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硬膜外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对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68例,随机分为全凭静脉麻醉(A)、硬膜外联合快通道麻醉(B)(每组34例)。两组麻醉诱导均采用咪唑安定0.03mg/kg、瑞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mg/kg,维库溴铵8-10μg/(kg.min)诱导气管插管,全麻维持用微泵注射瑞芬太尼0.05-2μg/(kg.min)、丙泊酚60-120μg/(kg.min)、间断追加维库溴铵。B组诱导前先选T7-8-T8-9间隙硬膜外置管注入0.5%利多卡因3ml试验量诱导出现阻滞平面,术中以硬膜外镇痛为主。麻醉苏醒采用Steward评分方法,10分钟内≥4分送回病房,否则送入PACU或ICU,同时记录术中觉醒、术后躁动、麻醉药用量。结果两组病人麻醉效果均满意;Steward评分≥4分者B组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硬膜外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可让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尽早苏醒,减少进入PACU或ICU几率。  相似文献   

2.
茅尚清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4):1993-1994
1病史及临床资料患者,男,34岁,因从高楼跌落,导致多发性骨折。诊断:下颌骨骨折,双侧股骨骨折,右股骨颈骨折,双侧髌骨骨折。在病房牵引治疗10d后,拟行左侧股骨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前用苯巴比妥钠100mg,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入室体检:神清,血压、脉搏正常。监测BP、HR、ECG、R、SpO2,选择L2~3连续硬膜外麻醉穿刺,穿刺顺利,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后置管,注入2%利多卡因4ml为试验量,观察血压呼吸平稳,无不良反应后,再加推8ml。麻醉起效开始手术。术中常规鼻吸氧,手术进行至1h左右,病人有躁动,硬膜外追加2%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3.
周力平 《四川医学》2002,23(10):1030-1030
我院 1999年以来开展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 ,现将 38例老年开胸手术病人术后 PCEA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8例择期开胸手术的患者 ,男 33例 ,女 5例。年龄 6 5~ 77岁 ,体重 5 4~ 77kg。ASA ~ 级 ,11例合并有冠心病、糖尿病、慢支炎等。硬膜外阻滞选 T6~ 7穿刺置管 ,阻滞平面控制在 T4~ 11。全麻诱导用安定 0 .2 mg/ kg,依托米脂 0 .4 mg/ kg,芬太尼 2μg/kg,琥珀胆碱 1.5 mg/ kg,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 :吸入安氟醚、静脉用维库溴铵和 1.73%碳酸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1.2 镇痛方法 :手术结束硬膜外…  相似文献   

4.
武志熬 《宁夏医学杂志》2003,25(12):747-748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危重病人BP、HR的影响。方法 老年危重手术病人 38例 ,随机分成 2组 :A组为对照组 (2 1例 ) ,采用单纯全身麻醉 ;麻醉诱导药物依次为咪唑安定 0 .0 8mg/kg ,芬太尼 1.5μg/kg ,氟哌利多 0 .0 8mg/kg ,依托咪酯 0 .4mg/kg ,维库溴胺 0 .1mg/kg ;麻醉维持 ,丙泊酚 2 0 - 30mg/h ,刺激强烈时丙泊酚 80ml/h。B组为研究组 (17例 ) ,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全麻前行硬膜外穿刺 ,上腹部手术取T9-10 ,胸科手术取T6-7,头向置管 3- 4cm ,麻醉药液为 1%利多卡因 +0 .2 5 %布比卡因 ,试验量 4ml,当麻醉平面可满足手术切口范围不再注药 ,否则继续注药 4ml。对比观察手术切皮时、手术探查中的BP、HR变化及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两组病人术中BP变化差异性明显 (P <0 .0 1) ,心律失常发生率也有明显差异 (P<0 .0 1)。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危重病人应激反应轻 ,易于维持平稳的麻醉和循环功能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1984~1987年先后发生2例肺动脉栓塞,经抢救无效死亡。现总结报告如下。病例摘要例1:女,56岁。1984年10月8日外伤后股骨头骨折。局部肿胀、疼痛,经对症抗炎后,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股骨头固定术。术前检查无特殊异常,血压21.1/12.7kPa,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1.6%利多卡因15ml,麻醉效果满意。术中输血600ml,手术过程顺利。术后5天病人突然呼吸困难、急促,口唇青紫,口吐白沫,两眼上翻,神志不清,血压测不到,脉搏40次/分,抢救无效死亡。尸检发现肺动脉栓塞有0.4~0.7cm 大小不等的暗红色血栓栓子。  相似文献   

6.
ASAⅡ~Ⅲ级胸腹手术病人30例,年龄30~72岁,麻醉过程如下①持续监测BP、MAP、HR、SPO2的变化并记录.②经T6~7、T8~9穿刺置管,并推注2%利多卡因实验量.③全麻诱导力月西0.1mg~0.2mg/kg、乙咪酯0.3mg/kg、芬太尼2ug/kg、司可林100mg插管,手术开始后,硬膜外推注利布合剂8~10ml,定时维持5ml/次,术中全麻转浅时酌情给芬太尼及吸入安氟醚、万可松维持肌松.④术中输血输液,维持生命体征平衡,术后常规PCEA.⑤与同期全凭静吸复合麻醉病人做BP、HR、麻醉药用量、平均拔管时间作对比.结果表明硬膜外阻滞加浅全麻,用于胸腹部手术病人的麻醉,能减少全麻药用量,缓解手术麻醉所致的应激反应,术中循环功能平稳,术毕病人早期清醒,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可靠,有利于病人术后呼吸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7.
张华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3):659-659
本文将氟哌利多、地塞米松两药联合用于曲马多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观察单独用药与联合用药对曲马多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腹部手术患者90例,男58例,女32例,年龄25岁 ̄62岁,体重44 ̄65kg,ASAⅠ ̄Ⅱ级;其中胆囊手术40例,结肠、直肠癌手术38例,胃癌手术22例。麻醉方式均采用吸入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选用芬太尼4μg/kg、丙泊酚2mg/kg、维库溴铵0.5mg/kg,麻醉诱导插管,麻醉维持用异氟醚加氧气和维库溴铵。术中从硬膜外导管间断推注1%利多卡因与0.12%丁卡因混合液3 ̄5ml,术毕留硬膜外…  相似文献   

8.
潘广达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8):45-45,47
目的:观察老年下肢骨折手术硬膜外麻醉运用微量泵持续输注法的效果.方法:选择38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微量泵持续输注组(A组)和常规分次注药法(B组),各19例.硬膜外用药均为2%利多卡因,先注入试验量3~5 ml,观察5 min,无全脊麻征象后,A组用微量泵以0.12~0.16 ml/(kg·h)速度持续输注药物至手术结束;B组注入6~10 ml,间隔40 min追加药物.观察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BP、HR、SpO2和用量总和.结果: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SpO2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用药总量显著减少,BP波动显著降低.结论:微量泵持续输注法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硬膜外麻醉效果可靠,BP稳定,用药量少.  相似文献   

9.
开胸手术两种不同麻醉与镇痛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忠华 《九江医学》2002,17(1):11-12,18
目的比较开胸手术下两种不同麻醉与镇痛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病人随机分成2组,Ⅰ组60例,采用全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术中维持用异丙酚2~4mg(kg·h)微泵静滴及硬膜外追加1.2%利多卡因、0.15%丁卡因,必要时按需吸入少量异氟醚,术后行硬膜外镇痛。Ⅱ组40例,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术中维持用异丙酚2~6mg/(kg·h)及吸人异氟醚维持,术后行静脉镇痛。分别监测两组病人麻醉前、插管即刻、去肋开胸、手术探查、拔管时的SBP、DBP、HR,术后清醒时间、术毕躁动及术后镇痛效果情况。结果Ⅰ组病人麻醉及手术过程中,BP、HR平稳,术后患者苏醒快,苏醒质量及术后镇痛效果佳;Ⅱ组病人BP、HR波动较大,且患者苏醒相对缓慢,苏醒质量及术后镇痛效果相对欠佳。结论全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及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全麻及术后静脉镇痛。  相似文献   

10.
陈伟  沈宁  邓才元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9):4013-4014
目的:探讨骨科地震伤员手术的麻醉方法,体会其麻醉处理的特殊性。方法:回顾我院抗震救灾应急分院接受的骨科地震伤员手术麻醉84例,男53例,女31例,年龄6岁~92岁,ASAⅠ级~Ⅲ级,行脊柱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6例、上肢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7例、下肢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42例、感染伤口清创术9例。术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全部采用全麻插管静脉复合麻醉。麻醉诱导按镇静、镇痛、肌松原则给药,麻醉维持采用静脉复合麻醉。术中行常规生命体征监测,手术开始前输注晶体液15ml/kg~20ml/kg,术中注意维护血流动力学稳定,使MAP维持在65mmHg~80mmHg,必要时输注血液制品。术毕酌情拔除气管导管送伤员回病房或带管转入ICU。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结果:8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PCIA效果良好。结论:骨科地震伤员手术采用全麻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是安全合理的,PCIA减轻了伤员痛苦,避免进一步的心理损害。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75岁,50kg,血压150/80mmHg。因摔伤左髋部2小时于2003年10月11日入院,诊断为左股骨颈骨折。3个月前曾发生脑梗死,CT示右基底节区脑梗死,治疗后恢复良好,左下肢肌力Ⅳ级,其余肢体肌力正常。完善术前准备后硬膜外麻醉下行股骨颈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术前肌注阿托品、苯巴比妥钠。硬膜外穿刺间隙为L2~L3间隙,麻醉开始用药为1.6%利多卡因16ml,用量为4、6、5ml,推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下肢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对我院住院的143例下肢手术患者采用CSEA麻醉其中:股骨头坏死行股骨头置换术10例;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6例;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49例;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58例。选择L2-L3穿刺,到达硬膜外腔后用25G腰穿针刺入蛛网膜下腔,同时硬膜外腔留置导管3cm,麻醉操作结束后若侧卧位手术患者不必更换体位,平卧位手术的患者取头高脚低位。结果应用CSEA麻醉后取得了麻醉效果好,肌肉松驰,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并发症少的效果。结论 CSEA阻滞效果完全,联合使用小剂量局麻药对呼吸循环系统干扰轻,术后并发症少,比较适宜下肢手术患者的麻醉。  相似文献   

13.
李玉柱 《吉林医学》2014,(13):2861-2861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和芬太尼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65~70岁行阑尾炎手术患者60例,在T10-11或T11-12一点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管3~5 cm,翻身平躺给予试验量2%利多卡因4 ml之后根据麻醉平面再追加4~8 ml 2%利多卡因,开皮后给予芬太尼0.1 mg和依托咪酯0.15~0.3 mg/kg。结果:多数患者术中麻醉平稳,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依托咪酯和芬太尼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有效地降低了麻醉风险性。术后苏醒快、恢复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病人开胸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高盛 《广西医学》2005,27(3):346-348
目的 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开胸手术病人循环应激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 2 4例ASAⅠ~Ⅱ级择期开胸手术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相同,全麻诱导用安定0 . 2mg/kg、芬太尼4 μg/kg、异丙酚1.5mg/kg、琥珀胆碱1~2mg/kg。B组于诱导前取T6~7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1 33%利多卡因试验量2ml,观察无脊麻现象后分次注入初量<15ml。两组全麻维持药物均用安氟醚、芬太尼、琥珀胆碱。于麻醉前、诱导后、切皮、去肋骨、病灶切除、手术结束时记录循环指标、全麻药用量及术后清醒、躁动情况。结果 B组术中麻醉维持全麻药用量明显低于A组,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 . 0 1)。两组病人围麻醉期MAP和心率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 0 5 ) ,但切皮、去肋骨及术中各时点MAP、心率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 <0 . 0 5 )。两组术毕至完全清醒时的各项观察指标,组间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 . 0 1)。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开胸手术病人可减少应激反应、循环状态稳定,是一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骨折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择期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上肢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0.1μg/(kg·min)静脉持续泵入麻醉,B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0.05μg/(kg·min)静脉持续泵入麻醉,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两组麻醉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者较B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0.1μg/(kg·min)]瑞芬太尼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剂在上肢骨折手术治疗中麻醉效果较好,该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ASAⅡ~Ⅲ级胸腹手术病人30例,年龄30~72岁,麻醉过程如下:①持续监测BP、MAP、HR、SPO2的变化并记录。②经T6-7、T8-9穿刺置管,并推注2%利多卡因实验量。③全麻诱导:力月西0.1mg-0.2mg/kg、乙咪酯0.3mg/kg、芬太尼2ug/kg、司可林100mg插管,手术开始后,硬膜外推注利布合剂8~10ml,定时维持5ml/次,术中全麻转浅时酌情给芬太尼及吸入安氟醚、万可松维持肌松。④术中输血输液,维持生命体征平衡,术后常规PCEA。⑤与同期全凭静吸复合麻醉病人做BP、HR、麻醉药用量、平均拔管时间作对比。结果表明:硬膜外阻滞加浅全麻,用于胸腹部手术病人的麻醉,能减少全麻药用量,缓解手术麻醉所致的应激反应,术中循环功能平稳,术毕病人早期清醒,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可靠,有利于病人术后呼吸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7.
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并发呼吸抑制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膜外注射吗啡用于术后镇痛,具有操作简便、镇痛力强、药量小、维持时间长、费用低,能够保持病人神志清醒、对交感、运动神经无阻滞作用,对血流动力学扰乱轻,病人乐于接受等特点。但其最大顾虑可诱发致命性呼吸抑制。我院自1996年开展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以来,出现呼吸抑制病人4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文实施术后镇痛均为ASA~级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中、下腹及下肢手术者。术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0.1g,阿托品0.5mg,术中以2%利多卡因加0.2%丁卡因维持麻醉,术毕将吗啡2mg加到6ml生理盐水中,从硬膜外导管一次性注入,然后拔除导管,送回…  相似文献   

18.
硬膜外阻滞在我国还是较为常用的麻醉方法。本观察旨在通过硬脊膜外腔少量多次注药阻滞法用于老年下肢手术病人 ,并与传统注药法对比 ,观察麻醉效果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以了解硬膜外少量多次注药用于老年手术病人的可行性及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86例老年下肢骨折病人 ,男性 5 1例 ,女性 3 5例 ,年龄 60~ 87岁。ASAⅠ~Ⅱ级 ,二期高血压 11例。随机将病人分为Ⅰ组 (少量多次注药组 )和Ⅱ组 (传统注药组 ) ,每组 43例。手术种类为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胫腓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麻醉前 3 0min常规肌注苯巴比妥钠和阿托品 …  相似文献   

19.
瑞芬太尼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全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中的麻醉效果,序贯法测定瑞芬太尼的半数有效量.方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9例.硬膜外(T89)穿刺成功后硬膜外腔注入实验剂量局麻药.静脉快速诱导,丙泊酚效应室浓度1.5 mg/L输注、瑞芬太尼1 μg/kg注射后以序贯法输注瑞芬太尼,输注速度分别为150.0,135.5,122.5,110.7,100.0 ng/(kg·min);气管插管并控制呼吸,硬膜外腔再追加20 mL/L利多卡因3~5 mL.结果: 序贯法测定瑞芬太尼输注其ED50为108.3~118.1 ng/(kg·min).麻醉后血压下降(P=0.002),心率减慢(P=0.024),气管插管后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小.结论: 瑞芬太尼1.0 mg/L负荷量注射后以略高于0.10 μg/(kg·min)的速率输注,丙泊酚以1.5 mg/L靶浓度输注,可满足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腹盆腔手术200例行硬膜外阻滞,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10ml+0.3%地卡因10ml+1:20万U肾上腺素,麻醉平面出现后,随机分组,异丙酚组100例,术前5min静滴异丙酚稀释液(5%GS4份+异丙酚1份),负荷量为10mg/kg,维持量2~4mg/kg。氟芬合剂组100例,术前5min静注氟芬合剂2-3ml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均能满足手术要求,术中P、R、MBP、SPO2、ETCO2等指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病人入睡时间、清醒时间、神志、自我感觉等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麻醉优良率异丙酚组96%,氟芬合剂组88%(P<0.01)。说明异丙酚辅助硬膜外麻醉可提高硬膜外麻醉质量,尤适于恐惧手术的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