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应答第一步涉及免疫系统的某些细胞(T淋巴细胞,或称T细胞),这些细胞的责任是确定侵入的颗粒(抗原)是否为异物,如果是,就开始生成抗体抵御此种外来抗原。但是,使免疫学家迷惑了十多年的是T细胞如何识别抗原?两个独立的研究小组最近发表的能为T细胞受体一个片段编码的基因,至少部分阐明了上述疑问。 T细胞受体是T细胞靠以识别外来物质的工具,如果我们从T细胞遇到物质的范围来考虑,就能认识到其DNA序列的重要性。首先,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有大量能引起免疫应答的抗原;其次,被病毒、细菌或其它微生物感染  相似文献   

2.
0 引言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除T细胞和B细胞起核心作用外,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免疫细胞也参与和发挥重要辅助作用,学术界将这类细胞称为辅助细胞或A细胞(accessory cells or A cells),辅助细胞的主要作用是摄取和处理抗原后将抗原递呈给T细胞,故也称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机体的免疫应答首先由抗原递呈细胞捕获、加工和处理抗原,再将抗原递呈给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免  相似文献   

3.
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B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是在机体免疫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抗原侵入机体引起的免疫应答,是这些细胞间相互作用及其作用结果所诱导的。具有调节T、B细胞增殖和向效应细胞分化的物质称为细胞因子或白细胞介素。侵入机体内的抗原,首先被巨噬细胞吞噬并降解,抗原的肽碎片与MHC的Ⅱ类基因产物(Ⅰa抗原)形成复合  相似文献   

4.
树突状细胞 (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 (APC) ,有别于其它APC ,DC最大的特点是能激活初始型T细胞 ,而巨噬细胞、B细胞仅能刺激已活化的或记忆性T细胞 ,因此DC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 ,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地位[1] 。DC作为一种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 ,可以在体内外向T细胞提呈抗原并诱发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反应。 90年代开始 ,DC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 ,在DC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应用肿瘤的各种抗原 ,诸如肿瘤特异性抗原、肿瘤相关抗…  相似文献   

5.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一组骨髓衍生的与单核细胞有亲缘关系、不同于淋巴细胞的免疫细胞,因其细胞膜上具有膜样或刺样突起而得名,DC的最大特点是能够激活初始T淋巴细胞,诱导免疫应答,在肿瘤免疫过程中,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起着主导作用。T细胞的致敏、激活、扩增,依赖抗原提呈细胞,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不是被肿瘤细胞提呈,而是被APC提呈,而DC是体内最具免疫活力的抗原提呈细胞.因此,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  相似文献   

6.
在特异性抗原起动的淋巴细胞内或T—细胞的促细胞分裂素未起动的淋巴细胞内巳诱导出免疫干扰素(Ⅱ型)。这些干扰素在PH2是不稳定的,而且不能被成纤维细胞的干扰素抗体或白细胞的干扰素抗体所中和。关于抗原诱导和促细胞分裂素诱导免疫干扰素的抗原关系未见报导。为了鉴定干抗素,我们把制造和使用小鼠免疫干扰素抗体首  相似文献   

7.
机体的免疫首先是由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APC)捕获抗原,经其加工、处理后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B淋巴细胞,并通过APC膜表面所表达的共刺激分子向T、B淋巴细胞提供第二信号进而诱发特异性免疫应答.APC是机体免疫反应的首要环节,能否进行有效的抗原呈递直接关系到免疫激活或免疫耐受的诱导.  相似文献   

8.
树突状细胞疫苗抗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冬  何志旭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5,30(2):146-148,150
自1973年Steinman和Cohn首先报道树突状细胞(DC)以来,国内外对DC进行了大量的研究.DC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因其有大量树突状突起而得名.DC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刺激处女型或初始型T细胞(Naive T Cell)增殖,而巨噬细胞或B淋巴细胞仅能刺激已活化的或记忆性T细胞.因此,DC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在机体抗病毒或抗肿瘤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白细胞具有杀灭和排除外来进入机体内抗原(细菌、病毒及其他致病抗原等)的功能。当白细胞(主要为依赖胸腺细胞或称T淋巴细胞)接触抗原后,如再次与这种抗原相迂时,能释放出多种因子(见图1、表1)来杀灭,排除抗原的作用,这就是一般所指的细胞免疫。免疫  相似文献   

10.
李黎明  金若敏 《重庆医学》2012,41(16):1634-1637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由美国学者Steinman于1973年在小鼠脾脏中发现,因其成熟时能伸出许多树突样或伪足样突起而得名[1]。树突状细胞是目前所知的功能最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可摄取、加工抗原,激活初始T淋巴细胞,激发抗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及免疫耐受[2],在固有免疫及获得性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树突状细胞与过敏性疾病发生密切相关,参与过敏反应发生的始动环节,因此,其在过敏性疾病中的研究应用已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现主要从树突状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人体一部分骨髓干细胞,在胸腺影响下发育为 T 淋巴细胞(简称 T 细胞),具有细胞免疫功能,分布于淋巴结(皮质旁区)、脾(中央动脉周围区)、淋巴样组织及周围血液中;另一部分骨髓干细胞(在鸟类已查明受腔上囊的影响,在人尚未查明),发育为 B 淋巴细胞(简称 B 细胞),具有体液免疫功能,分布于淋巴结(皮质区)、脾、淋巴样组织(生发中心区)及周围血液中。T 细胞和 B 细胞均有识别抗原的作用,是机体主要的免疫活性细胞。分离和检验周围血液中 T 细胞和 B 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可用作测定机体的免疫机能状态的  相似文献   

12.
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哮喘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和功能紊乱等理论已被证实。免疫耐受的破坏是哮喘发病的重要环节,而T淋巴细胞的活化对机体免疫耐受的形成起重要作用。T淋巴细胞的活化有赖于双信号和细胞因子的作用[1,2];T淋巴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来自人T细胞受体(TCR)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第二信号来自抗原递呈细胞(APC)上共刺激分子与T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的相互作用。第二信号使初步活化的T淋巴细胞进入完全活化和增殖分化阶段,以发挥免疫效应,因此共刺激分子也就成为哮喘发病和防治的研究重点。其中CD40和CD40L是T细胞与APC细胞表面一对重要共刺激分子。现将近几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MCF-7乳腺癌细胞裂解物致敏树突状细胞(DC),观察其体外诱导人T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乳腺癌免疫的效能。方法:联合应用细胞因子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诱导出DC,体外负载MCF-7细胞冻融抗原,活化自身T淋巴细胞,采用ELISA法测定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2(IL-12)水平,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MCF-7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负载抗原DC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产生IFN-γI、L-12的水平,显著高于未负载抗原DC组(P<0.05)、单纯抗原组(P<0.01)和对照组(P<0.01);负载抗原DC诱导CTL对MCF-7的杀伤效应,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结论:MCF-7细胞裂解物致敏DC诱导的人CTL,对MCF-7细胞具有明显的特异性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是人类嗜 T 淋巴细胞Ⅲ型病毒/淋巴结相关病毒(LAV/HTLV-Ⅲ)引起的,以辅助性 T 淋巴细胞选择性丧失,导致免疫机理严重损害为特征的新的传染病。艾滋病病原体通过性交、胃肠道外血液或血制品输注或围产期中由母亲向胎儿传播的。人受到艾滋病毒慢性感染时,不仅辅助性或诱导性 T淋巴细胞的质和量发生异常,还可出现如多克隆 B 细胞的活化、自发分泌抗体的 B 细胞数量增加、试管内 B 细胞对有丝分裂原和抗原的反应减弱以及体内原发性体液免疫应答的缺损等免疫功能的障碍。因此,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而且极易发生多种机会性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嵌合抗原受体免疫疗法(CAR-T)因其显著的治疗有效率,已成为某些肿瘤的“特效药”。新抗原作为肿瘤的特异性抗原,可激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发挥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目前,下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和质谱分析为新抗原的发现和鉴定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基于新抗原的个性化肿瘤免疫治疗的突出疗效,在国内外实体瘤治疗大放异彩;其还可作为如T细胞受体修饰的T细胞治疗(TCR-T)治疗的特异性靶标;联合其他抗肿瘤疗法也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现就目前基于肿瘤新生抗原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正> 胸腺是T淋巴细胞分化和功能上成熟的微环境。T淋巴细胞干细胞由骨髓进入胸腺后,在胸腺内发育和进一步分化,成为功能上不同的T细胞亚群,然后输入到外周淋巴器官(脾脏、淋巴结)和血液内。胸腺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细胞表面抗原发生一系列的明显变化,待细胞分化成熟后,功能不同的细胞呈现不同的表面抗原。测定细胞表面抗原能够反映出细胞分化的不同阶段或细胞的不同功能亚群。小鼠的淋巴细胞干细胞在分化为胸腺细胞的开始阶段就获得了TL(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Thy-1(θ抗原)和Ly1,2,3表面抗原。随着进一步发育,胸腺细胞变为TL~-,Thy抗原减少和H_2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增加。同  相似文献   

17.
0 引言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其刺激T淋巴细胞尤其是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较其他抗原递呈细胞强100~1 000倍,它虽在组织中含量极低,约为所在器官全部细胞的 1%以下,但其在体内分布广泛,在非淋巴组织、淋巴器官、血液和淋巴液中都有  相似文献   

18.
朱兵  徐明谦 《新疆医学》2005,35(1):104-108
免疫是机体识别、清除抗原异物的保护性生理反应,参与机体免疫应答的细胞主要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免疫系统可被外源性或内源性抗原激活,出现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应答。包虫病引起的宿主免疫反应是一种伴随免疫或称带虫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9.
T细胞在胸腺内的分化发育经历CD4 -CD8-双阴 (DN)T细胞的早期阶段、CD4 +CD8+(DP)细胞的中期阶段、经过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分化发育成只表达CD4 +或CD8+的单阳 (SP)细胞的后期阶段。SP细胞为成熟的T细胞 ,从胸腺迁出后移居到血液和周围淋巴器官中。既往认为在成熟的T细胞上 ,CD4抗原和CD8抗原的表达是互相排斥的 ,故根据T细胞上CD4抗原或CD8抗原的表达与否把外周T细胞分为CD4 +CD8-和CD4 -CD8+(SP)两大类。但国外自80年代以来 ,已有许多关于DPT淋巴细胞和DNT淋巴细胞研究的报道[1] 。故根据T细胞表面CD4或CD8抗原的表…  相似文献   

20.
脾脏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含有B细胞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38%,T细胞占35%,约有45%的抑制性T细胞(Ts或CO3)分布在脾脏。脾脏在免疫应答和细胞介导的免疫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脾切除势必导致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但目前对其病理生理仍不明了。本文采用颗粒抗原绵羊红细胞(SRBC)刺激大鼠,以研究脾切除后对初级免疫应答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