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王新陆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提出血浊理论,为中医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新的辨证思路和理论支持,认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当分为3个过程:即正气亏虚当为发病之本,血浊不清为致病之渐,痰瘀痹阻当为发病之标,而气滞、寒凝、过劳等多为病情加重的诱发因素。其病理性质当为本虚标实证。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提出了治本不忘其虚,治渐不离其浊,治标不外痰瘀的治疗大法,同时强调针对患者的体质、诱发因素等方面,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上述理论的提出,为中医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新的辨证思路和理论支持,使疾病治疗的重心大大前移。 相似文献
4.
5.
6.
<正>导师王新陆教授是全国名中医,长期从事神经系统疑难病症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其创新理论——"血浊理论"在临床指导治疗众多现代疾病中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针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王老师另辟蹊径,从血浊论治,疗效显著,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9.
近年来,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糖尿病脑梗死的患病人数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从事糖尿病及其脑梗死并发症研究多年,基于自身开创的血浊理论,并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糖尿病脑梗死有着“脾虚致浊为始,瘀损脑络为终,血液浊化停滞成瘀为枢纽”的病机演变规律。同时,王新陆教授依照疾病特点,归纳总结出该病治疗当以围绕清化血浊为基本原则,针对具体病情,及时合理地选用健脾益气、清热滋阴、化瘀通络等治法,疗效甚验,这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1心悸的护理情志失调如思虑过度、惊吓恐惧等,往往是心悸的诱因。故对于心悸患者,应重视做好情志护理,避免情志刺激。当病人心悸发作时常自觉心慌恐惧,六神无主,此时最好有人守护在旁,尤其应有医护人员及家属守护,以稳定其不安的情绪。心悸发作频繁时,要重视休息。如果心悸较重或具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应卧床休息或绝对卧床。居室环境要安… 相似文献
12.
13.
14.
袁海波教授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带徒指导老师,国家突出贡献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 相似文献
15.
16.
<正>瓜蒌薤白半夏汤载于《金匮要略》,为治疗胸痹代表方,应用得当有立竿见影之效,而不加辨证的乱用则难见寸功。现将笔者对本方的应用体会叙述如下。1病因病机1.1气虚生痰此类人群多因饮食不节,尤其过食生冷瓜果、冰镇冷饮等寒凉之品,日久中气必亏,中阳必损,脾虚失运则生 相似文献
17.
正血浊首见于《灵枢·逆顺肥瘦》刺壮士真骨,坚肉缓节,监监然,此人重则气涩血浊。张志聪注曰:其人重浊,则气涩血浊。此处血浊即指血液浑浊不清的状态。近年随着现代中医学发展,血证中血虚血瘀分型已不能完全涵盖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特征,且不能详尽其病因病机学特点,故血浊理论再次得以发展~[1]。目前较普遍认为,血浊是血液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导致血失清纯或血的运行异常,并已运用到脑病的防治,获得较好的 相似文献
18.
从血浊论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血浊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以及清化血浊法在动脉粥样硬化防治中的意义。血浊作为一种全新的中医病理学概念,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枢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各种致病因素可以导致血浊的发生,血浊是动脉粥样硬化诸病机产生的基础。清化血浊有助于祛痰、活血、清毒,是动脉粥样硬化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19.
曹田梅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2):83-85
病例1:刘某某,男,56岁 初诊日期:2005年3月7日 胸闷、胸痛5年。患者因胸闷胸痛反复发作5年,经冠脉造影等检查,被确诊为冠心病,自发性心绞痛。于1月前在深圳市某医院行冠脉搭桥术,术后仍感胸闷、头晕,乏力少气,动则心悸气短,不能起床,睡眠差,食少,大便不畅,不甚干结。 相似文献
20.
心悸为临床常见疾病,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惊悸与怔忡。惊悸常因惊恐、恼怒或劳累等原因引起,时发时止,病势较浅而短暂,全身情况较好。但治疗不力,日久可发展为怔忡。怔忡则终日觉心中悸动不安,稍劳更甚,病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