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之一 ,其疼痛剧烈难忍。偏头痛发作时脑血流量增加还是减少各家报道不一 ,治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经颅多普勒分析仪 (TCD)检测颅内血管有其独到之处 ,更重要的是可以提供其他影像技术检测不到的血液动力学资料。本观察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 82例偏头痛患者应用 TCD检测治疗前后脑血流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82例偏头痛患者均经临床神经内科确诊 ,男 3 6例 ,女 46例 ,年龄 3 3~ 69岁 ,平均年龄 (3 9.2± 9.6)岁。 82例病人中 ,49例病人为左侧大脑中动脉痉挛 ,2 4例为右侧大脑中动脉痉挛 ,…  相似文献   

2.
偏头痛的TCD改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偏头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其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和体格检查,而无理想的客观检查手段。经颅多普勒(ThD)可以控制脑部血液动力学改变,为了进一步探讨TCD在偏头痛诊断的价值,我们对513例偏头痛病人进行了ThD检查,现报道如下:l检测对象和方法1.l检测对象513例病人,为1994年9月一1997年2月之间在我科就诊的门诊或住院患者,诊断依据黄友歧主编(神经病学)第二版的偏头痛诊断标准,并排除其它病因。其中男118例,女395例,年龄12-56岁,平均年龄32t9.6岁。病程自1月一27年不等,平均5.6年。正常对照组为50例健康成人。1.2检测方法采…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我院 1995年 4月~ 1996年 8月临床诊断为偏头痛的 2 1例病人经颅多普勒 (TCD)及脑电图 (EEG)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 1例病人中 ,男 9例 ,女 2 1例 ;年龄 11~ 5 8岁 ,平均34 .6岁。病史 5 1d~ 18年。偏头痛诊断依据 :1长期反复发作性头痛、偏一侧居多 ,常为跳痛性 ;2有视觉先兆或胃肠症状 ,胃肠症状通常表现为恶心、呕吐 ;3有家族史 ;4压迫颞动脉可使头痛减轻。 1合并 2 ,3,4中的任何 2条即可诊断。病人均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1.2 检查方法TCD检测采用美国 10 0 - T彩色 TCD诊断仪。用 2 …  相似文献   

4.
笔者近3年来对60例偏头痛患者,采用西比灵与泰必利联用防治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以病程≥1年,每月发作频率≥1次的普通或典型偏头痛患者为入选对象。入选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36.4岁,典型偏头痛13例,普通型偏头痛17例;对照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平均年龄38.6岁,典型偏头痛9例,普通型偏头痛21例。  相似文献   

5.
偏头痛多见于中青年患者 ,主要是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 ,为此 ,我们于 1999年 2月— 2 0 0 2年 12月采用西比灵与曲克芦丁 (维脑路通 )联合治疗偏头痛 30例患者 ,取得一定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为观察组 ,男 15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 (2 8.0± 4 .8)岁 ;对照组 (Ⅰ ) 2 5例 ,男 10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 (2 6 .0± 4 .6 )岁 ;对照组 (Ⅱ ) 2 5例 ,男 8例 ,女 17例 ,平均年龄 (2 8.0± 4 .8)岁。 3组均以 30d为 1疗程。对入选病例治疗前 1周停用其他止痛药。 3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上相似 ,具可比性。…  相似文献   

6.
刘桂莲  于春梅  杨起胜 《吉林医学》2006,27(9):1105-1105
偏头痛是一种发作性的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异常性疾病。其确切病因及发病机理仍处于讨论之中。近年来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TCD)的问世,为观察偏头痛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提供了客观依据,我们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100例偏头痛患者在发作的间歇期,进行了TCD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文偏头痛的诊断采用1988年国际头痛学会提出的分类和诊断标准[1]。本组偏头痛患者100例,男52例,女48例。年龄22~45岁,平均35岁,病程1个月至12年。普通型偏头痛92例,典型偏头痛8例。TCD检查均在偏头痛患者发作的间歇期进行,检测的结果分别…  相似文献   

7.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自2003年2月-2005年12月笔者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偏头痛58例,取得满意疗效,同时设对照组30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门诊患者。治疗组58例,其中男20例,女38例,年龄15~52岁,平均年龄34.6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15-50岁,平均年龄34岁。  相似文献   

8.
<正> 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神经-血管功能障碍、以反复发作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学龄儿童并不少见。我院自1995年8月至1998年6月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60例偏头痛患儿,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观察组60例中男32例,女28例,男女之比为1.1:1。年龄10~15岁,平均12.27岁。普遍型偏头痛52例,典型偏头痛8例。对照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10~15岁,平均13.6岁。43例做脑电图检查,14例做头颅CT检查,排除小儿癫痫及颅内占位性病变。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均在头痛发作期进行。 2 检查方法 采用美国 Medasonics CDS型TCD仪。由专人操作,置探头于颞窗、枕窗分  相似文献   

9.
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血管性头痛,既往主要靠临床检查来确诊,缺乏客观依据。近年来,广泛用经颅多普勒(TCD)来研究偏头痛的颅内血管功能状况,但其临床诊断价值尚难以肯定[1]。我科1996年8月至1998年9月对偏头痛患者112例进行了TCD检测,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112例偏头痛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门诊87例,住院25例;男45例,女67例;年龄20~65岁,平均43岁。病程<1年42例,1~10年53例,>10年17例。偏头痛诊断按1988年国际头痛协会的分类标准。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头痛和持续性头痛,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31例作CT…  相似文献   

10.
薛长青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4):179-179
资料与方法2006年9月~2007年5月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偏头痛106例,其中普通型偏头痛75例,典型偏头痛16例,头痛待诊15例(最后均诊断为普通型偏头痛)。其中男49例,女57例;年龄13~68岁,平均41岁;病程1年以内39例,1~5年53例,5年以上14例。临床表现:均为反复发作性位于头部一侧的搏动性头痛,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48例行脑CT检查,结果42例正常,6例脑萎缩。TCD检查均在头痛发作期间进行。  相似文献   

11.
偏头痛为神经内科常见病,为一种周期性发作的血管性头痛。我科于2004年1月 ̄2005年1月应用新瑙力隆治疗偏头痛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60例偏头痛病人均为我院神经内科门诊病人,每位病人均严格按照1988年国际偏头痛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所选患者均经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头颅CT或MRI无异常,除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头痛:①60例病人年龄19岁 ̄61岁不等,平均38岁;病程1年 ̄35年不等,平均18年;②所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对照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头痛程度分级:按头痛的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和…  相似文献   

12.
经颅多普勒(TCD)超声,国内主要用于脑血管疾病,对于颅脑损伤的研究尚未见报道。资料和方法选60名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男女各30例,平均年龄35.6±10.5岁.重型颅脑损伤组45例,男35例,女10例,平均年龄36.7±13.3岁.有明确头部外伤史,GCS≤8分。使用英国Doptek9026型TCD仪测量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FV_(mca)).使用美国  相似文献   

13.
<正> 偏头痛是神经系统多发病和常见病之一,既往仅根据临床表现诊断。然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可检测颅内动脉的血液速度,较客观的反映偏头痛患者的颅内动脉机能状态的改变。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病例组120例,男35例,女85例;年龄14—55岁。根据AdHoc国际头痛会议  相似文献   

14.
TCD检测头晕眩晕患者脑血管狭窄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萍  刘秀 《黑龙江医学》2003,27(11):838-839
通过TCD检测颅内外血管血流速度及频谱形态 ,了解以头晕、眩晕为主要症状的门诊就诊患者颅内外血管病理改变 ,探讨该组患者发病原因。1 一般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 2 15 9例 ,以头晕或眩晕为主诉症状 ,且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患者的TCD检查结果 ,其中 ,头晕患者 16 92例 ,男 812例 ,女 880例 ,平均年龄 (5 4 79± 10 93)岁 ;眩晕患者 4 6 7例 ,男 177例 ,女 2 90例 ,平均年龄 (5 4 75± 10 2 5 )岁。 2 15 9例患者中 ,合并高血压 5 0例 ,糖尿病 8例。1 2 方法应用德国EME公司生产的TC - 2 0 2 0型TCD检测仪 ,分别以 2 …  相似文献   

15.
有许多实验证明在偏头痛发作前期脑血管收缩 ,头痛期脑血管扩张 ,但脑血管舒缩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临床治疗用药很繁杂 ,止痛及远期效果均不理想。反复发作 ,给病人带来很多工作和生活的痛苦。我们采用 1%麻黄素滴鼻液 ,对 6 2例偏头痛患者进行用药前、后疗效观察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偏头痛病人 6 2例 ,均为我院神经内科门诊确诊 ,男2 3例 (占 2 5 2 % ) ;女 39例 (占 74 8% ) ;年龄 14~ 4 8岁 ;平均年龄 32岁 ,女性多于男性 ,女比男为 39∶2 3。中青年多见 ,4 5岁以下 4 0例占 6 4 5 %。病程 1~ 6年不等。病人…  相似文献   

16.
我科于1994年间,对103例老年及青年择期手术病人,于术前一天下午监测心血管功能和肢体末梢血氧饱和度.作初步统计,分析和比较,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03例老年组病人中:男59例,其中最小为60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668岁,女44例,最小60岁,最大73岁,平均年龄6O.3岁,103例青年组病人中,男52例,女51例,平均年龄30·8岁。二、术前日下午检测:1·心祖管功能监测:采用XXG-E2型,无创全自动心功能监测仪,病人入室后,测量身高体重,静坐休息10min后,取坐位监测。2.协氧饱和度监测:采用pulse506OXIME-TER…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经颇多普勒超声(TCD)诊断为偏头痛45例,进行了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前后,颅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对比观察。其结果表明:所有患者服药后,血管痉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说明硝酸甘油可通过舒张血管平滑肌,直接扩张脑血管,降低增高的脑动脉血流速度,从而缓解血管痉挛,解除或减轻偏头痛。资料与方法一、对象:45例患者均为门诊随机就诊的病人。男11例,女34例。男女之比3.1:1,年龄30~52岁,其中30~39岁30例(67%).40~49岁12例(27%),>49岁3例(7%)。临床诊断均符合偏头痛的诊断标准,并排除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内…  相似文献   

18.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诊断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峰  王慧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9):402-404
目的分析、探讨TCD、CDFI和椎动脉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共30例患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41岁 ̄72岁,平均年龄53.89±9.27岁。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分别进行椎动脉MRA、TCD和椎动脉超声等检查。结果30例患者中椎动脉MRA异常18例(60.0%),TCD异常23例(76.7%),椎动脉B超异常17例(56.7%)。结论椎动脉MRA、TCD和椎动脉超声3种方法合用,有助于全面客观诊断椎基动脉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19.
<正> 现将我们利用彩色及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肾动脉血流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检查对象 10例健康青年,肾脏大小及肾功能正常;男5例,女5例;年齡18~35岁,平均年龄24岁。6例肾动脉狭窄,男2例,女3例,年龄11~30岁,平均年龄26岁。5例肾动脉狭窄的  相似文献   

20.
儿童脑动脉炎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疾病,以往仅能通过临床表现,构体试验和脑血管造影诊断,无法了解其血流动力学变化。我院自1995年7月以来采用经颇多普勒(TCD),对46例儿童脑动脉炎血流速度进行检测,并以同期检测的30名7~14岁健康儿童作为对照,以探讨其TCD特点及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三资料与方法l.1临床资料1.1.1病人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6~14岁,平均11.3岁。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7~14岁,均为健康儿童,无高血压、结统组织病和药物中毒等。l.1.2临床症状:病前1~2周有发热、发作性头痛4例,病程中间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