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小儿鼻衄,每日取桑白皮30—40克,水煎熬,一、二煎共约800毫升,装入保温瓶内当开水饮,日饮4—5次,每次150毫升左右,三天为一疗程。90%以上的患儿服  相似文献   

2.
鼻衄(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多按急诊处理,现将近年来有完整诊治记录的小儿鼻衄14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40例小儿中,男性86例,女性54例,男女之比约为2∶1;年龄最小2岁,3~5学龄前儿童76例,占54.3%;发病季节方面,小儿鼻衄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各地区发病高峰季节也有不同,本组夏季76例占54.3%,秋季31例占22.1%,冬季19例占13.6%,春季14例占10%;出血部位:左鼻64例,右鼻52例,双鼻腔24例,其中Litt′s区86例占61.4%;出血原因有局部出血(多系干性鼻炎,中隔Litte′s区粘膜糜烂,与小儿的不良习惯如挖鼻及放置异物进鼻腔有关,单纯鼻…  相似文献   

3.
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本为治疗心经有热,或移热于小肠之证。近几年来余以此方加味治疗小儿急性实火型鼻衄十余例,效果满意。治疗方法:生地15克,木通5克,竹叶、甘草梢各3克,黄连、栀子各6克,连翘9克,大黄5克(后下),鲜茅根30克,生藕节、仙  相似文献   

4.
刁本恕认为,小儿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加之喂养存在问题,故脾胃是小儿鼻衄产生的关键,其基本病机为脾胃失健运,郁积化火,胃火上炎,干于肺(母病及子)、干于肝(土侮木)、干于肾(土乘水)而致血络损伤,迫血错经外溢,故治疗关键在于泄热凉血。本文总结刁老用中药内服、食疗、外治等综合治疗小儿鼻衄的经验,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
玉女煎加味治疗小儿春季鼻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3年以来,笔者运用玉女煎加味治疗小儿春季鼻衄15例,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6.
小儿鼻衄乃临床常见病,多由感受外邪入里化热,或肺胃郁热,火热怫郁,迫血旺行或情志过激,肝火上炎,迫血妄行;或气血亏虚,气不摄血,血溢脉外.在夏秋暑热邪盛季节尤为多见,临床上若治疗不当,则衄血易反复发作,而致贫血.笔者在临床上采用辨证的方法治疗小儿鼻衄200例,疗效较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鼻衄灵方治疗小儿鼻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出血是小儿常见病。中医学认为该病与肺经热盛、脾不统血、肝火上逆、胃热炽盛、肝肾阴亏等密切相关。自2001年以来,笔者自拟鼻衄灵方治疗小儿鼻出血23例,辨证为肺经郁热,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藕节是莲藕根茎的节,临床常用治疗吐血、咳血,便血等症。笔者用藕节治疗小儿鼻衄,收到满意疗效,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方法取藕节鲜品50g,捣汁外敷患儿前额和后颈约20min。再用藕节干品盐炒适量煎汤,取液口服,1日3次,或代茶饮用。  相似文献   

9.
清营汤治疗小儿鼻衄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营汤治疗小儿鼻衄12例图们市中医院李永洙,罗日天,崔青松【关键词】小儿鼻衄,清营汤,中医药疗法临床资料本组12例均为门诊患者,均有因感冒或感冒后发病的病史。其中男患儿7例,女患儿5例,5~8岁10例,9~12岁2例,年龄最大12岁,最小3岁,病程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治疗慢性鼻衄的临床疗效。方法 46例鼻衄患者辨证分为肺胃热盛、阴虚火旺、脾不统血3型,均治疗3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5.65%。结论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治疗鼻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陈××,女,57岁,农民,住本县长汀村。患者于晨五时半起突然鼻腔出血,自用药棉塞鼻,血从口腔吐出。至九时求诊,自诉流血量相当于杀三只鸡的血量,稍有眩晕感。其时,笔者刚阅读过贵刊今年第4期《吹耳法治疗鼻衄51例》一  相似文献   

12.
鼻衄的病因颇为复杂,根据张赞臣老中医的经验,治疗本症必须审证求因,辨证论治,方能达到止血目的。现将1982年4~8月,所收治的鼻衄133例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男87例,女46例。年龄:0~1岁7例,1岁以上~3岁37例,3岁以上~6岁72例,6岁以上~8岁9例,10~12岁8例;病程:0~1个月24例,1个月以上~6个月60例,6个月以上~12个月9例,1年以上~2年20例,2年以上~3年14例,3年以上~4年4例,4年以上~5年2例;其中,有外伤史17例,鼻炎史2例,血  相似文献   

13.
《四川中医》1987年11期发表的“三鲜汤治鼻衄”的处方,经笔者验证于临床,治疗属实热性鼻衄5例,效果颇佳。例如:蒋××,男,32岁。1987年12月26日诊。2日前,突然鼻衄不止,曾用麻黄素滴棉花塞鼻而稍止,但  相似文献   

14.
将小儿鼻衄辨证分为脾胃积热、肺阴亏虚、气不摄血三型,以加味四君子汤随症加减治疗该证46例,结果痊愈33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7%。  相似文献   

15.
加味桑菊饮治疗小儿鼻衄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48例患儿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最小2岁半,最大13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3年;8例为初发,40例为反复发作。诊断标准为小儿不同程度的鼻衄,鼻腔内有活动性出血点,鼻粘膜红赤或干燥。2治疗方法药物组成:桑叶、菊花、苦杏仁、生甘草、侧枯叶、仙鹤草、桔梗、荆芥炭各eg,鲜茅根、鲜芦根、丹皮各IOg,薄荷(后下)3g,黄答gg。大便秘结者加大黄3g。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ml,分4次温服。3治疗结果在鼻出血的患儿中,因病程长短不一,服药后最短2天,一般1周后鼻出血即止。48例经治后全部治愈,并随访1年无复发。4病实举例…  相似文献   

16.
鼻衄是儿童一种常见的病症,对于偶发鼻衄的患儿,专科一般采用局部处理,中医采用清热凉血治疗。但对经常发作、反复不休的患儿,就不可能单纯清热凉血。笔者根据祖国医学理论,结合实践,应用耳穴贴压治疗小儿鼻衄6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60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9岁;病程1年13例,2年21例,3年以上26例。患儿初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出血症状,其中鼻衄1个月发作1~5次者28例,1周发作1~2次者19例,发作无规律者13例;常见症状为鼻衄经常发作,日久不愈,伴有面色苍白或萎黄,食欲不振,舌质淡红,…  相似文献   

17.
《新中医》1974,(4)
一、鲜酸枣树根煎剂治疗失眠使用办法:取鲜酸枣树根1斤,加水2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呈棕红色,即可加适当防腐剂备用。一般剂量,成人每次为25~50毫升。疗效:鲜酸枣树根煎剂用于治疗失眠,共用372人次,未发现不良反应,有效率约为9O%左右。二、鲜韭菜根、鲜小蓟汁治疗鼻衄处方①:鲜韭菜根四两,鲜鸡蛋一个,白糖适量。  相似文献   

18.
清衄方治疗小儿鼻衄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衄为学龄期前后小儿常见病症,本病在部分患儿中可反复发作,直接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近年来笔者根据小儿病理特点,自拟清衄方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中有资料记载的32例患儿的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健脾止血法治疗小儿鼻衄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振乔 《河北中医》2002,24(6):426-426
鼻衄是一种儿童常见病症 ,对于偶发鼻衄的患儿 ,多以实证、热证论治。但对经常发作的患儿 ,就不可单纯泻火凉血。 1 999- 0 2~ 2 0 0 2 - 0 2 ,笔者应用健脾止血法治疗小儿鼻衄 1 2 0例 ,收到一定效果 ,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2 0例均为门诊患者 ,男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艾灸治疗小儿鼻衄3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32例小儿鼻衄患儿均为2004年11月-2006年5月间我科门诊病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4~12岁,轻者鼻出血一周1次,重者鼻出血一周2~3次。所有患儿均经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检测无异常,由外伤引起者不在本病治疗范围。32例患儿就诊时都无出血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