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比较特应性皮炎(AD)患儿与正常儿童肠道菌群中益生菌的构成差异。方法:应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特应性皮炎患儿和健康对照儿童粪便细菌的16SrRNA基因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比较两组益生菌属、种水平的构成差异。结果: 共纳入35例 AD 患儿和27例正常对照,在属水平,AD组患者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物种丰度较对照组升高,而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物种丰度较对照组降低,但二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种水平,AD组患者双歧杆菌属下Bifidobacterium pseudocatenulatum DSM 20438 JCM 1200 LMG 10505、unclassified_g__Bifidobacterium、Bifidobacterium_adolescentis、Bifidobacterium_animalis 物种丰度较对照组升高,而Bifidobacterium_breve物种丰度降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患者乳酸杆菌属下Lactobacillus_salivarius物种丰度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unclassified_g__Lactobacillus、Lactobacillus_plantarum_subsp._plantarum物种丰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应性皮炎患儿肠道菌群中益生菌物种丰度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特应性皮炎(AD) 患儿与正常儿童肠道菌群的差异。方法 收集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AD患儿35例,以27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取受试者粪便,提取总DNA后,PCR扩增细菌的16SrRNA基因V3 ~ V4区,应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行高通量测序,分析菌群丰度差异。选择两组丰度排名前15的门、属、种分别比较物种差异,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两组肠道菌群主要由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组成。在菌门水平,AD组与健康对照组拟杆菌门丰度分别为29.16% ± 19.96%、39.06% ± 15.98%(P = 0.042),梭杆菌门分别为0.06% ± 0.17%、0.50% ± 1.71%(P = 0.041);在菌属水平,两组拟杆菌属丰度分别为23.77% ± 18.08%、33.1% ± 15.75%(P = 0.029);在菌种水平,丰度排名前15的菌种两组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特应性皮炎患儿与正常儿童肠道菌群构成及菌群相对丰度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A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它影响了全世界约20%的儿童.菌群是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目前大量研究证实机体微生态系统与免疫系统发育以及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来探索肠道微生物区系在AD发病机制中的更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儿童患者与正常儿童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选取35例特应性皮炎儿童患者为AD组(AD组),27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N组).应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研究对象粪便细菌的16SrRNA基因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将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手段检测比较特应性皮炎(AD)患儿与健康对照儿童肠道菌群结构差异,并对比培土清心方干预前后对AD患儿的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的改变情况,初步探索培土清心方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共纳入60例受试者(实验组、健康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分别在口服培土清心方0周(AD.0W)、4周(AD.4W)进行SCORAD评分并采集粪便样品,对照组在0周时采集粪便样品,统一对粪便样品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检测。结果实验组用药4周(AD.4W)SCORD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菌群测序结果:①Alpha多样性:AD.0W组AD.4W组健康对照组(P0.05)。②差异菌门水平:Firmicutes(厚壁菌门)相对丰度:AD.0W组健康对照组AD.4W组(P0.05);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相对丰度:AD.4W组健康对照组AD.0W组(P0.05);Faecalibacterium(柔嫩梭菌属)相对丰度:AD.0W组AD.4W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结论特应性皮炎儿童和健康儿童肠道菌群多样性方面无差异,柔嫩梭菌属为健康人优势菌属;培土清心方可改善AD患儿病情,对肠道菌群多样性无明显影响,其可能通过上调厚壁菌门、柔嫩梭菌属,下调拟杆菌门丰度来达到减轻肠道炎症、改善AD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较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婴儿和儿童,随着工业化的逐渐发展,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有研究证实,AD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构成存在差异,另一方面,AD的发病相关机制和疾病发展过程是皮肤正常微生物整体结构的改变或失调。肠道及皮肤有类似的信号转导和神经支配通路。因此,研究皮肤与肠道菌群的内在联系从而开辟新的治疗方式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重度寻常痤疮患者和健康人肠道菌群的差异.方法 门诊确诊的重度寻常痤疮患者10例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10例,分别收集粪便标本,提取细菌DNA,行16S rRNA测序鉴定微生物的种类,并进行菌群差异分析.结果 两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未发现显著差异,仅在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上发现个别具有显著差异的菌.两组标本主要由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组成.比较两组在门、属水平上菌群相对丰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种水平上,Blautia producta、Coprococcus eutactus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度寻常痤疮患者和健康人相比,菌群多样性指数未见明显差异.但某些细菌菌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特应性皮炎患儿(AD)与健康婴儿肠道菌群的差异性。方法:收集特应性皮炎患儿(AD组)和健康婴儿(对照组)受试者粪便,提取粪便样本总DNA进行定量分析和PCR扩增,采用PacBio Sequel测序仪进行16S rRNA测序。经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两组受试者肠道菌群在属、种水平构成性的差异。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分析菌群特征,LEfSe分析描述两组菌群代表性差异菌种。结果:共33例特应性皮炎患儿(AD组)和30例健康婴儿(对照组)纳入为研究对象。AD组的菌群物种丰度和均匀度指数较对照组偏低,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肠道菌群在组成结构上有显著性差异(P=0.032);采用LEfSe分析方法发现在属和种水平上,AD组弗氏柠檬酸杆菌、产酸克雷伯菌较对照组显著性增加,对照组链球菌属、韦荣氏球菌属、巨球形菌属、唾液乳酸杆菌、第三梭状芽胞杆菌、无害芽胞梭菌等较AD组有显著性增加。结论:AD婴儿肠道菌群相对丰度及生物多样性与正常婴儿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吲哚-3-甲醛(IAID,indole-3-carboxaldehyde)在特应性皮炎(AD)小鼠模型中的作用。方法:将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IAID组。小鼠双耳外涂卡泊三醇(MC903)制备AD模型,IAID组给予65μg/kg IAID灌胃,模型组灌等体积DMSO作为对照,对照组不处理。10天后肉眼观察大体炎症情况,千分尺测量小鼠耳廓厚度,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总IgE水平并通过RT-PCR的方法检测全皮中IL4,IL5,IL6,IL13,IL33,TSLP的表达。结果:IAID组小鼠与模型组相比大体炎症明显减轻,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降低(P0.001),皮损IL13、TSLP的mRNA水平也显著下降(P0.05)。结论:肠道菌群代谢产物IAID可以缓解AD小鼠模型的皮肤炎症。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及喂养方式对特应性皮炎(AD)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就诊的33例1 ~ 12月龄AD婴儿,以30例健康婴儿为对照,AD患儿与健康对照根据不同的分娩方式和喂养方式分组。取婴儿粪便提取总DNA,PCR扩增细菌的16S rRNA基因V1 ~ V9区,应用PacBio Sequel测序仪进行高通量测序,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各组菌群在属、种水平上的构成差异,选择差异菌群相对丰度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AD皮疹严重程度(SCORAD)评分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顺产对照组(11例)、剖宫产对照组(19例)、顺产AD组(11例)、剖宫产AD组(22例)中相对丰度较高的5个菌属分别为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韦荣球菌属、链球菌属、大肠杆菌属。配方奶粉喂养对照组(7例)、母乳喂养对照组(12例)、混合喂养对照组(11例)、配方奶粉喂养AD组(12例)、母乳喂养AD组(8例)、混合喂养AD组(13例)中相对丰度较高的5个菌属分为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韦荣球菌属、大肠杆菌属。线性判别分析(LEfSe)显示,不同分娩方式对照组和AD组间未见显著差异性菌群;而在不同喂养方式AD组和对照组中,配方奶粉喂养AD组阿克曼菌属、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分别为属水平(LDA值 = 4.78)和种水平(LDA值 = 4.91)差异性最大的菌群。配方奶粉喂养AD组婴儿肠道阿克曼菌属和嗜黏蛋白阿克曼菌相对丰度(数值相等,均为9.60% ± 0.72%)均高于配方奶粉喂养对照组(均为2.50% ± 0.83%,Z = 1.66,P = 0.048)、混合喂养AD组(丰度值均为0,Z = 2.26,P = 0.012)及母乳喂养AD组(丰度值均为0,Z = 1.85,P = 0.032)。AD患儿中肠道阿克曼菌属及嗜黏蛋白阿克曼菌的相对丰度与SCORAD评分均呈正相关(ρ = 0.384、0.387,均P < 0.05)。结论 不同分娩方式对AD及健康婴儿肠道菌群影响无显著差异,配方奶粉喂养AD患儿肠道阿克曼菌属和嗜黏蛋白阿克曼菌相对丰度升高,可能参与AD的发病。  相似文献   

11.
食物过敏是婴幼儿常见的过敏反应,尤其在特应性皮炎患者中更为常见。目前特应性皮炎与食物过敏的相关性尚不完全清楚。食物过敏是特应性皮炎患者家长极其关注的一个问题,在特应性皮炎患者中关于食物过敏诊断和管理存在诸多误区。该文为了增加对食物过敏的正确认知,从而进行有效地诊断及科学的管理特应性皮炎。目前诊断的金标准为双盲安慰剂对照食物激发试验,在临床管理中需注意正常母乳喂养,避免盲目忌食,按时添加辅食,合理使用益生菌和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12.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疾病,治疗依从性差,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其治疗和管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临床医生需要帮助特应性皮炎患者了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案及可能的转归,并掌握如何避免刺激和诱发因素,做好自我管理,减少疾病复发及加重次数;患者治疗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在特应性皮炎长期治疗管理过程中基于基础地位,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对213例AD儿童患者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患儿平均发病年龄为0.88±1.73岁,约85.9%的患者表现为慢性皮炎;约78.9%的患者有个人或家族遗传过敏史。组织病理学示角化过度、微水疱形成、棘层肥厚、海绵水肿、浅层血管周围炎症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14.
近期研究表明肠道的生态失调与免疫反应的改变和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有关。通过总结AD和肠道菌群相关的实验和测序结果发现,肠道菌群通过免疫、代谢和神经内分泌途径对AD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就特应性皮炎与肠道微生物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随着对特应性皮炎(AD)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了许多与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认识到AD患者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如今为了满足精准医学尤其是靶向治疗的需求,研究者致力于通过生物标志物对AD患者进行亚型的划分。本文将对生物标志物在AD中的研究进展和价值进行阐述,同时将这些标志物划分为识别性与监测性两类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在儿童特应性皮炎治疗过程中,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能帮助患儿认识疾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基础。该文对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影响因素,如患儿穿衣、与宠物接触、母乳喂养、环境影响、沐浴和润肤剂的使用等健康教育相关问题在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儿童特应性皮炎3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难治性皮肤疾病。因反复发作、剧烈瘙痒而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笔者对312例儿童AD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简称AD)是世界范围内困扰儿童健康的常见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文主要对AD的长期治疗管理进行综述.AD的长期治疗管理包括基本治疗和药物治疗:基本治疗主要包括对患儿及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并避免AD的诱发或加重因素;药物治疗包括,积极使用保湿润肤剂维护皮肤屏障功能,合理使用抗炎症药物抑制皮肤炎症反应,从而使患儿皮肤状况处于长期缓解状态.  相似文献   

19.
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与遗传相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1]。其发病原因和机理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密切。我们对2002年1月—2003年8月在我科门诊确诊的100例特应性皮炎患者进行了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并与50名正常人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利用新一代16S rDNA全长测序技术比较银屑病患者与健康人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细菌表型差异.方法 纳入12例银屑病患者,以12例正常人作为健康对照,测序分析粪便样品中细菌群落的结构组成和表型特征.结果 银屑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指数较健康人显著降低(P<0.05),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明显区别于健康人.在菌门水平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