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色浪漫     
春节,母亲见周阿姨老俩口居然去照了几张银婚纪念的婚纱照,羡慕之余也想效仿,父亲开始没回过神,3秒钟后醒悟过来,说:“小年轻的事,你去赶什么时髦?”母亲气愤地说父亲不懂浪漫和享受,父亲一听威胁道:“要浪漫是吧?明天把存折带上,去住一万二一夜的总统套房。”两人于是争执起来,怄气了好半天。  相似文献   

2.
国庆节,母亲见王阿姨老俩口居然去照了几张银婚纪念的婚纱照,羡慕之余也想效仿,父亲开始没回过神,三秒后醒悟过来,说:“小年轻的事,你去赶什么时髦?”母亲气愤地说父亲不懂浪漫和享受,父亲一听威胁说:要浪漫是吧?明天把存折带上,去住一万二一夜的总统套房。”两人于是争执起来,怄气了好半天。上月底,是母亲的生日,按照多年惯例,父亲总要弄一桌油汪汪的鸡鸭鱼肉,以示庆贺,但每年母亲都是才夹几筷,就感觉眼饱肚子也饱。今年也是一样,才开吃十分钟,就有人宣告已饱。快准备撤席时,有人敲门,打开,门口站着两位穿邮政制服、身披绶带、手捧一大束红…  相似文献   

3.
永不悲伤     
母亲有只古旧的桃木镯子,几十年一直戴在腕上,取不下来了。那镯子被汗水浸蚀成了母亲皮肤的颜色。一天,母亲试图将一口袋粮食搬到自己的床前,不小心把镯子挤断了。我们都替母亲惋惜,可母亲把眼泪一抹说:“什么东西都有它毁的时候,毁就毁了吧。”就是那年,我和父亲种了四五亩地的麦子。麦子籽粒饱满,成熟得很好,可到了收割期,老天却下起了没完没了的雨。我们的麦子成片成片地倒下了。父亲不甘心,挥着镰刀到雨里抢了几捆麦子回来,在屋子里晾着。屋子被麦子占满之后,雨仍没有停。趴在地里的麦子全部发了芽。那天我赤脚站在麦地里,刺鼻的烂麦秸…  相似文献   

4.
每天早上我匆忙洗漱再去上班,总能听见父亲叮嘱母亲说:“丁同志,炉子上烧着水,我下楼锻炼身体,水开了别忘了关炉子,灌水小心别烫着了。”母亲应道:“你去吧,早点回来,能跑几圈就跑几圈,别逞能啊!”当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我的父亲母亲在互相叮咛中开始了他们一天平平淡淡的日子。  相似文献   

5.
父亲的肺癌已经到了晚期,家里为了给他治病,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母亲为了能挣点钱,也不顾我们的劝阻做起钟点工,去帮一户人家看孩子。家境困窘到了极点,也许,下一笔的医疗费就得向亲朋好友去借了。渐渐地,父亲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有几次说啥也不治了,挣扎着要回家。我们说有钱,母亲也说有钱,母亲有一次还对父亲说,她自己还存着一大笔私房钱呢。父亲的眼光有点迷离,他似乎不相信母亲的话。他看看我,又看看弟弟妹妹,说:“你妈说的是假的,她哪里来的私房钱,我还不知道吗?”我想想也是,母亲没有工作,除了父亲的工资,她有什么私房钱啊!但为…  相似文献   

6.
某人请客,酒席摆上,却只见来了六人,还差两人,便到门口观望,并自言自语地说:“该来的没来!”坐在门口的两位听了,说道:“主人说该来的没来,那么我们是不该来的了。”便生气地走了。主人叹道:“不该走的走了!”这话又被另两位听到了,说道:“是说我们该走的而没走!”便起身而去。主人忙向屋内剩下的两位解释道:“你们看看,我又没说他们俩!”这两位听了说道:“难道是说我们俩不成!”也双双拂袖而去。  相似文献   

7.
父亲连瑞琦,字仲玉,1897年生于陕西澄城县北酥酪村的一个贫农家庭。少年时期,由于生活艰难,曾几度辍学,当过学徒。后考入浙江公立医药专门学校药科,靠微薄的奖学金维持学业。“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运动,成为杭州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当选为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总理事。  相似文献   

8.
母亲打来电话"你爸中奖了!"我这边接电话的手直哆嗦中奖?不会是看人家中了三亿多也去买彩票中奖了?父亲抢过电话,乐呵呵地说"中了个三等奖,奖了一床棉被。"母亲在一边说"什么棉被,是太空被!"俩人你一言我一语,倒弄得我一头雾  相似文献   

9.
漫画与幽默     
1、童言 一个小男孩随怀有身孕的母亲去妇产科诊室,母亲不时地捂着肚子呻吟,男孩惊恐地问:“妈妈,你怎么了?”“你的弟弟踢我呢!”母亲解释说,“他越来越淘气了。”小男孩说:“不,他一定跟我一样,爱踢足球!”  相似文献   

10.
父亲买米     
父亲早早就出去了,可很晚还没见回来。我问母亲,她说父亲去借钱,不知借到没有。我明白,家里的米缸快空了,父亲去借钱买米。我与母亲坐在煤油灯下盼父亲,可是,这一夜他竟没有归来。  相似文献   

11.
一颗善心     
一位哲学家有一次曾问他的许多学生:“人生在世,最需要的是哪一件事?”答案有许多。但最后有一位学生说:“一颗善心。”“正是。”那哲学家说:“你在这善心两字中,包括尽了别人所说的一切,因为有着善心的人,对于自己,则能自安自足,能去做一切与己适宜的事;对于他人,则他是一个良好的伴侣,可亲的朋友。”  相似文献   

12.
父亲年近八十,是街坊年龄最长的老者,他耳聪目明,步履矫健,从不用拐杖。街坊邻居们常说父亲身体硬朗,肯定能活一百岁,父亲爽朗地说:“活一百岁算不了什么,如果有可能,我也要‘向天再借五百年’。”  相似文献   

13.
送花     
马得 《家庭中医药》2004,11(2):40-40
生活的真谛并不神秘,幸福的源泉大家也知道,只是常常忘了,于是这才有点奥妙。 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的。一连好几年,这位温和的小个子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个不相识的妇人的来信,信里附着钞票,要他每周给她儿子的墓地放一束鲜花。 后来有一天,他们照面了。那天,一辆小车开来停在公墓大门口,司机匆匆来到守墓人的小屋,说:“夫人在门口车上,她病得走不动,请你去一下。”  相似文献   

14.
轮椅情深     
早在十年前,母亲就离不开那轮椅了,轮椅不是母亲坐,而是推。父亲患了脑中风,偏瘫了,母亲买来轮椅,除了睡床休息,她总是让父亲坐在轮椅上。早上去买菜,她推着轮椅上市场。儿女们上班,孙儿们上学,家里无人,她怕留下父亲独自在家有什么闪失,便推着父亲一道出去。下午,只要不下雨,她就推着轮椅上河堤、溜公园。她说这些地方空气清爽,对父亲的健康有好处。晚上,儿孙们围着电视谈笑风生,母亲还是坐不住,她要推着轮椅上戏院,陪父亲看那些业余剧团演出的传统戏。有时,我见她太累,就说:“妈,今天你歇着,我推爸出去散心吧。”“你手粗脚重,走路像冲锋,…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性格非常“倔强”,母亲常开玩笑说父亲是喝“沭河”(父亲家乡的河)水的缘故。父亲的身上有着沭河岸边人的刚直,更有着沭河岸边人的倔强,就像一棵沭河岸边的白杨,任凭风吹雨打,仍旧牢牢地站在那一方沃土里,敞开它的胸怀,撑开它的翅膀,把绿荫洒向大地……小的时候,一直感觉父亲是个非常严肃的人,那个时候,父亲的工作很忙,每天很少能见到他的身影,因为与父亲之间的交流很少,兄妹几个都有点惧怕他。还记得一个寒冷的冬天,父亲一大早就要往外走,母亲追到门口给他围上了围巾,叮嘱他天寒地冻路上要小心,父亲答应着走了。我问母亲:父亲去哪了…  相似文献   

16.
马志国 《科学养生》2010,(11):50-50
一个名叫辛苑的读者来信讲述了他的故事,信中说: 我母亲由于包办婚姻的不幸福,大半生经常和父亲打架.加上封建思想束缚,变得越来越不相信任何人。母亲认为生活的不如意都是父亲一手造成的,因此三年前和父亲分居,一年前和父亲离婚。  相似文献   

17.
前天,我出差路过老家,顺路去看望父亲。父亲见我来了,顿时喜不自禁,拎着篮子准备去买菜。我忙拦住父亲,笑嘻嘻地说:“爸,你就别买菜了,我想吃螺螺。”父亲一听,哈哈大笑,说:“你到现在还没改掉吃螺螺的习惯啊。家门口的螺螺多的是,不用花钱买。”说完,父亲就跑到码头边。  相似文献   

18.
不上钩     
寺院里的地是枯黄的,很难看。小和尚看不过去,对师傅说:师傅,快撒点种子吧!师傅日:“不急,随时。”种子到手了,师傅对小和尚说,去种吧。不料,一阵风起,撒下去不少,也吹走不少。小和尚着急地对师傅说,师傅,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师傅说,没关系,吹走的都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随性。刚撒完种子,这  相似文献   

19.
袁培禄在静坐中,觉得脐下有一股热力。这股热力在丹田动荡不止。随着热力加重,忽觉动荡形成一股热流,在丹田震动起来,并感觉通体有力。这使袁培禄大为惊讶,不由得问起父亲。不料,袁炳辉只是说:“不要去管它!”袁培禄听从父亲的指点,本着“任它去罢”的态度继续练...  相似文献   

20.
一位中年男子来信说:“父亲今年65岁,性格相对内向。随着年纪的增大,身体疾病愈多愈重,比如有糖尿病、高血压、前列腺炎等,听力也下降,与人交流比较困难,性格日益显得暴躁。近来,父亲总怀疑母亲在年轻时有外遇,而且对外遇性事细节加以具体的想像,并把这些想像对身边的亲戚、朋友进行详细的描绘和倾诉,弄得母亲和家人都没脸见人,但又束手无策。”另外,还发现,他父亲在家里有机会和小保姆单独相处时,总伺机对小保姆进行性骚扰,比如拥抱、抚摸等等。此种情况出现约半年时间了,他觉得父亲可能患上了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