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药材》2015,(4)
目的:通过分析土壤基本养分及无机元素对栽培太子参药材质量的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为太子参的合理栽培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实地采集全国15个产地太子参药材及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3种基本养分和5种无机元素以及药材太子参环肽B和多糖含量,采用SPSS软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不同省区太子参环肽B含量差异显著,其中福建省区未检测出太子参环肽B;而多糖含量差异较小(≤30%)。不同太子参栽培土壤基本养分和无机元素含量分布不均匀,其中贵州土样中以Pb、Cu和有效硼含量最高,山东土样以Cr和速效磷含量最高,福建土样以Zn和有效钾含量最高。参照《土壤质量环境标准》(GB15618-1995),全国大部分地区太子参土壤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从土壤元素与药材质量相关性来看,太子参环肽B和多糖与土壤中各元素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太子参土壤中铵态氮、有效钾、速效磷及Pb、Cr、Cu、Zn、B元素并没有对药材有效成分含量起到直接作用,全国有60%的太子参种植土壤中普遍缺硼。在施肥管理中应适当增加硼元素的比例。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18,(11)
目的综合评价不同产地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中27种矿质元素。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含有量测定,采用SPSS 19. 0、Matlab (R2015b)软件,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所测27种元素都有检出,所有样品中均检出13种元素,其中K、Mg、Ca、Al、Fe、Mn平均含有量较高,所有样品中有害元素含有量均达到中国药典限量标准,Hg、Ag、Tl、U等仅在极个别样品中有检出。不同产区样品间各元素含有量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得3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0. 70%。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36. 33%,其中Ca、Cu、Ni、Ba、Al、K有较高的载荷值,为三叶青的特征元素。聚类分析显示不同产地三叶青中矿质元素呈现一定的选择性累积和地域差异。西部地区三叶青样品的矿质元素与东部地区的差异较大,广西与其他产区样品差异最大,单独聚为一类;浙江、福建、江西等东南产区的样品差异较小,聚为一大类。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为三叶青质量评价、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与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不同生长期龙胆药材与根际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动态变化进行分析,阐明其矿质元素内在协调机制,为龙胆繁育及栽培提供理论基础,促进辽产道地药材龙胆产业化发展。方法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不同生长期龙胆药材及根际土壤矿质元素进行含量测定,构建不同生长期龙胆药材及其根际土壤矿质元素指纹图谱,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PCA)等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不同生长期龙胆药材与根际土壤矿质元素动态变化机制。结果 不同生长期药材和根际土壤无机元素指纹谱变化规律趋于一致;Cu和Ca分别是区别不同年限龙胆药材和根际土壤的关键元素;龙胆药材对Fe、Mn、Ca、 Cd元素的富集能力较强;龙胆药材和根际土壤之中存在Zn-Fe等多对相关性元素;并以矿质元素为参考,确定2、3年生龙胆药材矿质元素含量评分最佳的时期分别为生长旺盛期和幼苗期。综合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OPLS-DA)结果,Fe、K分别为龙胆药材、根际土壤不同生长期间差异的关键元素;龙胆药材整个生长时期有害元素含量均低于限量值,药材安全性较好。结论 不同生长期龙胆药材与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变化具有规律性,可根据各元素之间的协抗关系及其生长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四川平武县不同产地天麻中矿质元素含量,分析其特征性元素及综合得分,确定其地域分布特征,为天麻资源开发利用与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DRC-E法测定不同产地天麻中矿质元素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四川平武县12个产地天麻矿质元素含量有所不同,各产地样品中Cu和Zn元素的含量均较高。6种矿质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其中Ni与Zn,Ni与Cu,Zn与Cu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Cr与V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经主成分分析选取的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90.937%,其中第1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43.790%,Ni、Cu和Zn为天麻的主要代表元素。聚类分析将12个产地的天麻按地域分为4大类。结论:Ni、Cu和Zn为天麻的特征性元素。平武的锁江乡、木皮藏族乡和坝子乡3个产地天麻矿质元素综合得分均较高。在平武县的不同产地天麻中矿质元素含量存在差异且呈现地域性特征,与海拔高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太子参药材及其根际土壤中无机元素,探讨其内在关系。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国内4个主产区太子参药材及其土壤中20种无机元素的含量,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传统产区太子参药材中铁、铝含量远高于栽培基地药材,且对钙有富集作用;相关分析表明,传统产区太子参药材与土壤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显著相关,栽培基地药材与土壤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基本不相关。结论:太子参药材所含无机元素可能与其地道性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为认识太子参的地道性成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不同产地和规格(变型)等级天麻中矿质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分类鉴定依据。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钼锑抗比色法和姜黄比色法对31批次不同产地和规格(变型)等级天麻样品中14种矿质元素进行测定,运用相关性分析、判别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结果 天麻中K,N,P元素含量高,为影响天麻生长的营养限制因子,K>N>P>Mg>Ca>Fe>B>Zn>Mn>Cu>Ni>Cr>Pb>Cd元素变化趋势可用于鉴别天麻药材;不同产地间比较发现,昭通天麻P,Fe,Cd元素含量最高,丽江天麻K元素含量最高,罗田天麻Zn,Cr元素含量最高,金寨天麻Cu,Pb元素含量最高;不同规格(变型)间比较发现,红天麻中Mg,B,Pb和Cr元素含量高于乌天麻;不同等级间比较发现,P,Cu,Cd元素含量随商品麻等级降低而逐渐升高,Mg,Fe,B,Ni元素含量随商品麻等级降低多呈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Fe元素与Mg,Cr,B元素均呈正相关。判别分析可有效鉴定天麻不同产地,准确率达85.71%,其中Cd,Pb,Cr,Cu,B和Ni元素为判别函数的重要变量。通过矿质元素主成分分析发现,云南昭通乌天麻样品得分集中,前3个主成分显示,Fe,Cr,Mg,Cd,P,Mn,B,Pb和Cu元素对天麻影响较大。结论 以矿质元素为依据对天麻进行鉴别具有一定可行性,该法快速、准确 、稳定性强,可为天麻药材真伪鉴别、产地溯源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黄芪药材进行产地判别与多指标综合质量评价研究。方法 收集4个产地的86批黄芪样品,测定黄芪中毛蕊异黄酮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苷、芒柄花素、黄芪皂苷I、黄芪皂苷II、黄芪皂苷III、黄芪甲苷8种活性成分,以及Zn、Mn、N、B、Ti、K等51种矿质元素含量,运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和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熵权TOPSIS)对反映药材质量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活性成分中芒柄花素、芒柄花苷、黄芪皂苷III及矿质元素中Mg、Sr、Rb、Tl、Ca、B、Mo、As、Cd、K、La、N、Pr、P、Ce、S的含量差异可用于不同产地黄芪的区分;收集的4个产地样品中,甘肃产黄芪质量最优,其次为陕西、山西、内蒙古。结论 PLS-DA结合熵权TOPSIS分析法结果合理、客观、有效,可应用于黄芪质量的多指标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种质太子参的无机元素,并分析太子参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其无机元素,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种质太子参进行PCR扩增与检测,并用NTsys2.10e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种质太子参中无机元素含量具有一定差异,但其元素分布规律相似,部分元素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种质太子参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结论为探讨生态环境对太子参无机元素分布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当归根际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和指纹图谱。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15个产区的151批当归根际土壤样品中15种矿质元素含量,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产区样品中矿质元素差异,采用向量相似法建立当归根际土壤矿质元素的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不同产区当归根际土壤中15种矿质元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以铬、镍、钙、镁为最;在所有产区样品中,甘肃漳县、康乐、临潭样品与其他产区样品的差异最大;甘肃岷县和渭源样品中的重金属和有害元素含量较其他产区低。根据指纹图谱和相似度,将15个产区分为三类,甘肃岷县、渭源、漳县、临洮、宕昌、武都、文县为一类,甘肃临潭、卓尼、康乐、和政为一类,云南沾益、德钦、玉龙、鹤庆为一类,三类产区在地理位置上分布较为相似。结论当归根际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及其指纹图谱可为揭示当归的道地性与土壤无机元素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将不同产区的臭灵丹区分开来,为臭灵丹资源的品质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了13个不同产区臭灵丹矿物质元素含量,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臭灵丹中矿物质元素进行评价。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4个主成分即可对臭灵丹进行综合评价,可解释实验数据的85.842%,并将Cu、Zu、Pb、Ni、Mn、K、P确定为臭灵丹药材特征元素。结论运用聚类分析将13个不同产区的臭灵丹分为4类,可将不同产区的臭灵丹区分开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臭灵丹的道地性。  相似文献   

11.
不同有机肥对巴戟天生长及矿质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超美  詹若挺  丁平  徐鸿华 《中药材》2002,25(10):699-70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有机肥对巴戟天生长和矿质养分吸收的生物效应。方法;采用常规的分析方法测定巴戟天的生长和矿质养分含量。结果:4种不同肥料对巴戟天的效应依次为生物有机肥A>生物有机肥C>生物有机肥B>农家肥。结论:不同类型有机肥料均能促进巴戟天的生长和对矿质养分的吸收;增施菌肥则能提高植株对矿质养分的吸收和干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阐释不同栽种年限人参根区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的变化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参照行业标准测定土壤养分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土壤酶活性、平板稀释计数法测定土壤微生物量。结果 随栽培年限不断增加,人参(2年生除外)根区土壤真菌、细菌、放线菌量及丰富度均呈逐年降低趋势,土壤碱解氮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趋势,土壤有效磷含量、纤维素酶以及蔗糖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土壤脲酶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土壤速效钾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呈逐年升高趋势,其他土壤养分因子呈不同程度降低趋势。分析发现,相关系数(r)≥0.2的数据占全部数据的80.88%。结论 土壤微生物、矿质元素及酶活性等土壤因子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人参栽培过程中土壤微生态失衡及病原物生物量增加是人参连作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矿质营养元素对太子参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为太子参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设置大量、中量、微量元素共13种矿质营养缺素培养基,利用太子参组培苗进行继代培养,观察太子参生长、测定环肽B和多糖含量。结果 与全素营养处理相比,缺氮、磷、镁、锌、锰会导致太子参不能正常生长,主要表现为茎叶不生长、叶片严重失绿,根系不能伸长膨大;缺少钾、钙、硫、铜、铁、硼、钼、氯营养元素太子参生长但却受抑制,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小、分枝少、叶片失绿、根系伸长和膨大受阻、不能形成有效微块根。与全素营养处理相比,缺钙、镁、钼、铜、氯、锰会降低太子参环肽B含量,而缺钙、镁、钼、铜、硼会增加太子参多糖含量。结论 缺少任何一种矿质营养元素都会影响太子参生长或品质成分含量,并且表现出相应的症状,建议生产中在施用大量元素的同时适量补充中微量元素营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测定江香薷不同部位的矿质元素含量,评价江香薷的营养价值,为江香薷的深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法)分别测定江香薷茎和叶的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江香薷中含有25种矿质元素,其中常量元素K,Ca,P,Mg和微量元素Mn,Fe,Zn,Sr含量较高,并且叶中含量普遍高于茎。结论:江香薷矿质元素丰富,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半夏间作不同作物对土壤微生物、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择前茬玉米地块进行了大田试验,设置单作半夏及半夏-魔芋、半夏-决明、半夏-辣椒、半夏-玉米、半夏-大豆、半夏-高粱6种间作处理组合。结果:单作半夏土壤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均低于其余6种间作组合,仅半夏-魔芋土壤真菌数量高于单作半夏;单作半夏土壤脲酶及酸性磷酸酶活性均低于其余6种间作组合,蔗糖酶、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处于较低水平;单作半夏土壤中全K含量最高,全P含量仅低于半夏-玉米,速效P含量仅高于半夏-魔芋,全N含量最低。结论:间作可以提高土壤综合肥力,半夏-决明土壤肥力综合评分最高,半夏-玉米次之,可能成为消减半夏连作障碍的理想间作搭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陕西和山西仿野生栽培蒙古黄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差异,研究两地土壤元素分布特征和对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两地2至6年生蒙古黄芪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进行测定。采用电极法、电感耦合等离子分析等方法测定土壤pH和20种元素含量。结果山西蒙古黄芪根区土中N、Na、Mg、P、Ti、Mn、Fe、Se、Mo、La、Ce、Cl元素含量高于陕西(P <0.05),Ca、B、Al、Sb元素含量低于陕西(P <0.05)。两地蒙古黄芪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随种植年限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被孢菌门是真菌优势种群。不同产地同年生蒙古黄芪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P <0.05)。土壤pH和16种土壤元素影响真菌群落结构变化,其中,pH、B、Mo、Fe和Cl对真菌群落结构变化影响最大。结论 陕西和山西蒙古黄芪土壤元素分布特征、变化趋势以及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均存在显著差异,为研究不同道地产区仿野生种植蒙古黄芪差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川芎主产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与丰缺状况。方法:测定成都平原33个乡镇173个土壤样品pH,凯氏定氮法测定全氮,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有效磷,火焰光度法测定速效钾,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锰、有效铁,分光光度法测定色度,采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分析土壤养分的基本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和相关性。结果:川芎主产区有效锰和有效铁含量分布均呈现中等程度(25%块基比75%)的空间自相关性,受土壤类型和人为活动共同影响,其高值区域分别分布在眉山东北部和彭州-什邡一带。川芎主产区土壤的酸碱度基本适宜(pH=5.77);全氮和有效磷含量丰富,平均值分别为2.18 g·kg~(-1)和72.07 mg·kg~(-1)。除邛崃和绵竹外,川芎其他产区的速效钾均存在不同程度缺乏(100 mg·kg~(-1)),占总样品的18.50%。除眉山外,川芎其他产区的有效锰均存在不同程度缺乏(5 mg·kg~(-1)),占总样品的14.45%。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的质量分数极高,平均值分别为5.82、8.83、371.33 mg·kg~(-1)。土壤色度L值与全氮、有效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色度a、b值与有效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有效磷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川芎主产区全氮、有效磷、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含量丰富,而速效钾、有效锰存在不同程度缺乏。7个营养元素的空间自相关性均较低,其质量分数的变异度较大,提示施肥等人为因素对川芎产地土壤养分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贵州党参采收的最佳生长年限。方法测量不同生长年限的贵州威宁党参浸出物、多糖、全氮、黄酮、炔苷以及11种矿质元素含量,用综合评分法和相关性分析法评价党参质量。结果以党参的浸出物、多糖、全氮、黄酮和炔苷含量为评分指标,综合评分法得出二年生党参得分96.35最高;一、二、三年生党参的K、Mg、B、Zn、Mn、Cu含量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而降低,Ca、P、Fe、Ni元素含量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而增加,综合考虑二年生党参的矿质元素含量最合适;不同矿质元素与不同党参质量指标的相关程度不同,党参品质的形成是各种矿质元素与党参质量指标不同程度的相互关联作用的结果。结论二年生贵州党参质量最适合采收,矿质元素含量指标可以作为党参种植采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不同益智种植园中益智果实及土壤中铜、镉、铅3种重金属的含量情况,确定益智最适生长地区及最佳的林地类型,为今后开展益智优质益智规范化及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在海南益智主产区,分别采集橡胶林、槟榔林、松树林及次生林等林下益智种植园内的益智果实及相应的生境土壤,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果实及土壤中铜、镉、铅3种重金属含量。结果:益智果实中3种重金属均未超标。土壤Cu均未超标;Cd超标率为83.33%;Pb超标率为27.78%。结论:最适合益智栽培的种植园区是琼中行干村槟榔林、琼中行干村次生林及五指山水满新村橡胶林。  相似文献   

20.
《中药材》2015,(8)
目的:探讨当归产地土壤中矿质元素与当归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的相关性。方法:获取12个产地120批当归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或原子吸收光谱(AAS)测定相应的产地土壤中15种矿质元素含量,采用双变量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研究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土壤中多种矿质元素与当归HPLC指纹共有峰的多个共有峰同时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土壤矿质元素对峰1的贡献大小为ZnKSbFeNa,对峰6(正丁基苯酞)的贡献大小为MnMgCa,对峰7的贡献大小为CrZn,对峰8的贡献大小为MnNa,对峰11的贡献大小为AsKFeCd,对峰12的贡献大小为ZnMnK,对峰13(正丁烯基苯酞)的贡献大小为MnZnCd,对峰15的贡献大小为ZnK,对峰16的贡献大小为FeNi,对峰17的贡献大小为ZnMnNiFeK,对峰18的贡献大小为ZnNa;峰2、3(阿魏酸)、4及14(Z-藁本内酯)分别主要受土壤中As、Zn、Sb及Cu的影响。结论:土壤矿质元素与当归HPLC指纹共有峰的关系具有复杂性、多重性及交互性,在土壤微肥施放及当归种植中应选择性地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