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老年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选择年龄60岁以上胃癌手术的26例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每组13例.检测手术前后人体测量学指标及血红蛋白(Hb)、血浆清蛋白(ALB)、转铁蛋白(TFN)和纤维连接蛋白(Fn),同时观察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两组营养支持均为等热量.结果:术后两组病人的人体测量学指标和Hb、ALB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8 d病人均由负氮平衡转为正氮平衡;术后第4、8 d时,两组的Fn比术前明显升高(P<0.05、P<0.01),而且术后第8d时EN组的上升比PN组更明显(P<0.05);肛门排气时间EN组比PN组早(P<0.05).结论:老年人胃癌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病人胃肠功能的恢复和改善营养代谢.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老年消化道肿瘤围手术期应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老年胃肿瘤病人术后的营养、免疫状况及减少并发症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消化道肿瘤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0例,在围手术期给予胃肠内营养支持,术前3 d给予能全素口服至手术前1 d,术后48 h即通过肠内营养输注系统给予能全素.对照组按常规处理,观察围手术期病人的临床表现,监测术前、术后第7 d血浆蛋白、免疫学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试验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2.21±0.32)d,对照组为(2.81±1.01)d.试验组1例轻度腹胀,1例出现腹泻,其余病人耐受均良好.试验组出现切口感染1例,对照组为3例.肺部感染试验组为1例,对照组4例.试验组病人应用能全素后血清蛋白及血浆前清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病人术后CD3 、CD4 及CD /CD8 较术前均有所下降.试验组术后第7 d与对照组比较,CD3 、CD4 及CD4 /CD8 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老年消化道肿瘤病人围手术期应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有利于T细胞亚群恢复,对细胞免疫有促进作用,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肠内营养(EN)耐受性影响因素及EN具体实施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9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行胃癌手术的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以序贯、渐进的方法实施EN,观察EN耐受情况,对患者EN耐受性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记录患者EN期间的消化道症状。结果54例患者中,49例(90.74%)能耐受EN。肿瘤分期(单因素分析:X2=7.287,P=0.007;多因素分析:t=2.559,P=0.014)、手术方式(单因素分析:X2=7.825,P=0.005;多因素分析:t=2.254,P=0.043)是影响EN耐受性的因素。在耐受患者中,EN期间胃肠道症状以腹胀为主(19/49,38.8%)。结论序贯、渐进的EN方法适合胃癌术后患者,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耐受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胃癌患者术后给予规范的EN,根据是否发生腹胀、腹泻、腹痛、反胃将患者分为EN耐受组与不耐受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资料及术后状况,分析影响早期EN耐受的主要因素。结果共15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EN耐受组与不耐受组患者分别为28例(18.7%)和122例(81.3%)。单因素分析显示,耐受组患者饮食规律性(P=0.017)、每周牛奶及豆类食品食用次数(P=0.017,P=0.003)、主食以面食为主(P=0.000)、手术当日伤口疼痛(P=0.001)和术后离床活动时间(P=0.023)与不耐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饮食规律性(OR=0.29,95%CI=0.09~0.93)、早餐规律性(OR=0.19,95%CI=0.04~0.83)、每周饮用牛奶次数(OR=0.35,95%CI=0.13—0.92)、每周豆类食品食用次数(OR=0.35,95%CI=0.12—1.00)、主食以面食为主(OR=5.81,95%CI=1.72~19.59)、手术当日伤口疼痛程度(OR=4.81,95%CI=1.77~13.08)、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时间(OR=0.21,95%CI=0.05—0.82)影响患者术后早期EN的耐受性。结论日常饮食习惯、手术当日伤口疼痛程度及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时间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早期EN耐受性的主要因素,饮食规律、多饮用牛奶和食用豆制品以及术后有效镇痛、术后早期较长时间的下床活动可能降低EN不耐受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胃癌是我国较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据文献报道胃癌患者有44.8%会发生营养不良,而术后营养不良发生率可达49.1%。胃癌患者术后只要不存在禁忌证,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都应作为术后常规营养支持手段。因此,护理人员应掌握EN支持的原理、操作方法,遵循浓度由低到高、容量从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通过细心的观察和护理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晚期胃癌转化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经转化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82例。其中观察组41例患者在常规转化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41例患者只进行常规的转化治疗。分别在治疗前以及3周期转化治疗结束后第7天检测两组患者的前白蛋...  相似文献   

8.
0 引言 临床上老年住院病人营养不良较为常见,国外报道约占20%~60%[1].因为老年人咀嚼功能差、进食少和消化吸收功能减退等原因,容易发生营养不良.特别是患有消化道肿瘤的老年病人,营养不良的程度更为明显.营养支持能提高老年病人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促进病人的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肠内普通营养与肠内免疫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某院外科住院需要行手术治疗的3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数字表格法随机分组分为肠内普通营养组(TEN组)及肠内免疫营养组(EIN组)各15例,术后TEN组给与肠内普通营养,EIN给与肠内免疫营养,检测术后d1、d9患者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变化.结果 (1)术后d1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浓度在TEN与EI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9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浓度在TEN与E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及转铁蛋白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术后d 1 IgG、IgA、IgM、CD3、CD4、CD8在TEN与EI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9IgG、IgA、IgM、CD3、CD4在TEN与E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免疫营养较肠内普通营养对机体免疫功能上调能力更强,特定的免疫增强剂有效的保护和改善了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老年胃肿瘤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改善老年胃肿瘤病人术后的营养免疫状况及减少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将84例老年胃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及肠外营养(PN)组,于术后24 h开始予以相同热量及氮量营养支持,分别观察营养支持前后的营养和免疫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的营养及免疫指标于营养支持后明显改善(P<0.05),免疫指标EN组较PN组明显提高(P<0.05);EN组与PN组相比,明显促进病人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住院费用.结论:老年胃肿瘤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和理想的营养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胃肠内营养的感染并发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胃肠内营养支持是营养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其感染性并发症,特别是吸入性肺炎,严重威胁病人生命。本文介绍3例老年男性胃肠内营养支持病例L(1)例1,食管修补术后多脏器衰竭伴肺部感染,试用胃造瘘管滴入营养液维持未成功,控制感染后改由空肠造瘘滴入营养液成功,病人康复;(2例2,胆囊切除术后多脏器功能衰竭伴重度肺部感染,鼻饲胃管维持营养后出现吸入性肺炎,行胃造兼输注营养液出现腹泻、全复水肿后死亡;(3)例3,  相似文献   

12.
贺学勤  洪永智 《现代保健》2011,(26):151-152
目的研究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经验、安全性、康复价值。方法对5年来施行胃癌根治术后同时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26例患者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症状;监测术前、术后第8天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26例肠内营养患者均能耐受,无不适及并发症的发生,肠蠕动恢复快,三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有效,可较好地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某院2009年6月~2010年9月期间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9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行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等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浆前白蛋白和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均显著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和胃排空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比率显著降低,而未发生并发症的比率则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中的应用,其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对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合理使用营养输注泵对减少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将4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0小时开始给予肠内营养,观察组采用营养输注泵及输液加热器途径,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重力滴注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消化道并发症及导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早期给予肠内营养过程中,5例出现腹痛、腹泻,经减慢肠内营养速度好转。对照组中2例出现鼻肠管堵塞,经处理后再通。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腹泻等胃肠道障碍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χ2=4.362,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输注泵及输液加热器持续滴注可减少胃肠道并发症及导管并发症,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经验、安全性、康复价值。方法:对某院5年来施行胃癌根治术后同时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21例患者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症状;监测术前、术后第8d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的变化及排气、下床活动时间与同期内胃癌根治术的21例常规输液组进行对比。结果:21例肠内营养患者均能耐受,少数患者有不适,无并发症的发生,两组之间比较术后体重及血红蛋白两种指标无明显差异,但白蛋白两组间有差异,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下床活动时与对照组间有明显差异。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有效,较好地改善术后病人营养状态和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6.
胃术后早期肠内营养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为探讨胃手术后24h开始肠内营养(EN)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将进行胃手术的21例溃疡病和胃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I组共10例)和研究组(Ⅱ组,共11例),I组术后常规处理,Ⅱ组术后24h开始EN(Nutrison)共7d。结果Ⅱ组除1例因腹胀明显不耐受外均按计划完成治疗。治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II组明显短于I组(P〈0.05),胃肠功能恢复I且明显延迟(P〈0.01);I组术后均为负氮平衡,II组  相似文献   

17.
蒲佳毅 《时尚育儿》2016,(3):237-237
目的:评价胃肿瘤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中选取64例,使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6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肠外营养支持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体重变化,另外对比两组患者的胃肠蠕动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及营养支持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胃肠蠕动恢复时间、营养支持费用低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情况,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的体重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肿瘤术后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护理可使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更快的恢复,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且营养成本低,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与肠外营养(PN)组,以不同方式营养支持至术后第7天.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术后第1、8天测量IgG、IgM、IgA、CD4、CD8、CD4/CD8、C-反应蛋白(CRP)和α-抗胰蛋白酶.结果术后第1天,PN组免疫球蛋白均下降(P〈0.05),EN组IgA下降(P〈0.05);术后第8天两组免疫球蛋白均较术后第1天升高(P〈0.05);EN组术后第8天免疫球蛋白均明显高于PN组(P〈0.01);两组术后第1天的CD4淋巴细胞较术前下降(P〈0.05),EN组术后第1天CD8明显升高(P〈0.01),EN组术后第8天的CD4、CD4/CD8均高于PN组(P〈0.01),CD8低于PN组(P〈0.05);术后第1天CRP、α-抗胰蛋白酶较术前均显著升高(P〈0.01),术后第8天较术后第1天均显著下降(P〈0.01);术后第8天EN组患者CRP、α-抗胰蛋白酶均显著低于PN组(P〈0.01).结论围手术期对食管癌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能提高患者免疫能力,降低术后全身炎性反应,有利于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的寿命延长,胃癌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胃癌病人不但多伴有营养不良,而且还存在免疫抑制.营养不良是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因此,营养支持一直被认为是外科病人围手术期治疗的重要手段。大庆市第四医院自2008年5月-2009年4月期间采用序贯性肠内营养治疗胃癌5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早期胃肠内营养(EEN)对胃癌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胃癌术后的病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82例施行EEN,对照组68例未施行EEN.分别对两组病人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血清谷丙转氨酶、胆红素、尿素氮、肌酐、血糖、胆固醇和三酰甘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0例病人术后出现并发症21例,其中试验组5例(6.1%),对照组16例(26.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试验组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和血脂在术后第9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术后排气和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病人术后肝肾功能、血糖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能明显减少胃癌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能显著改善术后的营养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