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19岁 ,以间断性上腹痛 4年 ,发现上腹包块 1月入院。既往体健 ,无急慢性病史及家族病史。查体 :剑下偏左可触及一包块 ,质硬、固定 ,上缘不清 ,下缘宽约 4cm,压痛 ( ) ,反跳痛 (- )。B超显示 :在胰尾部可探及一 8.7cm×6 .3cm的实性不均质包块 ,边界清晰  相似文献   

2.
3.
为了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资料、大体观察、镜下观察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好发于年轻女性,镜下由实性区及假乳头状区组成,免疫组化程度不一的表达上皮性、间叶性、内分泌性标记.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是较少见的、预后较好的交界性肿瘤,其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  相似文献   

4.
胰腺囊实性假乳头状肿瘤9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Z  Ma QY  Liu QG  Yao YM 《癌症》2006,25(10):1287-1290
背景与目的:胰腺囊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cysticpseudopapillarytumorofthepancreas,SCPT)临床上较为少见,其诊断与治疗目前分歧很大。本研究拟探讨SCPT的诊断原则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5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9例SCP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对该病的发病、临床特点和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9例患者中,中青年女性占77.8%,肝功能、血清淀粉酶以及肿瘤系列标志物检查如CEA、CA199均正常。B超诊断准确率22.2%,CT诊断准确率77.8%,肿瘤发病部位以胰体尾部多见,大多数患者行肿瘤局部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好,均未发生转移,至2005年10月止,仍全部生存,生存期6个月至8年。结论:SCPT临床病例少见,以中青年女性发病为主,部位多见于胰体尾部,血清淀粉酶、CEA、CA199测定无特异性,但CT检查具有诊断价值。CT诊断联合应用细针穿刺取病理,可提高其诊断准确性。SCPT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恶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P)即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癌非常罕见,现诊断1例报道如下。患者男性,74岁。2005年8月因反复右上腹痛1年,加剧伴腹部肿块1个月入院,B超、CT示胰腺占位。行腹膜后肿物并胰体尾加脾加结肠脾曲切除术,术后予抗炎、免疫治疗。术后9个月出现腹盆腔广泛种植转移,二次开腹冰冻活检诊断同前,因无手术适应证未作治疗,半年后死亡。  相似文献   

6.
胰腺囊性肿瘤(PCNs)是少见肿瘤,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重咖啡、高脂高蛋白饮食等)、慢性胰腺炎、环境污染因素及遗传因素等是潜在致病因素。PCNs分为浆液性囊性肿瘤(SCN)、黏液性囊性肿瘤(MCN)、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IPMN)和实性假乳头状瘤(SPN)四种类型。发病症状常不典型,早期诊断难。PCNs具有典型影像特点,单个影像检查技术对PCNs的准确性和局限性不同,CT检查在胰腺病变中仍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检查方式。MRI对于小的囊性病灶比CT更有优势。超声内镜(EUS)充分结合了内镜和超声检查的优势,与CT、MRI检查相辅相成,同时还可进行细针穿刺取病理及囊液分析。尽管PCNs大部分为良性,但只要达到切除标准,均应推荐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严格遵循PCNs诊治流程,制订个体化PCNs治疗策略,使患者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徐毅  柴腾蛟  钟申 《肿瘤学杂志》2020,26(8):749-752
摘 要:[目的] 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以及外科治疗。[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证实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26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26例患者中,女性25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34.6岁。其中19例患者的肿瘤位于胰体和/或尾部,7例患者位于胰头和/或颈部。肿瘤平均直径为5.5cm(2.0~14.0cm)。26例患者均接受了根治性切除手术,其中16例患者进行了远端胰腺切除,6例患者进行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患者进行了胰腺节段切除术,1例患者进行了剜除术。根据术后病理结果,6例患者诊断为恶性肿瘤,其中4例患者Ki-67表达阳性。经过平均70.2个月的随访,1例患者出现肿瘤复发。[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多发于年轻女性,具有低度恶性。外科R0切除后,患者预后良好。即使发生局部浸润或转移,手术切除仍是必要的。Ki-67可以作为恶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潜在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表型,方法:对4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复习。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肿瘤细胞Vim、CK8、CK18、Chromogranin、Sy、AAT、NSE、S-100的表达,结果:4倒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0岁.肿瘤由乳头状和实性区混合构成,肿瘤细胞形态单一.免疫组化标记显示Vim,4例均呈弥漫性强阳性;AAT灶性强阳性;NSE三例阳性,一例阴性;Sy、Chromogranin和S-100 4例均阴性;CK8和CK18 一例散在弱阳性,另三例阴性。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是一种好发于青年女性、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肿瘤,免疫组织化学对胰腺宴性假乳头状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临床病理学特点,探讨其生物学行为。方法:对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复习,并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肿瘤细胞a-AT、Vim、Syn、EMA、CK、ER、PR的表达。结果:3例SPTP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8岁,瘤体较大,平均9.9cm,组织形态学显示瘤细胞大小一致.排列成实性片块区与假乳头结构,本组有1例组织形态学特殊性表现在瘤细胞胞浆明显空泡变性,呈印戒样细胞.细胞核伴有轻度异形性,粘液染色阴性,浸润包膜及周围胰腺组织,随访4年,患者无复发或转移。免疫组化检查.a-AT阳性(2/3),Vim阳性(3/3),Syn阳性(1/3),EMA阴性(0/3),CK弱阳性(1/3),ER阴性(0/3),PR阳性(1/3)。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好发于年轻女性,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肿瘤,免疫组化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21岁。临床症状:进食后恶心3个月,触及上腹部包块3d。大体:单个肿物,体积19cm×17cm×14cm,包膜完整,切面灰白、淡黄、淡红、质细,局灶出血坏死,肿物切面与周边界线清晰。镜检:SPPT细胞丰富,出现被覆数层上皮的假乳头,核椭园形并有折叠,核仁不清楚,几乎无核分裂,有泡沫细胞聚集,粗大的纤维血管轴心呈明显的黏液变性,血管丰富。免疫组化: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淀粉酶阳性。其他神经内分泌标记物(+),CD10在SPPT细胞内阳性。病理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PT)。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21岁.临床症状:进食后恶心3个月,触及上腹部包块3 d.大体:单个肿物,体积19 cm×17cm×14 cm,包膜完整,切面灰白、淡黄、淡红、质细,局灶出血坏死,肿物切面与周边界线清晰.  相似文献   

12.
13.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历报告患者,女,22岁,因体检发现胰腺肿物3周入院。既往健康。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辅助检查,腹部彩超:胰头厚16mm,胰管无扩张,胰尾可见一个实质性低回声光团,大小32mm×32mm。腹部增强CT:胰腺体尾部增大,形态欠规则,其内见类圆形低密度,胰腺二期增强扫描,边界清晰,其内密度  相似文献   

14.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7例临床病理特征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7例SPTP进行临床、组织病理、免疫表型的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SPTP,男女之比为2∶5,平均年龄34岁,仅3例有临床症状。6例发生于胰腺,有1例发生在胰腺外。肿瘤均呈囊实性;组织学上肿瘤细胞形态较一致,呈巢状排列,并形成假乳头状结构,部分瘤细胞呈透明细胞样细胞改变;间质黏液样变性、异物巨细胞反应及胆固醇样结晶。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瘤细胞Vimentin、AAT呈强阳性,EMA均呈阴性;部分病例NSE、Syn、CgA、CD56、CD10、、AE1/AE3、PR局部阳性。4例术后随访30~114个月,患者均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结论 SPTP少见,多见于年轻女性,以实性、假乳头结构为主要组织学特征,并伴有其它多种组织学结构及多向分化的免疫组化表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对SPTP诊断具有重要价值,AAT、Vimentin阳性是诊断SPTP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50岁.因间断上腹部隐痛1年入院。查体:腹部未触及肿物。血清CA242、CA199、CEA在正常范围,肝肾功能检查正常。  相似文献   

16.
胰腺囊性肿瘤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囊性肿瘤6例临床分析吕民生,华益慰,范萍北京军区总医院(北京市100700)胰腺囊性肿瘤为少见疾病,易误诊误治。我院1981年以来收治6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报告如下:男5例,女1例。年龄23~65岁。肿瘤位于胰头1例,胰体尾5例。肿瘤直径4~...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5月至2011年3月诊治的1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中女性12例,男性1例.发病年龄15-42岁,平均年龄29岁.患者血糖正常,无外伤和胰腺炎病史.肿瘤位于胰头3例,位于胰颈3例,位于胰体、尾7例.肿瘤直径3~9 cm不等.1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均未发现腹腔或肝脏转移.其中肿物位于胰头部的2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位于胰、体尾部的4例行常规开腹胰体、尾切除术,1例行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1例行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其余5例行完整肿物切除术.术后均未行放、化疗等综合治疗.随访时间从2个月到60个月不等,未发现复发、转移,无死亡.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术前诊断困难.最终诊断依赖于病理检查结果.其恶性度很低.很少发生周围浸润和远处转移.治疗首选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最大可能保留患者脏器功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胰腺囊实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胰腺囊实性肿瘤(cystic and solid tumor of the pancreas,CSTP)由Frantz于1959年首先报道,至1999年,国外文献共报道452例,约占胰腺肿瘤的2.5%。Cervantes-Monteil等报道,90%患者能长期生存,10%患者经外科手术后肿瘤有复发。现将金华市人民医院和金华市中心医院1985~2003年间收治的4例CSTP报告如下,并进行临床病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胰腺乳头状囊实性肿瘤的病理与临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胰腺乳头状囊性实性肿瘤(solid cystic papillary tumor,SCPT)的病理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小儿外科手术及病理确诊的8例患儿,同时分析同期在成人外科手术及病理确诊的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男1例,女14例。10-20岁8例,20-30岁4例,30-40岁3例。平均年龄15.8岁,中位年龄16岁。该肿瘤多以腹胀、腹痛和腹部包块为首发症状,多数肿瘤位于胰头或胰尾。3例行肿瘤切除术,8例行远端胰腺切除术,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仅取病理行活检术。随访3个月-4年,15例患者生存至今,2例复发。镜下观察15例肿瘤均以实性区、囊性区及乳头状突起为其特征。α抗胰蛋白酶免疫组化阳性率100%(15/15),波形蛋白80%(12/1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53.3%(8/15)。15例均诊断为胰腺囊性实性乳头状瘤。结论:胰腺乳头状囊性实性肿瘤多见于青春期女性和年轻妇女,组织病理来源不清,属低度恶性,具有良性临床病程,手术治愈率高,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37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行增强CT检查并经手术治疗。术后经病理证实。术后随诊无复发和转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胰腺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临床症状不典型,CT检查对其诊断有一定帮助,病理检查可确诊。手术是其有效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