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应用应变率成像(SRI)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对患者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影响,探讨SRI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55例,根据临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出现与否分为:无微血管病变组(A组)(30例)和有微血管病变组(B组)(25例);正常对照组30例.心尖两腔、三腔和四腔切面获得组织速度成像(TVI)图像,应用SRI技术分析左室各节段心肌的应变率曲线,并计算左室平均峰值应变率(SR). 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收缩功能指标中仅糖尿病B组的SSR有明显降低(P<0.01); ②两组糖尿病的舒张功能指标SRE、SRE/SRA均有显著降低(P<0.01),同时糖尿病B组的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和SRA亦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SRI技术能早期检测到糖尿病患者的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异常和心肌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左右室心肌应变特征。方法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测量左房、左室大小,室间隔、左室后壁及右室前壁厚度,室间隔增厚率和射血分数。同时测定舒张早期左室充盈峰速度(E)、心房收缩期左室充盈峰速度(A)、E/A比值等参数。依据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将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左室肥厚组(LVH)30例,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12mm;无左室肥厚组(NLVH)40例,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12mm。心尖两腔、三腔和四腔切面获得组织速度成像(TVI)图像,应用应变率成像技术分析左室和右室游离壁基底及中间部各节段心肌的应变率曲线,并计算应变率值。结果与对照组及NLVH组相比,LVH组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及心房收缩期应变率峰值(SRa)均降低(P〈0.05)。结论应变率成像可评价不同程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应变率成像(SRI)技术对比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室心肌功能,探讨SRI评价左室心肌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A组为健康体检人群(n=29);B组冠心病患者(n=40),其中B1组为心绞痛患者19例,B2组为心肌梗死患者21例;C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n=52),据动态血压分C1组(杓型组)24例和c2组(非杓型组)28例;D组冠心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n=20)。测定各组左室各壁的峰值收缩期应变率(PSSR),计算平均PSSR;统计各组心室壁出现收缩后缩短(PSS)的节段数。结果与A组相比,B1、B2、C1、C2及D组mPSSR均明显降低(P〈0.05);与B1组、D组相比,B2组mPSSR明显降低(P〈0.05);与C1组相比,D组、c2组mPSSR均明显降低(P〈0.05);与A、C组相比,B、D组PSS的检出率明显增高(P〈0.05),而A组比C组、B组、D组间PSS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RI技术为定量、准确评价冠心病和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功能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变率成像(SRI)对围产期心肌病患者(PPCM)左室收缩舒张功能的评价。方法选择围产期心肌病患者和正常女性各21例的标准心尖左室长轴切面,心尖两腔切面及四腔切面,对其前室间隔、左室后壁、左室前壁、左室下壁、后室间隔、左室侧壁不同节段心肌进行SRI检查,获取左室各节段心肌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应变率(SRe)和舒张晚期应变率(SRa)。并用双平面Simpson’s方法计算LVEF,单平面Simpson’s方法测量左、右心室舒张期面积(LVDA,RVDA)。围产期心肌病患者组行LVEF与SRs、SRe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围产期心肌病组LVEF明显降低(P〈0.01),左心室舒张期面积明显增大(P〈0.01)。PPCM组的SRs及SRe在3个节段的6个取样点中均较NOR组显著降低(P〈0.01)。围产期心肌病组LVEF与SRs、SRe成正相关(r=0.51,P〈0.01;r=0.57,P〈0.01)。结论应变率成像可准确、无创性定量评价围产期心肌病患者局部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可以反映左室整体收缩和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析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患者左室心肌整体收缩期应变能力及其收缩功能的变化,探讨该技术在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左室舒张功能状态将69例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患者分成3组,即松弛功能减退组28例、伪正常化组21例和限制型充盈组20例;正常组30例.采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别获取各组左室整体心肌收缩期纵向应变峰值(GPSL)、圆周应变峰值(GPSC)、径向应变峰值(GPSR)、面积应变峰值(GPSA)、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比较4组间各超声指标的差异.结果:伪正常化组与限制型充盈组间GPSL,GPSR,GPS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伪正常化组大于正常组,限制型充盈组小于正常组(P<0.05);GPSA在松弛功能减退组及伪正常化组大于正常组,在限制型充盈组明显小于正常组(P<0.05);限制型充盈组中各指标值均小于其它各组(P<0.05).结论: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客观、全面的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患者左室心肌整体收缩期应变能力.面积应变能更早发现左室心肌的形变受损情况,为临床评价左室收缩功能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充盈峰(E)、晚期充盈峰(A)、E/A比值及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并与30例健康老年人作对照。结果:糖尿病患者早期出现左室结构改变,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增加,舒张功能减退,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病程延长,左室、左房腔明显扩大。左室舒张功能进一步受损,同时伴有收缩功能障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心肌病变亚临床期已存在左室结构改变及舒张功能障碍,这种改变超过了年龄对心室功能的影响;糖尿病晚期伴发收缩功能减退,高血压、微血管并发症进一步加重心肌损害。早期心功能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应变和应变率成像技术在定量评估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正常人和30例冠心病患者运用RT-3DE应变率成像技术对心尖4腔(左室侧壁、后间隔),心尖2腔(前壁、下壁),心尖左室长轴(前间隔、后壁)各节段进行分析局部心肌收缩、舒张功能;评价心肌缺血及局部心肌活力。结果:RT-3DE应变率成像技术更准确地定量评价局部心功能。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应变和应变率可准确识别缺血心肌节段,能定量评价冠心病左室壁心肌局部和整体心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彩色M型多普勒(CMM)和应变率成像(SRI)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探讨CMM和SRI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高血压患者30例,根据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和晚期峰值速度比值(E/A)分为两组:Ⅰ组E/A<1,19例,Ⅱ组E/A≥1,11例;正常对照组30例。于心尖四腔观,应用彩色M型多普勒技术测量左室舒张早期血流播散速度(FPV);获取心尖四腔观、三腔观和两腔观组织速度成像(TVI)的图像,应用应变率成像技术分析左室各节段心肌舒张期应变率曲线,并计算左室平均峰值应变率(mSR)和左室平均应变率播散速度(PVS)。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血压Ⅰ组(E/A<1)和Ⅱ组(E/A≥1)患者的左室舒张早期血流播散速度(FPV)、左室舒张早期平均峰值应变率(mSRe)、左室舒张早期和晚期平均峰值应变率的比值(mSRe/mSRa)及左室舒张早期应变率传播速度(PVSe)均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应用彩色M型多普勒和应变率成像技术能准确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并且不出现伪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72例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超声心动图分析,探讨糖尿病患者心脏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72例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病程〈5年为DM1组(42例),≥5年为DM2组(30例)。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腔大小、室壁厚度、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并观察心肌回声。结果7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心腔增大48例,室壁增厚19例,心肌回声增强11例,左室舒张功能降低58例,左室收缩功能降低9例。结论糖尿病患者其内环境的紊乱可导致心肌损害,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早期、无创、准确地反映心内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为临床及时诊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应变率成像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变率成像(SRI)技术在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方面的价值.方法: 选取高血压患者35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心尖两腔、长轴、四腔观获取组织速度成像(TVI)图像,应用SRI技术测量左室壁基底段、中段心肌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的峰值应变率(分别缩写为SRS、SRE和SRA),并计算左室平均峰值应变率(mSR).在心尖四腔观用Simp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常规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及E/A.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左室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率(mSRS)明显降低(P<0.05),mSRS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84,P<0.001);患者组舒张早期平均峰值应变率(mSRE)显著降低(P<0.01),舒张晚期平均峰值应变率(mSRA)明显升高(P<0.05),mSRE/mSRA显著降低(P<0.01),mSRE/mSRA与E/A呈良好正相关(r=0.68,P<0.01).结论: SRI技术能快速、无创地定量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应变成像(SI)和应变率成像(SR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方法:应用SI和SRI技术对34例HCM患者和24例正常人进行检测,获取左室各壁长轴方向基底段、中间段心肌应变和应变率曲线,测量各节段收缩期峰值应变(S)、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应变率(SRa)。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CM组左室各节段收缩期峰值应变(S)、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应变率(SRe)均明显降低(P〈0.05),左室大部分节段舒张晚期应变率SRa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对照组约20%节段出现收缩期后缩短(PSS),HCM组约43%节段出现PSS,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I和SRI可敏感地检出HCM患者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异常,是准确定量评价局部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应变率显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心肌应变特征。方法 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其中左心室肥厚(LVH)组15例,非左心室肥厚(NLVH)组25例,另取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取心尖四腔切面、心尖两腔切面、心尖左心室长轴切面的心肌应变率曲线,测量各室壁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心房收缩期的峰值应变率(SRa)。结果 LVH组后壁、下壁、前壁SRs较对照组降低(P<0.05);LVH组及NLVH组各室壁SRe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但LVH组与NLVH组之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LVH组与NLVH组除前间隔外其余室壁SRa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变率显像技术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组织速度(TVI)结合应变率对分析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的左室整体和局部收缩和舒张功能。方法对21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CLBBB组)与20例正常者(正常对照组)采用组织速度结合应变率显像(SRI)技术分别测定其左室基底段及中段沿左室长轴运动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舒张早期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舒张晚期应变率(SRa),并测定其左室射血时间(ET)和左室充盈时间(DFT)。用Simp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1)CLBBB组室间隔及左室下壁基底段及中段的Vs、Ve、SRs、SRe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2)CLBBB组ET、DFT均较正常对照组缩短(P<0.05)。(3)CLBBB组左室EF值与室间隔的Vs、Ve、SRs、SRe及DFT呈正相关(P<0.05)。结论组织速度结合应变率显像技术可作为CLBBB患者左室整体运动和局部舒缩活动的评价手段之一,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估冠心病心肌受损程度的价值。方法:18只家兔开胸,不全结扎左前降支,造成左前降支狭窄≥50%。1个月后行超声检查,图像存盘,测量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结果与冠脉造影结果比较。结果:狭窄程度在20%-30%的家兔SRs、SRe减小,但减小不显著,SRa无明显变化。狭窄程度在75%-90%的家兔SRs、SRe明显减小,SRa亦减小,但减小幅度不大。狭窄程度为100%的家兔SRs、SRe及SRa均明显减小,SRs减低较狭窄程度75%-90%组更为明显,SRe则无差异。结论:应变率成像能准确地评估冠心病心肌受损程度,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应变率成像技术(SRI)定量观察心肌梗死患者PTCA术前后左室壁运动,探讨SRI技术在评价冠心病介入治疗疗效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心梗组25例,正常对照组14例分别行常规超声心动图与彩色组织速度成像(TVI)检查。SRI测量参数:①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②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③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④计算SRe/SRa。结果:PTCA术前,与对照组正常节段比较,心梗组运动异常节段SRs、SRe、SRe/SRa显著降低,运动正常节段SRs、SRe、SRe/SRa无显著变化;与运动正常节段比较,心梗组运动异常节段SRs、SRe、SRe/SRa显著降低。与PTCA术前比较,心梗组室壁运动改善节段SRs、SRe、SRe/SRa显著增加,室壁运动无改善节段SRs、SRe、SRe/SRa无显著改变。心梗组患者PTCA术前后二尖瓣口△E和所有室壁运动异常节段S△SRe呈显著正相关(r=0.63)。结论:SRI能准确检测出局部心肌功能异常及血运重建后心肌功能的恢复情况,可为临床评价冠脉血运重建术疗效提供准确敏感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评价肥厚性心肌病(HCM)患者左心房收缩和舒张功能改变的价值。方法 20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HCM组)和22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应用STI技术分别获取左房前壁、后壁、侧壁、下壁、房间隔的基底段、中间段、心底段的应变率曲线。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M组左房各壁各节段收缩期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应变率(SRe)和舒张晚期应变率(SRa)均显著减低;对照组左房各壁心底段的SRs、SRe、SRa均高于基底段;对照组和HCM组的SRs与SRe、SRa呈负相关;HCM组SRe与LVMI(左室质量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肥厚性心肌病左房各壁应变率峰值减低,且运动规律消失,代偿关系尚存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冠状动脉狭窄时左心房功能的实时三平面应变率成像特征,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因原发性高血压于浙江医院进行诊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冠状动脉狭窄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组(EH组,n=42)和原发性高血压伴冠状动脉狭窄组(EHCHD组,n=40),另外选择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42)。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基础上,对左心房功能进行实时三平面应变率成像定量分析,并对获得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以及实时三平面应变率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H组和EHCHD组患者的收缩期左心房平均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左心房平均峰值应变率(SRe)和SRe/SRa值明显降低(P<0.05),心房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率(SRa)和舒张晚期应变率达峰时间(Time-SRa)均明显升高(P<0.05);与EH组比较,EHCHD组患者SRs、SRe和SRe/SRa值均明显降低(P<0.05),SRa和Time-SRa明显升高(P<0.05)。结论:实时三平面应变率成像能方便无创准确地定量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冠状动脉狭窄时的左心房功能状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评价2型糖尿病(T2DM)早期患者的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方法分别采集45例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T2DM患者及33例正常对照者心尖左室长轴、心尖四腔和心尖二腔观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应用西门子公司专用分析软件脱机分析,测量左心室各壁(后间隔PS、侧壁LW、后壁PW、前间隔AS、下壁IW及前壁AW)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应变率(Ss、SRs)和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平均峰值应变率(SRe、SRa),并计算各室壁的SRe/SRa值。结果与正常组对照比较,糖尿病组左室各壁的Ss均减低,其中PS、PW、AW两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左室LW、PW、AS及IW的SRs较正常组减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左室各壁的SRe值均较正常组减低,且两组PS、LW、PW及AW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左室6个室壁的SRa均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5~0.01);糖尿病组左室6个室壁的SRe/SRa值均较正常组减低,其中除PS外其余室壁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存在左室长轴功能损害,且舒张功能指标较收缩功能改变更为敏感;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左室整体结构和功能异常前是否已存在局部心肌功能异常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年龄30~70岁的30例健康人和54例左室整体结构和功能正常的高血压病人分别入选对照组和高血压组。应用超声应变率成像技术检测左室心肌长轴各节段收缩期、舒张早期、房缩期峰值应变率(SRs、SRe、SRa)和收缩-舒张转换时间(Tcec),分析其与左房内径指数(LADI)、左房面积指数(LAAI)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高血压组:前壁基底部SRs,间壁基底、中段和整壁,侧壁基底和整壁,下壁整壁,前壁基底段SRe明显减低;间壁和前壁各段及整壁SRa明显增高;各壁SRe/a异常率(SRe/SRa<1节段所占比率)均明显增高;间壁各段及整壁,侧壁和前壁的基底、中间段及整壁的Tcec明显延长。高血压组,间壁各节段、侧壁心尖段、间壁和侧壁平均Tcec以及侧壁中段SRa与LADI轻~中度正相关;间壁基底、中间和平均Tcec、间壁心尖和前壁SRa与LAAI轻度~中度正相关。结论 整体结构和心功能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已经存在左室局部心肌舒张功能异常并有影响左房构型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