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地面模拟长航时飞行时飞行学员心率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飞行人员长航时飞行中生理变化特点,观察心理疲劳对抗措施对长航时飞行心理疲劳的缓解作用。方法20名健康男性教-8飞行学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教-8飞行模拟器上进行8h的长航时模拟飞行。试验组在飞行中的休息阶段采取放松措施,对照组休息阶段不采取任何措施。记录飞行学员模拟飞行过程中的心电信号,分析心率、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以及体动强度。结果模拟长航时飞行中,试验组的平均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F-184.241,P-0.000),试验组休息时平均心率低于飞行时(F-17.564,P-0.000);而对照组在飞行和休息时心率变化规律不明显(F-2.014,P-0.156)。对照组休息时较飞行时校正低频功率(low frequency normalized unit,LFnu)、低频高频比值(LF/HF)显著增加,校正高频功率(highfre-quency normalized unit,HFnu)显著降低。而试验组在休息时LFnu、HFnu、LF/HF指标与飞行时比较,仅第1次第有明显变化(P〈O.05)。对照组的体动强度在休息时显著高于飞行阶段,而试验组没有明显改变。结论地面模拟长航时飞行试验中,受试者的自主神经兴奋性因试验因素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变化规律。从心率变化分析,地面模拟长航时飞行属于单位时问内低负荷持续作业的试验模型。在飞行中的休息阶段实施放松措施能有效缓解受试者的焦虑、烦躁情绪。HRV频域指标中,LFnu、HFnu、LF/HF可作为评价情绪负荷较为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民航飞行人员高血压病危险因素暴露与心率变异性(HRV)及压力反射敏感度(BRS)之间的联系。方法:在参加年度大体检的450名血压正常的民航飞行人员中,根据有无危险因素暴露将其分为年龄≥40岁组、体重超重组、血胎异常组、吸烟组、饮酒组及相应对照组。采用常规自回归谱分析方法对各组飞行人员的短时程HRV信号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序贯法计算其BRS。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年龄≥40岁的飞行人员HRV明显降低,表现为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及归一化高频成分(HFn)显著降低(P<0.01),而归一化低频成分(LFn)与LF/HF则显著增加(P<0.05);其BRS亦显著降低(P<0.01)。其他危险因素暴露时,HRV的TP、LF及HF均显著降低(P<0.05),而LFn、HFn及LF/HF则无明显变化,BRS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民航飞行人员高血压病危险因素的暴露与HRV及BRS的降低密切联系;提示在高血压病发病之前,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即已发生异常。在对飞行人员进行高血压病的早期危险性预报时应重视对其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民航飞行人员高血压病危险因素暴露与心率变异性(HRV)及压力反射敏感度(BRS)之间的联系。方法 在参加年度大体检的450名血压正常的民航飞行人员中,根据有无危险因素暴露将其分为年龄≥40岁组、体重超重组、血脂异常组、吸烟组、饮酒组及相应对照组。采用常规自回归谱分析方法对各组飞行人员的短时程HRV信号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序贯法计算其BRS。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年龄≥40岁的飞行人员HRV明显降低,表现为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及归一化高频成分(HFn)显降低(P<0.01),而归一化低频成分(LFn)与LF/HF则显增加(P<0.05);其BRS亦显降低(P<0.01)。其他危险因素暴露时,HRV的TP、LF及HF均显降低(P<0.05),而LFn、HFn、HFn及LF/HF则无明显变化,BRS亦显降低(P<0.05)。结论 民航飞行人员高血压病危险因素的暴露与HRV及BRS的降低密切联系;提示在高血压病发病之前,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即已发生异常。在对飞行人员进行高血压病的早期危险性预报时应重视对其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特情处置模拟飞行训练与起落航线飞行过程中心率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探讨模拟飞行训练过程中飞行员心理应激水平的变化特点.方法 随机选取参加飞行模拟训练训练的飞行员20名,连续动态记录心电信号,对其在安静时及起落航线飞行、特情处置飞行2种科目模拟飞行前、中、后的心率及短时程心率变异性时域及频域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1)飞行前6 min,HR、RMSSD、LFnu及LF/HF升高,SDNN、HRVI降低(P<0.05);飞行前特情飞行与起落飞行相比,RMSSD较低,LF/HF较高(P<0.01).2)飞行过程中HR和HRV各指标均出现升高(P<0.05),各指标在2种科目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飞行后,各项指标均有所恢复,但未至安静时水平(P<0.05).特情处置飞行恢复较起落飞行更慢(P<0.01).结论 飞行前发生应激反应并伴有较轻的心理疲劳,特情处置飞行前应激反应明显高于起落航线飞行;飞行中出现较高的心理反应及心理疲劳,但2科目间无明显差异;飞行后应激水平有所恢复,但特情处置飞行的恢复速度较起落飞行慢.  相似文献   

5.
跨时区飞行对飞行员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跨时区飞行对飞行员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以评价其对飞行员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 方法 采用 2 4h动态心电图方法检测 16名跨时区国际长途飞行的飞行员动态心电图及心率变异性 (HRV) ;另外检测 10名国内昼间飞行的飞行员动态心电图及HRV作为对照。检查指标 :①HRV的低频功率 (0 .0 4~ 0 .15Hz ,LF) ;②HRV的高频功率 (0 .15~ 0 .4 0Hz,HF) ;③HRV的总频功率 (0 .0 4~ 0 .4 0Hz,TF)。计算飞行员HRV谱成份的夜间调节指数。用两组飞行员调节指数的差值作为自主神经负荷程度的定量估计。 结果 对照组飞行员的HF反映迷走神经活性在 2 4h中显示明显的昼夜节律 ,即夜间HF增高 ,LF降低 ;白天HF降低 ,LF增高。交感神经活性在跨时区飞行组上述谱成份的昼夜节律性明显降低。②对照组飞行员的HF夜间调节指数为 0 .32± 0 .11,而跨时区飞行组HF夜间调节指数为 0 .0 6± 0 .0 2 (P <0 .0 5 )。对照组LF夜间调节指数为 - 0 .0 2± 0 .0 8,而跨时区飞行组LF夜间调节指数为 - 0 .0 9± 0 .0 4 (P <0 .0 5 )。 结论 跨时区飞行使飞行员HRV谱成份的昼夜周期节律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飞行学员体能训练后心率与血乳酸水平的变化。方法:测定飞行学员45例刚入校时与入校1年后不同时间节点心率和血乳酸水平的变化。结果:飞行学员体能训练1年后,运动前心率和血乳酸水平与刚入校时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运动后不同时间节点心率和血乳酸水平与刚入校时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体能训练可提高飞行学员心功能及机体乳酸缓冲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不同飞行状态下反映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心率变异性(HRV)特点,探讨以此评价飞行应激的可能性。方法 记录21名飞行员飞行前、中、后及起飞、平飞、着陆时的连续心电图,进行频谱分析,计算低频成分(LF)和高频成分(HF)之比值。结果 飞行中的LF/HF明显高于飞行前和飞行后,平飞时LF/HF明显高于起飞和降落。结论 飞行中,特别是起飞和降落时交感神经活动显著增强,这与飞行的难度和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新老伞兵跳伞过程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探讨新老伞兵跳伞过程心理应激的变化特点。方法:跳伞训练的新兵30名,老兵20名,跳伞当天佩戴飞行员飞行生理参数记录检测仪连续动态记录心电信号,对其在驻地、机场、机上的短时程心率变异性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随着跳伞时间的临近,新老伞兵心率变异性指标HF、HFNU出现降低,LFNU和LF/HF出现升高。与新兵不同的是,老兵在机场和机上的HF、HFNU及LFNU变化不明显,老兵在驻地和机上的HF、HFNU均高于新兵,LFNU和LF/HF均低于新兵。结论:跳伞训练中新兵和老兵相比,心理应激水平较高,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民航飞行人员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变化规律,为合理防治高血压病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常规AR谱分析方法对14例民航飞行人员高血压病患者和14例健康飞行人员的短时程心率变异性(HRV)信号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序贯法分析其压力反射敏感度(BRS).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病患者的HRV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现为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及归一化高频成分(HFn)降低,而归一化低频成分(LFn)与LF/HF则增加;②高血压病患者的BRS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飞行人员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明显异常,交感神经调节活动相对增强,迷走神经调节活动受到抑制.在飞行人员高血压病的防治研究中,应加强对其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对心率变异性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项新的无创性量化诊断标准。方法 应用24h动态心电图测定25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指标,并分白天和夜间2个时段与25例年龄、性别配对的正常人比较。结果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和对照组MHR、MeanRR(白天时段)、LF/HF 3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2个时段指标MeanRR(夜间时段)、SDNN、SDANN、rMSSD、PNN50两组相比较,颈椎病组明显降低(P<0.05)。病例组2个亚型间心率变异性(Heartrate variability,HRV)分析指标比较表明,激惹型与麻痹型MHR、MeanRR、LF/HF有显著性差异(P<0.05)。50例受检者的Lorenz散点图表明,慧星状、非慧星状2组构成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x~2=26.087,P<0.01)。结论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表明植物神经功能受损,其中颈交感神经激惹型患者交感神经张力升高,颈交感神经麻痹患者交感神经张力降低,该型患者迷走神经功能也有部分受损。此结论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客观和量化参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间歇性常压低氧 (intermittentnormobarichypoxia ,INH)训练对低氧条件心率变异的影响。方法对 8名被试者进行为期 4周共 2 4d的INH训练 ,并对被试者训练前后暴露于 1 0 %低氧环境前、中、后的心率变异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INH训练后 ,被试者低氧条件下R R间期均值、标准差、总功率、高频成分功率、低频成分功率显著增高 (P <0 .0 5~P <0 .0 0 1 ) ,而标准化高频成分功率、标准化低频成分功率、低频成分功率 /高频成分功率变化不明显。结论 1 )INH训练可提高被试者低氧条件下的心率变异性 ;2 )INH训练不仅可用于提高低氧耐受力 ,还有助于提高航天人员的飞行耐受力  相似文献   

12.
平行秋千摆动刺激中的心率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飞行员在平行秋千摆动前、中、后反映心脏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的心率变异性(HRV)特点,搪塞以此评价线性加速度作用下前庭=植物神经反应性的可能性。方法记录37名飞行员在秋千摆动前、中、后的连续心电图,进行频率谱分析并计算低频成分(LF)和高频成分(HF)之幽会对被试者中LF/HF值在不同摆动阶段变化类型及分布耐受摆动时间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摆动中的LF明显降低,HF明显增高,LF/HJF  相似文献   

13.
心率/血压变异性与压力反射敏感度的年龄依赖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中年与青年男子心率变异性(HRV)、收缩压变异性(SBPV)和压力反射敏感度(BRS)的差别,探讨不同年龄组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的特点。方法 用自回归模型方法计算仰卧位与站立位HRV和SBPV的谱指标,用序费法计算BRS,并分析其间的相关性。结果 中年组两种体位下的HRV谱指标及仰卧位时的BRS均显著低于青年组(P〈0.05,或P〈0.01)。由仰卧位转为站立位后,中年组HRV的总功率(T  相似文献   

14.
中国健康飞行员心率变异性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健康飞行员24h心率变异性(HRV)正常值范围、指标特征和HRV分析在飞行员健康鉴定中的应用价值,对118名健康男女飞行员、健康地勤人员进行连续24h心率监测和分析,结果:SDNN、HRVi、RMSSD、HF、TP女飞行员均明显高于男飞行员。RMSSD、HF、TP男飞行员组明显低于地勤对照组;男女飞行员按不同年龄分组进行HRV值比较分析,发现男飞行员组SDNNA组明显大于  相似文献   

15.
前庭刺激对飞行人员心率变异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前庭刺激对飞行人员的心率变异性(HRV)及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对两组飞行员在不同强度的科里奥利加速度刺激时,用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法对实验前和实验中的HRV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原始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极差,相关均值,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谱总功率(TP),低频(LF),高频(HF),LF/TP,HF/TP,LF/HF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5~0.01)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深海实潜作业中交感-迷走神经对下潜人员心脏功能的调控作用,为评价潜航员工作负荷提供参考。方法 2名潜航员和3名技术人员(作为乘员)参加实验。每次潜航为1名潜航员操作"蛟龙号"携带1名乘员(技术支持)进行实潜作业,持续时间约11 h。记录他们在潜航前和潜航作业全程的心电图,提取R-R间期,计算心率,并对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时域和频域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下潜人员的心率都在1 h达到最大并逐渐下降,其中潜航员的心率在1 h~6 h显著高于对照水平(P0.05或P0.01),乘员的心率在1 h~4 h显著高于对照水平(P0.05或P0.01),之后均恢复到对照水平。相比于对照值,在1 h,10 h,11 h,潜航员的LF/HF升高,HF/TP降低(P0.01);乘员的SDNN在8 h、9 h和11 h显著高于对照水平(P0.01)。结论在下潜和上浮阶段,潜航员的交感神经活性升高、迷走神经活性降低,可能与这两个阶段潜航员的工作负荷较高有关。在下潜阶段下潜人员心率的显著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精神紧张和应激反应。潜航过程中,潜航员的心率逐渐稳定,交感神经兴奋仍有出现,提示在评价潜航员工作负荷时,HRV可能是比心率更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心率变异性(HRV)评价电隔离肺静脉(PVs)和上腔静脉(SVC)对阵发性房颤(PAF)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1例PAF患者进行心电生理检查(EPS)并电隔离有关PVs和(或)SVC,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d、术后3月24h动态心电图(Holter),分别得到平均窦率(MeanHR)、最大窦率(MaxHR)、时域指标: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频域指标:低频带(LF)、高频带(HF)、低频高频比值(LF/HF),记录每个患者接受电隔离的PVs和(或)SVC支数(Number),计算每个患者电隔离的累计能量(Energy)。结果电隔离PVs、SVC总计63支,左上PV(LSPV)21支,右上PV(RSPV)18支,左下PV(LIPV)16支,SVC8支;与隔离前比较,静脉电隔离后3dMaxHR,MeanHR,LF/HF显著升高,SDNN,rMSSD,LF,HF显著降低,上述各值与电隔离PVs和(或)SVC累计能量多少无明显相关性,SDNN、LF、HF随电隔离的PVs和(或)SVC支数不同而有显著性差异;静脉电隔离后3月MaxHR,MeanHR,SDNN,rMSSD,LF,HF,LF/HF均恢复到电隔离前水平。结论PVs和(或)SVC口部的电隔离能导致PAF患者短时间心率增加、HRV降低,HRV部分指标在电隔离PVs和SVC不同支数组间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8.
急性缺氧条件下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以心率变异性(HRV)为定量评价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变化的指标,观察模拟5000m急性缺氧条件下,自主神经变化特点,并探讨预测缺氧耐力不良的方法。方法 被试者为11名18-30岁的健康男性,以呼吸10.5%的低氧混合气30min模拟5000m急性缺氧,以时域和频域(粗粒化谱分析,CGSA)方法进行HRV分析。并根据是否完成实验过程将被试者分为耐力良好组(A组)和耐力不良组(B组)。结果 耐力良好组在缺氧时心率显著增快,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显著减小,LFn.u(LF的标准单位)和LF/HF显著增大,HF和HFn.u.(HF的标准化单位)显著减小。两组比较,缺氧5-10min时,LFn.u.和LF/HF在B组显著大于A组,缺氧10-15min时,RMSSD在B组显著小于A组。结论 在模拟5000m急性缺氧条件下,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迷走神经活动减弱;HRV分析对评价缺氧耐力有一定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19.
Breathing rates during physical exercise suggest that, during these conditions, the high-frequency (HF) bandwidth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 analysis should be extended beyond conventional guidelines. However, there has been little investigation of the most appropriate choice of HF bandwidth during exercise. HRV analysis was performed in 10 males and six females during progressive bicycle exercise. Cardiac cycle (RR) interval and breath-by-breath respiratory data were simultaneously recorded. HRV powers were determined for the band-limited ranges 0.04-0.15 Hz [low-frequency (LF)], 0.15-0.4 Hz (HF 0.4) and 0.15-bf Hz (HF bf, where bf represents maximum breathing frequency). Mono-exponential functions describ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RV and work rate for each bandwidth (r=0.92-0.95) and we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HRV decay constant" (work rate associated with a 50% reduction in HRV power). The HRV decay constants for each bandwidth were linearly related to maximal work rate (r>0.71; P<0.001) and were substantially greater in males than in females (P<0.001).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RV decay constants for HF 0.4 and HF bf (P<0.005) in both genders. The HRV decay constants for the LF and HF bf bandwidths appear to provide an indication of work capacity from submaximal exercise, without prior assumption regarding heart rat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work rate.  相似文献   

20.
由心率与血压变异性估计民航飞行人员的心血管年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由心率与血压变异性估计民航飞行人员心血管年龄的方法 ,并探讨其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意义。方法先对 89名健康民航飞行人员的心率变异性 (HRV)与血压变异性 (BPV)的谱分析及压力反射敏感性 (BRS)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再利用多重回归分析得出心血管年龄的估计方程。结果1 7个HRV、BPV与BRS原指标所蕴含的有关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状态的信息可由 7个主成分来反映 ,且原始指标变量的第 2与第 4主成分 (PC2 orig,PC4orig)及导出指标变量的第 2主成分 (PC2 deri)分别与实际年龄呈负相关关系 (P <0 .0 5) ,而原始指标变量的第 3主成分 (PC3orig)则与实际年龄呈正相关关系 (P <0 .0 1 ) ;根据估计方程得到的心血管年龄与实际年龄有较好的相关性 (r =0 .73,P <0 .0 1 )。结论由HRV与BPV分析估计得出的心血管年龄可综合反映健康飞行人员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随年龄的生理性变化 ,其实际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