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总结近年经临床证实的59例肝海绵状血管瘤(HHE),其中经MRI检查48例,CT33例,超声(US)22例,选择性肝动脉造影(HAG)16例。结果发现:病灶检出率:以MRI为标准(100%),CT、US、HAG分别为65.9%,88.9%,83.3%。CT和US检出病灶敏感性与病灶的大小有关,HAG与病灶的血管丰富程度有关。对HHE诊断特异性:MRI由于原理独特,并采用多参数,多序列成像及Gd-DTPA增强等技术,对HHE的诊断有优良的特异性,CT、US和HAG分别为48.5%,31.8%和94%。  相似文献   

2.
脑白质疏松48例3年随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建华  刘爽 《中原医刊》1997,24(6):10-11
本文报道48例经CT和MRI证实的LA,3年随访发现40例CT和MRI损害程度进展1~2级,平均1.34级,进展率83.33%,8例无明显进展(16.67%);进展1级者CCSE得分平均降低3.4分,进展2级者CCSE得分平均降低7.2分。CT、MRI损害进展程度与智能衰退呈正向关。有效的控制高血压及高血糖可能能够防止或延缓LA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以颅神经麻痹,CT和MRI作为诊断鼻咽癌局部复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宝清 《上海医学》1998,21(10):570-573
目的:进一步探索以颅神经麻痹(CNP)以及用CT和MRI诊断鼻咽癌局部复发(NPCLR)的方法。方法:选取100例超腔的NPCLR病人仔细研究其CNP的规律,及其CT和/或MRI的表现。结果:70%的NPCLR病人有CNP,主要侵犯外展神经(51.4%)和三叉神经(67.1%),与此相反,颅神经放射损伤,则最多侵及舌下神经(67.4%)。在本组病人的CT和/或MRI片上均可见鼻咽以外的深部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4.
CT,MRI在病毒性脑炎诊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组48例病毒性脑炎诊断明确患者,CT扫描30例,异常22例;MRI检查18例,异常16例,阳性率分别为73.3%和88.9%。多病灶均检出9例,阳性率分别为40.9%和56.3%。从病灶分布情况看,分布在颞叶、脑干小脑的病灶,CT均检出9.1%;MRI分别检出43.7%和25%。结果表明,在病毒性脑炎诊断中,MRI优于CT。特别是对颞叶、脑干小脑病变,首选MRI检查可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的MRI定量分析汤光宇郭庆禄邢萍萍(第二附属医院MR室南昌330006)MRI多方位成像能清晰显示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的形态学改变,已成为临床诊断OPCA的首选检查手段。我们对11例OPCA患者的MRI结果进行定量研究,以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评价前列腺癌的诊断方法,提高其诊断水平。对1987年~1997年收治的前列腺癌39例根据症状、DRE、TRUS、CT、MRI、活检及瘤标检查,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症状为排尿困难34例(87.2%),尿潴留19例(48.7%),血尿6例(15.3%),会阴及腰骶部疼痛5例(12.8%),尿失禁3例(7.6%);本组全部行DRE,阳性32例(82.0%);TRUS34例,阳性31例(91.2%);病理活检26例,其中经会阴穿刺18例,阳性16例(88.0%),经直肠穿刺8例均阳性(100%);PSA检测25例,22例(88.2%)高于正常值;CT26例,20例(76.9%)符合诊断;MRI19例,16例(84.2%)符合诊断。认为:DRE及TRUS、PSA检测及活检可作为筛选、诊断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影像学检查对前列腺癌的分期、治疗以及预后评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董俭  黄梦熊 《宁波医学》1998,10(4):160-161
目的 探讨CT与MRI在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急性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96例初诊为SAH的患者进行CT和MRI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对原发性SAH,CT的确诊率为76.5%,MRI的确诊率为0。CT诊断发生SAH43例。结合MRI检查,诊断继发性SAH45例。结论 CT能快速确诊SAH,又有助于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SAH。若CT阴性者不能排除SAH,需作MRI检查。MRI对原发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探讨——附病理诊断16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进一步评价甲胎球蛋白(AFP),B超(US),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CDFI),CT,MRI,数字减影轿管造影术(DSA)和术中B超(IOUS)对肝癌的诊断意义,方法:对病理诊断并作AFP,US,CT扫描及部分及其他影像检查的168例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诊断进行分析,结果:AFP大于正常参考水平(本院正常参考值〈31μg/L)101例(60.1%)〈31μg/L67例(39.9%),按A  相似文献   

9.
阿尔茨海默病非认知精神症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的非认知业神症状学特点。方法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O)、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达(HAMA)调查30例AD患者和20名正常老年人,全部病例和对照均进行头颅MRI检查。结果66.7%的AD患者伴精神症状,其中,幻觉16.7%,妄想23.3%,抑郁26.7%,焦虎26.7%,行为障碍46.7%。精神症状发生与性别、发病年龄,受病年龄,受教育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肿瘤抑制基因P16/MTS1蛋白在肾细胞癌(RCC)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指标、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P16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56例RCC的表达进行病理观察。结果 P16蛋白在RCC的阳性率为60.7%(34/56),各组织学分级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阳性组和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CNA标记指数(PCNALI)在1%~85%,平均为19.7%,在不同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中差异有显著性(P<0.01)。PCNA高表达组和PCNA低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P16蛋白的表达与PCNA无一致性(P<0.05)。结论 PCNALI是反映RCC组织分化程度及预后的良好指标,P16蛋白的胞浆型表达对肾癌临床分期及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核磁共振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描述了30例怀疑有半月板损伤的膝关节核磁共振(MRI)所见,全部病例均经关节镜手术证实。30例膝关节MRI检查,对半月板损伤诊断的准确率为86.7%;对盘状半反、半月板囊肿、髌腱囊肿、骨关节病(OA)、前交叉韧带(ACL)损伤诊断的准确率可达100%。并指出有相当一部分半月板损伤缺乏MRI分级信号,仅表现为不规则信号或信号消失。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68例经CT或MRI等诊断的大脑后动脉梗塞(PCAI)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所见。并对比分析了其相关关系。视野缺损伴记忆缺失综合征与PCAI的主要临床特征。CT、MRI可以较清晰地显示脑实质结构,MRI对深部白质及幕下病变的分辨率优于CT。  相似文献   

13.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28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分类及其MRI7种主要表现,并与15例正常ACL及PCL的MRJ对照,对ACL损伤的MRI检查体位及特点、病理基础及临床诊断价值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临床症状、X-CT和MRI三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24例原发性脑干损伤。结果MRI能79.2%提供直接信号,而X-CT仅41.7%提供直接和间接征象。说明MRI对脑干损伤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X-CT,并可澄清临床和(或)X-CT的错误判断。  相似文献   

15.
对20例病理证实为垂体微腺瘤患者进行MRI和CT表现的对比观察。MRI显示所有20个病灶,CT发现19个。增强前,在T_1加权像上,90%病变为低信号;CT片上,85%为低密度。增强后,MRI和CT各有45%的肿瘤显示更加清晰。MRI与CT相比,在判断垂体微腺瘤的位置、大小(5.1±2.0/5.2±1.9mm)、鞍隔上抬(15/16例)、垂体柄偏位(9/10例)以及有无垂体增大(16/17例)上,两者结果相似。明确有无鞍底骨质侵蚀CT明显优于MRI,二者有明显差异(P<0.05)。认为高分辨率CT是垂体微腺瘤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描述了30例怀疑有半月板损伤的膝关节核磁共振(MRI)所见,全部病例均经关节镜手术证实。30例膝关节MRI检查,对半月板损伤诊断的准确率为86.7%;对盘状半月板、半月板囊肿、髌腱囊肿、骨关节病(OA)、前交叉韧带(ACL)损伤诊断的准确率可达100%。并指出有相当一部份半月板损伤缺乏MRI分级信号,仅表现为不规则信号或信号消失。  相似文献   

17.
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测定技术在糖尿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引进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测定(MAIA)新技术,应用于糖尿病的临床实践。方法初诊1型糖尿病(IDDM)10例,轻症2型糖尿病(NIDDM)41例,及健康正常对照15例,作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使用瑞士SerozymeⅠ系统和MAIA进口试剂测定胰岛素(Ins)和C肽(C-P)。结果MAIA批内变异系数(CV)为3.83%,批间CV为7.38%;灵敏度分别为0.52mIU/L和0.42pmol/L。MAIA结果与放射免疫法(RIA)之间有显著直线相关(P<0.01)。健康人OGTT试验时,空腹Ins和C-P分别为(16.19±6.76)mIU/L和(504.20±177.24)pmol/L,在30~60min达到峰值,平均为(63.53±7.98)mIU/L和(2188.75±279.08)pmol/L。IDDM患者Ins和C-P空腹水平低,OGTT试验无峰值出现;而NIDDM患者峰值则延迟。结论MAIA稳定可靠,特异性高,无放射性污染,优于RIA,在糖尿病临床实践中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腰椎关节突间关节积气的CT征象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CT扫描中关节突间关节积气的表现和伴随病变的意义。方法 收集近两年来的565例腰椎间盘扫描,使用机型为SOMATOMPlus4螺旋CT机,对其中有40例(占7.1%)关节突间关节积气的CT片及侧位定位片进行分析。结果 40例有椎关节突间关节积气者其,CT值均低于-300HM,其中26例有关突间关节增宽,21例有相关椎体前滑脱,40例均有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结论 腰椎关节突间关节积气  相似文献   

19.
多发性硬化患者MRI,CT和诱发电位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32例多发性硬化(MS)患者MRI、CT和诱发电位的对比结果。各项检查中以MRI异常率最高(84.3%),3项诱发电位(VEP、BAEP、SEP)检查的异常率虽低于MRI,但3项检查中至少1项异常的异常率为81.25%,CT仅为42.3%,认为MRI与诱发电位结合应用可有效地为MS提供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将16枚兔眶内木质异物和3例(4枚)患者眶内木质异物的CT和MRI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探讨CT和MRI对眶内木质异物的诊断价值。16枚兔眶内木质异物包括干杨木块5枚、干竹片6枚、青枝柳条5枚,异物大小为1.5mm×1mm×1mm~9mm×4.2mm×4.2mm,埋置异物后2h内完成CT和MRI。3例患者4枚异物中2枚为木块,2枚为竹签,大小为3mm×2mm×1mm~25mm×7mm×7mm。伤后至CT、MRI检查时间为20~60d。结果:16枚兔眶内异物CT检出12枚,CT值介于-145~63.8Hu;MRISE序列T1WI、PDWI和T2WI分别检出11枚、8枚和16枚,Flash2d序列全部检出;3例患者4枚异物CT仅检出1枚,MRI全部检出。结果提示:MRI诊断眶内木质异物优于CT,MRISE序列T2WI和Flash2d序列是检出眶内木质异物的优选序列;木质异物在眶内滞留水份进入可致CT密度和MRI信号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