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早期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的疗效。方法将86例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外营养组与肠内营养组,每组43例。观察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状况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肠内营养组TLC、TRF、CD4、CD8营养后均较肠外营养组明显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两组Alb、IgG、IgM、C3营养后均较营养前有所提高,但营养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肠内营养组腹泻、腹涨、恶心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3.3%,较肠外营养组的37.2%低(P〈0.05)。肠内营养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肠外营养组(P均〈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途径,可迅速恢复患者的免疫状态,缩短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李国森  龙凤强 《中外医疗》2010,29(29):82-82,84
目的评估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我院822例胃癌行全胃切除的患者,术后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与肠外营养组(PN组)。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1周。检测体质量、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等营养指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2组术后营养指标和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EN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EEN安全有效,并有利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刘博 《海南医学》2014,(3):338-340
目的 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术后每日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直到经口进食;治疗组术中留置鼻空肠营养管,术后先行静脉营养支持,第2天开始经鼻空肠营养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肠功能恢复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两组患者术后第1、7天的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变化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治疗组肠功能恢复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手术后第1天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手术前比较均明显下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7天时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均升高,以治疗组更明显(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降低医疗费用以及缩短住院时间,是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的首选营养途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因胃癌行全胃切除的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普外科于2006年9月-2011年6月共收治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73例,将其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及全肠外营养组(TPN组),分别为38例和35例患者。EEN组经胃肠营养管早期给予肠内营养,TPN组经静脉给予肠外营养。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营养指标、肝功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周,两组患者体重、血清总蛋白(TP)及白蛋白(Alb)同术前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N组患者各项肝功指标较显著高于EEN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患者在术后通气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及住院天数方面要少于TPN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N及EEN均可作为全胃切除术后的营养支持方式,EEN更具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和肠外的营养疗效进行观察和评估.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来我院行胃癌全切除术的患者30例,术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PN组,即早期肠外营养组,EEN组,即早期肠内营养组.从手术第一天开始给予一周时间的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对各项营养指标包括总淋巴细胞计数和体重质量等进行测量,通对平均住院时间和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进行观察.结果 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及营养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通过比较住院时间和肠道功能恢复时间,EEN组要比PN组明显缩短.比较两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全胃切除术,患者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可使患者住院的时间缩短,并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切除术患者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将92例胃切除术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各46例,观察两组患者营养前后免疫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肠内营养组血液淋巴细胞计数(TLC)及转铁蛋白(TRF)营养后水平高于肠外营养组(P〈0.05);肠内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肠内营养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于肠外营养组(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用于胃切除术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一种营养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57例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爱国  刘璟 《吉林医学》2010,31(23):3892-3893
目的:观察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选择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分别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前白蛋白均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0天总蛋白、白蛋白及前白蛋白均有增高,但两组相比,总蛋白和清蛋白的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白蛋白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安全、简便、经济,能明显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与肠外营养相比,可以促进肠道功能早期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不同途径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经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90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经鼻留置空肠营养,观察组使用空肠造瘘置管肠内营养。统计两组的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应用空肠造瘘置管肠内营养能促进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且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全胃切除术后肠外结合肠内营养支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对比全胃切除术后的肠外营养(PN)结合肠内营养(EN)与标准PN的支持效果。方法:1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从术后d1到术后d11进行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结果:(1)PN+EN组体重下降(1.2±0.22)kg,PN组体重下降(2.61±0.16)kg;(2)PN+EN组11d累积氮平衡(223.3±32.9)mg/kg,PN组11d累积氮平衡(134.6±18.5)mg/kg;(3)PN+EN组血清白蛋白下降(0.6±0.2)g/L,PN组下降(6.0+0.3)g/L;(4)PN+EN组德中谷氨酰胺下降(18±6.4)μmol/L,PN组下降(107±7.8)μmol/L;(5)PN+EN组血中C3补体下降(11±32)mg/L,PN组下降(102±62)mg/L。结论:PN结合EN较标准PN更适合于全胃切除术后的肠功能恢复特点,有更好的代谢效果  相似文献   

10.
柴浩林 《西部医学》2015,27(1):87-93
目的以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治疗为对比,评价全胃切除术后采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的有效性、经济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外文献Pubmed数据库,同时检索国内文献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鉴定为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个随机对照试验(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PN组相比,EN组可提高胃癌全胃切除术的血红蛋白含量[WMD=3.66,95%CI(1.21,6.11)]和转铁蛋白含量[WMD=0.22,95%CI(0.13,0.31)],缩短术后的住院时间[WMD=4.95,95%CI(-6.54,-3.37)],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0.38,95%CI(-6.54,-3.37)],体质量结果两组无差异。结论与肠外营养相比,采用肠内营养对全胃切除术后进行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若条件允许应尽可能及早选择EN进行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全胃切除患者术后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对机体营养、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择进展期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组(实验组)和常规肠内营养组(EN组). 两组患者均从术后第1日起从营养管给予等热量、等氮量的肠内营养制剂. 实验组使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Stresson,EN组使用常规的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共7 d. 于术前及术后第1日、第8日分别抽取外周血测定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IgG, IgA, IgM, T淋巴细胞亚群,IL-2及TNF-α. 结果:研究期间两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及氮平衡均无显著差异. 术后第8日实验组的IgG, IgM, IgA, CD3, CD4和CD4/CD8均明显高于EN组 (P<0.05),而TNF-α明显低于EN组(P<0.05). 结论: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患者术后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并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全胃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24例)、肠内营养(EN)组(22例)。EN组术后第1天起经鼻饲管输注能全力。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1 d、8 d取外周血检测B淋巴细胞、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CD3、CD4、CD8、CD4/CD8、NK细胞活性等免疫指标。结果术后8 d两组B淋巴细胞数均无明显改变,EN组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CD3、CD4、及CD4/CD8及NK细胞活性明显回升,CD8则回落正常水平,而PN组CD8仍处高水平,其余指标处于低水平,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增强胃癌术后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亚冰 《重庆医学》2011,40(16):1579-1581
目的 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0年3月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40例,并将其分为肠内营养组和全肠外营养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7天对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中部周径、血浆总蛋白、血浆清蛋白、前清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各项营养指标进行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对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34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67例患者术后实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67例行全静脉营养(TPN);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研究组患者营养状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早期肠内营养肠内不增加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是安全的,与肠外营养具有相同的改善患者营养状态的作用,胃肠道不适等并发症增高,但胸部并发症减少,并未增加严重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效果。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9例全胃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N)组及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组。两组患者术后第24 h开始至术后第8天接受等氮、等热卡的营养支持。观察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血清双胺氧化酶。结果: 血清双胺氧化酶活性两组都下降,EN组术后第7天即恢复正常(P>0.05),而PN组第14天才恢复正常(P>0.05)。EN组营养支持后IgA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和PN组术后(P<0.01)。结论: 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以保护肠黏膜的完整性和肠道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6.
彭德伟  汪雪  周礼  李锋  王梦桥  葛海龙 《西部医学》2018,30(10):1520-1523
【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全胃切除术胃癌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每组各62例。两组均采用全胃切除和食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术后均预防感染。肠内营养组在食管空肠吻合口下40cm置入鼻肠管,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肠内营养剂1000ml含蛋白质40g、碳水化合物123g、脂肪389g、维生素026g、微量元素424g。肠外营养组使用三升袋(葡萄糖、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静脉滴注。观察体质量、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经1周营养支持治疗后,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的体质量、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的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肠外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结论 胃癌手术后早期采用肠内营养能促进肠道功能及早恢复,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老年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支持的效果。方法选择65岁以上接受胃癌手术的患者38例,术后随机分为PN组(n=20)和EN组(n=18)。检测营养支持前后营养指标、氮平衡,观察肠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营养支持费用、各种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2组患者之间的营养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组内营养指标如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在营养支持后均显著升高(P〈0.05);2组术后第8天营养支持后患者均由负氮平衡转为正氮平衡(P〈0.05);EN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PN组明显缩短(P〈0.05),EN组营养支持费用较PN组降低(P〈0.05)。2组观察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老年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给予EN比PN更有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住院天数,较为经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EN)制剂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64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EN组经鼻饲管于术后1d开始EN,PN组使用传统方法,观察患者继发感染情况以及术后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等变化情况.结果 EN组手术7d后LY、ALB及PA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与肛门排气时间EN组均早于PN组,P<0.05.结论 直肠癌术后患者经鼻肠管早期EN,无创、安全、简便、有效,有助于肠道排气、排便功能恢复,维持机体的免疫功能,防治感染,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术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患者术后恢复和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每组43例。观察两组手术前后的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体质量(BW)、肱三头肌皮肤皱褶(TSF)和疲劳指数(Christensen’s评分),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Kamofsky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第7天的BW、TSF、ALB、TF、PA和RBP均较术前第1天出现明显降低(P〈0.01),而PN组的TF、PA和RBP水平较EEN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两组的BW、TSF和AL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7天的Christensen’s评分较术前第1天出现明显提高,而PN组的升高较EEN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EN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Kamofsky评分均较PN组明显缩短或者降低(P〈0.01),而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胃癌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