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建立杜仲水煎液中3种有效成分(京尼平苷酸、绿原酸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药对"杜仲-甘草"、"杜仲-牡蛎"、"杜仲-续断"不同比例配伍过程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为杜仲临床配伍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制备不同配伍比例(1∶0.5,1∶1,1∶2)杜仲与甘草、牡蛎、续断的合煎液,以杜仲单煎液为对照,采用HPLC-DAD法检测杜仲各样品中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统计分析不同配伍对杜仲3种有效成分煎出含量的影响。结果:杜仲单煎液中京尼平苷酸、绿原酸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煎出含量分别为0.649、0.069和0.440 mg/g。与杜仲对照组比较,杜仲-甘草配伍水煎液中京尼平苷酸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煎出含量均随甘草比例的增加而升高,绿原酸的煎出含量随甘草比例的增加而降低;杜仲-牡蛎配伍水煎液中京尼平苷酸的煎出含量随牡蛎比例的增加而升高,绿原酸的煎出含量随牡蛎的占比增加而降低,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煎出含量无显著性变化;杜仲-续断配伍水煎液中京尼平苷酸、绿原酸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煎出含量均随续断比例的增加显著升高。结论:药对"杜仲-甘草"、"杜仲-续断"配伍,对杜仲有效成分煎出含量影响较大,表明中医临床疗效与中药药对配伍剂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15,(11)
目的比较杜仲盐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推测其炮制原理。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度结合HPLC-UV法比较盐制杜仲前后饮片中总氨基酸、总黄酮、总多糖以及京尼平苷、京尼平苷酸、绿原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这4种化学成分含有量的差异。结果与生品相比,杜仲盐制品中总氨基酸的含有量增加了24.232%,总多糖增加了78.169%,总黄酮降低了16.129%,而京尼平苷、京尼平苷酸、绿原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这4种化学成分的含有量分别降低了50.663%、21.925%、18.410%、32.923%。结论杜仲盐制的原理可能是增加总氨基酸和总多糖的溶出,或改变各化学成分群的配比关系。  相似文献   

3.
建立杜仲药材中京尼平苷酸、绿原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3种原型入血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LC-MS/MS检测技术确定大鼠灌胃杜仲提取物后吸收入血的药物成分,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23批杜仲样品中入血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大鼠口服杜仲提取液后,京尼平苷酸、绿原酸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均以原型入血;以杜仲药材中的京尼平苷酸、绿原酸和松脂醇二葡萄糖为对照品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线性范围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9%,100.8%,98.39%.该方法简便可行、回收率和重复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根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制备生杜仲、盐杜仲、杜仲炭3个规格炮制品,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标准对各炮制品进行各项指标检测,均符合药典要求。运用HPLC-DAD对生杜仲、盐杜仲、杜仲炭及杜仲叶中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杜仲皮主要含有木脂素类化合物松脂醇二葡萄糖及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京尼平、京尼平苷、京尼平苷酸,而杜仲叶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和酚酸类化合物绿原酸;2杜仲皮中松脂醇二葡萄糖含量约是杜仲叶中含量的18倍,盐炙和炒炭后松脂醇二葡萄糖质量分数约分别下降30%,85%;3杜仲皮中京尼平、京尼平苷和京尼平甘酸含量约为杜仲叶中京尼平、京尼平苷和京尼平甘酸含量的3,23,28倍,盐炙后京尼平、京尼平苷和京尼平甘酸质量分数分别降低25%,40%,40%,炒炭后京尼平、京尼平苷和京尼平甘酸质量分数分别降低98%,70%,70%;4杜仲皮中咖啡酸含量约是杜仲叶中咖啡酸含量的3倍,盐炙后咖啡酸质量分数约下降50%,炒炭后咖啡酸质量分数下降约75%;杜仲皮中绿原酸含量约为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的1/6,盐炙和炒炭后绿原酸质量分数分别下降40%,75%;杜仲皮中槲皮素含量仅为杜仲叶中1/40,盐炙和炒炭后槲皮素质量分数分别降低60%,50%。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RP-HPLC法测定杜仲板皮和枝皮中桃叶珊瑚苷、绿原酸、京尼平苷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量。方法采用Cosmo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 L/min,检测波长208 nm,柱温25℃。结果杜仲板皮中桃叶珊瑚苷、松脂醇二葡萄糖苷量大于枝皮,枝皮绿原酸、京尼平苷量大于板皮;在不同产地来源上,杜仲板皮和枝皮中桃叶珊瑚苷、绿原酸、京尼平苷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平均质量分数有一定差异性。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为更全面合理科学地对杜仲药材质量的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京尼平苷酸、原儿茶酸、绿原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松脂醇单葡萄糖苷的UPLC-MS/MS测定方法,并进行五种成分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大鼠静脉注射杜仲提取物后,采用甲醇沉淀血浆蛋白,以葛根素为内标,采用Waters BEH C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0.1%甲酸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检测。结果京尼平苷酸等五种成分在血浆中呈良好线性关系。方法学考察均符合要求,日内、日间精密度、准确度和稳定性良好,提取回收率86.06%~104.39%,无基质效应。京尼平苷酸等5个指标成分在大鼠体内消除较快。结论建立的HPLC-MS/MS测定方法能快速灵敏地检测生物样品中京尼平苷酸、原儿茶酸、绿原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和松脂醇单葡萄糖苷的血药浓度,可用于五种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联合质谱法测定杜仲的3种成分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本研究的质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通过多反应离子监测这一扫描方式对京尼平苷酸、绿原酸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等3种成分及内标用于定量分析的监测离子。结果:1)杜仲中京尼平苷酸、绿原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等3个指标性成分的分离良好,无内源性物质干扰,具有较好的专属性。2) UPLC方法严谨性,其精密度、稳定性试验、重复性试验、加样回收率等均良好。3)京尼平苷酸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具有非线性特征,仅绿原酸存在线性特征;而CLz、Vz参数指标的差异比较大,显示大鼠血浆中杜仲提取物中的3种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代谢过程不一致。结论:UPLC-MS/MS的操作简单,结果具有较好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可作为杜仲有效成分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测多评法结合指纹图谱对杜仲质量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建立杜仲多指标HPLC指纹图谱,并应用一测多评法对药材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DG)、绿原酸(CA)、京尼平苷酸(PA)的含量同时进行测定.方法:采用WelchromTMC18110A(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3%冰醋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20℃,流速1 mL· min-1,检测波长238 nm,以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绿原酸、京尼平苷酸和京尼平苷(GP)为指标性成分建立杜仲药材的指纹图谱.以绿原酸为参照内标,通过相对校正因子对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绿原酸、京尼平苷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建立了杜仲多指标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2个共有指纹峰.对杜仲中3个成分用一测多评法进行了测定,其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建立了杜仲药材多指标HPLC指纹图谱和一测多评法对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绿原酸、京尼平甘酸进行同时测定的方法,该方法简便可行,为更全面合理科学地对杜仲药材质量的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刘慧  张盛  刘仲华 《中草药》2012,43(8):1547-1549
目的 HPLC法同时测定杜仲皮中京尼平苷酸、绿原酸、京尼平苷、松脂醇二葡萄糖苷4种有效成分的量,为更好控制杜仲皮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柱(200 mm×4.6 mm,5μm),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7 min,7% A; 7~35 min,14%A; 35~45 min,15%A.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35 nm,柱温30℃.结果 在该色谱条件下,京尼平苷酸、绿原酸、京尼平苷、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分别在0.1025~0.5125 (r=0.9999)、0.0925~0.4625(r=0.9999)、0.1200~0.6000(r=0.9996)、0.0900~0.4500 μg/mL (r=0.9998)内与色谱峰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7%、98.71%、98.20%、100.44%,RSD分别为1.54%、1.30%、0.76%、1.13%.结论 该分析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为杜仲药材的质量控制与标准的完善提供可靠的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杜仲降血压成分的组合及血管舒张作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对杜仲降血压有效成分进行组合,研究单组分及组合物对大鼠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 方法 :从杜仲皮中提取降血压有效成分松脂醇二葡糖苷,绿原酸,京尼平苷,京尼平苷酸,槲皮素,芦丁,桃叶珊瑚苷,以大鼠胸主动脉环为标本,观察单组分以及各组分两两组合后对NE预收缩的血管舒张作用。 结果 :实验表明,组合后有效成分的舒血管作用较单个组分明显。 结论 :松脂醇二葡糖苷和槲皮素在组合比例为1 ∶1时,其血管舒张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11.
刘锟  王健英  魏莉  潘颖宜  袁颖 《中成药》2021,(3):686-691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杜仲皮、叶、雄花中桃叶珊瑚苷、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京尼平苷酸、京尼平苷、京尼平、绿原酸、槲皮素、白桦脂酸的含量。方法杜仲皮、叶、雄花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194 nm(桃叶珊瑚苷)、202 nm(松脂醇二葡萄糖苷)、238 nm(京尼平苷酸、京尼平苷、京尼平)、320 nm(绿原酸)、368 nm(槲皮素)、210 nm(白桦脂酸)。结果8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95.02%~104.33%,RSD 0.28%~1.96%。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杜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杜仲提取物在正常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肠吸收特性差异。方法: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收集10.0 g·L-1杜仲提取物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肠囊液,通过UPLC-MS/MS检测肠吸收液样品中京尼平苷酸、原儿茶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松脂醇单葡萄糖苷7个成分的含量,计算累积吸收量和吸收速率常数,比较正常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肠吸收液中杜仲提取物各指标成分的吸收情况。结果:杜仲提取物中7种成分的肠吸收均为线性吸收(R2均0.99),主要吸收部位在小肠,正常状态下以十二指肠的吸收最好。原儿茶酸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在高血压状态下的空肠有更好吸收,提示病理状态可能会改变药物吸收的特定部位。7个指标成分在SHR模型的肠吸收与正常大鼠相比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差异。京尼平苷酸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弱于正常大鼠,但以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为代表的其他成分都没有表现出一致的吸收趋势。结论:自发性高血压会影响杜仲提取物的肠吸收,从肠黏膜通透性降低和吸收部位后移的角度无法完全解释这些差异,可能还与肠道中存在的酶和转运蛋白等相关,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补肾活血药对杜仲-当归中绿原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京尼平苷酸、阿魏酸、藁本内酯的含有量。方法药对50%乙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Waters Atlantis T3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A)-0.1%磷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238 nm(京尼平苷酸)、276nm(松脂醇二葡萄糖苷)、322 nm(绿原酸、阿魏酸和藁本内酯);柱温30℃。结果 5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98.29%~103.5%,RSD 1.1%~2.0%。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杜仲-当归药对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杜仲雄花及其制剂杜仲雄花茶中京尼平苷酸、绿原酸和京尼平苷的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迪马公司I=)iamonsilTM C18 色谱柱(150 mm×4.6 mE,5 μm),甲醇-水-冰醋酸(15:85:1.5)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1 mL/min,柱温为25~27℃,检测波长为237 am,灵敏度为0.100 0 AIJFS.结果 京尼平苷酸、绿原酸及京尼平苷进样量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杜仲雄花及杜仲雄花茶中京尼平苷酸、绿原酸及京尼平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邵坚  罗光明  朱继孝  张忠立  张兰  董艳凯  魏春华 《中草药》2015,46(11):1629-1633
目的比较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全果、果仁、果皮中7种成分炮制前后的变化。方法利用HPLC/DAD对栀子全果、果仁、果皮生品及其炮制品中京尼平苷酸、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京尼平龙胆二糖苷、栀子苷、绿原酸、西红花苷I和西红花苷II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栀子果皮中绿原酸和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的量较高,栀子果仁中京尼平龙胆二糖苷、栀子苷、西红花苷I和西红花苷II的量较高。栀子经过炮制后除京尼平苷酸的量升高外,京尼平龙胆二糖苷的量变化不大,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栀子苷、绿原酸、西红花苷I和西红花苷II的量有所下降。结论栀子果仁、果皮中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京尼平龙胆二糖苷、栀子苷、绿原酸、西红花苷I和西红花苷II的量分布存在差异;炮制可降低栀子中大多数有效成分的量,升高栀子中京尼平苷酸的量。  相似文献   

16.
《中成药》2016,(8)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板皮、枝皮及叶中8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08 nm(桃叶珊瑚苷、槲皮素)、238 nm(京尼平苷酸、京尼平苷、京尼平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和320 nm(绿原酸、咖啡酸)。结果桃叶珊瑚苷、槲皮素、京尼平苷酸、京尼平苷、京尼平、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绿原酸和咖啡酸分别在0.037 5~2.25、0.024 4~0.488、0.008 7~0.487 2、0.019 85~0.397、0.022 9~0.458、0.027 5~1.1、0.029 45~0.736、0.004 526~0.238 1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叶中黄酮和苯丙素含有量高于板皮,枝皮中木脂素含有量与板皮相当,而且这两个药用部位中环烯醚萜含有量都较高。结论在降血压和抗炎应用中,杜仲枝皮与叶可作为板皮的替代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腰痛片制剂中的杜仲叶的有效成分进行考察。方法:采用HPLC法,C_(18)柱,甲醇—0.1%磷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7 nm,柱温室温。结果:京尼平苷酸在0.019~0.950μg范围内、栀子苷在0.044 5~2.225μg范围内、绿原酸在0.014~0.70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上述三个成分在46小时内稳定性好。189批次腰痛片中京尼平苷酸介于0.02~0.14 mg/片之间;京尼平苷介于0.05~0.33 mg/片之间;绿原酸介于介于0.03~0.58 mg/片之间。结论:杜仲叶中主要为京尼平苷酸、京尼平苷(栀子苷)及绿原酸,桃叶珊瑚苷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量很少。  相似文献   

18.
王永林  向文英  陆苑  曹旭  孙佳  巩仔鹏  王爱民 《中草药》2016,47(7):1101-1105
目的对杜仲Eucommia ulmoides进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采用UHPLC-Q-TOF-MS技术,通过比较杜仲提取物、给药组及空白组大鼠血清的指纹图谱,确定口服杜仲提取物后大鼠血中移行成分。结果给药组大鼠血清指纹图谱与空白组血清指纹图谱对比有明显不同。含药血清中出现7个移行成分,与杜仲提取物指纹图谱在相同保留时间出峰,为原型成分。采用对照品对照,确定5个色谱峰所表征的化学成分为原型吸收入血成分,依次为京尼平苷酸、原儿茶酸、京尼平苷、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松脂醇单葡萄糖苷。通过查阅文献,推断了2个色谱峰所表征的化学成分可能为1-羟基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杜仲醇。结论血中移行成分可能为杜仲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为明确杜仲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超高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Triple-TOF-MS)对杜仲盐制前后成分进行鉴定,分析差异性成分。方法 利用UPLC-Triple-TOF/MS检测杜仲中的化学成分,液相采用Waters HSS-T3色谱柱(150 mm×2.1mm,1.8μm),以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3 mL/min,柱温为50℃;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3μL。质谱采用负离子扫描模式采集数据,根据一级准分子离子与二级碎片离子信息进行化合物的分析与鉴定。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杜仲盐制前后进行差异成分分析。结果 共解析出杜仲中52种成分,结合OPLSDA筛选出14个影响杜仲盐制前后质量的潜在差异性成分,分别为京尼平苷、绿原酸、杜仲醇、桃叶珊瑚苷、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京尼平苷酸、京尼平、eucomoside B、异...  相似文献   

20.
配伍对三拗汤煎液中5种成分煎出量及指纹图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HPLC同时测定三拗汤中5种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苦杏仁苷、甘草苷、甘草酸)含量的分析,研究配伍对汤剂中5种成分煎出量的影响,并对其指纹图谱进行比较.方法 以HPLC法测定不同配伍的三拗汤水煎液中5种成分的含量.结果 该方法准确、灵敏,可用于三拗汤中多成分含量的测定.甘草减少了煎液中麻黄碱的煎出量,麻黄减少了煎液中甘草苷和甘草酸的煎出量,配伍增加了煎液中苦杏仁苷的煎出量,配伍对煎液中伪麻黄碱的的煎出量没有影响.结论 三拗汤在煎煮过程中成分含量存在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