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往观点认为老年病人作蛛网膜下腔阻滞,由于麻醉平面难以控制,易使循环系统不稳定,甚至呼吸肌麻痹,重则危及生命。因此很少应用,本文试图改进腰穿针及穿刺技术施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在70例老年病人下腹部以下的手术作蛛网膜下腔阻滞,观察术中血压、脉搏、SpO_2以及麻醉平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减轻或消除产痛及其对产程、胎儿、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无产科及麻醉禁忌症的初产妇作为研究组,在宫口开大2~3cm时,采用小剂量芬太尼及布比卡因子以蛛网膜下腔阻滞,并于同期选择条件相似、未行任何镇痛的初产妇3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疼痛程度、产程进展速度、分娩方式、胎儿及产后出血率。结果 研究组镇痛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研究组活跃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宫颈扩张速度快,剖宫产率下降,但阴道助产率增高;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率,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蛛网膜下腔阻滞应用于产科,可达分娩镇痛,并有加速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对胎儿无不利影响,但其镇痛时间持续较短。  相似文献   

3.
过去,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中,当穿破硬脊膜时,如继续实施硬膜外阻滞,主张采取上移一椎间隙重新穿刺。我院近一年来发现穿破硬脊膜病例30例,对其中15例行同椎间隙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15例采用前者的方法进行对照比较,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我院分娩已临产初产妇,根据产妇意愿分为3组,A组在产程潜伏期宫口开至(1-2 cm);B组产程活跃期(宫口开至3 cm以上)应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法镇痛;C组未用分娩镇痛。分别观察VAS评分,产程时间,催产素加强宫缩时间,分娩方式,围生儿结局及分娩过程出血量和不良事件。结果①A组VAS评分在潜伏期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在产程活跃期和第二产程A、B组VAS明显低于C组(P<0.05);②3组产程进展无明显差异(P>0.05),催产素使用率A、B两组明显高于C组(P<0.05),A、B两组之间比较无差异;③3组分娩方式比较A、B两组的剖宫产率低于C组(P<0.05),A、B两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围生儿结局及分娩过程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有效、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并分析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7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120例子宫全切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临床资料的研究分析和麻醉方式的不同,将120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病例分别为6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的是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取的是基于蛛网膜下联合腔阻滞和硬膜外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用药、麻醉时间。结果观察组用药明显比对照组少,麻醉持续的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0.05。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在子宫全切术中基于蛛网膜下联合腔阻滞和硬膜外麻醉,所获效果良好,对于患者所产生的干扰小,用量小且手术不良反应也比较少,提升了麻醉安全性,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以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分析8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脑电图(EEG)所见及与临床的关系。SAH的EEG异常率83%,异常EEG主要有三种形式:以普遍性改变为主(66%);广泛性异常伴局灶慢波;局灶性改变。EEG中、重度异常以病后24h~10天居多(89%)。EEG异常与高血压及腰穿压力增高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意识障碍及预后明显相关(P<0.05),提示EEG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另外EEG限局性异常与CT病灶和脑血管造影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并发症是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痉挛可引起颅内压升高、脑血流降低和脑灌注 压降低,甚至死亡。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内皮素、内皮衍生收缩因子、内皮衍生舒张因子和一氧化氮等因子有关。本 文讨论了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内皮素受体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诱发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与心脏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据报道约70%的SAH病人出现心电图异常,酷似心脏原发性损害,易误诊为器质性心脏病。现将我院近十余年收治的SAH心电图记录分析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以剧烈头痛,脑膜刺激症和血性脑脊液以及预后严重的神经科常见病。再次出血的危险性常在出血后第一周末急剧上升。二周内达到高峰,第三周趋于下降,第四周病情可基本保持平稳。由此可见该病的再发主要在住院期间,预后除取决于第一次出血的严重程度外,另一方面就完全取决于头三周是否有早期再出血。帮助病人顺利度过出血头三周,预防再次出血发生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而做好护理工作是举足轻重的。近五年我科护理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68  相似文献   

10.
李海中 《医学信息》2006,19(12):2143-2144
左旋布比卡因是消旋布比卡因的纯S-(-)异构体,为新型长效局麻药,其心脏、中枢神经系统毒性显著低于布比卡因…。目前已有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臂丛及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但国内尚无颈丛阻滞临床对比研究报告,本研究旨在通过布比卡因的对比,观察左旋布比卡因的颈丛阻滞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盐酸和胶原酶消化动脉外膜的技术,对正常的脑动脉、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痉挛的脑动脉及经前列腺素F2α(prostaglandin F2α,PGFZa)处理的脑动脉平滑肌细胞构筑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正常平滑肌细胞是梭形的,沿着血管长轴环行分布,细胞间通过突起相连,肌细胞外膜面通常是光滑的;痉挛的脑动脉和经PGF2α处理的脑动脉平滑肌外膜面均出现非常相似的膜皱折和卷曲,肌间隙增宽。透射电镜显示急性痉挛管壁病理变化轻微;迟发性痉挛出现明显病理性超微结构改变。实验结果提示急性脑血管痉挛是由平滑肌收缩引起,病理变化轻微;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是血管持久收缩伴病理性超微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CSEA)对产程及新生儿出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55例初产妇实施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CSEA),选择同时期分娩的55例初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产程、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颅内出血等出生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照。结果产程时间镇痛组较对照组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剖宫产率镇痛组较对照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出生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相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CSEA)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缩短产程,降低因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率,对新生儿出生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颅内动脉瘤是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病因,其发病率为人口的1%,据调查数据表明,发病高峰年龄为40~60岁,女性多于男性为3:2,本病患者可因用力、创伤、或无明显原因而发生突然破裂,出现剧烈头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严重者可以昏迷、脑疝而迅速死亡。有很多患者因发生再次出血导致死亡,因此预防再次出血受到普遍关注。本文观察了我科近一年来6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皆具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症  相似文献   

15.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指各种原因出血血液流人蛛网膜下腔的统称。临床上可分为自发性与外伤性两大类,自发性又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由各种原因引起软脑膜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因脑实质内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加重继发性脑损害的重要因素。如何加速蛛网膜下腔血液的廓清,减轻继发性脑损害,多年来一直是神经外科学者关注的热点,近年来,脑脊液置换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方法多种多样,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收集我科2003—2007年期间采用脑脊液置换治疗SAH79例的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动态脑电图(AEEG)改变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35例SAH患者进行AEEG监测和分析。结果:35例SAH患者的AEEG异常32例(91%),其中轻度异常12(37%),中度异常13例(41%),重度异常7例(22%),AEEG改变以广泛性异常为主,患者的病情越重,AEEG异常越明显,睡眠周期异常越明显,预后越差,AEEG检出立样波的多少,波幅高低及持续时间,对临床选择用药有帮助。结论:AEEG对判断SAH的病情,预后及指导临床用药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引起的脑血管痉挛,是多种颅脑疾病的常见病理变化过程,脑血管意外后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可趋化和激活多形白细胞,合成和释放多种炎性介质,促使血管痉挛的发生.其拮抗剂对SAH后脑血管痉挛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兰生 《医学信息》2007,20(1):152-152
对我院近4年来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腰椎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25例与1997~2000年的23例该病作对比,总结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置管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我院内科病区住院患者,经头颅CT或腰椎穿刺证实诊断。治疗组25例,男10例,女15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内源性一氧化碳生成的变化。方法采用Wistar大鼠雌雄各半 ,将动物随机分入非SAH组、SAH组和HO抑制剂锌原卟啉IX(ZnPPIX)组。非SAH组于股动脉抽血0.4ml后 ,枕大池注入0.3ml生理盐水 ;SAH组和ZnPPIX组于股动脉抽血0.4ml后 ,枕大池注入经冻 -溶方法制备的自体动脉血溶解物0.3ml。在枕大池注入自体动脉血溶解物开始前30min按50mg/kg腹腔注射ZnPPIX ,每天以上述半量重复2次。每组各取诱导SAH后24h和72h时间点 ,每组每时间点各6只动物。将动物处死后制备脑组织匀浆液 ,用Chalmers介绍的血红蛋白结合及联二亚硫酸盐法测定脑组织中一氧化碳 (carbonmonoxide)含量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脑组织cGMP含量。结果颅脑解剖学观察证实SAH模型制备成功。非SAH组在脑池注入生理盐水后24h脑组织一氧化碳含量为(23.73±1.57)μg/g组织湿重。与非SAH组比较 ,SAH组在诱导SAH后24、72h脑组织一氧化碳含量分别增加了20.76 %和37.36 % (P<0.05或P<0.01) ,SAH后24h和72h,ZnPP组脑组织一氧化碳含量显著低于SAH组 (P<0.05或P<0.01)。在脑池注入生理盐水后24h ,非SAH对照组脑组织cGMP含量为(4.57±1.45)pmol/mg。在脑池注入动脉血溶解物后 ,SAH组大鼠脑组织cGMP有下降趋势 ,但与非SAH组比较均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20.
脑脊液置换治疗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继发性SAH 62例 (治疗组 )和原发性SAH 5 8例 (对照组 ) ,间隔 2~ 3d置换 1次 ,可置换 2~ 5次。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 90 3 %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 ( 93 1%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两组均未见脑疝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继发性SAH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