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 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可定征组织的弹性大小,为乳腺疾病的诊断提供信息。研究显示,UE应变率比值(SR)测量方法可以更客观地评价乳腺肿块的硬度。因此,本研究进一步分析SR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细胞增殖相关抗原(Ki-67)、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人类上皮因子受体2(HER-2)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在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治疗的98例乳腺肿块型病变人群为调查对象,均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应用应变率比值法评估肿块的良恶性,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根据免疫组化结果记录分子标志物表达情况,分析对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与Ki-67、PR、ER及HER-2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98例患者共计106个病灶,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良性病灶58个,恶性病灶48个。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良恶性乳腺肿块的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82.76%、准确率为90.57%。乳腺恶性病灶SR高于良性病灶(3.66±0.81 vs. 2.95±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73,P<0.01)。ER、PR、HER-2、Ki-67阳性病灶SR均高于阴性病灶(3.54±0.85 vs. 2.88±0.79;3.60±0.84 vs. 2.77±0.82;3.68±0.75 vs. 2.97±0.68;3.59±0.82 vs. 2.78±0.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R、PR、HER-2及Ki-67与SR均呈正相关(r=0.378、0.415、0.396、0.447,均P<0.05)。结论 UE的SR可以鉴别良、恶性乳腺肿块,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BI-RADS分类结合CEUS诊断乳腺可疑恶性肿块的价值。方法术前对超声BI-RADS分类4类以上的66例患者(共计67个病灶)进行CEUS检查,术后均取得病理结果,比较超声BI-RADS分类、单纯CEUS、以及BI-RADS分类联合CEUS对乳腺可疑恶性肿块诊断价值。结果单纯CEUS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1.43%、53.13%、62.69%;超声BI-RADS分类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8.57%、56.25%、73.13%;BIRADS分类结合CEUS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8.57%、93.75%、91.04%。结论BI-RADS分类联合CEUS可以提高乳腺可疑恶性病灶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鉴别乳腺微小(≤10 mm)占位性病灶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16-05间经手术治疗105例患者的139个乳腺微小占位性病灶。所有患者均经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并与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恶性乳腺微小占位性病灶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9.1%(41/46)、90.3%(84/93)和89.9%(125/139)。常规超声诊断恶性乳腺微小占位性病变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53.5%(23/43)、71.9%(69/96)、66.2%(92/13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鉴别乳腺微小占位性病灶的良恶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改良乳腺BI-RADS-US分级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改良乳腺BI-RADS-US分级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术前对947例乳腺病变患者的1015个乳腺病灶进行改良BI-RADS-US分级及原BI-RADS-US分级,并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改良BI-RADS-US分级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27%(463/486)、78.83%(417/529)、80.52%(463/575)、94.77%(417/440);原BI-RADS-US分级对乳腺恶性病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71%(470/486)、71.27%(377/529)、75.56%(470/622)、95.93%(377/393)。改良BI-RADS-US分级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原BI-RADS-US分级(P均〈0.05),而两者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改良乳腺BI-RADS-US分级可提高超声对乳腺恶性病变诊断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数字化乳腺摄影联合超声与MRI在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5例乳腺疾病患者的数字化乳腺摄影联合超声诊断结果与MRI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5例患者共110个病灶,其中恶性62个,良性48个。所有病灶均被病理证实。数字化乳腺摄影联合超声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32%(56/62)、91.67%(44/48);MRI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94%(57/62)、87.50%(42/48)。结论数字化乳腺摄影联合超声检查诊断准确性高,适用于乳腺疾病的常规检查;MRI空间分辨力及组织分辨力高,适用于前二者检查难以定性的病变及乳腺癌的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超声BI-RADS分级在结合弹性成像并调整分级后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或活检获得病理结果的乳腺肿块,比较术前常规超声BI-RADS分级(US-BI-RADS)和结合弹性成像并调整后的BI-RADS分级(UE-BI-RADS)诊断乳腺肿块的价值。 结果US-BI-RADS对3~5级病灶诊断恶性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86%、6.80%、26.04%、71.58%、91.25%;UE-BI-RADS分别为0.57%、6.67%、31.91%、79.31%、96.77%。US-BI-RADS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82.22%,特异度为88.43%,约登指数为0.71,ROC曲线下面积为0.919;UE-BI-RADS诊断的敏感度为87.18%,特异度为88.98%,约登指数为0.76,ROC曲线下面积为0.941。 结论UE-BI-RADS能提高超声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对US-BI-RADS 4级以上的病灶,有必要进行弹性成像后调整评分。  相似文献   

7.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鉴别诊断乳腺疾病良恶性的价值。病理学确诊的乳腺癌患者80例(恶性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80例(良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UE、CDFI检查,对比两组患者乳腺肿块超声特征、UE硬度评分,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准计算两种方法单独及联合应用诊断乳腺癌良恶性疾病的价值。结果显示,恶性组和良性组的肿块形态规则情况、边缘完整性、微钙化灶检出率、后方回声衰竭情况、肿块内血流分级、RI≥0.7的占比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UE评分≥4分的患者检出率83.8%显著的高于良性组患者的12.5%(P0.05);UE、CDFI联合应用鉴别诊断乳腺肿块性质的灵敏度为96.3%、特异度为90.00%、漏诊率为3.75%、误诊率为10.00%。结果表明,UE联合CDFI对临床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及钼靶X线诊断乳腺疾病的价值。方法 2009年3月至2010年8月,山东省滨州市邹平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服务中心对65例女性病人共72个病灶术前行超声弹性成像及钼靶X线检查,以手术病理为诊断标准,对比分析两者诊断乳腺疾病的准确性。结果 病理诊断良性53个病灶,恶性19个病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84.2%、96.2%、0.804。钼靶X线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68.4%、92.4%、0.608。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病变的准确性高于钼靶X线,两者结合可提高乳腺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钼靶X线和MRI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及术前评估。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就诊的82例女性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钼靶X线和MRI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及术前评估。结果 总计患者82例,病灶94个;其中良性病变患者47例,病灶56个;恶性病变患者35例,病灶38个。钼靶X线检查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为78.95%、82.98%、85.71%,Kappa值为0.598;MRI检查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为87.50%、91.49%、94.44%,Kappa值为0.796,良性病灶时间信号曲线(TIC)类型主要是Ⅲ型,恶性病变TIC类型多为Ⅰ型或Ⅱ型;联合检查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为97.37%、97.87%、98.21%,Kappa值为0.908。MRI、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均高于钼靶X线(P均<0.05),且联合检查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钼靶X线、MRI检查(Z=6.568、5.1113,P均<0.05)。钼靶X线评估的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und elastography,UE)联合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US)在乳腺癌患者手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指导。方法 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将本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对患者行BI-RADS-US分类并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术后对病理证实。观察病理类型、UE评分与BIRADS-US分类及诊断情况。结果在所有病灶中,良性病灶占65.7%,恶性病灶占34.3%。其中良性病灶中,纤维腺癌比例最大,为60.0%;在恶性病灶中,浸润性导管癌比例最大,为70.2%。在所有病灶中,BI-RADS-US为Ⅲ类和Ⅳ类占比最多,均为48.2%;UE评分为2分、3分和4分占比较多,分别为26.3%、29.2%和28.5%。BI-RADS-US和UE联合BI-RADS-US两种诊断方法在敏感度及特异度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UE联合BI-RADS-US的准确度(82.3%)明显高于BI-RADS-US(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联合BI-RADS-US可准确鉴别乳腺病灶的良恶性,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新评分标准(7分法)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其最佳诊断界点。方法对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475个乳腺病灶的超声弹性成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用ROC曲线法探讨用7分法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标准的最佳诊断界点。结果7分法弹性成像评分标准对乳腺病灶的最佳诊断界点为5分,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59,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分别为:81.60%、99.14%、94.53%、97.14%、93.78%和0.81。结论7分法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标准使用简便,有助于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甲状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TI-RADS)分级联合超声弹性成像(UE)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术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甘肃省肿瘤医院行超声检查的96例(138个恶性结节)PTMC病人和78例(142个微小良性结节)甲状腺病病人的临床资料。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TI-RADS分级、UE及两者联合诊断PTMC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计算三种方法诊断PTMC的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下面积。根据结节直径将PTMC病人分为>5 mm组和≤5 mm组,比较各诊断方法的准确率。结果 TI-RADS分级联合UE诊断PTMC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93.5%、97.2%、97.0%、93.9%及95.4%)均高于UE(87.7%、93.7%、93.1%、88.7%及90.7%)和TI-RADS分级(80.4%、87.3%、86.0%、82.1%及83.9%)。TI-RADS分级、UE及二者联合诊断PTM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3、0.937、0.972,UE的诊断价值高于TI-RADS分级(P <0.05),两种方法联合诊断价值高于单一方法(P<0.05)。三种方法对≤5 mm和>5 mm PTMC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2.8%、90.1%、92.7%和89.9%、92.3%、97.2%,UE对于≤5 mm PTMC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TI-RADS分级(P<0.05)。结论 UE 对PTMC的术前诊断价值高于TI-RADS分级,尤其对于≤5 mm的PTMC诊断准确率更高,二者联合有助于提高PTMC术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超声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硅凝胶假体隆乳术后并发症诊治中的应用,以便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高频CDFI超声检查在本院及外院66例隆乳术后并发症的患者,观察不同充填物的超声表现,及时发现并发症,根据超声确定手术方式,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66例隆乳术后并发症患者检查结果发现,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的17例(28只)患者乳房有变硬感,14例(21只)患者双侧乳房不对称,注射物有移位,22例(39只)患者乳房局部可扪及硬结。硅凝胶假体隆乳术的假体纤维囊性包膜挛缩9例,硅凝胶假体囊破裂2例,假体移位和位置不良2例。CDFI表现与临床表现及手术取出物所见相符。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CDFI)是诊治隆乳(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硅凝胶假体)术后并发症简便有效的方法,为临床提供简便适用的诊治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二维超声及其结合彩色多普勒对134个乳腺小瘤灶(≤2cm)的图像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其良恶性,并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进行分析。结果二维超声及其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乳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5(SE1=0.045)和0.844(SE2=0.03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38,P0.001)。结论二维声像图是发现小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综合判断,可以提高小乳腺癌诊断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CT血管造影(CTA)+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对脑动脉瘤(CA)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221例疑似CA患者,均行CTA、CDFI检查,以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检查为金标准,观察CTA、CDFI检查结果,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单独及联合检查诊断效能,对比CTA、CDFI检查瘤体检出数量、具体瘤体部位符合率、瘤体最大直径、瘤颈径。结果 221例疑似CA患者中,3D-DSA检查显示阳性134例,CDFI检查显示阳性122例,CTA检查显示阳性124例,CTA+CDFI检查显示阳性140例。CTA+CDFI检查灵敏度(97.76%)、准确度(94.57%)、阴性预测值(96.30%)高于CDFI(85.07%、87.33%、79.80%)、CTA(85.82%、87.33%、80.41%)单独检查(P<0.05);CTA+CDFI检查漏诊率(2.24%)低于CDFI(14.93%)、CTA(14.18%)单独检查(P<0.05);CTA+CDFI检查与3D-DSA检查金标准CA瘤体最大直径、瘤颈径对比无显著差异(P...  相似文献   

16.
超声造影对肝脏小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分析较小肝脏占位性病变(直径≤3cm)超声造影表现,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脏小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患者156个直径≤3cm的肝脏占位性病变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其中恶性病灶74个,良性病灶82个。利用TIC软件分析除外术后瘢痕、坏死结节及性质待定的病灶外的142个病灶造影剂灌注模式,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74个恶性病灶及除坏死结节、术后瘢痕外的72个良性病灶不同程度增强。动脉相原发性肝细胞癌(HCC)100%(49/49)增强,其中71.43%(35/49)呈整体增强;实质相85.71%(42/49)呈典型的"黑洞"征。转移性肝癌动脉相特征性地表现为厚环状增强者占52.00%(13/25);实质相88.00%(22/25)呈"黑洞"征。良性病变中动脉相后期呈整体增强、斑片状增强及环状增强者分别为48.61%(35/72)、18.06%(13/72)、33.33%(24/72);实质相呈"黑洞"征、强度低于、近似于周围肝组织者分别为1.39%、30.56%、68.06%。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炎性假瘤造影呈快进快退,类似于恶性肿瘤。TIC分析良性病灶始增时间、增强时间及达峰时间均晚于恶性病灶,差异具有显著性,峰值强度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HCC和转移性HCC上述参数无差异。血管平滑肌脂肪和炎性假瘤TIC上述各参数低于良性组其余病变。结论超声造影对提高肝脏小占位病变的定性诊断率有重要的价值,部分良性病变造影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仍须结合其他影像学方法或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于小乳腺癌(最大直径≤2cm)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72例患者共72个最大直径≤2 cm的乳腺肿块资料。术前均经过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常规超声采用BI-RADS分类,超声弹性成像采用改良5分法分别对乳腺肿块的性质进行鉴别诊断。术后或细针细胞穿刺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单独运用常规超声及两者联合应用这两种方法对小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采用SPA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单独运用常规超声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为55.2%,60.5%,58.3%,而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79.3%,81.4%,80.6%,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78,P=0.006)。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提高小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检测腹膜透析前后血清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otein,GFAP)水平的变化联合头颅磁共振(MRI)影像学比较评估腹膜透析治疗尿毒症脑病(uremic encephalopathy,UE)的疗效和预后.方法 将未进行过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failure,CRF)患者按有无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分为UE组和尿毒症对照组,并选择来自同期门诊健康体检的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UE组和尿毒症对照组在腹膜透析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分别测定血清GFAP水平和行头颅MRI检查.结果 治疗前,UE组血清GFAP水平高于尿毒症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1);UE组中检出MRI异常信号灶的患者占18/38(47.4%),尿毒症对照组中检出MRI异常信号灶的患者占2/40(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腹膜透析的进行,UE组血清GFAP水平逐渐下降,头颅MRI异常信号逐渐减轻.至治疗后4周,UE组血清GFAP水平基本降至正常水平,大部分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完全消失,仅有5例患者遗留有轻度的认知功能减退,5例中其中4例(占10.5%)患者遗留有长T1长T2信号.结论 血清GFAP水平联合头颅MRI影像学比较可以作为临床上评估UE患者神经系统损害程度及透析治疗的疗效和预后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2010版WHO分类的各类阑尾黏液性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并复习2003年1月至2012年6月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70例阑尾黏液性肿瘤术后病理切片,按照2010年消化系统肿瘤WHO新分类,将阑尾黏液性肿瘤分为5种类型:阑尾黏液性腺瘤/囊腺瘤(MA)、低级别黏液性肿瘤(LAMN)、起源于阑尾的低级别腹膜假黏液瘤(PMP.L)、浸润性黏液腺癌(MAC)以及起源于阑尾的高级别腹膜假黏液瘤(PMP.H)。结果11例MA肿瘤上皮和黏液仅局限于黏膜肌层以内;术后无复发或死亡病例。41例LAMN黏液均可出现于黏膜肌层外阑尾壁或阑尾表面,其中39黏液湖内没有或仅见少数黏液上皮,上皮具有轻度异型性;有3例复发或进展,元死亡病例。7例PMP—L上皮具有轻度异型性,其中有4例黏液湖内上皮数量稀少或缺乏,其余3例上皮数量中等至较多:术后复发和死亡各1例。7例MAC和4例PMP—H均为浸润性肿瘤,至少局部出现高级别细胞学特征;术后复发4例,死亡3例(含2例复发后死亡)。MA和LAMN在组织学上表现为非浸润性肿瘤。而PMP-L、MAC和PMP-H则在生物学行为上表现为腺癌特征。结论阑尾黏液性肿瘤是一系列肿瘤谱系,其生物学行为取决于肿瘤性质和类型,统一、规范而准确的病理诊断对于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