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1H-NMR代谢组学技术,探讨还阳参抗炎作用机制。该研究给予雄性SD大鼠水提取物(2.5 g·kg~(-1))、醋酸地塞米松(6.25×10~(-4) g·kg~(-1)),连续1周,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炎症模型,观察大鼠全血中白细胞(WBC),嗜酸性粒细胞(EO),淋巴细胞(LY),嗜碱性粒细胞(BA),嗜中性粒细胞(NE)数目,检测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及肺组织NF-κB信号通路p65和p-IκBα蛋白表达,并采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大鼠血清内源性代谢产物变化规律。进一步将TNF-α,IL-1β,IL-6水平及NF-κB信号通路p65和p-IκBα蛋白与~1H-NMR代谢组学差异代谢物结合,共同探讨研究还阳参抗炎机制。结果显示还阳参水提物明显减少WBC,NE,EO数目,增加BA和LY数目,降低TNF-α,IL-1β,IL-6水平及NF-κB信号通路p65和p-IκBα蛋白的表达,有效缓解炎症症状。将其与还阳参调节的差异代谢物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了4个显著性相关的代谢物,分别为甘氨酸、肌酸、蛋氨酸、琥珀酸。还阳参抗炎机制可能与降低TNF-α,IL-1β,IL-6水平及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调控甘氨酸、肌酸、蛋氨酸、琥珀酸代谢相关。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19,(4)
目的:研究吉祥草鲜、干品挥发油对脂多糖(LPS)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各组药物对细胞活力的影响;ELISA法筛选LPS最佳诱导浓度和时间,检测给药12 h后各组上清液中IL-6、TNF-α的分泌量;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内IL-6、TNF-α、iNOS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分析各组细胞P38MAPK、p-P38MAPK、IκBα、p-IκBα、NF-κBP65、p-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PS刺激后上清液中IL-6、TNF-α的分泌量显著升高(P0.001),表明LPS刺激16-HBE产生炎症,确定最佳刺激方案是10 mg/L LPS连续刺激12 h;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IL-6、TNF-α显著降低,细胞内IL-6、TNF-α、iNOS mRNA的表达被抑制,P38、IκBα、P65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P38、p-IκBα、p-P65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01)。结论:吉祥草鲜、干品挥发油均可通过抑制MAPK和NF-κB信号通路上关键蛋白的磷酸化来阻碍通路的活化,从而下调下游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3.
杨炳友  刘艳  林晓影  韩伟  姜海冰  韩华  吕邵娃  匡海学 《中草药》2018,49(16):3776-3780
目的研究莫诺苷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成骨细胞MC3T3-E1炎症的保护作用,探讨Caspase、MAPK和NF-κB通路调控机制。方法 TNF-α(50 ng/m L)诱导MC3T3-E1细胞,制备细胞炎症模型;MTT法检测莫诺苷对MC3T3-E1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检测不同浓度的莫诺苷对TNF-α诱导MC3T3-E1细胞活力的影响;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aspase-3、Caspase-9、p-ERK、p-JNK、p-p38、p-IκBα、IκBα和NF-κB等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莫诺苷能够促进正常MC3T3-E1细胞增殖,TNF-α诱导MC3T3-E1细胞增殖受到抑制,而莫诺苷对TNF-α诱导MC3T3-E1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莫诺苷可以抑制TNF-α诱导MC3T3-E1细胞IL-1β和IL-6的释放;降低Caspase-3、Caspase-9、p-ERK、p-JNK、p-p38、p-IκBα蛋白的表达,升高IκBα蛋白表达,对NF-κB p65无明显影响。结论莫诺苷对TNF-α诱导MC3T3-E1炎症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为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抑制MAPK和NF-κB通路的激活、抑制凋亡蛋白Caspase的表达,从而抑制MC3T3-E1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7,(3)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对心室重构大鼠心肌组织NF-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心室重构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冠脉结扎复制心梗后心室重构大鼠模型,造模2 w后,药物连续干预4 w,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模型大鼠心肌组织NF-κBp65、IKK-β、IκB-α及p-IκBα的蛋白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及IL-6的含量,采用HE及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心室重构模型大鼠出现明显的心肌细胞损伤及间质纤维化等病理变化,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组织NF-κBp65、p-IκB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IKK-β、IκB-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苓桂术甘汤各剂量干预4 w后,可显著改善模型大鼠心肌组织损伤,抑制NF-κBp65、p-IκBα蛋白表达、上调IKK-β、IκB-α蛋白表达,降低血清TNF-α、IL-1β及IL-6含量(P0.05或P0.01)。结论:苓桂术甘汤改善心肌组织损伤、抵制心室重构的作用机制与抑制心肌组织NF-κB信号通路过度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5.
苦地丁常用于治疗多种炎症,为确定其抗炎药效物质基础,该文利用自动纯化系统对苦地丁提取物进行分离制备,制备了黄酮组分和生物碱组分,并对所制备的组分进行了质谱鉴定;进一步检测组分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的影响。首先,用LPS处理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观察其细胞存活率与LPS浓度的关系;然后检测不同给药浓度的黄酮组分和生物碱组分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确定最大给药浓度。其次,分别加入质量浓度为2.5,5,10,20μg·mL~(-1)生物碱组分和黄酮组分,观察不同浓度生物碱组分和黄酮组分对LPS导致的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炎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Griess试剂法检测细胞上清液NO含量;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核因子κB(NF-κB)IκBα磷酸化(p-IκBα)、p65磷酸化(p-p65)以及TLR4和TLR2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生物碱组分在2.5~20μg·mL~(-1)呈剂量依赖地对NO,TNF-α,IL-1β,IL-6有显著抑制作用。在炎症上游通路,生物碱组分对TLR4表达水平的抑制作用强于TLR2,在炎症下游NF-κB通路,2.5~20μg·mL~(-1)生物碱组分呈剂量依赖方式显著抑制IκBα及p65磷酸化。由此可知,生物碱组分是苦地丁抗炎药效组分,其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炎症信号在以TLR4为主的TLRs/NF-κB信号通路的传导,干扰炎性基因的激活抑制其过量表达,下调炎性因子的分泌水平达到炎症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倍半萜是自然界中分布较广的一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广泛的生物活性。该文对倍半萜化合物抗炎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NF-κB,MAPKs和STAT等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活化,下调TNF-α,PGE2,NO,IL-1,IL-6,IL-8等炎性因子的蛋白表达,进而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与释放而发挥作用。该文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赵琳  王雅楠  宋殿荣 《天津中医药》2014,31(11):681-685
[目的]研究盆炎灌肠方对子宫内膜细胞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方法]运用细菌脂多糖(LPS)诱导人子宫内膜细胞制作炎症模型,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炎症模型组、实验组,培养72 h,检测各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和细胞因子IL-1β、TNF-αm RNA表达及核转录因子p65(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盆炎灌肠方可显著降低炎症模型组炎症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分泌及其m RNA的表达,明显抑制炎症模型组细胞核中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论]盆炎灌肠方对子宫内膜细胞炎症模型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且此作用可能与NF-κB途径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含药血清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原代心肌细胞IKK/I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保护心肌细胞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差速贴壁法和化学抑制法分离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分别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正常血清对照组、苓桂术甘汤含药血清(5%、10%、20%)组。通过脂多糖诱导复制心肌细胞损伤模型,检测含药血清预处理后心肌细胞NF-κBp65、IKK-β、IκB-α和p-IκBα蛋白表达,NF-κBp65核移位情况,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正常血清对照组心肌细胞NF-κBp65、p-IκBα和心肌细胞核内NF-κBp65蛋白表达增加(P0.01),心肌细胞IKK-β、IκB-α蛋白表达降低(P0.01),细胞上清液IL-1β、IL-6和TNF-α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苓桂术甘汤5%、10%、20%浓度含药血清组心肌细胞NF-κBp65、p-IκBα和心肌细胞核内NF-κBp65蛋白表达降低(P0.05),心肌细胞IKK-β、IκB-α蛋白表达增加(P0.05),细胞上清液IL-1β、IL-6和TNF-α含量降低(P0.05),且干预效应与苓桂术甘汤含药血清呈浓度依赖趋势。结论苓桂术甘汤可调节IKK/I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干预下游靶分子的转录调控,有效抑制细胞因子的过度激活。  相似文献   

9.
王琴琴  韩珊  李新星  高红伟  杨世林 《中草药》2020,51(16):4217-4222,4250
目的采用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的炎症模型,考察炎症相关指标,探讨毛蕊花苷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MTT比色法检测毛蕊花苷对RAW264.7细胞活性的影响;Griess法检测NO的含量;Westernblotting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ELISA试剂盒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释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一氧化氮(NO)、Ca~(2+)的释放情况。结果毛蕊花苷浓度为20、40、80μmol/L时对RAW264.7细胞没有毒性。不同浓度的毛蕊花苷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导致的NO、TNF-α、IL-6的释放,细胞内ROS、NO、Ca~(2+)释放的增加均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环氧化酶-2(COX-2)、p-IKKα/β、p-p65、p-IκBα蛋白的表达也有抑制作用。结论毛蕊花苷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抗炎合剂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TLR4/MyD88/NF-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抗炎合剂组、清开灵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模型,分别于造模后24 h处死动物,并进行肺组织HE染色,测定大鼠肺组织TRL4、MyD88、NF-κB表达及血清IL-1、IL-6、TNF-α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肺组织损伤程度、肺组织TRL4、MyD88、NF-κB表达及IL-1、IL-6、TNF-α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而抗炎合剂组、清开灵组上述指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抗炎合剂组优于清开灵组。结论抗炎合剂能减少炎症因子释放,减轻大鼠肺损伤程度,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TLR4/MyD88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因子释放。  相似文献   

11.
《中成药》2021,(10)
目的在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中研究黄精皂苷通过NF-κB/MAPKs信号通路发挥体外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比色法检测黄精皂苷对RAW264.7细胞活性的影响,Griess试剂法检测NO释放,ELISA试剂法检测细胞释放TNF-α、IL-6的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释放ROS的水平,JC-1荧光染色法检测胞内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iNOS、COX-2、p-IKKα/β、p-IκBα、p-p65、p-p38、p-ERK、p-JNK蛋白表达。结果黄精皂苷质量浓度为20、40、80μg/mL时对RAW264.7细胞没有毒性。不同质量浓度的黄精皂苷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导致的NO、TNF-α、IL-6、ROS的释放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iNOS、COX-2、p-IKKα/β、p-p65、p-IκBα、p-p38、p-ERK、p-JNK蛋白表达也有抑制作用。结论黄精皂苷通过抑制NF-κB/MAPKs信号通路来发挥体外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邓氏清毒饮对甲型流感病毒(H3N2)的抗病毒活性及其在调节宿主炎症免疫应答中潜在的作 用。方法观察邓氏清毒饮对H3N2 体外活性的影响;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邓氏清毒饮对A549 细胞感 染H3N2 病毒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趋化因子配体5(CCL-5)表达的影响。用蛋白印迹实验检测核因子 抑制蛋白-κB(IκBα)、磷酸化核因子抑制蛋白-κB(p-IκBα)、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NF-κB p65)的表达。结果邓氏清毒饮23.4、11.7、5.85 mg·mL-1 可显著抑制H3N2 的体外复制,减少 病毒空斑形成;在mRNA 水平上可显著降低细胞因子IL-6、IL-8、IP-10、TNF-α、MCP-1 及CCL-5 的表 达;蛋白印迹检测发现邓氏清毒饮可下调p-IκBα 和p- NF-κB p65 蛋白表达,增加IκBα 的表达,从而抑制 H3N2 诱导的NF-κB 信号通路激活。结论邓氏清毒饮可抑制H3N2 的体外复制,抑制流感病毒诱导的NF- κB 信号通路激活,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表明邓氏清毒饮具有防治流感病毒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观察防风乙醇提取物对脂多糖(LPS)所致小鼠急性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及其TLR4/NF-κB信号通路机制。经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纯化获得防风乙醇提取物,UPLC-QE/MS对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防风乙醇提物含量前10位的成分主要是色原酮类和香豆素类化合物。腹腔注射LPS建立小鼠急性炎症模型考察药物抗炎作用,连续灌胃7 d,末次给药1 h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LPS(0.015 g·kg~(-1))建立小鼠炎症模型,造模后12 h小鼠取血分离血清,并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及BALF中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剖取肺组织,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防风乙醇提取物能显著改善模型小鼠肺组织的病理状态,有效抑制小鼠血清及BALF中NO、TNF-α、IL-6和IL-1β含量升高;显著下调肺组织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MyD88)、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65/核转录因子κB-p65(P-p65/p65)蛋白表达水平,上调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蛋白表达量。防风乙醇提取物对LPS所致小鼠急性炎症模型有良好抗炎效应,作用发挥与抑制TLR4/NF-κB炎症信号通路激活有关,其色原酮类和香豆素类化合物是其抗炎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姜程曦  吴亮  吴洁  俞志敏  李校堃 《中草药》2016,47(16):2871-2876
目的研究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22的抗炎活性及机制。方法利用MTT实验评价化合物22的细胞毒性,采用脂多糖(LPS)刺激原代腹膜巨噬细胞为模型,ELISA和q RT-PCR实验检测化合物22对炎症因子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UV吸收实验检测化合物的稳定性,并且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探讨化合物22的抗炎机制。结果化合物22作用原代巨噬细胞24 h后,没有产生明显的细胞毒性;与姜黄素相比,化合物22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释放,并且体外稳定性优于姜黄素;化合物22能够显著地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基因IL-1β、IL-12、IL-6和TNF-α的表达,且抗炎机制与抑制ERK和JNK的磷酸化以及IκB的降解有关。结论姜黄素类似物22能够通过抑制ERK和JNK信号通路以及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激活发挥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15.
《中成药》2019,(8)
目的研究紫菜多糖对哮喘大鼠模型肺组织中NF-κB信号通路表达的作用。方法卵清蛋白致敏建立哮喘大鼠模型,紫菜多糖干预后评估大鼠症状变化,观察肺组织炎症表现,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1β、IL-4、IL-6水平。结果紫菜多糖组大鼠肺组织炎症病理变化减轻,NF-κB蛋白表达及TNF-α、IL-1β、IL-4、IL-6水平降低,过敏性炎症反应减轻,其检测值和症状评估接近健康大鼠。结论紫菜多糖可缓解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对慢性盆腔炎大鼠子宫组织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影响。方法:以SD雌性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解脲脲原体混合菌接种法建立慢性盆腔炎模型。HE染色法探究当归芍药散对大鼠子宫组织炎症的缓解作用;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促炎因子IL-1β、IL-8、TNF-α和抗炎因子IL-4、IL-10、IL-13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子宫组织内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当归芍药散能够缓解大鼠子宫组织的炎症;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8和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IL-4、IL-10、IL-13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当归芍药散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促炎因子IL-1β、IL-8和TNF-α的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抗炎因子IL-4、IL-10、IL-13的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且随着当归芍药散剂量增大效果越好。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子宫组织中p50、p52、p65以及NF-κB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当归芍药散治疗后,慢性盆腔炎大鼠子宫组织p50、p52、p65以及NF-κB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当归芍药散能够抑制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组织p50、p52、p65以及NF-κB蛋白的表达,并减少血清中促炎因子的水平、增加抗炎因子的水平,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当归芍药散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转导通路,降低炎症反应,发挥抗炎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脂多糖(LPS)诱导活化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建立炎症模型,探讨小钻木脂素类化合物戈米辛R对炎症细胞增殖及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评价其抗炎活性及机制。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经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存活率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TNF-α、IL-1β、IL-6等炎症因子含量;利用RT-PCR法检测细胞TNF-α、IL-1β、IL-6、IκB-α、NF-κB p65的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IκB-α及NF-κB p65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LPS模型组比较,戈米辛R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增殖;降低细胞分泌TNF-α、IL-1β及IL-6的含量;升高LPS所致降低的IκB-α mRNA的表达量同时降低LPS引起升高的TNF-α、IL-1β、IL-6、NF-κB p65的mRNA表达量;升高IκB-α并降低NF-κB p65的蛋白表达量,显示出良好的剂量依赖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戈米辛R可通过抑制TNF-α、IL-1β、IL-6、NF-κB p65的mRNA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增加IκB-α mRNA和IκB-α蛋白的表达,减少致炎因子TNF-α、IL-1β、IL-6的释放,从而发挥显著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考察麸炒茅苍术水提物对脂多糖(LPS)诱导正常人结肠上皮细胞(HCoEpiC)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脂多糖复制人结肠上皮细胞炎症模型,MTT法考察HCoEpiC细胞存活率,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IL-1β、IL-8、IL-12、IL-4、IL-6、TNF-α水平,RT-qPCR法检测细胞IKKα、NF-κB、TNF-α、IL-4、IL-8、IL-6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IL-8、IL-6、NF-κB、IKKα、p-IKKα、p-IKKβ蛋白表达。结果 茅苍术生品和麸炒品水提物均能提高HCoEpiC细胞存活率(P<0.05),升高IL-4水平和mRNA表达(P<0.05),降低IL-6、IL-8、IL-1β、IL-12、TNF-α水平,下调IL-6、IL-8、TNF-α、NF-κB mRNA表达及IL-6、IL-8、p-IKKα、p-IKKβ、NF-κB蛋白表达(P<0.05),并且麸炒品作用优于生品。结论 茅苍术水提物具有抗脂多糖诱导人结肠上皮细胞炎症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IKK/NF-κB信号通路有关,麸炒后该作用有增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木瓜三萜对脂多糖诱导下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用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细胞炎症模型。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木瓜三萜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用Griess法和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NO、TNF-α、IL-1β、IL-6和IL-4、IL-10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RAW264.7细胞中i NOS、TNF-α、IL-1β、IL-6及IL-4、IL-10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RAW264.7细胞中磷酸化核因子抑制蛋白-κB(p IκB-α)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和磷酸化NF-κBp65(p-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当木瓜三萜浓度低于25μg/ml时,无论单用木瓜三萜还是与LPS联用均对RAW264.7细胞的生长无明显的影响;但是当木瓜三萜浓度大于50μg/ml时,单用和联用均对RAW264.7细胞生长呈现生长抑制效应;木瓜三萜可显著降低上清液中促炎因子NO、TNF-α、IL-1β、IL-6含量和细胞中i NOS、TNF-α、IL-1β、IL-6 mRNA表达,升高上清液中抗炎因子IL-4、IL-6含量和细胞中IL-4、IL-10 mRNA表达,抑制p IκB-α和p-NF-κBp65蛋白表达。结论:木瓜三萜可通过抑制RAW264.7细胞分泌i NOS、TNF-α、IL-1β和IL-6等促炎因子,促进其分泌IL-4、IL-10抗炎因子来发挥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IκB-α和NF-κBp65的磷酸化,进而恢复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20.
探究毛蕊花糖苷(acteoside,ACT)对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潜在机制。该实验以LPS诱导BV-2细胞作为炎症模型,将BV-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药组,ACT按指定浓度(12.5,25,50μmol·L-1)作用于细胞。采用NO试剂盒检测NO炎症因子的释放量,ELISA法检测TNF-α和IL-6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炎症相关蛋白(i NOS,COX-2,p-IKKβ,IKKβ,p-IκB,IκB)的表达。此外,通过检测细胞核/浆中NF-κB p65的表达以及借助免疫荧光技术,阐明ACT对炎症转录因子NF-κB p65核转位的作用。结果显示,ACT可显著降低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且呈剂量依赖性。具体表现在:显著降低炎症因子NO,IL-6和TNF-α的释放量,抑制炎症相关蛋白i NOS和COX-2的表达。同时,ACT可明显抑制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IKKβ和IκB的磷酸化,且明显抑制NF-κB p65的细胞核转位。以上结果表明,毛蕊花糖苷可显著降低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反应,抑制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其潜在机制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