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宋荷云  蒯洁 《中原医刊》1996,23(11):47-48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术后护理宋葆云,蒯洁,马建新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近年来心血管内科治疗严重冠状动脉狭窄、心绞痛的有效方法,我科自1995年2月~1995年10月共治疗8例患者,术后我们采取了积极、正确的护理措施,获得较好临床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切割球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行切割球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患者术前心理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监测生命体征的护理,总结有助于手术成功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4例取得成功.2例发生轾度内膜撕裂,经王入支架后夹层被封闭;其中11例分别在术后3~6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仅1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结论术前与患者进行交流,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术中严密观察心电监护及血压的变化;术后注意观察生命体征,防止穿刺局部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形成等并发症。有助于手术全面成功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三联抗血小板治疗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Han YL  Su QF  Li Y  Wang SL  Jing QM  Ma YY  Wang ZL  Wang DM  Luan B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6):1093-1096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三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至2005年4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接受PCI治疗的病例,共1103例患者于PCI后应用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为同期PCI后服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两联抗血小板治疗者2032例.比较两组患者PCI后30 d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亚急性血栓(SAT)和出血发生率.结果三联组接受支架治疗为91.3 % (1007/1103),多支病变占 68.3 % (753/1103),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占 7.1 % (78/1103).对照组接受支架治疗为89.1 % (1910/2032),多支病变占 63.3 % (1286/2303,P〈0.01),无保护左主干病变4.6 % (94/2032),三联组均高于对照组 (P〈0.01),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接受PCI的比例低于对照组[10.8% (119/1103) 比13.4 % (272/2032),P〈0.05].两组术中均无死亡;三联组30 d病死率0.4 % (4/1103), MACE发生率1.3 % (14/110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6 % (32/1032),2.6%(53/2032,P〈0.05).两组SAT [0.7 % (8/1103) 比1.0 % (21/2032)]和30 d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0.3 % (3/1103) 比0.2 % (4/203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I后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西洛他唑三联抗血小板治疗是安全的,与常规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两联抗血小板治疗相比可显著降低近期死亡和MACE发生率,但还需随机临床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内放射对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后血管重塑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小型猪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后再狭窄动物模型,采用形态学,组织学方法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了%192Ir血管内放射治疗对血管重塑的影响。结果:血管内放射治疗后分别显著增加了球囊扩张术后30d血中长、血管腔周长的管腔面积,血管内放射显著减少了术后30d外膜α-SMA阳性细胞及外膜纤维化。结论:血管内放射治疗可  相似文献   

6.
7.
张莉莉  贾国良 《医学争鸣》2002,23(B12):53-55
由冠脉阻塞所致的缺血型心脏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PTCA)是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在PTC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介入技术,其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介入技术对于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但无论是PTCA还是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均面临着急性血管闭塞和再狭窄难题,特别是冠状动脉腔内治疗术能显著激活血小板而增加了急性期或亚急性期血栓形成的风险,目前主要预防措施是应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治疗,以减少血栓形成,本文主要针对抗血小板药物在药理学预防血栓形成的疗效以及副作用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9.
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用球囊牵伸血管壁的弹性成分,并撕裂血管壁和斑块的非弹性成分,从而造成局灶的血管壁夹层,以达到增大管腔的目的[1].自1977年Gruentzig实施第一例手术以来,PTCA挽救了许多冠心病病人的生命.然而随着对PTCA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其术后半年有高达30%-50%的再狭窄率[2],支架术后仍有20%~30%的狭窄率.如何防止再狭窄的发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60例冠心病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前后,进行系统高频心电图(HFECG)和心电图(ECG)检测观察与对比分析,结果:治疗成功者53例,PTCA前平均血管狭窄78.7%,±1.6%,HFECG高频加迹总数为794个(N=14.28±3.32)PTCA后平均血管残余狭窄的18.2±8.5%,高频切迹总数减少为427个(N=9.28±2.08)治疗前后相比,高频切迹总数有显著差异(P〈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可降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后再狭窄率 ,并在PTCA合并夹层、急性闭塞或濒临闭塞时保持血管通畅 ,避免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 [1] 。我院自 1995年 11月来对 2 9例患者安置了 33个冠状动脉内支架 ,均获得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 9例患者 ,男 2 3例 ,女 6例 ;年龄 4 0~ 65岁 ,平均 54.2± 7.5岁。其中心肌梗塞 11例 ,心绞痛 1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 :单支病变 17例 ,双支病变 9例 ,三支病变 3例。 33个支架分别置入左前降支 19个 ,回旋支 2个 ,右冠状动脉 12个。其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后即刻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与择期PCI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率,探讨即刻PCI的临床价值.方法:2005年1~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CAG后即刻PCI者入选即刻组(115例),择期PCI者入选择期组(172例).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病变血管特征及支架的长度和直径是相似的.病变血管根据1988年ACC/AHA标准分为A型、B型和C型.结果:A型和B型病变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型病变的成功率即刻组低于择期组(P<0.01),并发症率高于择期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型和B型病变CAG后即刻PCI是可以接受的,C型病变不宜CAG后行即刻PCI.CAG后即刻PCI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手术后,以治疗产生的术后并发症为主和以预防术后并发症为主的两组护理对比。得出以下结论,护士应熟练掌握PTCA术后各种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变化规律,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地观察及护理,同时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对于提高PTCA治疗手术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Nie XM  Zhou YJ  Xie Y  Li YF  Yang Q  Zhou ZM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6):1125-1128
目的观察二烯丙基三硫化物涂层支架置入犬冠状动脉后内皮修复、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质表达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探讨该药物支架对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只犬进行冠状动脉左回旋支支架置入术,将二烯丙基三硫化物涂层支架(药物组)和对照支架(对照组)分别置入左回旋支的远端和近端。术后28d处死动物,采用光镜观察内膜增生情况,扫描电镜观察内皮修复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印迹法测定eNOS蛋白质表达,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水平。结果术后28d,药物组血管内膜增生(内膜厚度0·12mm±0·05mm,内膜面积1·17mm2±0·25mm2)明显轻于对照组(内膜厚度0·35mm±0·11mm,内膜面积1·81mm2±0·36mm2,P<0·01,P<0·05);血管内膜表面的内皮细胞较对照组分布更紧密,排列更整齐,覆盖更完整;药物组eNOS蛋白质表达量(免疫组化法11·1±1·9,Western印迹法37·5±6·2)明显高于对照组(5·6±0·6,10·4±2·7,均P<0·01);药物组一氧化氮水平(279μmol/L±72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60μmol/L±57μmol/L,P=0·01)。结论二烯丙基三硫化物涂层支架可加速内皮化、促进eNOS表达和提高一氧化氮水平,表明该药物支架在促进内皮结构修复的同时,实现了内皮功能的恢复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17.
心房颤动(房颤)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infarction,AMI)较为常见的合并症与并发症,对患者的临床心血管事件及预后产生重要影响[1].随着介入诊疗技术的应用,有关AMI并发房颤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对AMI预后的影响已受到临床医生高度关注.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患者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术后TIMI血流分级情况,探讨AMI并发房颤的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
20.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plasty-PTCA)是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将球囊导管送入冠状动脉病变处,加压充盈以扩张其狭窄,使血管扩大,从而改善心肌缺血.目前PTCA的成功率已高达90%~95%,可使50 %以上的冠状动脉搭桥术适应证病人免于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