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范淑红 《大家健康》2016,(5):283-284
目的:分析我院院前死亡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最大限度降低院前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收集的方法,对该院2012-2014年度所有院前死亡患者的年龄、性别、呼救时间、死因等要素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本组院前死亡病例219例,男女比为1.67:1,平均年龄(69.71±17.28)岁,院前死亡11月、2月较高,4、7、8、9月较低;日时间段高峰为8:00~10:00;死因前3位依次为猝死(32.4%),神经系统疾病(20.55%)恶性肿瘤(20.09%).结论:①15~79岁,随年龄增长院前死亡逐渐增加,应改变亚健康状态,积极正确治疗基础疾病,.②猝死是首要死因,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把宣传常见心脑血管疾病急症表现的科普知识常规化,对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院前死亡病例的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急诊科救治的573例院前死亡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院前死亡男女之比2.27∶1,高发年龄段40~79岁(62.65%)。院前死亡高峰时间段18~20点、8~10点、16~18点,无明显季节差异。院前死亡常见病因是心脏性猝死(43.80%)、创伤(31.06%)、脑血管疾病(5.93)、自杀(5.76%)、溺水(4.36%)。结论:针对院前死亡常见病因,加强健康和安全教育、进行民众急救技能培训、提升目击者现场急救比率、缩短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对减少院前死亡事件的发生,提高院前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院前死亡患者的死因,提高院前急救能力,降低院前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对某院急诊科以及所辖社区医师填写的死亡医学证明书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某城区院前死亡病例635 例中,社区死亡病例505 例,占院前死亡病例的79.53%;男性394 例,占62.05%;女性241 例,占37.95%,男性多于女性;院前死亡高发年龄为70 岁~79 岁,占26.61%;前三位死因分别是心血管疾病(184 例,占28.98%)、脑血管疾病(121 例,占19.06%)、意外伤害(106 例,占16.69%)。结论 院前死亡病例以心脑血管疾病和意外伤害为多,应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安全教育和急救工作者技能培训,降低院前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患者死亡原因和特点,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最大限度降低院前死亡率。方法:从深圳市急救中心调度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所有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院前死亡患者的月份分布以12月份最高,1月份次之,2、9月份最少;院前死亡的高峰期是06:00~10:00;死亡率最高年龄组为>70岁;男性院前死亡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49︰1;导致院前死亡前3位的疾病是创伤、循环系统疾病、其他(不能确定疾病类型)。结论:根据本地区的院前急救患者死亡原因和特点做出管理决策,以提高院前急救的效率和质量,降低院前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112例院前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院前急救是急诊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目前,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院前急救受着交通、通讯、全民急救知识贫乏和120网络不健全等因素的限制,仍有部份患者在未来得及到医院就诊前,由于各种原因(包括创伤和非创伤因素)引起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或短时间内迅速发生死亡即院前死亡。本文试通过对我院2000年1月至今2003年9月112例院前死亡加以分析,探讨其发生规律,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对策,从而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院前死亡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院前死亡的病因构成,提出对策,以提高院前抢救盛功率,降低院前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院前死亡的病因及特点。结果:我院院前死亡以创伤、中毒和脑血管病为主,院前死亡率高与全民安全意识淡薄、急救知识贫乏和院前急救体系不健全密切相关。结论:加强安全教育,普及急救知识,加强对特殊人群院前急救培训;规范院前急救,完善急救网络,早期心肺复苏,可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减少院前死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保定市院前急救死亡病例的特点和规律,为提高院前急救水平,降低院前急救死亡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保定市区2010年1~12月拨打"120"电话进行院前急救死亡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院前急救病例死亡率为5.27%,男女比例为2.02∶1.00,死亡率最高年龄组为70~79岁组;导致院前死亡前4位死因依次为猝死及原因不明、创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每天6∶00~10∶00为院前死亡高发时段,第一、四季度院前死亡病例明显多于二、三季度。结论:医务人员可根据院前死亡病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合理配置急救资源,并对易感人群进行宣教,以减少院前死亡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邵慧玲 《中外医疗》2013,(27):141-142
目的探讨郑州市院前急救患者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郑州市区2012年1—12月院前急救患者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院前急救病例死亡率为3.43%,男女比例为2.20∶1.00,死亡率最高年龄组为71~80岁组;导致院前死亡前3位死因依次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猝死及原因不明、创伤;全年死亡人数呈现年初与年尾高,中间低的趋势。结论根据院前死亡病例的特点,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合理配置急救资源,并对易感人群进行宣教,以减少院前死亡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院前死亡病例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人口的老龄化,突发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与死亡率的日益增加,已成为院前急救十分突出的问题。同时,城镇社区医疗的不够完善,人们对急救知识的缺乏和意识的淡漠,极大程度上增加了院前的死亡率。回顾我院急救中心1999~2005年期间出诊情况,共出诊9773人次,其中社区出诊7880人次,占全部出诊的84.09%;院前死亡共计416人,其中社区死亡336人,占院前死亡总数的80.77%。因此,加强院前急诊急救,建立与社区居民相适应的急救医疗网络体系,普及全民急救意识和技能,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是急救医学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262例院前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各种疾病及意外伤害事故日趋增多。近年来 ,危急重症病人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院前死亡成为十分突出的问题 ,院前急救越来越显得重要。本文对我院急诊科 1 998年 1 2月~ 2 0 0 1年 1月院前 2 6 2例死亡病例加以分析 ,旨在探讨院前死亡的病因和防治的有效方法 ,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进一步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1 临床资料自 1 998年 1 2月至 2 0 0 1年 1月 ,我院急诊科共出车 52 0 8次 (不包括妇产科和小儿科 ) ,其中发生院前死亡 2 6 2例 ,占院前急救总数 5.0 3%。男 1 78例 ,女 84例 ;男女之比为 1 .88∶1。最大…  相似文献   

11.
陈宇 《黑龙江医学》2004,28(4):289-289
2001~2003年,我中心院前急救死亡病例315例(不包括医生到达现场已临床死亡病例)。按每20岁1个年龄段分为4组,最大年龄89岁,最小年龄6岁。平均年龄53.4岁。其中男性209例,女性106例。各年龄组分别统计8个病种进行比较分析原因、原发病,与季节和昼夜的相关因素。统计分析采用SPSS软件RXCχ^2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漯河市近年院前死亡患者各因素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漯河市120急救中心2011年至2013年接诊的院前死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性别、年龄分布、疾病因素和城乡差别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患者院前死亡比例远高于女性院前死亡患者,男女比率为2.77∶1;院前死亡人数随着年龄增加逐步增多;院前死亡常见病因为心脑血管(27.05%)、车祸外伤(13.97%)、中毒(7.10%)。城市与农村院前死亡人数之比为1.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全民的急救意识,加快普及公民的急救知识,合理配备资源,才能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院前复苏成功率,降低院前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院前急救现场的死因,并对死亡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725例院前急救现场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院前急救现场中死亡人数最多的集中在60岁以上年龄组,男女之比为1.98∶1.院前急救现场最常见死因,依次为交通事故伤(35.31%)、心脑血管疾病(29.10%)、呼吸系统疾病(17.79%)、其他(12.56%)、中毒(2.76%)、不明原因(2.48%).死亡时间较集中于19.00-07.00时,季度分布以11、12、1月份最多,4、5月份相对较少.结论 加强预防和宣传,加大对全民急救知识普及,逐步提高对猝死、创伤、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救水平,以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吴胜锋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4):155-156
目的 初步分析2002年3月~2007年2月我科院前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查找院前急救中各环节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对院前死亡的106例病例死因、年龄分布、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06例院前死亡患者中,非创伤性疾病以猝死为主,占69.09%,创伤性疾病死亡中交通事故伤居首位,占47.06%;死亡患者以青壮年为主,44岁以下占51.34%,且以男性为主。结论 院前死亡以猝死和交通事故伤为主,且以青壮年、男性为多。重视院前急救,降低院前急救死亡率、致残率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院前死亡病例的分布特点及影响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的因素,为降低院前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08年院前死亡病例876例,参照Utstein模式进行分析。结果 876例院前死亡病例平均年龄45.3岁,男女性别比为2.11∶1,死因顺位依次为车祸、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叫-反应间期(4.12±2.07)min,呼叫-到达现场间期(12.56±7.49)min。结论创伤以青壮年多见,心脑血管急症以老年人多见。EMS人员的素质、急救能力,人群普及CPR的广度,呼叫-到达现场间期的控制等方面均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院前死亡病例的分布特点及影响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的因素,为降低院前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中心2008年6月1日-2010年6月1日间院前死亡912例患者发病的性别、年龄、时间段、死因、反应时间、现场心电图表现。结果 912例院前死亡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96∶1;平均年龄46.30岁;每日多发时段为10:00~13:00(占25.32%)及6:00~9:00(占21.29%);死因顺位依次为车祸外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叫-反应间期(3.12±2.07)min,呼叫-到达现场时间(13.56±7.43)min。结论车祸外伤以青壮年多见,心脑血管急症以老年人多见,急救能力、群众普及CPR的广度、呼叫-到达现场间期的控制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笔者所在城市院前急救死亡病例的现状及特点,查找院前急救各环节存在的问题,降低院前急救死亡率和伤残率,为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城市的急救网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本中心2011 年指挥调度派车中的1361 例院前急救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361 例院前死亡病例中死亡病因以心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车祸伤及损伤为主.其中城区451 例,农村910 例,城乡比例1:2.急救站大多设在城区及县城内,急救反应速度农村明显高于城市.结论:合理设置急救站(点),科学配置医疗资源,有效缩短抢救半径,提高反应速度,加强急救医学理论及实践操作的技能培训,可以提高院前急救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琚沙  胡雪钟  谭葭 《西部医学》2009,21(4):598-599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的死因,并对死亡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院前急救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院前急救中死亡人数最多的集中在70岁以上年龄组;男性:女性为1.74;院前急救最常见死因猝死(32.11%),铁路交通上和其他外伤(32.11%),心脑血管疾病(11.01%),呼吸系统疾病(6.42%),其他(12.84%),不详(5.50%)。死亡时间集中在8:00至12:00(29.36%),18:00至22:00(21.10%)。但各年病死率相近。结论应提高对猝死、创伤、心脑血管疾病的院前急救水平,加强社会预防和宣传,减少急诊死亡。  相似文献   

19.
徐春灵 《农垦医学》2011,33(2):174-176
目的:分析少数民族院前死亡发生的特点及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2010年9月院前死亡病例从发病到呼叫时间、救护车到达时间、临床特点、年龄分布特点、发病时间特点、现场复苏效果、成功率及120到达现场时间。结果:基础病死亡组发病年龄2个高峰,多在家中死亡;非基础病死亡组,无年龄段及特定时间。结论:早期、及时、正确地施行心肺复苏是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的关键,提高对基础病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认识及预防。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院前死亡病例分析,初步探讨院前急救周期,呼救半径与死亡关系。方法 对成都市120急救指挥中心1998年6月至1999年6月在调度中院前现场急救死亡病人393例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男269例(68.37%),女124例(31.63%),男女之比为2.169:1。其中,青,老年分别占42.74%和33.07%。死亡原因以创伤,不明原因,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疾病为前5位,死亡时间依次为20-24点,8-12点,16-20点,结论 缩短院前急救周期,提高医护及调度人员的急救,调度水平,合理分布院前急救站,缩短急救半径,配备先进急救装备及卫星定位系统等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