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原发性印戒细胞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乳腺原发性印戒细胞癌的形态特征。方法:通过HE及AB/PAS染色,对4例乳腺原发性印戒细胞癌进行观察。结果:4例癌细胞内印戒细胞均超过205。HE染色呈典型印戒样细胞,AB/PAS染色胞质内阳性。导管内型及小叶型各1例,浸润性导管型及小叶型各1例。结论:乳腺原发性印戒细胞癌是一种特殊型癌,诊断时应排除转移性印戒细胞癌。  相似文献   

2.
用AB(pH2.5)/PAS、HID及CEA(ABC法)对48例胃粘液细胞癌及其淋巴结进行染色观察,对照HE染色,结果表明应用上述方法染色可提高淋巴结转移检出率33.1%,其中AB(pH2.5)/PAS法显示了很强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HID和CEA法优越。淋巴结微小转移灶多为PAS阳性细胞,说明幼稚的癌细胞分泌中性粘液、侵袭力强、容易转移并先发生转移。CEA标记结果显示本肿瘤有分化越差、越幼稚其CEA含量越少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囊肿样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9例乳腺黏液囊肿样病变进行临床病理分析。以SP法对细胞角蛋白AE1/AE3、平滑肌肌动蛋白(SMA)、p63、c-erbB-2和053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组织化学为AB和PAS法染色。结果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3-43岁(平均34岁),乳腺均可触及肿物。肿物切面呈多囊性胶冻样。镜下可见多发性、充满黏液的囊肿,囊腔衬覆扁平-立方-柱状上皮,其中3例上皮有乳头状增生,1例有不典型增生。间质内可见黏液湖,其内无漂浮细胞。囊内及间质黏液呈AB及PAS染色阳性。囊肿衬覆上皮细胞及2例黏液湖内漂浮的上皮细胞团AE1/AE3阳性。囊肿上皮细胞外侧扁平肌上皮呈SMA、p63阳性。c-erbB-2和p53染色均阴性。结论乳腺黏液囊肿样病变是一种独立的良性病变,容易误诊,需与黏液癌等肿瘤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道1例伴横纹肌样特征的肺癌,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石蜡包埋组织连续切片分别做HE染色、Alcianblue黏液组化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结果肿瘤突出于右上肺支气管腔,HE染色显示在差分化癌组织中可见横纹肌样特征的癌细胞,约占30%,其细胞质丰富,细胞质内可见明显的嗜酸性包涵体,细胞核偏位,可见核仁。癌组织黏液染色阴性。免疫组化染色显示,vimentin和p63呈弥漫性强阳性,CKpan、CAM5·2、TTF-1和synaptophysin呈灶性阳性,嗜酸性包涵体对CAM5·2呈阳性反应,CEA、chromograninA、SCLC、myoglobin及desmin阴性。结论伴横纹肌样特征的肺癌是原发性肺癌少见的特殊亚型,可存在于差分化非小细胞肺癌中,并可显示灶性神经内分泌分化。  相似文献   

5.
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血型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型物质或称A.B.H同族抗原,在各种正常组织和细胞中常具有一定的分布。当细胞发生去分化或癌变时,(包括胃癌),细胞内血型物质常呈现消失或减少,因此,有些作者试图应用血型物质作为肿瘤恶性度的指标。但到目前为止,对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胃癌的血型物质消长情况;以及对胃粘膜不典型上皮增生及肠化生的血型物质变化的情况,均尚无详细的研究。本文的目的是研究胃癌的不同的组织学类型及癌前病变的血型物质的消长变化并分析其意义。材料和方法收集82例外科切除的带癌胃标本及33例具有不典型增生(其中24例伴有肠化生改变)的胃标本。采用Alcian Blue(AB)pH2.5及AB/PAS染色以显示酸性及中性粘蛋白。采用特异性红细胞粘附试验  相似文献   

6.
鼻咽原发性腺样囊性癌及其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鼻咽癌高发的广州地区鼻咽原发性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17例鼻咽原发性腺样囊性癌进行临床资料分析。除HE、阿辛蓝及过碘酸Schiff(PAS)常规染色外,采用标记链酶素卵白素生物素(LSAB)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一系列上皮性标志物、CD21和EB病毒编码的潜伏膜蛋白(LMP)1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病毒编码的小RNAs(EBER)。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EB病毒DNA W片段。结果 17例鼻咽原发性腺样囊性癌患者的男女之比为7:10,年龄30-63岁,中位年龄46岁。17例中14例的肿物呈明显局部侵袭性生长,病变属T3或T4期,仅1例有同侧颈淋巴结转移。大部分肿瘤细胞呈基底细胞样,核小而深染、仅有少许胞质;细胞之间常可见伊红染色同质性或黏液样物质;16例可见筛孔状的特征性结构。鼻咽原发性腺样囊性癌均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和上皮膜抗原。9例(9/17)可见少数癌细胞呈EBER阳性,采用巢式PCR法同时检测到这9例活检组织192bp的EB病毒W片段阳性带,EBER阳性癌细胞的病例中,5例的癌细胞表达LMPI;其中3例的肿瘤间质中又可见少数EBER阳性的浸润性淋巴细胞。所有17例的癌细胞,包括EBER阳性的癌细胞均不表达CD21。结论 鼻咽原发性腺样囊性癌患者以女性为多见。肿瘤生长呈明显的侵袭性,常侵犯鼻咽及其周围组织。鼻咽原发性腺样囊性癌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并不密切。  相似文献   

7.
作者采用ABPAS混合染色液测定了42例肝细胞癌(HCC);2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IHCCC);5例正常肝组织。结果表明,正常肝组织和癌周染色都呈红色,多数HCC组织呈中性和部分偏中性的混合性粘蛋白。在肝内胆管细胞内以酸性或偏酸性的粘蛋白为主,而肝内IHCCC还出现中性和偏中性的混合粘蛋白。提示HCC中粘蛋白以量的变化为主,而IHCCC中不仅有量的变化而且有质的变化。组织中粘蛋白变化对HCC和IH  相似文献   

8.
40例胃粘液细胞癌,来自20例早癌切除和20例活检标本。对粘液细胞癌的形态特征进行了重点观察和描述。粘液组化显示大多数肿瘤(67.5%)分泌混合性中性和酸性粘液,分泌硫酸粘液者占62.5%,但量较少。从粘液细胞癌之形态和组化性质可推测肿瘤之分化时期,进一步证实了粘液细胞癌起源自腺颈部干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Muellerian腺肉瘤伴间质横纹肌样瘤分化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用光镜、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其病理组织学表现。结果肿瘤由良性上皮成分和肉瘤性间质成分组成,肉瘤成分过度生长。肿瘤细胞弥漫浸润性分布,细胞大,胞质丰富嗜酸性并可见嗜伊红包涵体。免疫表型:vimentin、CK、NF、CD57、CD99、CgA、Syn阳性,SMA散在阳性,而desmin、EMA、CD10、GFAP、MyoD1、Inhibin—α、HMB45和S-100蛋白阴性。组织化学染色PAS阴性,网状纤维染色显示网状纤维包绕单个或小巢肉瘤性间质细胞。结论子宫腺肉瘤伴间质横纹肌样瘤分化是一种罕见的混合性Muellerian肿瘤,应与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子宫横纹肌肉瘤和低分化癌等鉴别。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应用免疫酶组化双标法在同一切片上显示两种或两种以上抗原的新技术报道甚多。本文介绍一种在同一切片上应用免疫组化中PAP法显示腺鳞癌组织中鳞癌细胞内细胞角蛋白抗原;和应用组织化学AB法(Alcain blue),粘液卡红法,PAS反应及AB—PAS染色显示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于腮腺MAML2重排阴性的Warthin瘤样黏液表皮样癌(Warthin-like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WT-ME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1例原发于腮腺的WT-MEC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和FISH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眼观:肿瘤呈实性,多小叶状,边界大部分清楚,切面灰白、灰黄色,局部呈蜂窝状伴点灶性出血。镜检:大量呈多层排列的嗜酸性上皮、部分透明细胞样上皮,丰富的非肿瘤性淋巴细胞间质,可见淋巴滤泡。嗜酸性上皮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泡状核和嗜酸性胞质,核仁清楚,上皮内可见异型黏液细胞,还可见灶性分布的中间细胞和表皮样细胞。免疫表型:上皮细胞CK35βH11阳性、CD117部分阳性,表皮样细胞和中间细胞CK5/6、p63局灶阳性,S-100阴性,AB染色黏液呈阳性,Ki67增殖指数<5%。FISH检测:MAML2重排阴性。结论 MAML2基因易位是诊断WT-MEC的金标准,当MAML2重排阴性不能除外时,需根据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免疫组化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2.
应用组织化学方法包括PAS,AB/PAS,HID/AB,OR/AB,PAPS,mPAS,PB/KOH/PAS,PAT/KOH/PAS,PATB/KOH/PAS观察正常胃肠道粘膜分泌粘液的成分.对各种组织化学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国内尚无报告的新方法进行了介绍.在正常胃粘膜表面上皮及胃窦腺体以分泌中性粘液为主.小肠主要分泌氮乙酰化唾液酸粘液,大肠上皮分泌以硫酸粘液及氧乙酰化唾液酸粘液为主.  相似文献   

13.
1.胎儿胃上皮内粘液物质随组织不断分化而由酸性向中性转变。足月时除贲门部与幽门部转变成中性粘液外,胃体部上皮仍未完全变成中性粘液,小凹底部与胃腺颈部仍保留有较多的酸性粘液。 2.成人胃体部之小凹底部与腺颈部仍为保留少量酸性粘液的唯一部位,从粘液分泌功能看,可能是整个胃粘膜内分化较低之区域。 3.正常成人幽门部之肠化生区与癌组织附近的肠化生区出现含有酸性粘液之上皮,以及腺癌组织含有不同数量的酸性粘液提示,它们可能来源于小凹底部与腺颈部之低分化细胞,表明有向胚胎性胃组织逆转的倾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乳腺分泌脂质性癌(breast lipid-secreting carcinoma)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3例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特殊染色PAS、AB染色和免疫组化标记ER、PR、Ki-67、c-erbB-2、p53等.结果 3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44、54、50岁,均可触及乳腺肿块,肿瘤境界欠清楚,镜下肿瘤边缘呈浸润性生长,肿瘤主要由空泡状细胞即组织细胞样细胞和其它少量皮脂腺样细胞、大汗腺样细胞组成.AB、PAS染色阴性.免疫组化(SP法)瘤细胞示:ER、PR阴性、c-erbB-2、Ki-67、p53不同程度阳性.3例均术中快速切片诊断癌后,行乳腺改良根治手术.结论 乳腺分泌脂质性癌是一种相对少见,恶性度较高,预后较差的肿瘤,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检查及特殊染色.免疫标记可帮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5.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病理学特点与诊断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病理学特点及其诊断方法。方法对39例PAP进行了常规的光镜观察,并用淀粉酶消化后过碘酸雪夫染色(D—PAS)、淀粉酶消化后黏液卡红(D-黏卡)、奥新兰(AB)进行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肺活检及尸检肺组织的病理改变有如下特点:(1)肺泡腔内及部分小支气管腔内充满嗜伊红性细颗粒状蛋白性物质,并有针状裂隙。(2)蛋白性物质中杂有多少不等的退变的肺泡上皮细胞及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3)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增生。(4)肺泡间隔毛细血管充血,间质炎症不明显。(5)支气管壁炎症不明显。(6)周围肺组织代偿性肺气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石蜡包埋切片显微镜下可见片状嗜伊红性细颗粒状蛋白性物质,其中可见针状裂隙。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肺泡腔内或BALF中嗜伊红性细颗粒状蛋白性物质D—PAS阳性(呈红色),D-黏卡阴性,AB弱阳性(淡蓝色)或阴性。肺活检及BALF取得标本是诊断PAP的重要方法和途径。结论典型的PAP肺泡腔内或BALF中出现均质嗜伊红性细颗粒状蛋白性物质并有针状裂隙,蛋白性物质D—PAS阳性,D-黏卡阴性具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具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的肺粘液样软骨肉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肺原发性具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的粘液样软骨肉瘤的病理特征。方法:通过HE、组化、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1例肺粘液样软骨肉瘤。结果:肿瘤由粘液样基质和疏网状结构的梭形及圆形细胞、软骨母细胞样细胞和小圆形细胞组成,3种细胞梯度移行,形成典型粘液样软骨肉瘤及类似原始性神经外胚层肿瘤结构。组化染色显示AB(pH2.5),TB(pH4.0)阳性,Grimelius嗜银颗粒阳性。免疫表型:S-100蛋白、vimentin,NSE,Syn阳性,小圆细胞和软骨母细胞样细胞还显示HBA71、CgA、Leu7、EMA阳性。超微结构;瘤细胞胞质分布致密核心颗粒。结论:证实该例为肺原发性具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粘液样软骨肉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原发分泌性癌(secretory carcinoma,S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例鼻腔鼻窦原发SC,采用PAS、DPAS染色、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CK、vimentin、S-100蛋白、SOX10、Mamaglobin、Calponin、DOG1、p63等的表达,并应用FISH法检测ETV6基因断裂。结果镜下肿瘤呈腺泡状、管状、实性及微囊状生长。细胞形态一致、温和,核小至中等大小,有时可见小核仁。胞质丰富呈泡状,核分裂象罕见,可见嗜酸性、胶样分泌物。PAS染色结果示瘤细胞内未见酶原颗粒,胶样分泌物阳性。瘤细胞弥漫表达CK、vimentin、S-100蛋白、SOX10、PAS,Mamaglobin、Calponin及p63不表达。FISH检测显示ETV6基因断裂。手术局部切除后,分别随访41、53个月,均无瘤存活。结论鼻腔鼻窦原发性SC属于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组织学形态与部分涎腺肿瘤相似,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及ETV6基因检测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应用粘液组化方法AB—PAS、HID—AB、OR—AB、PAT—KOH—PAS、PATB—KOH—PAS显示大肠上皮分泌粘液的类型。结果发现:大肠慢性炎、大肠克隆病及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分泌粘液类型与正常粘膜相似(P>0.05),而伴有异型增生的溃疡性结肠炎、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家族性息肉、腺瘤癌变、大肠癌及癌旁粘膜粘液分泌性质与量均有变化。在这些病变中氮乙酰化及含有邻位羟基的氧乙酰化粘液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粘膜(P<0.05)。其检出阳性率与异型增生的程度有关。笔者认为应用粘液组化方法分析大肠癌前病变粘液性质对于判断粘膜上皮恶性倾向提供了有价值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脑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脑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通过HE、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1例脑原发性多灶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并复习文献。结果:肿瘤由排列呈巢状、索状的上皮样细胞组成,胞浆丰富、嗜酸性;内含明显空泡呈“印戒”状,有的空泡内可见红血球,间质含粘液样基质。免疫组化染色显示FⅧ、CD34、CD31、UEA-1和vimentin阳性;而CK、CEA、EMA、GFAP、S-100蛋白及Mac  相似文献   

20.
子宫颈微偏腺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子宫颈微偏腺癌的形态学、组织化学及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对6例子宫颈微偏腺癌组织学特征进行观察,并行黏液组化及免疫组化染色(S-P法)。结果6例均有子宫颈腺体显著增生,腺体腔缘面呈花边状、锯齿状或乳头状突入到腺管腔内,并有成角状外翻,腺体呈浸润性生长。黏液组织化学:AB(pH1.0、2.5)/PAS染色证实,腺体腔内为混合性黏液,主要含唾液酸黏液,硫酸黏液减少,中性黏液较多。免疫表型:CEA(5/6)阳性,CA125(6/6)阴性。vimentin、SMA浸润性腺体周围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6/6)阳性。结论子宫颈微偏腺癌以其特殊的形态结构和细胞轻微的异型、AB/PAS阳性、CEA阳性及腺体周围反应性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