验体会,故选用虫类药方三则介绍如下。消瘀散结汤方药组成:炮穿山甲10g,鹿角20g,牡蛎60g,皂角刺15g,浙贝母15g,瓜蒌15g,乳香20g,没药20g,香橼20g,白芍30g,甘草10g,山慈姑10g,红蚤休12g,青皮15g,橘核30g。用法:上方每天1剂,水煎,分3次温服,连服28天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可连用1~3个疗程。临床运用:乳腺肿胀甚者加川芎15g,郁金30g。乳腺局部红肿者加蒲公英30g,紫花地丁60g。外用木香30g,鲜生地100g,捣成泥状为饼敷于局部,每日1~2次,可连用1~2月。按语:乳腺增生病中… 相似文献
2.
梁乃津教授用虫类药治疗杂病验案3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故广东省名老中医梁乃津教授,治疗疑难杂病有独到之处。梁教授认为杂病的治疗要辨证准确,初病在经可行气活血,久病入络脉必化痰祛瘀通络,在治疗上配虫类药通窜搜络祛瘀,攻补兼施。笔者试举验案3则如下。1类风湿性关节炎李某,男,64岁,1993年3月30日初诊。双上肢疼痛年,近年加重,患者因劳累、受风寒后出现双上肢手指关节红肿发热,不能并拢,且麻、痹、痛,后发展为双下肢关节痛,脚趾关节轻度麻痹,每遇气候变化受凉则痛甚。曾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诊见:双上肢肩关节疼痛,双手指关节呈梭… 相似文献
3.
<正>乳腺增生病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疾病,约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5%。本病病程长,进展缓慢,易复发。多年来笔者采用火针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在临床中也常遇畏惧火针者,针对这一类患者,笔者改用针刺乳腺穴配合乳房药罩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病(乳腺良性囊性增生)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笔者自2004~2006年采用针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河北经贸大学校医院中医科门诊,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80 相似文献
5.
自拟乳腺增生汤治疗乳腺增生病8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渠敬文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10(6):380-380
应用自拟乳腺增生汤治疗乳腺增生病88例,并随证加减,每疗程10剂,经1-3疗程治疗,结果,临床治愈65例,有效23例,有效率100%。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 以针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 60例为治疗组 ,同时随机设单纯中药治疗 48例为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与结论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8.3 % ,痊愈率为 76.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3 .3 % ,痊愈率为 45 .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1)。 相似文献
7.
乳腺增生方治疗乳腺增生病30例姚丽马京林关键词乳腺增生病乳腺增生方行气活血软坚化痰自1992年至1996年,笔者采用自拟乳腺增生方治疗乳腺增生30例,效果明显,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患者均经红外线乳腺透照诊断为乳腺增生,均为已婚女性,年龄最小... 相似文献
8.
中药经皮给药是将药物直接施于患处或相应穴位,通过透皮吸收,药力直达病所,发挥药效,达到相应治疗目的。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TTS)可以不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不受胃肠道酶、消化液、pH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可提高生物利用度,提供可预定的和较长的作用时间,降低药物毒性和副作用,维持稳定而持久的血药浓度,提高疗效,减少给药次数等。特别是乳房疾病,更适合经皮给药,因其是体表器官,有利于药物的吸收。透皮给药制剂以其毒副作用小、长效方便等独特优势吸引着众多国内外制剂学专家,并成为当今国际制药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西药治疗乳腺增生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病,属中医乳癖范畴。是妇女常见病。近年来,用平消胶囊配合六味地黄丸治疗乳腺增生病42例,并与天冬素片治疗26例进行对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乳腺增生病,属中医乳癖范畴,是妇女常见病。近年来,用平消胶囊配合六味地黄丸治疗乳腺增生病42例,并与天冬素片治疗26例进行对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乳腺增生病是妇女多发病,常见于中年妇女。笔者运用耳针结合乳癖消内服的治疗本病,并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较,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0例患者来源于2010年以来的门诊和社区普查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年龄最小16岁,最大50岁,平均31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7年。对照组年龄最小15岁,最大51岁,平均3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8年。两组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 相似文献
12.
中药经皮给药是将药物直接施于患处或相应穴位,通过透皮吸收,药力直达病所,发挥药效,达到相应治疗目的。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 al Therapeutic System,TTS)可以不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不受胃肠道酶、消化液、pH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可提高生物利用度,提供可预定的和较长的作用时间,降低药物毒性和副作用,维持稳定而持久的血药浓度,提高疗效,减少给药次数等。特别是乳房疾病,更适合经皮给药,因其是体表器官,有利于药物的吸收。透皮给药制剂以其毒副作用小、长效方便等独特优势吸引着众多国内外制剂学专家,并成为当今国… 相似文献
13.
14.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具有显著优势,其中药对应用灵活,疗效显著。文章从疏肝理气、理血祛瘀、消散化痰、温阳补益等功效角度,列举柴胡配白芍药、当归配川芎、海藻配昆布、仙茅配仙灵脾等常用临床药对,并讨论乳腺增生病临床治疗常用药对配伍特点。 相似文献
15.
<正> 乳腺增生病,属于中医的“乳癖”范畴,为中年妇女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男子亦有发生,但明显少于女性。目前对本病的治疗仍以内服中药为主,各地在施治中有不少探索,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乳腺增生Ⅰ号对实验性兔乳腺增生病的乳腺组织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雌二醇、黄体酮建立兔乳腺增生病模型后使用乳腺增生Ⅰ号进行干预。同时将乳腺增生Ⅰ号运用于临床治疗168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并以乳康片作为对照,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钼靶X线片、近红外线扫描等方面的变化。结果:动物实验显示乳腺增生Ⅰ号能使兔乳腺小叶腺泡数、细胞增生层数减少。使乳腺导管扩张程度减轻;临床研究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以及钼靶X线片、近红外线扫描等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乳腺增生Ⅰ号具有调整内分泌、抑制腺体增生、改善乳腺血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乳腺方治疗乳腺增生病11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3年以来,笔者以自拟“乳腺方”治疗了119例乳腺增生病,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119例均符合1979年第2次全国乳腺癌会议关于乳腺增生的诊断标准,对可疑乳腺癌、乳腺纤维瘤等均作了病理学检查和双光源、彩B检查以排除。其中男4例,女115例;未婚者25例。年龄19~30岁30例,31~40岁45例,41~50岁35例,sl岁以上9例。病程在1年以内者43例,2~3年42例,3年以上34例。乳腺增生病临床以乳痛、乳房肿块为主。有乳痛者93例,其中在月经前加重34例,因情绪或过累加重40例,余19树无明显诱因。乳痛的性质为胀痛,牵掣腋下… 相似文献
18.
19.
笔者用自拟方乳腺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良好,为进一步了解乳腺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我们做了有关研究,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乳癖的诊断标准,随机收集152例乳腺增生病例,年龄最大者46岁,最小者25岁,平均33岁.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论述了虫类药的应用起源,回顾了从古至今对虫类药治疗痹病的认识、近代临床应用和现代药理研究并进行探讨分析,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多靶点、多层次、多角度研究虫类药在痹病中的作用机制,以便临床运用中充分发挥各种虫类药的药效作用特点,从而提高痹病治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