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使人们对健康和疾病有了全新的、更全面的认识。癌症已成为我国继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二类疾病。几十年来的行为医学研究显示:社会心理因素是癌症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癌症患者的不良心理行为反应,也会严重影响病情的发展、预后和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资料显示肝癌患者在心理上有很多的异常表现,在临床护理中适度运用心理疗法对患者的康复与好转有着重要的作用。患者在身体上受到病痛的折磨,在心理上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使癌症患者恐惧、忧郁紧张的程度有所降低,在接受治疗过程中能保持积极愉快的心情,对患者的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性病是以性行为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染病,由于我国传统道德观念对性病病人的社会道德舆论及来自家庭的压力,导致病人特殊的心理变化,影响着疾病的救诊、治疗和转归。因此,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忽略措施,对控制疾病的蔓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2):7914-7915
地震是瞬间产生特别巨大批量创伤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灾后幸存者普遍存在许多心理问题,造成思想上的一定压力,影响疾病的痊愈,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对震区伤员加强心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康复。本院于2008-05-12汶川地震后收治多发创伤患者,现就护理心理状况和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所有疾病中,癌症是人们心理上认为最可怕的一种,人们往往认为癌症等于死亡,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其心理承受着巨大压力,这种消极情绪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直接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因此,良好的心理支持和护理,可转变患者的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使其成为与疾病做斗争的动力。现将笔者对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支持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的第三位严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焦虑和消极情绪,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显得格外重要,使患者消除对糖尿病的焦虑和消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已是医护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ICU患者心理变化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ICU患者的心理变化,提出护理措施。方法在临床工作中观察了解其不同时期的心理状况及对疾病的认识和敏感程度,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解除了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对疾病的恐惧感及自身的孤独失落感,使其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提高了治愈率。结论ICU患者清醒后,护士应主动对患者进行环境介绍,在护理工作中,捕捉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解除思想压力,以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人们心理负担越来越重。尤其在身患疾病时,表现更为明显。近几年,通过临床观察,烧伤患者心理疾患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有的甚至悲观厌世。因此,要求临床工作中,不但对病人的烧伤创面积极处理,还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8.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理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很高,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经治疗病情好转后,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家里调理,良好的心理调节及自我护理对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及减少易患因素、降低复发率有着重要的意义。结合临床资料并针对老年心脑血管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对巩固临床疗效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过去实行的功能制护理,以任务为中心,把护理工作简单地划分为系列各不相关的任务。护士只是被动、机械地完成眼前的任务,很少考虑患者的个体需要,失去了系统地照顾患者、相互交流的机会。这种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需要。现代临床护理应以病人为中心,解决患者的实际需要,满足其心理和身体两方面的需要,成为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整体护理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对患者的认识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偏重于躯体因素同时转向患者的心理创伤和反应,由着眼于生物学因素分析转向重视社会因素的作用。疾病谱和死亡谱的研究表明,现代造成大量死亡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都是多因素致病。无数研究已充分证实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病程的转归中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心理护理在患者康复过程中无疑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的发展,医疗水平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寿命显著延长,老年人口逐渐增多,老年疾病已引起整个和社会的关注。我们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发现老年慢性病患者由于受疾病的长期折磨,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状态的改变,而心理状态又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所以我们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通过对患者心理上的安慰,支持疏导、使患者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愉快地接受治疗和护理,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和康复。  相似文献   

11.
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一种有效办法,但是由于手术的风险可给患者带来的身体和经济上的痛苦,增加了患者的精神压力,因此了解患者术中的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尤为重要。近年来,我们对1200例择期手术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心理护理 冠心病患者大多年龄偏大,病史较长,又有长期心绞痛反复发作的病史,担心自己的疾病,对疾病治愈缺乏信心,甚至有的病人还有心肌梗塞的急性发作史,因此,多数病人具有恐惧、悲观、焦虑、固执的不良情绪。还有的家属对病情过度关注,更加重了患者的思想压力。特别对于刚入院的病人,  相似文献   

13.
压力和适应是机体内外环境不断调整的一个过程,若内环境不平衡或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的关系受到破坏,就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如消化性溃疡和高血压的发生已被证明与压力有关。因此,护士必须应用压力和适应的理论,观察和预测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并利用各种护理措施避免或减轻压力对患者的作用,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以维持身心平衡。  相似文献   

14.
生老病死是生命活动发展的自然规律,临终是生命结束前的必须阶段。我国自2000年已跨入了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的比例不断增大老年人对医疗保健护理服务的需要也日益扩大。据国内外老年人死亡率资料统计,老年人患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占所有死亡原因的50%左右。这些疾病对临终老年人除遭受疾病痛苦之外,还带来了心理  相似文献   

15.
目前,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断增加,已成为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罹患肿瘤不仅给患者造成生理上的巨大伤害,同时也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精神上的严重创伤。由于肿瘤患者在患病初期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和对当前医疗水平的不了解,不能预测疾病的发展和今后的生活,加上随之而来的各种复杂检查、治疗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往往使患者无所适从,显著影响了患者的心理调节和适应能力,增加了其患病过程中的压力,引起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相似文献   

16.
疾病是人体对外界事物与环境变化的反应过程,而此过程对机体造成了生理和心理上的重大影响,使机体的正常生理和心理出现失衡状态。要恢复机体的平衡必需要通过相应的措施,特别是针对心理变化的改善对策。良好的心理护理会使疾病的恢复“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7.
目前,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甚至生命的疾病,一旦患者知道所患疾病是恶性肿瘤,在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很容易导致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甚至悲观失望,丧失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影响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进行。因此,探讨放疗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对提高放疗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专业的新业务、新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功能制护理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应转向系统化心身护理。心血管疾病是受心理因素影响最为明显的疾病,因此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心理护理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我院自2001年6月至今,对200例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心理状态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深入,护理模式和护理工作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确立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思想,护理工作除了执行医嘱,协助诊治疾病,进行各项技术操作和生活护理外,还扩大到对患者心理、社会状况的了解和提供支持,包括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等。很多疾病单凭良药难以治愈,需要进行手术才能痊愈,而患者在手术前后的心理与普通患者不同,对他们进行心理护理,就显得更为重要。我科自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强调心理护理,护士关心的是整体的人,重视患者的感受,情绪和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谈谈我科对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如何做好内镜检查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很多人由于胃肠道不适而就诊,医生会根据病情让其做胃、肠镜检查,但是有些患者由于不了解该项检查的意义和重要性,思想恐惧、紧张、害羞,而不愿意做检查,甚至有的患者因此而延误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我院自2004年1月~2006年1月共做镜检4000余例,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进行心理分析,再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及临床症状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